第41章-《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

  41

  郭奉孝又斟满一杯,叹息道:"可惜我身子不争气。望你时时来信,让我也见识天下风光。"

  "这是自然。"志才应允着,又劝道:"奉孝,你体质本弱,莫要贪杯。"

  郭奉孝朗声笑道:"你岂不知我?无酒便如失魂。这琼浆玉液,正是养生良方。"

  "歪理连篇。"文若忍俊不禁。多年至交,谁人不知这位酒痴脾性。

  志才亦摇头失笑。他自己不过贪杯,眼前这位却是嗜酒如命。酒徒劝酒痴,实在可笑。

  郭奉孝忽而正色:"玄菟郡招贤纳士,你可愿往?"

  志才沉吟片刻:"玄菟王虽势力日盛,却非我愿效忠之主。"

  这段对话经过了重新编排,保留了核心内容:

  几个人在讨论关于玄菟王的事情。其中一人表示要离开,另外两人与他道别。郭奉孝独自喝酒,显得有些伤感。同时,在皇宫里,刘宏对玄菟王迟迟未到洛阳感到愤怒,张让对此也表示疑惑。

  对话 ** 现了郭奉孝、荀彧、少年志才、刘宏、张让等人物名字。他们各自表达了对玄菟王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最后还提到了朝廷传旨未果的疑点。

  (

  正于此刻,一名内侍踏着细碎步伐匆匆赶来,躬身禀报。

  "宣他入内。"

  刘宏语气低沉地发话。

  不多时,御林军统领先是肃然行礼:"微臣叩见吾皇。"

  "有何要事奏报?"

  刘宏略一颔首,沉声询问。

  统领先是回禀:"启禀圣上,护送钦差前往玄菟郡的护卫队传回急报,使者在冀州常山境内遭遇匪患,钦差遇害,诏书亦不知所踪。"

  "都是些酒囊饭袋!"

  刘宏闻言龙颜大怒,重重拍案而起:"区区草寇都抵挡不住?朝廷养活尔等何用!"

  室内鸦雀无声,统领与张让皆屏息凝神,不敢稍动。

  良久,天子稍敛怒容,厉声道:"重新拟诏,此番由卿亲自护送。若再不能将诏书送达玄菟王处......"

  话音稍顿,森然吐字:"诛灭九族。"

  "臣......遵旨。"

  统领惊出一身冷汗,慌忙领命。

  刘宏犹未解气,继而降旨:"另传旨常山太守,命其调集兵马清剿境内所有匪患,务必斩尽杀绝。若有漏网之鱼......"

  冷眸一闪:"同罪论处。"

  "微臣明白。"

  统领垂首领命,不敢稍有迟疑。

  天子震怒,伏尸千里绝非虚言。

  更可恨的是常山贼寇,竟敢截杀朝廷钦差。

  最可气的是还连累自己受累。

  原本宣旨该是宦官之职。

  如今却要他堂堂御林统帅亲自奔波。

  更要紧的是随时可能祸及满门。

  倘若那玄菟王拒不奉诏,自己便是千古罪人。

  未几,两封新诏拟定完毕,交由统领亲自护送。

  光阴荏苒,半月已过。

  此期间,各地文人武士纷纷响应求贤榜文,陆续前来玄菟投效刘玄。

  这些文人大多仅是寻常之辈,并无出众才干。

  但对刘玄而言已足够。

  他将半数文人留在玄菟郡,教授当地孩童读书写字;另一半则派往扶余故地,教导归降的扶余人学习汉字。

  在汉土之上,刘玄容不得异族之声——汉语便是唯一所需。

  自然,扶余之地环境恶劣,刘玄给出的酬劳也更为丰厚。

  至于那些武者,虽武艺 ** ,倒也能胜任基层将领之职。

  可惜半月过去,仍未遇见令刘玄心动的奇才。

  ——

  招贤馆内,赤血龙骑统领匆匆禀报:"主公,有位老者前来应征,恐需您亲自面见。"此处由 ** 县尉旧宅改建,距郡守府仅咫尺之遥。

  刘玄非但不恼,反露期待之色:"可知何人?"

  统领林飞回道:"此人未通姓名,但诗词术数、天文音律无所不精,当属罕见大才。"

  "确实值得一见。"刘玄当即动身。

  尚未入馆,清越琴声已潺潺流出。那琴音如清泉涤尘,竟能消解听者疲惫与戾气——此非技艺,实乃大师方有的境界。

  曲终时,满座骑卫皆沉醉其中。

  掌声忽起,年轻却威严的声音传来:"琴绝,艺绝,意境更绝。"

  全体020赤血龙骑尽皆向那人行礼,个个神色敬畏。

  刘玄目光掠过众将士,惊觉他们身上的肃杀之气已淡去不少。

  这些赤血龙骑随他征战黄巾,讨伐异族,所积累的凶煞之气何其深重。纵然是赤血鬼军与之相较,也未必能占上风。

  所幸龙骑众人素来懂得收敛凶性,不似赤血鬼军那般任由戾气肆虐。寻常时分若不细察,几乎难以察觉他们周身萦绕的锋锐之气。

  但凡常人立于赤血龙骑身侧,仍会不自觉地心生寒颤——这便是未被驯服的戾气在暗中作祟。

  这股凶煞既是铁血军旅的烙印,亦是成长的代价。若任其滋长,恐将侵蚀神智,使人沦为嗜血狂魔。

  各支劲旅皆有秘法压制士卒戾气,然终究治标不治本,稍有不慎便会反噬己身。

  此刻老翁一曲终了,竟使招贤馆内众龙骑的凶煞之气消弭近半,如此手段着实令人称奇。

  此般能耐虽非凡俗技能可比,却比任何已知的技法都要实用。施放技能尚需诸多条件,而这琴韵但凡入耳者皆能受益。

  可见此方天地除却武将技、谋士技等显性能力外,尚有蔡邕这般不依傍系统技能,却能以音律教化人心的奇才。

  此时老者起身执礼,衣袂飘然:"老朽蔡邕,参见玄菟王。"

  身旁少女亦款款行礼,举手投足尽显大家风范,唯眸光微颤透露着仰慕:"民女蔡琰,拜见玄菟王。"

  "原是蔡大家,不必多礼,快请入席。"

  刘玄早用洞察之术看破老者来历,面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讶色。

  "谢王爷。"

  蔡邕从容归座,气度清峻如松。倒是蔡琰频频偷眼望向刘玄,明知这般打量有失礼数,却按捺不住满心好奇。

  大汉玄菟王刘玄乃不世出的传奇英雄,曾统率汉军平定黄巾之乱,手刃张角三兄弟,更率铁骑踏破扶余国都。边疆子民视其为守护神只,中原百姓尊其为当世战神。

  这位战功赫赫的年轻王者英姿勃发,引得无数闺秀芳心暗许。当他的目光扫过蔡琰时,这位才女顿时双颊飞霞,慌忙垂首掩饰娇羞。

  刘玄从容落座,对蔡邕温言道:"蔡公不远万里莅临玄菟,本王深感欣慰。如今郡中傅职虚位以待,不知蔡公可愿屈就?"

  此议着实令刘玄意外。按史册所载,此时蔡邕本该流寓吴越之地避难。这位当世大儒竟主动投奔边陲,确在意料之外。以蔡邕经天纬地之才,执掌玄菟郡傅职实乃大材小用。

  蔡邕闻言愕然。他本为避祸之人,携女远行只为求得安身立命之所。岂料玄菟王竟以国士相待,甫见面便委以重任。须知这傅职虽非实权之位,却是诸侯王之师,地位尊崇非常。

  "王爷如此垂青,邕诚惶诚恐。"蔡邕长揖道,"只怕才学浅薄,有负厚望。"

  刘玄朗声笑道:"蔡公过谦了。博通经史如公者,正是最佳人选。"他心中明镜似的:既要借重蔡邕的满腹经纶,更要仰仗其在士林中的清望令名。

  蔡伯喈虽避祸天涯,然其在士林声望犹若北辰。刘玄抚剑而思:"若使天下知文宗屈尊此邑,且执 ** 礼,必引四方墨客云集。"

  见玄菟王意决,蔡邕终应:"蒙殿下垂青,老朽愧领。"

  "先生可暂居郡丞旧邸,若有需用,可寻吾亲卫统领林飞,或玄菟太守徐耀宗。"刘玄目送间,见蔡家女郎悄然窥视,遂令林飞:"先导往安顿行装,再携蔡公遍览 ** 新城。"

  林飞执戟为礼:"先生请。"

  蔡邕携女作别时,刘玄已转赴招贤馆。赤甲龙骑列阵处,年轻王者自语:"一纸求贤令,竟得意外之喜。"

  是夜王府烛火通明,徐荣奉召而至。闻建学宫之令,惊问:"此时便兴文教?"

  "蔡公既至,当速筑杏坛。"刘玄指蘸茶汤,在案上勾画学宫图样,"玄菟孩童皆当识文断字。文脉即命脉,欲强边郡,先开民智。"

  暮色中,驿道尘土飞扬。自尉仇城调来的扶余工匠,正押运着营建学宫所需的辽东巨木。

  ```text

  “学识就是权势?”

  徐荣品咂着刘玄的话语,愈发觉出其中深意,立即颔首道:“主上字字珠玑,末将获益匪浅。属下这就着手布置,早日将学府兴建起来。”

  刘玄轻叩桌案,忽道:“大婚之事筹备得怎样了?”

  徐荣展颜应道:“主上宽心,七日之内必当让您与王妃共结连理。”

  “甚好。”

  刘玄嘴角微扬,这是许诺甄宓的婚事,拖延至今,终可兑现。然世事常生变数。

  正此时,赤血龙骑疾步来报:“主上,洛阳禁军统领求见。”

  “洛阳的禁军统领?”

  刘玄眉峰骤聚,不解这皇宫重臣为何亲临边陲。“传他进来。”

  终究决定一见。但区区统领,焉配他亲自相迎?

  赤血龙骑引着禁军统领入内,其后还跟着两名侍卫。其中一人手捧鎏金托盘,黄绢圣旨静置其上。

  “下官拜见玄菟王。”统领抱拳行礼。

  刘玄随意挥手:“免礼。不知陈统领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陈统领笑道:“王爷平定扶余,为大汉拓土万里,此乃震古烁今的伟业。奉陛下旨意,特来宣诏,请王爷接旨。”

  刘玄瞥了眼那卷圣旨,暗自诧异:刘宏竟要封赏我?他怕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罢。遂淡淡道:“念来。”

  见刘玄这般作态,统领眉头微蹙,仍展开黄绢朗声宣读。诏书极尽溢美之词,将他功绩捧至九霄,听得他都不禁赧然。

  ```

  "让孤去洛阳受封?"

  刘玄眉头紧锁。

  这圣旨来得蹊跷。

  刘宏笔下那番溢美之词,更令他心生警觉。

  "王爷,请接旨。"陈统领垂首而立。

  刘玄接过黄绢,淡淡道:"陈统领且去驿馆歇息,明日随孤启程。"

  "末将遵命。"

  陈统领暗自松了口气。此番若不能将北凉王带回洛阳,全家老小的性命怕是......

  绕过回廊,后院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甄宓正与婢女们比量着喜服料子,茜色罗裙映得她双颊生辉。

  刘玄喉头滚动。

  "宓儿。"

  少女转身时,发间金步摇晃碎满地阳光。

  "封赏急诏,婚期...恐要延后。"

  甄宓指尖微颤,仍笑着将嫁衣收入檀木匣:"军国大事要紧。"可那匣角分明磕着她发白的指节。

  "圣命难违。"刘玄捧起她冰凉的手,"此次..."

  "多带些玄甲军去。"甄宓突然反握住他,"黄河渡口风急,记得加件貂氅。"她眼里晃着的水光,比任何劝阻都令人心惊。

  刘玄惊讶地望向甄宓,这姑娘当真机敏,竟能洞察潜在危机。

  他展颜一笑:"宓儿无需多虑,不过是去领赏,能有什么风险?"

  甄宓轻点螓首:"虽说如此,还是要多加小心,我在府中等你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