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九万赤血军坚持整饬战场:收殓同袍遗骸、集齐破碎战甲,于墓前肃立致哀。不同于公孙瓒旧部战后惯例,这支疲惫之师仍坚持完成殓葬仪式。白马义从目睹此景深受触动,暗生对袁绍的仇恨。
(
赵云目睹此景,心中涌起无限憧憬。此刻他迫切想了解自己效忠的君主——当朝天子刘玄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竟能培养出如此忠勇的将士。他暗自思忖,若有朝一日战死沙场能获此殊荣,也算死得其所。
战后清点完毕,众将士撤回营地休整。张飞此役对赵云佩服至极,颜良文丑武艺本在伯仲之间,自己虽能压制颜良却难分胜负。反观赵云不仅很快让文丑挂彩,更独自接下颜良文丑合击。虽非全力一击,但张飞自忖若换作自己,非死即残。此刻方知主公为何叮嘱自己礼遇子龙,对刘玄识人之明更添敬服。
是夜,两位将领怀着胜利喜悦与阵亡将士的哀思, ** 畅谈。此役袁绍损兵折将十余万,元气大伤。当年诸侯会盟讨伐刘玄时侥幸逃脱,今日却连本带利偿还。冀州精锐尽丧,袁绍不得不率残部撤出涿郡,退至幽州边境。他深知继续困守只会全军覆没,何况颜良文丑身负重伤,只得暂回冀州重整旗鼓。
(
张飞和赵云正欲领兵出击,忽闻敌军已退,料定袁绍短期内不敢再犯冀州。两人虽有心趁势攻入冀州给袁绍个教训,但因未得刘玄与陈宫军令,只得按兵不动。
张飞性子虽急,却也不敢违抗将令。他猛然想起前日率部驰援广阳郡,昼夜兼程赶到幽州城下,竟被公孙瓒部将乱箭射退之事,胸中顿时腾起怒火。他当时不过想进城休整,却遭此羞辱。后来还助守军击退袁绍进攻,谁知对方依旧紧闭城门,恩将仇报。
"公孙瓒这帮狗贼没一个好东西!"张飞拍案骂道,"待俺老张打进城里,定要他们好看!"
正商议间,忽有两名斥候求见。张飞见同时来了两名传令兵,心中诧异,立即唤入帐中。
首名斥候跪禀:"报将军!距幽州城十里处发现十万大军正向城池进发。观其旗号乃是公孙瓒旧部,据各郡探子回报,这批兵马应是各州郡派来的援军。蹊跷的是,城中守军毫无戒备,看来各郡情报属实。"
听闻此报,张飞与赵云俱是一惊。张飞挠头不解:"他们调这么多兵马来作甚?"赵云却已想通关键——这些军队不是防备袁绍,就是冲他们来的。
原来公孙瓒战死的消息与白马义从求援的信报,已由残部带回幽州城,故一时难辨调兵的真实意图。
张飞又让第二名斥候禀报。那人呈上一封署名给张飞的密函,张飞转手就递给赵云——他识字有限,平日都是让亲兵诵读文书。
赵云此时就在旁边,况且也是可信之人,让他宣读书信最为妥当。
赵云展开信卷读完,那张英气逼人的面庞上褪去了平日的从容,逐渐浮现出愤怒的红晕。
信中所言,竟是袁绍已被张飞击退,现邀张飞入城赴宴致谢。
至于当日为何将张飞等人拒之城外百米,却只字未提。
如今援军已至幽州都城,却突然来请赴宴,这事发展到如今地步,纵使张飞再迟钝,也已醒悟过来。赵云先前的疑惑,此刻也豁然开朗。
先前城中军民在防备谁已不重要,眼下他们要防的,分明就是张飞!
张飞怒火中烧,眼中杀气翻涌。公孙瓒及其部属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表面恭顺刘玄暗中积蓄力量,背地里却与敌勾结侵吞汉土,只顾私利全不顾朝廷颜面。
其部下行径更是变本加厉,既未阻拦白马义从求援,待援军前来共商抗袁大计时,又将人拒之门外。令张飞进退维谷——攻则恐遭袁绍偷袭,退又有违刘玄陈宫之命。
公孙瓒部将歪打正着,让张飞击退来犯袁军后,料定其兵力折损人困马乏。此刻幽州半数守军已至,明目张胆列阵而立,料定张飞不敢轻举妄动。
这等于是刘玄、张飞为公孙瓒做了嫁衣,对方非但不领情,反倒暗怀鬼胎处处提防。张飞与赵云如何能不怒?
"去!给老子回信!告诉幽州城里管事的,让他们把脖子擦干净等着!俺老张定要将这群忘恩负义之徒赶尽杀绝!传令下去,立刻集结三军!区区十余万杂兵,也敢在主的赤血军面前放肆?真当俺们大战之后筋疲力竭好欺负不成?"
“老子非要让他们知道,打错主意了!当初拿下辽西郡,辽东蜀国的时候,十日之内就横扫百里疆土。”
“攻破十几座城池,手底下弟兄们谁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个个生龙活虎,就昨天那一仗——”
“他们凭什么断定赤血军精疲力尽?是瞧不起我老张,还是瞧不起咱赤血军的儿郎!”
张飞脸色涨得通红,铜铃般的眼睛瞪得老大,吼声震得营帐内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帐外几十步的士兵都被惊得浑身一激灵。
白马义从的将士尤其遭罪,还没适应张飞的大嗓门,被震得头昏脑涨。
传令兵听完张飞咆哮,慌忙转身要去写回信,赵云赶紧拦住他,又温言劝住张飞。
其实赵云对公孙瓒,乃至公孙瓒一派的势力早已心灰意冷。所幸时局所迫投奔了刘玄麾下,否则跟着这种人共事,简直背离自己坚守的道义——为这等混账卖命,白活一世!
“二哥别急,这次幽州都城发来邀约,谅他们也不敢对你下手。”
“无非是想用大军威吓,让我们别轻举妄动。”
“但陛下和陈宫太守的命令很明确——必须收复公孙瓒原有的地盘。”
“二哥若这么回信,敌军必定严加戒备!”
“既然陛下麾下的赤血军远超常人战力,不如将计就计:我们假意答应赴宴,带精锐进城抢占城门,再让埋伏的九万大军杀出。”
“届时直接攻入城中府衙,省去打造攻城器械的时间,还能减少士兵伤亡。”
“等拿下幽州都城的掌权者,二哥要杀要剐,先以忠义定罪再处置。”
“至于城外援军——擒贼先擒王!只要颁布陛下诏书,敌军必会不战而降!”
张飞听罢赵云的周密部署,眼中怒意渐消,转而露出欣喜神色。
这般安排不仅节省时日,更能避免士卒伤亡。攻城之战向来惨烈,纵使精兵强将也难免折损良多,故非必要绝不出此下策。
当将士们扛着云梯冲锋时,必将遭遇箭雨倾泻。纵然铠甲坚固,也难以在数十步外完全抵御敌军齐射。若真有那般神甲,刘玄的兵马早可横扫天下,何须再行韬光养晦之计?
更何况攀爬云梯之际,如何抵挡城头抛落的滚石?寻常士卒岂能招架?攻城之惨烈远非寻常战役可比,多少精锐就这样无谓丧命,实在令人痛心。
张飞拍案叫好,连赞赵云妙计,急令传令兵修书回复幽州。又与赵云对饮数杯,随即下令集结部队,并挑选军中武艺超群的精锐士卒。
白马义从未被列入出征名单。这支原本隶属幽州的部队若随军攻城确有不便。听闻决策后,义从们默然应允——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早已令他们心灰意冷。
如今追随这支军纪严明、战力超群的军队,倒让这些骑兵感到踏实。军中既无闲言碎语,与这等强军并肩作战又几乎不必担心伤亡,这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只恳请张飞、赵云莫要殃及百姓。二人本非嗜杀之辈,自然应允。正午过后,数百精锐整装出发,直奔幽州城南门。九万赤血军则隐匿于附近山林,沿途布设哨探,以便及时传递城门动向。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
南城门下,张飞率众策马而来,玄甲映着暮色泛起冷光。城头守将倚着箭垛嗤笑,腰间令牌还沾着城主府信使带来的朱砂印泥。
"这便是号称万夫莫敌的辽西悍将?"守将指尖摩挲着箭簇,了望孔里映出那群浴血归来的身影。三日前遣他们阻袁绍大军时,府中谋士们抚掌而笑的模样犹在眼前。
城门枢轴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赤血军铁骑铠甲相撞如冰河碎裂。那守将忽然昂首望向暮云深处,仿佛天际线外藏着比眼前这群丧家之犬更值得关注的事物。
"将军..."亲兵捧着烫金请柬欲言又止。
"宴席?"张飞虎口碾碎马鞭上的血痂,身后三十武力值的精锐们沉默如铁。赵云的白袍忽被晚风掀起,露出腰间青釭剑上未擦净的褐红。
城楼旌旗猎猎作响,守将终于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他想着午时府库新到的鎏金爵,想着如何将这群碍眼的家伙打发回辽西。却未看见赤血军眼底映出的,正是当年虎牢关外那种将熄未熄的烽火。
刘玄麾下的精锐已堪称顶尖(ceba),短短数载能培养出这些战士实属不易,但与刘玄的成就相比仍显逊色。
这也怪不得陈宫,自从刘玄离玄菟入洛阳后,此地便再未经历战火。
既无降卒投靠,也无伏兵归顺,仅有少数民间壮士自愿投效,最终磨砺成这批精锐。
这些士兵的实力与当下白马铁骑相差无几,可若待白马义从入京历经水晶淬炼,
定会更上一层,届时恐怕能与黑湮狼骑、赤血铁骑比肩。
然而对现下缺少白马义从的幽州守军而言,这数百精锐皆是以一当百的悍卒,
夺取城门并非难事,尤其有赵云、张飞二人领军,更是势如破竹。
城门缓缓开启,守卒态度散漫,仅留狭窄缝隙,
浑然不觉张飞率百余精骑逼近,显然连普通士卒都未将二人放在眼里。
赤血军的肃杀之气已笼罩四周,张飞与赵云策马直冲城门,
铁蹄震响间,二人瞬息逼近门后推门的守卒,
左右分列,面对对方轻蔑的眼神,
银枪寒芒乍现,蛇矛刃光如电——
鲜血自两侧守卒颈间喷涌,讥诮之色尚未褪去,眼中神采已彻底湮灭。
至死他们都未料到,对方竟敢贸然动手,
难道不怕城外十万大军?
张飞与赵云毫不停顿,调转马头直扑护城队,数百赤血铁骑鱼贯入城。
几名骑兵下马后彻底敞开城门,远处哨兵见状立刻吹响号角,
霎时间林间马蹄如雷,杀声四起。
负责开门的赤血卫索性弃马徒步,
转身杀向混战中心——接下来,他们必将踏平南城墙,屠尽数千守军。
血色平原上,当远处九万赤血铁骑奔腾而来时,必将遭遇城墙箭雨阻击。即便侥幸突破外城防线,待入城与守军短兵相接之际,后背仍会暴露在城楼 ** 手的射程之内。
为永除后患,前线张飞与赵云早已洞察此局。二人运起周身气劲,蛇矛银枪翻飞间,刃锋迸发出三四丈宽的凌厉罡气。每次横扫便收割近十敌首,敌兵连衣角都未能触及。
        (
赵云目睹此景,心中涌起无限憧憬。此刻他迫切想了解自己效忠的君主——当朝天子刘玄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竟能培养出如此忠勇的将士。他暗自思忖,若有朝一日战死沙场能获此殊荣,也算死得其所。
战后清点完毕,众将士撤回营地休整。张飞此役对赵云佩服至极,颜良文丑武艺本在伯仲之间,自己虽能压制颜良却难分胜负。反观赵云不仅很快让文丑挂彩,更独自接下颜良文丑合击。虽非全力一击,但张飞自忖若换作自己,非死即残。此刻方知主公为何叮嘱自己礼遇子龙,对刘玄识人之明更添敬服。
是夜,两位将领怀着胜利喜悦与阵亡将士的哀思, ** 畅谈。此役袁绍损兵折将十余万,元气大伤。当年诸侯会盟讨伐刘玄时侥幸逃脱,今日却连本带利偿还。冀州精锐尽丧,袁绍不得不率残部撤出涿郡,退至幽州边境。他深知继续困守只会全军覆没,何况颜良文丑身负重伤,只得暂回冀州重整旗鼓。
(
张飞和赵云正欲领兵出击,忽闻敌军已退,料定袁绍短期内不敢再犯冀州。两人虽有心趁势攻入冀州给袁绍个教训,但因未得刘玄与陈宫军令,只得按兵不动。
张飞性子虽急,却也不敢违抗将令。他猛然想起前日率部驰援广阳郡,昼夜兼程赶到幽州城下,竟被公孙瓒部将乱箭射退之事,胸中顿时腾起怒火。他当时不过想进城休整,却遭此羞辱。后来还助守军击退袁绍进攻,谁知对方依旧紧闭城门,恩将仇报。
"公孙瓒这帮狗贼没一个好东西!"张飞拍案骂道,"待俺老张打进城里,定要他们好看!"
正商议间,忽有两名斥候求见。张飞见同时来了两名传令兵,心中诧异,立即唤入帐中。
首名斥候跪禀:"报将军!距幽州城十里处发现十万大军正向城池进发。观其旗号乃是公孙瓒旧部,据各郡探子回报,这批兵马应是各州郡派来的援军。蹊跷的是,城中守军毫无戒备,看来各郡情报属实。"
听闻此报,张飞与赵云俱是一惊。张飞挠头不解:"他们调这么多兵马来作甚?"赵云却已想通关键——这些军队不是防备袁绍,就是冲他们来的。
原来公孙瓒战死的消息与白马义从求援的信报,已由残部带回幽州城,故一时难辨调兵的真实意图。
张飞又让第二名斥候禀报。那人呈上一封署名给张飞的密函,张飞转手就递给赵云——他识字有限,平日都是让亲兵诵读文书。
赵云此时就在旁边,况且也是可信之人,让他宣读书信最为妥当。
赵云展开信卷读完,那张英气逼人的面庞上褪去了平日的从容,逐渐浮现出愤怒的红晕。
信中所言,竟是袁绍已被张飞击退,现邀张飞入城赴宴致谢。
至于当日为何将张飞等人拒之城外百米,却只字未提。
如今援军已至幽州都城,却突然来请赴宴,这事发展到如今地步,纵使张飞再迟钝,也已醒悟过来。赵云先前的疑惑,此刻也豁然开朗。
先前城中军民在防备谁已不重要,眼下他们要防的,分明就是张飞!
张飞怒火中烧,眼中杀气翻涌。公孙瓒及其部属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表面恭顺刘玄暗中积蓄力量,背地里却与敌勾结侵吞汉土,只顾私利全不顾朝廷颜面。
其部下行径更是变本加厉,既未阻拦白马义从求援,待援军前来共商抗袁大计时,又将人拒之门外。令张飞进退维谷——攻则恐遭袁绍偷袭,退又有违刘玄陈宫之命。
公孙瓒部将歪打正着,让张飞击退来犯袁军后,料定其兵力折损人困马乏。此刻幽州半数守军已至,明目张胆列阵而立,料定张飞不敢轻举妄动。
这等于是刘玄、张飞为公孙瓒做了嫁衣,对方非但不领情,反倒暗怀鬼胎处处提防。张飞与赵云如何能不怒?
"去!给老子回信!告诉幽州城里管事的,让他们把脖子擦干净等着!俺老张定要将这群忘恩负义之徒赶尽杀绝!传令下去,立刻集结三军!区区十余万杂兵,也敢在主的赤血军面前放肆?真当俺们大战之后筋疲力竭好欺负不成?"
“老子非要让他们知道,打错主意了!当初拿下辽西郡,辽东蜀国的时候,十日之内就横扫百里疆土。”
“攻破十几座城池,手底下弟兄们谁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个个生龙活虎,就昨天那一仗——”
“他们凭什么断定赤血军精疲力尽?是瞧不起我老张,还是瞧不起咱赤血军的儿郎!”
张飞脸色涨得通红,铜铃般的眼睛瞪得老大,吼声震得营帐内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帐外几十步的士兵都被惊得浑身一激灵。
白马义从的将士尤其遭罪,还没适应张飞的大嗓门,被震得头昏脑涨。
传令兵听完张飞咆哮,慌忙转身要去写回信,赵云赶紧拦住他,又温言劝住张飞。
其实赵云对公孙瓒,乃至公孙瓒一派的势力早已心灰意冷。所幸时局所迫投奔了刘玄麾下,否则跟着这种人共事,简直背离自己坚守的道义——为这等混账卖命,白活一世!
“二哥别急,这次幽州都城发来邀约,谅他们也不敢对你下手。”
“无非是想用大军威吓,让我们别轻举妄动。”
“但陛下和陈宫太守的命令很明确——必须收复公孙瓒原有的地盘。”
“二哥若这么回信,敌军必定严加戒备!”
“既然陛下麾下的赤血军远超常人战力,不如将计就计:我们假意答应赴宴,带精锐进城抢占城门,再让埋伏的九万大军杀出。”
“届时直接攻入城中府衙,省去打造攻城器械的时间,还能减少士兵伤亡。”
“等拿下幽州都城的掌权者,二哥要杀要剐,先以忠义定罪再处置。”
“至于城外援军——擒贼先擒王!只要颁布陛下诏书,敌军必会不战而降!”
张飞听罢赵云的周密部署,眼中怒意渐消,转而露出欣喜神色。
这般安排不仅节省时日,更能避免士卒伤亡。攻城之战向来惨烈,纵使精兵强将也难免折损良多,故非必要绝不出此下策。
当将士们扛着云梯冲锋时,必将遭遇箭雨倾泻。纵然铠甲坚固,也难以在数十步外完全抵御敌军齐射。若真有那般神甲,刘玄的兵马早可横扫天下,何须再行韬光养晦之计?
更何况攀爬云梯之际,如何抵挡城头抛落的滚石?寻常士卒岂能招架?攻城之惨烈远非寻常战役可比,多少精锐就这样无谓丧命,实在令人痛心。
张飞拍案叫好,连赞赵云妙计,急令传令兵修书回复幽州。又与赵云对饮数杯,随即下令集结部队,并挑选军中武艺超群的精锐士卒。
白马义从未被列入出征名单。这支原本隶属幽州的部队若随军攻城确有不便。听闻决策后,义从们默然应允——公孙瓒的所作所为早已令他们心灰意冷。
如今追随这支军纪严明、战力超群的军队,倒让这些骑兵感到踏实。军中既无闲言碎语,与这等强军并肩作战又几乎不必担心伤亡,这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
他们只恳请张飞、赵云莫要殃及百姓。二人本非嗜杀之辈,自然应允。正午过后,数百精锐整装出发,直奔幽州城南门。九万赤血军则隐匿于附近山林,沿途布设哨探,以便及时传递城门动向。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
南城门下,张飞率众策马而来,玄甲映着暮色泛起冷光。城头守将倚着箭垛嗤笑,腰间令牌还沾着城主府信使带来的朱砂印泥。
"这便是号称万夫莫敌的辽西悍将?"守将指尖摩挲着箭簇,了望孔里映出那群浴血归来的身影。三日前遣他们阻袁绍大军时,府中谋士们抚掌而笑的模样犹在眼前。
城门枢轴发出沉闷的吱呀声,赤血军铁骑铠甲相撞如冰河碎裂。那守将忽然昂首望向暮云深处,仿佛天际线外藏着比眼前这群丧家之犬更值得关注的事物。
"将军..."亲兵捧着烫金请柬欲言又止。
"宴席?"张飞虎口碾碎马鞭上的血痂,身后三十武力值的精锐们沉默如铁。赵云的白袍忽被晚风掀起,露出腰间青釭剑上未擦净的褐红。
城楼旌旗猎猎作响,守将终于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他想着午时府库新到的鎏金爵,想着如何将这群碍眼的家伙打发回辽西。却未看见赤血军眼底映出的,正是当年虎牢关外那种将熄未熄的烽火。
刘玄麾下的精锐已堪称顶尖(ceba),短短数载能培养出这些战士实属不易,但与刘玄的成就相比仍显逊色。
这也怪不得陈宫,自从刘玄离玄菟入洛阳后,此地便再未经历战火。
既无降卒投靠,也无伏兵归顺,仅有少数民间壮士自愿投效,最终磨砺成这批精锐。
这些士兵的实力与当下白马铁骑相差无几,可若待白马义从入京历经水晶淬炼,
定会更上一层,届时恐怕能与黑湮狼骑、赤血铁骑比肩。
然而对现下缺少白马义从的幽州守军而言,这数百精锐皆是以一当百的悍卒,
夺取城门并非难事,尤其有赵云、张飞二人领军,更是势如破竹。
城门缓缓开启,守卒态度散漫,仅留狭窄缝隙,
浑然不觉张飞率百余精骑逼近,显然连普通士卒都未将二人放在眼里。
赤血军的肃杀之气已笼罩四周,张飞与赵云策马直冲城门,
铁蹄震响间,二人瞬息逼近门后推门的守卒,
左右分列,面对对方轻蔑的眼神,
银枪寒芒乍现,蛇矛刃光如电——
鲜血自两侧守卒颈间喷涌,讥诮之色尚未褪去,眼中神采已彻底湮灭。
至死他们都未料到,对方竟敢贸然动手,
难道不怕城外十万大军?
张飞与赵云毫不停顿,调转马头直扑护城队,数百赤血铁骑鱼贯入城。
几名骑兵下马后彻底敞开城门,远处哨兵见状立刻吹响号角,
霎时间林间马蹄如雷,杀声四起。
负责开门的赤血卫索性弃马徒步,
转身杀向混战中心——接下来,他们必将踏平南城墙,屠尽数千守军。
血色平原上,当远处九万赤血铁骑奔腾而来时,必将遭遇城墙箭雨阻击。即便侥幸突破外城防线,待入城与守军短兵相接之际,后背仍会暴露在城楼 ** 手的射程之内。
为永除后患,前线张飞与赵云早已洞察此局。二人运起周身气劲,蛇矛银枪翻飞间,刃锋迸发出三四丈宽的凌厉罡气。每次横扫便收割近十敌首,敌兵连衣角都未能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