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边境百姓因公孙瓒驻守得以安居,免受外族侵掠。此刻公孙瓒举兵伐冀,欲与袁绍决生死,堪称当世豪杰。
常山赵子龙闻讯前来投效,正逢白马义出征伐冀州。他快马加鞭赶赴前线,欲助主公一臂之力。
银枪白马信心十足,自忖必能立下战功,赢得主帅青睐。岂料甫至军营,竟亲眼目睹公孙瓒命丧黄泉,岂能不怒发冲冠?
初出茅庐的赵云尚不知这场征伐背后的隐情。袁绍假意结盟,许以封地诱使公孙瓒出兵之事,岂是他这个新晋将领能知晓的?
这桩阴谋确实不光彩。虽能戏耍对手博人一笑,但掩盖不住袁绍觊觎汉室江山的野心。韩馥乃正统汉臣,袁绍根本没有正当理由夺取冀州,自然要暗度陈仓。
子龙误以为主公是为大义而战,殊不知其中掺杂私利。这等龌龊勾当,双方都心照不宣。公孙瓒若揭开 ** 无颜面对幽州牧,袁绍更会声名狼藉。
虎牢关前,赵云怒视颜良文丑却心知肚明:双雄联手非一人可敌。见公孙军溃散,败局已定,强行突围只会枉送性命。
电光火石间,银甲将军周身泛起雷光,亮银枪震颤嗡鸣。颜良文丑见状如临大敌,全神戒备盯着那道白影——先前赵云展现的身法确实更胜一筹。
只见他突然前冲,抄起公孙瓒尸身便回马疾走。
那身影如闪电般掠过,转眼已跃上数十米外的白马,怀抱着公孙瓒的尸身头也不回地向幽州疾驰而去,只留下颜良文丑二将在风中凌乱。
"这厮...怎会如此迅捷?"
"可不...原以为这少年郎要与我们厮杀,谁知也是个无胆鼠辈。"
"待下次遇见,定要活剐了他..."
两人望着赵云消失的方向怔了半晌,才转身去收编降卒。虽说袁绍不缺兵力,但白得这三四万降卒,纵使不堪大用,也可充作苦役。
袁绍得知公孙瓒死讯,虽听闻尸身被银甲少年夺走,却并未责怪颜、文二将。毕竟在他眼中,区区公孙瓒绝非两位爱将对手。
按照田丰献计,袁绍暂缓回师,先整饬冀州军务,又调集十万大军,合计二十万兵马直指幽州。公孙瓒一死,幽州守军必溃,半壁疆域唾手可得。
要知公孙瓒虽拥兵三十万,却仅辖半州之地,百姓不过数十万。既无刘玄那般雄厚财力,又无力供养过多兵卒,怎能与坐拥四十万大军的袁绍抗衡?
当下袁绍亲率十万精兵进驻磐河对岸的公孙瓒大营,一面收缴粮秣,一面休整兵马。
却说赵云奔出不远,便遇残存的白马义从。当初三千精锐,如今仅存半数。众将士见赵云怀中主公 ** ,无不恸哭失声。
虽然公孙瓒能力有限且私心颇重,但对待白马义从将士始终尽心尽力。
他常率这支精锐转战鲜卑之地,与部下同生共死,不仅是一军统帅,更是众人浴血奋战的引路人。
此刻白马义从的悲痛情有可原——其中有人早与赵云相熟,见他逆着溃兵冲入战场,又详细询问战况与公孙瓒下落。待众人说明经过,数千将士已然将赵云视为恩人。
即便只抢回 ** ,也不该让一州之主落得曝尸荒野的下场。
"袁绍狼子野心,必会趁机攻伐幽州。"赵云眉头紧锁,向白马义从统领问道:"公孙将军阵亡后,幽州可还有统兵之才?"
这些将士对袁绍恨之入骨,闻言相顾摇头。统领沉吟道:"除主公外......单经、田楷勇谋皆不足,谋士关靖更是目光短浅之徒。"
"主公尚不能敌,何况他们?倒是壮士若能领军......"
赵云心中一凛:公孙瓒既为豪杰,麾下怎会尽是无能之辈?但此刻不容深思,他既未应允也未推辞:"我初出茅庐,恐难服众。不如分兵两路——遣人速报军情,其余随我护送公孙将军灵柩赴辽西,向关羽将军求援。"
统领深以为然,立即派十骑赶往辽西报信。
千余名将士随赵云疾速奔向辽西。
未至辽西边境,接到圣旨的张飞早已整军待发。
这一年着实让张飞憋闷非常,自平定辽东属国与辽西后,终日无所事事。
匈奴部落在见识张飞、徐荣率军横扫鲜卑后,再不敢犯境。
若无特制烈酒相伴,这番清闲日子真要把张飞逼疯。
刘玄同时传令陈宫,命其在玄菟国调集十万精兵,重点仍以守备为主。
接获诏书的陈宫怒不可遏。自刘玄出征,他肩负着治理玄菟全境及幽州半壁的重任。
自洛阳战事起,陈宫便与公孙瓒控制的幽州南部保持密切往来。
依天下大势,公孙瓒本属刘玄阵营,理当同心协力,日后必为肱股之臣。
前些时日刘玄还赐予公孙瓒封号厚赏,不料其竟暗中勾结袁绍。
为私利图谋瓜分冀州,更是刻意隐瞒实情不报。
公孙瓒此举实有二心。自刘玄起兵以来,为其抵御韩馥偷袭。
未取分毫报酬,反将所有战利品尽数相赠。
讨伐董卓未调其兵,诸侯围攻亦未求援。
刘玄为公孙瓒承受诸侯攻势,使其得以休养生息。
如今羽翼渐丰,竟不顾君臣大义。
未经请示便欲进犯冀州,甚至与敌结盟。
因中袁绍算计而恼羞成怒,不顾民生擅自开战。
陈宫想起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的誓言,冷笑更甚。
(
赵宫内心暗自庆幸袁绍强占冀州,如今十八路诸侯溃败奔逃,早已失去百姓支持。
刘玄正值鼎盛时期,势力与民心与日俱增。若公孙瓒打着刘玄旗号贸然进攻冀州,那些败军之将必定借机诬陷刘玄,搬出冠冕堂皇的说辞加以指责......
原本大获全胜的局势,却被公孙瓒染上一丝污点,简直像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况且若公孙瓒真要攻打冀州,也该先将实情向刘玄禀明。若刘玄准许出兵,事成之后自然不会觊觎冀州半分粮草。
在袁绍与公孙瓒眼中,冀州富得流油,粮草充足只缺精兵。但在陈宫看来,比起玄菟国简直天差地别。
自刘玄占据玄菟郡以来,便派遣精于农事者开垦荒地,还投入大量钱财招募种地能手。百姓不仅能获得自种粮食,还能得到额外赏钱。对平民而言,哪怕多挣一文钱都如同天降横财。
在刘玄治下,百姓干劲十足。后来毛玠又献上农耕良策,使耕作效率与收成大幅提升。如今玄菟国经数年发展,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除自留口粮外,都愿将余粮献给刘玄充作军粮。
陈宫深谙此理:虽用酿酒巨资购粮可支撑数十年,但绝不能坐吃山空。现今大汉战乱四起,各地诸侯都明白无粮难聚兵的道理。要想收复河山,唯有自给自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陈宫收粮时必按市价给付,形成良性循环。玄菟国因久无战事,年年五谷丰登,粮仓充盈。
玄菟郡虽仅占半州之地,却从不盘剥百姓。单是百姓自愿多缴的粮草,便已远超袁绍强行征收之数。
白马将军这般妄加揣测,实属自取其辱。
军师眼中锋芒乍现,当即修书急送翼德处。既然公孙氏不义在先,便休怪我等翻脸无情。
公孙瓒苦于辖地不足,我玄菟郡同样渴求拓展。主君临行前埋下三座王者水晶于此,多年积蓄已至兑换之期。
刘玄赴京前便令陈宫、张飞、徐荣广募壮士,日夜操练赤血、蓝星二军。众将恪尽职守,当初留守的十万雄师,如今已壮大至二十余万。
十六路诸侯围攻之际,主君仅凭黑湮军应敌,未动玄菟一兵一卒。公孙瓒暗中积蓄力量,我玄菟将士又何尝不是枕戈待旦?若非鲜卑不宜耕种,陈宫早 ** 挥师北进。
如今边患尽除,胡骑望见蓝星军旗便魂飞魄散,哪还敢犯境滋扰?倒是日日祷告我军莫要北上征讨。
文和诏令明言:若公孙瓒身死,我军当即接管幽州。有此诏命,陈宫自然放手施为。蓝星军尚能偶经战阵,屯守各城的赤血军却闲得发慌——日常操练后竟只能回家务农,此番正好拿幽州试试刀锋。
子龙率白马义从赶至辽西边境时,恰遇翼德布置的信使。但见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赵云虽疑云满腹,仍整衣入帐拜见。
中军帐内,张飞听得公孙瓒毙命的消息冷笑连连。闻报来人持公孙氏信物求援,更是面现鄙夷。待验过陈宫密信与主公诏书,方挥手传唤赵云及白马义从将领入帐。
张飞与关羽的威名在讨伐黄巾时便已传开。此刻大帐之中站着一位虬髯大汉,赵子龙与白马义从将领对视一眼,心中已了然。
"拜见翼德将军。"赵云执礼甚恭,长揖到地。
张飞的目光扫过公孙瓒部将的白袍,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
"白马义从?既是公孙伯珪的部属,有事直言便是。"
那雷霆般的嗓音震得帐中诸人耳膜生疼。赵云察觉张飞态度冷淡,虽心中疑惑,仍恭敬道:"恳请将军出兵,助我等为公孙将军雪恨!"
"袁本初强占冀州横征暴敛,更害死公孙将军胞弟。将军率十万雄师讨逆,却中埋伏......"
话未说完,张飞忽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四分五裂。
"俺老张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张飞须发皆张,"实话告诉你们,某在此驻军正是奉大哥之命,专为接应尔等抵抗袁贼。"
"但公孙瓒算什么东西?也配让俺为他 ** ?!"
这声怒吼传出帐外,列阵的白马义从纷纷变色。帐内那位白袍将领面沉如水,唯有赵云若有所思——这位燕人张翼德虽言辞粗犷,却是真性情。
张飞若是懂得借势转圜、卖个人情给袁绍,倒显得他颇有谋算了。可惜,他的性子一眼就能看透。
赵云见身旁的白马义从统领似要发作,当即抬手示意阻止。
“张将军,或许对公孙瓒将军有所误解?在我眼中,他乃当世豪杰!”
“他北伐匈奴,又因袁绍强占冀州、横征暴敛致使民生凋敝,这才兴兵讨伐,实为大丈夫!”
赵云神情从容,言语平和,周身气度不凡。
张飞本欲怒斥,话到嘴边又止住。他细细打量赵云,虽然对方与白马义从皆着银甲——
但细看之下,无论是甲胄制式、材质光泽,还是那股隐隐透出的雄厚气息,都绝非寻常战将可比。
临行前,刘玄特意叮嘱过,唯恐张飞莽撞误事,还照着自己对三国人物的了解,详述了赵云的特征。
让张飞若遇此人,务必以礼相待。此刻,张飞脑海中的记忆与眼前之人渐渐重合。
“阁下莫非是赵云,赵子龙?”张飞语气缓和,早先的怒气已烟消云散。
“将军如何认得在下?”一向淡然的赵云也不禁面露讶色。
张飞朗声大笑,快步走下堂来,脸上堆满热络笑容,连声招呼入座。
“子龙啊,主公时常提起你!方才是我老张眼拙,可别见怪!来人,上酒!”
亲兵匆匆备酒去了。
望着突然殷勤的张飞,饶是赵云智勇双全,此刻也摸不着头脑。
        常山赵子龙闻讯前来投效,正逢白马义出征伐冀州。他快马加鞭赶赴前线,欲助主公一臂之力。
银枪白马信心十足,自忖必能立下战功,赢得主帅青睐。岂料甫至军营,竟亲眼目睹公孙瓒命丧黄泉,岂能不怒发冲冠?
初出茅庐的赵云尚不知这场征伐背后的隐情。袁绍假意结盟,许以封地诱使公孙瓒出兵之事,岂是他这个新晋将领能知晓的?
这桩阴谋确实不光彩。虽能戏耍对手博人一笑,但掩盖不住袁绍觊觎汉室江山的野心。韩馥乃正统汉臣,袁绍根本没有正当理由夺取冀州,自然要暗度陈仓。
子龙误以为主公是为大义而战,殊不知其中掺杂私利。这等龌龊勾当,双方都心照不宣。公孙瓒若揭开 ** 无颜面对幽州牧,袁绍更会声名狼藉。
虎牢关前,赵云怒视颜良文丑却心知肚明:双雄联手非一人可敌。见公孙军溃散,败局已定,强行突围只会枉送性命。
电光火石间,银甲将军周身泛起雷光,亮银枪震颤嗡鸣。颜良文丑见状如临大敌,全神戒备盯着那道白影——先前赵云展现的身法确实更胜一筹。
只见他突然前冲,抄起公孙瓒尸身便回马疾走。
那身影如闪电般掠过,转眼已跃上数十米外的白马,怀抱着公孙瓒的尸身头也不回地向幽州疾驰而去,只留下颜良文丑二将在风中凌乱。
"这厮...怎会如此迅捷?"
"可不...原以为这少年郎要与我们厮杀,谁知也是个无胆鼠辈。"
"待下次遇见,定要活剐了他..."
两人望着赵云消失的方向怔了半晌,才转身去收编降卒。虽说袁绍不缺兵力,但白得这三四万降卒,纵使不堪大用,也可充作苦役。
袁绍得知公孙瓒死讯,虽听闻尸身被银甲少年夺走,却并未责怪颜、文二将。毕竟在他眼中,区区公孙瓒绝非两位爱将对手。
按照田丰献计,袁绍暂缓回师,先整饬冀州军务,又调集十万大军,合计二十万兵马直指幽州。公孙瓒一死,幽州守军必溃,半壁疆域唾手可得。
要知公孙瓒虽拥兵三十万,却仅辖半州之地,百姓不过数十万。既无刘玄那般雄厚财力,又无力供养过多兵卒,怎能与坐拥四十万大军的袁绍抗衡?
当下袁绍亲率十万精兵进驻磐河对岸的公孙瓒大营,一面收缴粮秣,一面休整兵马。
却说赵云奔出不远,便遇残存的白马义从。当初三千精锐,如今仅存半数。众将士见赵云怀中主公 ** ,无不恸哭失声。
虽然公孙瓒能力有限且私心颇重,但对待白马义从将士始终尽心尽力。
他常率这支精锐转战鲜卑之地,与部下同生共死,不仅是一军统帅,更是众人浴血奋战的引路人。
此刻白马义从的悲痛情有可原——其中有人早与赵云相熟,见他逆着溃兵冲入战场,又详细询问战况与公孙瓒下落。待众人说明经过,数千将士已然将赵云视为恩人。
即便只抢回 ** ,也不该让一州之主落得曝尸荒野的下场。
"袁绍狼子野心,必会趁机攻伐幽州。"赵云眉头紧锁,向白马义从统领问道:"公孙将军阵亡后,幽州可还有统兵之才?"
这些将士对袁绍恨之入骨,闻言相顾摇头。统领沉吟道:"除主公外......单经、田楷勇谋皆不足,谋士关靖更是目光短浅之徒。"
"主公尚不能敌,何况他们?倒是壮士若能领军......"
赵云心中一凛:公孙瓒既为豪杰,麾下怎会尽是无能之辈?但此刻不容深思,他既未应允也未推辞:"我初出茅庐,恐难服众。不如分兵两路——遣人速报军情,其余随我护送公孙将军灵柩赴辽西,向关羽将军求援。"
统领深以为然,立即派十骑赶往辽西报信。
千余名将士随赵云疾速奔向辽西。
未至辽西边境,接到圣旨的张飞早已整军待发。
这一年着实让张飞憋闷非常,自平定辽东属国与辽西后,终日无所事事。
匈奴部落在见识张飞、徐荣率军横扫鲜卑后,再不敢犯境。
若无特制烈酒相伴,这番清闲日子真要把张飞逼疯。
刘玄同时传令陈宫,命其在玄菟国调集十万精兵,重点仍以守备为主。
接获诏书的陈宫怒不可遏。自刘玄出征,他肩负着治理玄菟全境及幽州半壁的重任。
自洛阳战事起,陈宫便与公孙瓒控制的幽州南部保持密切往来。
依天下大势,公孙瓒本属刘玄阵营,理当同心协力,日后必为肱股之臣。
前些时日刘玄还赐予公孙瓒封号厚赏,不料其竟暗中勾结袁绍。
为私利图谋瓜分冀州,更是刻意隐瞒实情不报。
公孙瓒此举实有二心。自刘玄起兵以来,为其抵御韩馥偷袭。
未取分毫报酬,反将所有战利品尽数相赠。
讨伐董卓未调其兵,诸侯围攻亦未求援。
刘玄为公孙瓒承受诸侯攻势,使其得以休养生息。
如今羽翼渐丰,竟不顾君臣大义。
未经请示便欲进犯冀州,甚至与敌结盟。
因中袁绍算计而恼羞成怒,不顾民生擅自开战。
陈宫想起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的誓言,冷笑更甚。
(
赵宫内心暗自庆幸袁绍强占冀州,如今十八路诸侯溃败奔逃,早已失去百姓支持。
刘玄正值鼎盛时期,势力与民心与日俱增。若公孙瓒打着刘玄旗号贸然进攻冀州,那些败军之将必定借机诬陷刘玄,搬出冠冕堂皇的说辞加以指责......
原本大获全胜的局势,却被公孙瓒染上一丝污点,简直像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况且若公孙瓒真要攻打冀州,也该先将实情向刘玄禀明。若刘玄准许出兵,事成之后自然不会觊觎冀州半分粮草。
在袁绍与公孙瓒眼中,冀州富得流油,粮草充足只缺精兵。但在陈宫看来,比起玄菟国简直天差地别。
自刘玄占据玄菟郡以来,便派遣精于农事者开垦荒地,还投入大量钱财招募种地能手。百姓不仅能获得自种粮食,还能得到额外赏钱。对平民而言,哪怕多挣一文钱都如同天降横财。
在刘玄治下,百姓干劲十足。后来毛玠又献上农耕良策,使耕作效率与收成大幅提升。如今玄菟国经数年发展,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除自留口粮外,都愿将余粮献给刘玄充作军粮。
陈宫深谙此理:虽用酿酒巨资购粮可支撑数十年,但绝不能坐吃山空。现今大汉战乱四起,各地诸侯都明白无粮难聚兵的道理。要想收复河山,唯有自给自足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陈宫收粮时必按市价给付,形成良性循环。玄菟国因久无战事,年年五谷丰登,粮仓充盈。
玄菟郡虽仅占半州之地,却从不盘剥百姓。单是百姓自愿多缴的粮草,便已远超袁绍强行征收之数。
白马将军这般妄加揣测,实属自取其辱。
军师眼中锋芒乍现,当即修书急送翼德处。既然公孙氏不义在先,便休怪我等翻脸无情。
公孙瓒苦于辖地不足,我玄菟郡同样渴求拓展。主君临行前埋下三座王者水晶于此,多年积蓄已至兑换之期。
刘玄赴京前便令陈宫、张飞、徐荣广募壮士,日夜操练赤血、蓝星二军。众将恪尽职守,当初留守的十万雄师,如今已壮大至二十余万。
十六路诸侯围攻之际,主君仅凭黑湮军应敌,未动玄菟一兵一卒。公孙瓒暗中积蓄力量,我玄菟将士又何尝不是枕戈待旦?若非鲜卑不宜耕种,陈宫早 ** 挥师北进。
如今边患尽除,胡骑望见蓝星军旗便魂飞魄散,哪还敢犯境滋扰?倒是日日祷告我军莫要北上征讨。
文和诏令明言:若公孙瓒身死,我军当即接管幽州。有此诏命,陈宫自然放手施为。蓝星军尚能偶经战阵,屯守各城的赤血军却闲得发慌——日常操练后竟只能回家务农,此番正好拿幽州试试刀锋。
子龙率白马义从赶至辽西边境时,恰遇翼德布置的信使。但见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赵云虽疑云满腹,仍整衣入帐拜见。
中军帐内,张飞听得公孙瓒毙命的消息冷笑连连。闻报来人持公孙氏信物求援,更是面现鄙夷。待验过陈宫密信与主公诏书,方挥手传唤赵云及白马义从将领入帐。
张飞与关羽的威名在讨伐黄巾时便已传开。此刻大帐之中站着一位虬髯大汉,赵子龙与白马义从将领对视一眼,心中已了然。
"拜见翼德将军。"赵云执礼甚恭,长揖到地。
张飞的目光扫过公孙瓒部将的白袍,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
"白马义从?既是公孙伯珪的部属,有事直言便是。"
那雷霆般的嗓音震得帐中诸人耳膜生疼。赵云察觉张飞态度冷淡,虽心中疑惑,仍恭敬道:"恳请将军出兵,助我等为公孙将军雪恨!"
"袁本初强占冀州横征暴敛,更害死公孙将军胞弟。将军率十万雄师讨逆,却中埋伏......"
话未说完,张飞忽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四分五裂。
"俺老张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张飞须发皆张,"实话告诉你们,某在此驻军正是奉大哥之命,专为接应尔等抵抗袁贼。"
"但公孙瓒算什么东西?也配让俺为他 ** ?!"
这声怒吼传出帐外,列阵的白马义从纷纷变色。帐内那位白袍将领面沉如水,唯有赵云若有所思——这位燕人张翼德虽言辞粗犷,却是真性情。
张飞若是懂得借势转圜、卖个人情给袁绍,倒显得他颇有谋算了。可惜,他的性子一眼就能看透。
赵云见身旁的白马义从统领似要发作,当即抬手示意阻止。
“张将军,或许对公孙瓒将军有所误解?在我眼中,他乃当世豪杰!”
“他北伐匈奴,又因袁绍强占冀州、横征暴敛致使民生凋敝,这才兴兵讨伐,实为大丈夫!”
赵云神情从容,言语平和,周身气度不凡。
张飞本欲怒斥,话到嘴边又止住。他细细打量赵云,虽然对方与白马义从皆着银甲——
但细看之下,无论是甲胄制式、材质光泽,还是那股隐隐透出的雄厚气息,都绝非寻常战将可比。
临行前,刘玄特意叮嘱过,唯恐张飞莽撞误事,还照着自己对三国人物的了解,详述了赵云的特征。
让张飞若遇此人,务必以礼相待。此刻,张飞脑海中的记忆与眼前之人渐渐重合。
“阁下莫非是赵云,赵子龙?”张飞语气缓和,早先的怒气已烟消云散。
“将军如何认得在下?”一向淡然的赵云也不禁面露讶色。
张飞朗声大笑,快步走下堂来,脸上堆满热络笑容,连声招呼入座。
“子龙啊,主公时常提起你!方才是我老张眼拙,可别见怪!来人,上酒!”
亲兵匆匆备酒去了。
望着突然殷勤的张飞,饶是赵云智勇双全,此刻也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