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暗涌-《父兄只疼义女?亲女儿转身入王府》

  鹤御川的心,瞬间被这句话填得满满的,又酸又软。

  他抱着女儿,只觉得拥有了全世界。

  “好。”他重重地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爹爹答应你,爹爹以后一定好好保重自己,长命百岁,一直陪着我的昭昭。”

  接下来的路程,一片太平。

  谢砚礼正式成为了王府的客卿,他的待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是那个被排挤、被猜忌的“叛徒”,而是被所有人恭恭敬敬地称为“谢先生”。

  他有了自己的独立马车,有专人伺候,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那些之前对他冷眼相待的士兵们,现在看到他,都恨不得绕道走。

  偶尔有几个胆子大的,会凑上来,一脸谄媚地跟他道歉。

  “谢先生,之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是啊是啊,我们都是粗人,脑子不好使,您就当咱们放了个屁。”

  谢砚礼对这些向来是不在意的。

  他只是淡淡地点点头,不与他们多计较。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马车里养伤,或是看书。

  昭昭偶尔会过来找他,或是给他送些好吃的,或是与他探讨一些医术上的问题。

  两人之间的相处,也变得越来越自然。

  谢砚礼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带着一丝疏离和防备。

  他在昭昭面前,会露出真实的笑容,会跟她开玩笑,甚至偶尔,还会流露出少年人该有的腹黑和狡黠。

  这天,昭昭又端着一碗燕窝粥来看他。

  “给,大补的,快喝了。”

  谢砚礼接过碗,看了一眼里面那几根孤零零的燕窝丝,挑了挑眉。

  “郡主,您确定这是给我补身子的,不是给厨房的刷锅水?”

  昭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是在笑话这燕窝太少了。

  她双手叉腰,哼了哼。

  “你还嫌少?在外边儿舟车劳顿的生活可不比京城呀,这可是我从我爹那儿抠出来的!他老人家自己都舍不得喝呢!”

  “这样呀。”谢砚礼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欠欠的说:“草民三生有幸。”

  “你!”昭昭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伸手就要去抢那碗粥,“不喝拉倒!还给我!”

  谢砚礼笑着侧身躲开,三两口就把那碗粥喝了个底朝天。

  “多谢郡主赏赐,好喝。”

  昭昭看着他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

  这家伙,伤好了,胆子也肥了,竟然敢调侃她了。

  不过,这样的谢砚礼,似乎比以前那个冷冰冰的、总是心事重重的他,要顺眼多了。

  两人正说笑着,车外传来了鹤归岚的声音。

  “谢先生在吗?我能进来吗?”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

  昭昭挑了挑眉,心想,这家伙又来干嘛?

  “进来吧。”谢砚礼淡淡地应了一声。

  车帘被掀开,鹤归岚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他看到昭昭也在,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堆起了讨好的笑。

  “昭昭,你也在啊。”

  然后,他将食盒放在桌子上,打开,里面是一盘切得整整齐齐的酱牛肉。

  “谢先生,这是路过客栈时打包的,你伤刚好,多吃点肉,补补力气。”他殷勤地说道。

  谢砚礼看了一眼那盘牛肉,又看了看昭昭,没说话。

  昭昭却不客气,直接伸手捏了一块,放进嘴里。

  “嗯,味道不错。”她点了点头,“四哥有心了。”

  鹤归岚被她夸得心花怒放,连连摆手:“应该的,应该的。”

  他现在是彻底想明白了,想要讨好昭昭,就得从她身边的人下手。

  唉……

  自己之前真是活该,放着这么好的妹妹不去疼爱,反而是得罪了个死死的。

  现在好了。

  想跟妹妹关系好一点儿,竟然还得迂回的对谢砚礼好一些。

  人,甚至没有办法共情过去的自己。

  鹤归岚恨不得把几天前的自己暴打一顿。

  没辙!

  就这样,在一种略显诡异,却又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大军一路向南,离京城越来越近了。

  半个月后,大军终于抵达了京城。

  百姓们早就听说了烬王在北疆大破敌军,并且活捉了赵国将军的消息,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当看到烬王那高大的身影,骑着战马,率领着得胜之师,缓缓驶入城门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王爷千岁!”

  “烬王威武!”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无比崇敬的看向凯旋的队伍。

  鹤御川坐在高头大马上,面色平静,对着沿途的百姓,微微颔首示意。

  他那沉稳如山的气度,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安心。

  有这样的战神守护着国家,何愁天下不太平?

  “听说了吗?烬王现在已经彻底恢复了,他竟然亲自杀去了北疆救昭昭郡主。”

  “要我说啊,元昭郡主还真是了不起,她是我们封国的大功臣啊!”

  “是啊,倘若没有这位郡主,烬王恐怕……还要一直坐在轮椅上呢。”

  “……”

  这些消息在京城里不断传播,也同样落入了一些有心人的耳朵里。

  其中一个男子听到这些话,眼底闪过一抹阴翳,可他并未表露出来异样,而是不动声色的退出人群。

  平静无澜的湖面好似并未发生什么。

  可眼睛看不到的暗处,早已开始暗流涌动。

  ……

  烬王队伍穿过繁华的街道,径直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恭迎王爷凯旋!”

  看到鹤御川的身影,肃封帝龙颜大悦。

  他本想亲自上前去迎,可目光注意到一旁眉头紧锁的太子时,又止住了这样的想法。

  “回来就好!”

  “此去北疆一行如何?”

  鹤御川并没有隐瞒,将此行的全部波折都一并说出。

  包括澜国与赵国。

  以及二皇子的死……

  至于谢砚礼的身份,以及昭昭手里的手枪,倒是被隐瞒了个干干净净。

  对于这些秘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

  肃封帝倒吸一口凉气,他没想到此行竟会如此凶险,更没想到自己差点连续失去两个孙子。

  幸好,幸好昭昭带着鹤临渊一起去了北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早就知道昭昭会算卦,没想到竟然神机妙算到了如此地步。

  有昭昭如此,大封何愁没有未来!

  即便是没有天启命格,那又如何?

  他更没想到,烬王现在竟然已经能做到重新带兵打仗了!

  从前那个无所不能的杀神,又回来了。

  在场的大臣们亦忍不住惊呼。

  “什么?后来是烬王领兵杀出重围的吗?”

  “太好了,天佑我大封啊!!”

  “骠骑大将军威武!从今往后,老臣看哪个王八羔子还敢踏入我封国!”

  “……”

  “好,好!”肃封帝大喜,依次赏了烬王、鹤临渊等人。

  设下庆功宴,为烬王和将士们接风洗尘。

  宴会上,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鹤御川作为今天绝对的主角,自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可他并不在乎旁人的应酬,反而是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身边小小的身影上。

  “昭昭,这个水晶肴肉不错,尝尝。”

  “昭昭,喝点果酒吧,甜的,不上头。”

  “昭昭,吃慢点,别噎着。”

  他旁若无人地给昭昭夹菜,剥虾,剔鱼刺,那副小心翼翼,体贴入微的模样,看得周围的大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没想到威风凛凛的烬王……竟然是女儿奴?!

  连皇上敬酒,王爷都只是随意地应付了一下,心思全在这个小郡主身上。

  看来,以后要想巴结烬王府,得从这位小郡主身上下功夫了。

  一时间,无数道或好奇,或探究,或嫉妒的目光,都落在了昭昭身上。

  昭昭对这些目光,早已习以为常。

  她自顾自地吃着东西,享受着爹爹无微不至的照顾,心里美滋滋的。

  宴会进行到一半,鹤御川突然站起身,对着皇帝拱了拱手。

  “皇上,儿臣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皇帝笑道。

  鹤御川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与一众幕僚坐在一起的谢砚礼身上。

  “儿臣身边,有一位姓谢的青年才俊,姓谢名砚礼。此人虽出身草野,却胸有丘壑,才堪大用。此次北疆之行,亦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儿臣想为他,在朝中求一个职位,不知陛下可否恩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那个叫谢砚礼的年轻人。

  只见那年轻人,一身青衣,面容俊秀,气质清冷,面对着满朝文武和天子,没有丝毫的局促和胆怯,只是平静地站起身,对着皇帝,行了一礼。

  皇帝也有些惊讶。

  他知道,鹤御川从不轻易举荐人才。

  能被他如此看重,当众提出的人,必定有过人之处。

  “哦?不知这位谢先生,有何功劳啊?”皇帝好奇地问道。

  鹤御川便将谢砚礼孤身犯险,救下鹤折玉,又在被胁迫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为他们传递情报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

  当然,他隐去了谢砚礼的真实身份,只说他是一个被澜国胁迫的义士。

  众人听完,都是一阵唏嘘。

  没想到,这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胆识和气节。

  “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皇帝抚掌大赞,“皇兄的眼光,朕一向是信得过的。”

  他看向谢砚礼,问道:“谢砚礼,你可愿入朝为官,为我封国效力?”

  谢砚礼抬起头,目光清亮。

  “能为陛下效力,是草民的荣幸。”

  “好!”皇帝龙心大悦,“既然如此,朕便封你为大理寺少卿,从五品,辅佐大理寺卿,查案断案,如何?”

  大理寺少卿!

  这个职位,虽然品级不算太高,但却是实打实的实权职位,掌管着全国的刑狱案件,是天子近臣。

  对于一个毫无背景的“草民”来说,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是皇帝在卖烬王一个面子。

  也是在向所有人宣告,这个叫谢砚礼的年轻人,以后就是烬王的人了,谁也别想动他。

  “谢陛下隆恩!”

  谢砚礼再次躬身,领旨谢恩。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终于可以在这朝堂之上,站稳脚跟了。

  他终于,有了可以保护昭昭的力量。

  宴会结束后,众人回到了烬王府。

  王府里张灯结彩,下人们早就列队等候,迎接主子们归来。

  鹤云烟和鹤九溟,两个年纪尚小的弟弟,一看到昭昭,就跟两只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

  “昭昭姐姐!”

  “姐姐你可算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啊!”

  两人一左一右地抱住昭昭的大腿,不肯撒手。

  昭昭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

  “我也想你们了。”

  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当晚,鹤御川的书房里。

  他将鹤临渊、鹤归岚和昭昭,都叫了过去。

  谢砚礼作为新晋的客卿,也被允许列席。

  “北疆的战事,虽然暂时平息了。但澜国二皇子死在了我们的地盘上,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鹤御川看着沙盘,神色凝重。

  “还有赵国,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也必定会卷土重来。”

  “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京城里,也不太平。”

  他看向谢砚礼,问道:“砚礼,你在朝中,虽有了立足之地。但大理寺水深,你要步步为营。”

  “学生明白。”谢砚礼恭敬地回答。

  他现在,已经改口称鹤御川为“先生”,自称“学生”,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临渊,归岚,”鹤御川又看向两个儿子,“你们一个掌管京畿卫,一个在北疆有威望,要相互配合,盯紧各方动向。”

  “是,父王!”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昭昭身上。

  那眼神,又恢复了慈父的温柔。

  “至于我的昭昭,”他笑道,“你呢,吃好喝好,无忧无虑,健康幸福便已足够。”

  “才不要!”昭昭不服气地嘟起嘴,“爹爹,我也是可以帮忙的!”

  她看向谢砚礼:“他现在是大理寺少卿,肯定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案子,我的卜算之术,可以帮他。”

  又对鹤临渊说道:“大哥……嗯,大哥好像没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鹤临渊:“……”

  他感觉自己被内涵了。

  “哈哈哈……”

  书房里,响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

  窗外,月朗星稀,夜色温柔。

  昭昭看着眼前这些爱她、护她的家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的挑战和危险。

  但她不怕。

  因为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有家,有爱,有并肩作战的伙伴。

  她将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这一切,逆转所有前世的悲剧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