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城西,疾风营驻地。
没有王府的雕梁画栋,没有沧溟湖的烟波浩渺,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土黄色营房,尘土飞扬的巨大校场,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皮革味和淡淡的马粪气息,还有那无处不在、仿佛渗入骨髓的金铁交鸣与粗豪口令声。
萧昀穿着那身粗布军服,背着简陋的行囊,被罗锋如同丢弃一件破旧兵器般,扔进了丙字七队的营房。迎接他的,是十几道或好奇、或冷漠、或带着明显敌意与审视的目光。营房里弥漫着一股汗臭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通铺上被褥凌乱,墙角堆着磨刀石和破损的皮甲,一切都显得粗粝而真实。
罗锋冰冷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不带一丝感情:“丙字七队,新卒萧昀。从今日起,他就是你们的人了。老规矩,新来的,头三天负责全队的夜香和马厩。” 说完,他阴鸷的目光扫过营房,尤其在几个眼神闪烁、面带痞气的汉子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转身离去。
营房里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几声毫不掩饰的嗤笑和低语。
“哟,细皮嫩肉的,也来吃这碗刀头饭?”
“夜香?马厩?罗阎王这是存心要整死这小少爷啊!”
“啧,王府世子?跑这儿来找死么?”
一个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魁梧的汉子抱着膀子,斜睨着萧昀,阴阳怪气:“小兄弟,听见没?夜香桶在那边,马厩味可冲,别熏吐了贵人的鼻子。哥几个的靴子也脏了,等下记得一起刷了。”
萧昀脸上没有任何被羞辱的愠怒,平静得如同深潭。他放下行囊,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营房角落一个堆满杂物、靠近门口寒风口的铺位上。他径直走过去,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动作一丝不苟,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夜香,马厩,我会去。靴子,自己的自己刷。”
他的平静和这份不卑不亢的回应,反而让营房里的哄笑和讥讽弱了几分。那疤脸汉子碰了个软钉子,哼了一声,不再言语,但眼中的敌意并未消退。
疾风营的训练,是名副其实的“疾风骤雨”。天未亮,尖锐的哨声便撕裂了黎明。负重奔袭、队列操练、刀盾劈砍、枪阵突刺、骑术基础…每一项训练都强度极大,将人体压榨到极限。丙字七队作为“刺头队”,训练量更是被罗锋有意无意地加大。校场上,尘土飞扬。
烈日下,数十斤重的石锁被一次次举起、放下。新兵们大多龇牙咧嘴,汗如雨下,手臂酸软得如同灌铅。萧昀站在队列中,动作标准,气息沉稳。他举起石锁,落下,再举起…每一次动作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仿佛沉重的石锁在他手中变得轻盈了几分。汗水同样浸透了他的粗布军服,贴在略显单薄却已初具线条的背脊上,但他面色平静,呼吸悠长,眼神专注,仿佛不是在承受极限的体力压榨,而是在进行某种精密的修炼。《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奥义,被他化入对力量的精微掌控,大大提升了效率,减少了无谓的损耗。
“嘶…这小子,有点邪门啊?” 旁边一个老兵喘着粗气,看着萧昀轻松完成远超其他人的组数,忍不住低声道。
“看着瘦,力气倒不小…耐力也够变态的。” 另一个附和道,眼中轻视稍减。
骑术场上,烈马奔腾。
对于很多新兵来说,驾驭这些西凉健硕的战马并非易事,摔得鼻青脸肿者比比皆是。
萧昀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他双腿控缰,腰背挺直,身体随着马匹的起伏自然而然地律动,如同与坐骑融为一体。《心经》带来的强大心神专注力,让他能清晰感知马匹的细微情绪和肌肉变化,提前做出调整。 他策马在校场边缘小跑、转向、急停,动作流畅,引得远处几个正在巡视的骑兵老卒都忍不住侧目。
“这骑术…不像新手啊?王府里练过?”
“不像,王府的马场跑不出这种在风沙里磨砺出来的感觉…怪事!”
箭术靶场,弓弦铮鸣。
罗锋抱着胳膊,站在高台上,冷冷地看着下方新兵拉弓放箭,脱靶者十之七八。
轮到萧昀。他拿起那把制式的硬木弓,入手便知比王府的宝弓差了几个档次。他搭箭,开弓,动作并不快,却异常稳定。目光锁定百步外的箭靶,呼吸变得若有若无,外界的一切嘈杂仿佛瞬间远去。
嗖!
箭矢离弦,划破空气,稳稳地钉在靶心红圈边缘!
嗡!
周围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好!”
“好箭法!”
连旁边几个原本对萧昀爱答不理的老兵都忍不住喝彩出声。百步距离,新兵弓,一箭近靶心,这天赋和沉稳,绝了!
疤脸汉子脸色难看,哼道:“运气好罢了!”
萧昀没理会,再次搭箭。这一次,他手臂肌肉微微鼓胀,开弓幅度更大!
嗖!嗖!嗖!
三箭连珠!如同流星赶月!
咄!咄!咄!
三支箭矢,呈品字形,牢牢钉在靶心红圈之内!箭尾兀自震颤不休!
整个靶场瞬间死寂!连高台上罗锋那冰冷的瞳孔都猛地一缩!
这已经不是运气,这是实打实的本事!是足以让许多老兵都汗颜的精准与力量!
“世子!好样的!” 角落里,一个憨厚的声音响起,是陈锋安插的老兵“石头”,他激动地脸都红了。
“漂亮!” 另一个安插的“木头”也忍不住喊道。
丙字七队的新兵们,看向萧昀的目光彻底变了。从最初的轻视、排斥,变成了震惊、佩服,甚至隐隐带上了一丝敬畏。军营,只认实力!这十二岁的少年世子,用他远超年龄的武道境界、惊人的天赋和那份在艰苦训练中展现出的、如同磐石般的沉稳心性,硬生生在这群桀骜的汉子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深夜,将军府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秦烈那张沟壑纵横、写满风霜的脸。他手中拿着一份来自罗锋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萧昀入营后的表现:训练全勤,完成度远超同侪;箭术惊艳;面对刁难隐忍而不失气节;隐隐已有凝聚丙字七队部分人心之势。
“哼!” 秦烈将密报重重拍在桌上,须发戟张,眼中却没有多少怒意,反而涌动着一股极其复杂的光芒。“通脉巅峰?箭术超群?隐忍沉稳?这小子…藏得够深!比他老子当年还妖孽!”
罗锋如同影子般立在阴影里,声音嘶哑:“世子…确实不凡。丙字七队那几个刺头,被他不动声色压了下去。训练场上,他未用全力,但已远超新兵,甚至…比得上一些老卒。” 他顿了顿,语气中罕见地带上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波动,“那份沉稳,不像装的。”
“不凡?妖孽?” 秦烈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烦躁地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如同战鼓。“十二岁!他娘的他才十二岁!萧彻这个混账!真把独苗往火坑里推啊!通脉巅峰又如何?战场上,一支冷箭,一个妖将,就能要了他的命!”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浓得化不开的担忧。
他停下脚步,望向窗外北境城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那个在营房里或许还在挑灯擦拭兵器的少年身影。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长辈特有的心疼和后怕:“老子看着他爹从光屁股娃娃长成西凉王…现在又看着他…这小崽子,跟他爹一个倔驴脾气!可他知不知道,他这条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他是西凉未来的王!他要是折在这里,老子怎么跟王爷交代?怎么跟王妃交代?怎么跟这满城的西凉子弟交代?!”
罗锋沉默着。他能感受到大帅那雷霆怒火下,深藏的是对萧昀如同看待孙辈般的关切和沉重的责任。这份关切,比单纯的敬畏更重。
“罗锋!” 秦烈猛地转身,眼中精光暴射,“给老子盯死了他!明面上,该怎样还怎样!暗地里…他要是真敢上阵,给老子把他放在最安全…不!放在你眼皮子底下!你的人,给老子护好了!他要是少了一根汗毛,老子扒了你的皮!”
“末将…遵命!” 罗锋深深低下头,阴影中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是苦涩?还是…一丝被托付重任的凝重?
丙字七队的营房里,鼾声四起。萧昀却并未入睡。他盘膝坐在自己那简陋的铺位上,五心向天,气息悠长。白日训练的疲惫在《道德经》的呼吸吐纳和体内奔涌的气血冲刷下快速消退。
营房角落里,疤脸和另外两个眼神闪烁的汉子聚在一起,低声嘀咕着什么,目光不时瞥向萧昀的方向,带着不甘和阴狠。他们背后的人,似乎对世子“安分”地待在新兵营并不满意。
而靠近萧昀铺位的几个位置,“石头”、“木头”和其他几个白天被萧昀实力和心性折服的年轻士兵,则下意识地将铺位挪得更近了些。他们的呼吸沉稳,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某种依靠和主心骨。一个以萧昀为核心的小小团体,在疾风营的底层,在无人察觉的暗夜里,悄然凝聚成形。
窗外的月光,清冷地洒在少年平静而坚毅的侧脸上。北境的风,吹过营房的缝隙,带着铁与血的味道。这风,不再只是刺骨,更带着一种砥砺锋芒的锐意。
        没有王府的雕梁画栋,没有沧溟湖的烟波浩渺,只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土黄色营房,尘土飞扬的巨大校场,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皮革味和淡淡的马粪气息,还有那无处不在、仿佛渗入骨髓的金铁交鸣与粗豪口令声。
萧昀穿着那身粗布军服,背着简陋的行囊,被罗锋如同丢弃一件破旧兵器般,扔进了丙字七队的营房。迎接他的,是十几道或好奇、或冷漠、或带着明显敌意与审视的目光。营房里弥漫着一股汗臭和劣质烟草的混合气味,通铺上被褥凌乱,墙角堆着磨刀石和破损的皮甲,一切都显得粗粝而真实。
罗锋冰冷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不带一丝感情:“丙字七队,新卒萧昀。从今日起,他就是你们的人了。老规矩,新来的,头三天负责全队的夜香和马厩。” 说完,他阴鸷的目光扫过营房,尤其在几个眼神闪烁、面带痞气的汉子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转身离去。
营房里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几声毫不掩饰的嗤笑和低语。
“哟,细皮嫩肉的,也来吃这碗刀头饭?”
“夜香?马厩?罗阎王这是存心要整死这小少爷啊!”
“啧,王府世子?跑这儿来找死么?”
一个脸上带着刀疤、身材魁梧的汉子抱着膀子,斜睨着萧昀,阴阳怪气:“小兄弟,听见没?夜香桶在那边,马厩味可冲,别熏吐了贵人的鼻子。哥几个的靴子也脏了,等下记得一起刷了。”
萧昀脸上没有任何被羞辱的愠怒,平静得如同深潭。他放下行囊,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营房角落一个堆满杂物、靠近门口寒风口的铺位上。他径直走过去,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动作一丝不苟,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夜香,马厩,我会去。靴子,自己的自己刷。”
他的平静和这份不卑不亢的回应,反而让营房里的哄笑和讥讽弱了几分。那疤脸汉子碰了个软钉子,哼了一声,不再言语,但眼中的敌意并未消退。
疾风营的训练,是名副其实的“疾风骤雨”。天未亮,尖锐的哨声便撕裂了黎明。负重奔袭、队列操练、刀盾劈砍、枪阵突刺、骑术基础…每一项训练都强度极大,将人体压榨到极限。丙字七队作为“刺头队”,训练量更是被罗锋有意无意地加大。校场上,尘土飞扬。
烈日下,数十斤重的石锁被一次次举起、放下。新兵们大多龇牙咧嘴,汗如雨下,手臂酸软得如同灌铅。萧昀站在队列中,动作标准,气息沉稳。他举起石锁,落下,再举起…每一次动作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仿佛沉重的石锁在他手中变得轻盈了几分。汗水同样浸透了他的粗布军服,贴在略显单薄却已初具线条的背脊上,但他面色平静,呼吸悠长,眼神专注,仿佛不是在承受极限的体力压榨,而是在进行某种精密的修炼。《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奥义,被他化入对力量的精微掌控,大大提升了效率,减少了无谓的损耗。
“嘶…这小子,有点邪门啊?” 旁边一个老兵喘着粗气,看着萧昀轻松完成远超其他人的组数,忍不住低声道。
“看着瘦,力气倒不小…耐力也够变态的。” 另一个附和道,眼中轻视稍减。
骑术场上,烈马奔腾。
对于很多新兵来说,驾驭这些西凉健硕的战马并非易事,摔得鼻青脸肿者比比皆是。
萧昀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他双腿控缰,腰背挺直,身体随着马匹的起伏自然而然地律动,如同与坐骑融为一体。《心经》带来的强大心神专注力,让他能清晰感知马匹的细微情绪和肌肉变化,提前做出调整。 他策马在校场边缘小跑、转向、急停,动作流畅,引得远处几个正在巡视的骑兵老卒都忍不住侧目。
“这骑术…不像新手啊?王府里练过?”
“不像,王府的马场跑不出这种在风沙里磨砺出来的感觉…怪事!”
箭术靶场,弓弦铮鸣。
罗锋抱着胳膊,站在高台上,冷冷地看着下方新兵拉弓放箭,脱靶者十之七八。
轮到萧昀。他拿起那把制式的硬木弓,入手便知比王府的宝弓差了几个档次。他搭箭,开弓,动作并不快,却异常稳定。目光锁定百步外的箭靶,呼吸变得若有若无,外界的一切嘈杂仿佛瞬间远去。
嗖!
箭矢离弦,划破空气,稳稳地钉在靶心红圈边缘!
嗡!
周围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好!”
“好箭法!”
连旁边几个原本对萧昀爱答不理的老兵都忍不住喝彩出声。百步距离,新兵弓,一箭近靶心,这天赋和沉稳,绝了!
疤脸汉子脸色难看,哼道:“运气好罢了!”
萧昀没理会,再次搭箭。这一次,他手臂肌肉微微鼓胀,开弓幅度更大!
嗖!嗖!嗖!
三箭连珠!如同流星赶月!
咄!咄!咄!
三支箭矢,呈品字形,牢牢钉在靶心红圈之内!箭尾兀自震颤不休!
整个靶场瞬间死寂!连高台上罗锋那冰冷的瞳孔都猛地一缩!
这已经不是运气,这是实打实的本事!是足以让许多老兵都汗颜的精准与力量!
“世子!好样的!” 角落里,一个憨厚的声音响起,是陈锋安插的老兵“石头”,他激动地脸都红了。
“漂亮!” 另一个安插的“木头”也忍不住喊道。
丙字七队的新兵们,看向萧昀的目光彻底变了。从最初的轻视、排斥,变成了震惊、佩服,甚至隐隐带上了一丝敬畏。军营,只认实力!这十二岁的少年世子,用他远超年龄的武道境界、惊人的天赋和那份在艰苦训练中展现出的、如同磐石般的沉稳心性,硬生生在这群桀骜的汉子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深夜,将军府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秦烈那张沟壑纵横、写满风霜的脸。他手中拿着一份来自罗锋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萧昀入营后的表现:训练全勤,完成度远超同侪;箭术惊艳;面对刁难隐忍而不失气节;隐隐已有凝聚丙字七队部分人心之势。
“哼!” 秦烈将密报重重拍在桌上,须发戟张,眼中却没有多少怒意,反而涌动着一股极其复杂的光芒。“通脉巅峰?箭术超群?隐忍沉稳?这小子…藏得够深!比他老子当年还妖孽!”
罗锋如同影子般立在阴影里,声音嘶哑:“世子…确实不凡。丙字七队那几个刺头,被他不动声色压了下去。训练场上,他未用全力,但已远超新兵,甚至…比得上一些老卒。” 他顿了顿,语气中罕见地带上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波动,“那份沉稳,不像装的。”
“不凡?妖孽?” 秦烈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烦躁地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如同战鼓。“十二岁!他娘的他才十二岁!萧彻这个混账!真把独苗往火坑里推啊!通脉巅峰又如何?战场上,一支冷箭,一个妖将,就能要了他的命!”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浓得化不开的担忧。
他停下脚步,望向窗外北境城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那个在营房里或许还在挑灯擦拭兵器的少年身影。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长辈特有的心疼和后怕:“老子看着他爹从光屁股娃娃长成西凉王…现在又看着他…这小崽子,跟他爹一个倔驴脾气!可他知不知道,他这条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他是西凉未来的王!他要是折在这里,老子怎么跟王爷交代?怎么跟王妃交代?怎么跟这满城的西凉子弟交代?!”
罗锋沉默着。他能感受到大帅那雷霆怒火下,深藏的是对萧昀如同看待孙辈般的关切和沉重的责任。这份关切,比单纯的敬畏更重。
“罗锋!” 秦烈猛地转身,眼中精光暴射,“给老子盯死了他!明面上,该怎样还怎样!暗地里…他要是真敢上阵,给老子把他放在最安全…不!放在你眼皮子底下!你的人,给老子护好了!他要是少了一根汗毛,老子扒了你的皮!”
“末将…遵命!” 罗锋深深低下头,阴影中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是苦涩?还是…一丝被托付重任的凝重?
丙字七队的营房里,鼾声四起。萧昀却并未入睡。他盘膝坐在自己那简陋的铺位上,五心向天,气息悠长。白日训练的疲惫在《道德经》的呼吸吐纳和体内奔涌的气血冲刷下快速消退。
营房角落里,疤脸和另外两个眼神闪烁的汉子聚在一起,低声嘀咕着什么,目光不时瞥向萧昀的方向,带着不甘和阴狠。他们背后的人,似乎对世子“安分”地待在新兵营并不满意。
而靠近萧昀铺位的几个位置,“石头”、“木头”和其他几个白天被萧昀实力和心性折服的年轻士兵,则下意识地将铺位挪得更近了些。他们的呼吸沉稳,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某种依靠和主心骨。一个以萧昀为核心的小小团体,在疾风营的底层,在无人察觉的暗夜里,悄然凝聚成形。
窗外的月光,清冷地洒在少年平静而坚毅的侧脸上。北境的风,吹过营房的缝隙,带着铁与血的味道。这风,不再只是刺骨,更带着一种砥砺锋芒的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