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努尔哈赤的野望!-《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努尔哈赤语气微微一顿,目光再次落回那张地图上。

  双眼死死地钉在辽西走廊的咽喉之处。

  帐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所有的八旗将领,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从大汗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野心。

  帐外,暴风雪愈发凄厉。

  努尔哈赤沉声下令道:“传我汗令!”

  “命四大贝勒,尽起八旗精锐!”

  “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全军出击!”

  此令一出,跪在下方的皇太极等人,身体猛然一震!

  尽起八旗精锐!

  这……这是要倾国一战了!

  以往,他们对大明的策略,多是以战养战,入关劫掠一番便走,从不与明军主力死磕。

  可大汗今日的命令,却截然不同!

  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汗父!”

  大贝勒代善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虑。

  “明军在辽西,尚有孙承宗镇守,广宁、宁远、锦州一线,城高墙厚,若我军强攻,恐伤亡惨重……”

  他的话还未说完。

  努尔哈赤便猛地转过身,一双鹰目,如刀锋般落在他身上。

  代善只觉得一股恐怖的压力扑面而来,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伤亡?”

  努尔哈赤冷笑一声。

  “我大金的勇士,从不怕伤亡!”

  “我们怕的,是错过机会!”

  他走到地图前,粗糙的手指重重地戳在“广宁”二字之上,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厚实的牛皮地图戳穿!

  “孙承宗是能臣,是猛将,本汗承认!”

  “可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人!”

  “如今大明内乱将起,那小皇帝自顾不暇,他孙承宗能得到京师一兵一卒的支援吗?”

  “他非但得不到支援,还要防着朝中那些与皇帝作对的文官,给他背后捅刀子!”

  努尔哈赤环视众人,声音愈发激昂。

  “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若是因为怕死几个勇士就白白放过,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长生天!”

  “本汗意已决!”

  他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如同黑夜中捕食的饿狼。

  “三日后,八旗尽出!”

  “目标,广宁!”

  “本汗要一战,便彻底撕开大明的辽西防线!”

  “汗父英明!”

  一直沉默的皇太极,此刻猛然抬头,高声附和。

  他看出了努尔哈赤的决心,更看出了这背后的巨大机遇。

  “儿臣,愿为先锋!”

  其余将领也被这股狂热的气氛所感染,纷纷高呼:“汗王万岁!”

  “大金万岁!”

  声震穹庐,几乎要将汗帐顶上的积雪都给掀飞。

  ……

  与此同时。

  数千里之外的扬州行宫。

  书房内,依旧是那般安静。

  朱由校刚刚批阅完商鞅等人呈上来的《皇家大学堂章程草案》,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商鞅等人制定的章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几乎将所有细节都考虑了进去。

  朱由校很满意。

  不愧是自己用鼠符咒点化复活的顶级人才。

  这办事效率,就是比原来朝堂上那帮只会扯皮的废物强上百倍。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之辈,自然没有简单的。

  心中这样想着,朱由校朱笔一批,准了这份章程。

  “就按这个办。”

  “皇家大学堂之事,由荀彧、诸葛亮、萧何三人总领。”

  “钱粮、工匠,朕给你们最大的权限。”

  “朕只有一个要求。”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三个月内,朕要看到第一座大学堂,在京师落成!”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领命,神情振奋。

  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甚至改变整个华夏文明走向的宏伟计划,就在这间小小的书房内,悄然拉开了序幕。

  待众人退下,书房内又只剩下朱由校和魏忠贤。

  朱由校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魏忠贤乖巧地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

  他知道,大学堂是百年大计,是“远水”。

  而江南士绅的阴谋,才是迫在眉睫的“近渴”。

  “老魏。”朱由校忽然开口。

  “奴婢在!”魏忠贤一个激灵,连忙躬身。

  “你说,那帮自以为是的家伙,什么时候会动手?”朱由校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玩味。

  魏忠贤眼珠子一转,谄媚地笑道:“回陛下,依奴婢看,就在这三五日之内。”

  “檄文一出,便是他们自取灭亡之时。”

  “哦?”朱由校挑了挑眉,“你就这么确定?”

  “那是自然!”魏忠贤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这帮子蠢货,自以为掌控了江南的米粮和钱庄,就能跟陛下您叫板。”

  “他们哪知道,在您这位真龙天子面前,他们那点家当,连个屁都算不上!”

  “哈哈。”朱由校被他逗笑了。

  这老狗,拍马屁的功夫,真是日益精进。

  不过,他说的倒也没错。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既然他们想玩,那朕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朱由校伸了个懒腰,将那份《皇家大学堂章程》随手放在一边。

  “魏伴伴。”

  他懒洋洋地喊了一声。

  “哎哟,奴婢在!”

  魏忠贤立刻跟个哈巴狗似的凑了上来,脸上菊花般的笑容,灿烂到了极点。

  “你说,那帮士绅大约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魏忠贤一愣,正要回答。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东厂番役如鬼魅般闪入书房,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

  “启禀督主,陛下!”

  “苏州顾氏、松江徐氏等十数家江南门阀,已于今晨,联合发布檄文!”

  “檄文斥责陛下……倒行逆施,焚书坑儒,乃千古未有之暴君!”

  “如今,整个江南的读书人都炸了锅!各大书院、学府,都在传抄此文,群情激愤!”

  魏忠贤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头看向朱由校,眼神中透出一股森然的杀机。

  “陛下……”

  朱由校却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表情。

  “知道了。”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还有吗?”

  那番役顿了顿,继续说道:“扬州城内,各大米铺的米价,已从十文一斤,涨到了十五文。”“城中百姓,已出现恐慌情绪,不少人开始囤积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