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扬州士绅的投名状!-《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朱由校挥了挥手,像是驱赶一只苍蝇。

  “下去吧。”

  “朕,等着看你的表现。”

  陈于廷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大帐。

  帐外的夜风格外阴冷,吹在他被冷汗浸透的官服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灯火通明的中军大帐,眼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

  那里面坐着的,不是凡人天子。

  是神,是魔!

  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

  就在陈于廷战战兢兢地走出京营大营之时,扬州城内,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孙一凡的府邸之内,灯火通明。

  十几个平日里在扬州城呼风唤雨的士绅大族代表,此刻却都像死了爹娘一样,一个个面如土色。

  “诸位,不能再等了!”

  盐商孙一凡猛地一拍桌子,脸上的肥肉都在颤抖。

  “陈于廷那老东西,独自一人跑去面圣,定是去卖我等求荣了!”

  “咱们要是再不拿出点诚意,等到天子大军入城,咱们的下场,怕是比那福王还要惨!”

  另一名粮商陈长书,也收起了平日里的儒雅,咬牙切齿地说道:“孙兄所言极是!”

  “那位陛下是什么手段,大家也都听说了。”

  “福王四十万大军,说没就没!”

  “咱们这点家丁护院,在他眼里,怕是连塞牙缝都不够!”

  “为今之计,只有弃车保帅!”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变得阴狠起来。

  车,是谁?

  帅,又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

  “董启文那老匹夫,当初是他牵的头,怂恿我等断了漕运!”

  “如今大祸临头,这口黑锅,理应由他来背!”

  “不错!只要献上董启文的人头,再主动恢复漕运,想必陛下龙颜大悦,定会对我等从轻发落!”

  “干了!”

  孙一凡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狠厉。

  “我出家丁五十!”

  “我出护院八十!”

  “我出三十!”

  ……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三百多名手持利刃,凶神恶煞的家丁护院,便在孙一凡府邸的后院集结完毕。

  这些人,都是各家豢养的亡命之徒,平日里欺压良善,无恶不作。

  孙一凡看着眼前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深吸一口气。

  “诸位!”

  “今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杀了董启文,咱们,就都还有活路!”

  他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狠狠摔在地上。

  “这是十万两!事成之后,人人有赏!”

  ……

  董府。

  董启文正独自一人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烦意乱。

  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一个都还没回来。

  城外天子大营的情况,他一无所知。

  这种未知的恐惧,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攥着他的心脏。

  “老爷,喝杯参茶吧。”

  一名貌美的小妾端着茶盘,扭着水蛇腰走了进来,声音娇媚入骨。

  “滚!”

  董启文此刻哪有心情风花雪月,一脚踹翻了茶盘。

  滚烫的茶水,溅了那小妾一身。

  “啊!”

  小妾发出一声痛呼,吓得花容失色,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就在这时。

  “轰隆!”

  府邸的大门,被人用巨木从外面狠狠撞开!

  紧接着,喊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响彻了整个董府!

  董启文脸色大变,猛地冲出书房。

  只见院内火光冲天,一片混乱。

  数百名手持钢刀的凶徒,正见人就砍,逢人就杀!

  他董府的家丁护院,虽然也有数十人,可如何是这群亡命徒的对手?

  几乎是一个照面,便被砍得七零八落,血流成河。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董启文看着那群凶徒身上熟悉的服饰,瞳孔猛然收缩。

  “孙一凡?陈长书?”

  他瞬间明白了什么,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气得浑身发抖。

  “好!好啊!”

  “你们这群背信弃义的狗东西!”

  董启文指着冲在最前面的几名护院头领,气得须发皆张。

  “我待你们不薄,你们竟敢反我?!”

  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汉子,狞笑着走了上来。

  “董公,对不住了。”

  “我家老爷说了,您的项上人头,能换我们大家一条活路。”

  “要怪,就怪您自己当初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话音未落,那刀疤汉子已然挥刀,朝着董启文的脖子砍去!

  “噗嗤!”

  一颗大好的头颅,冲天而起。

  鲜血,喷了满墙。

  董启文那死不瞑目的脸上,还残留着无尽的愤怒与不甘。

  他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败了?

  败给了那个远在京城的黄口小儿。

  更败给了这群自己曾经视若盟友的豺狼!

  “孙一凡!陈长书!”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这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缕怨念。

  次日清晨。

  天还未亮,孙一凡的府邸外,已经停满了华丽的马车。

  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士绅们,几乎都到齐了。

  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宿醉未醒般的疲惫,以及难以掩饰的惊恐。

  眼圈,都是黑的。

  显然,昨夜谁都没能睡好。

  孙一凡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长袍,努力让自己看上去精神一些。

  他看着厅内众人,沉声道:“董启文那老贼的头颅,已经备好。”

  “稍后,我等便一同出城,向陛下面陈冤屈,献上贼首!”

  一名士绅搓着手,不安地问道:“孙公,陛下……真的会信我们吗?”

  “信不信,不重要。”

  陈长书摇着折扇,脸色却有些发白。

  “重要的是,我们得让陛下看到我们的态度。”

  “漕运,必须立刻恢复!”

  “董家以及其党羽的家产,我们也得主动献上,以充军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舍财免灾。

  这个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只要能保住性命和大部分家业,割点肉又算得了什么?

  ……

  京营大帐。

  朱由校刚用完早膳,正听着萧何汇报河南府清查田亩的初步进展。

  “陛下,河南一地,经此一役,官绅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

  “新政推行,阻力极小。”

  “预计不出三月,便可完成全省的土地清丈与重新分配。”

  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告诉河南的官员,朕只有一个要求。”

  “稳,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