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天子一怒!朱常洵,你该死!-《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

  朱由校感受着百姓们那一道道狂热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知道,民心可用。

  国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

  “福王啊福王,你可千万要多撑几天。”

  “朕这出大戏,才刚刚开场呢!”

  大军离京,浩浩荡荡,一路向南。

  旌旗如林,甲光向日。

  三万五千名京营将士,再无半分往日京油子的懒散。

  个个挺胸抬头,目露精光。

  ……

  是夜。

  大军于真定府外扎营。

  中军大帐之内,灯火通明。

  朱由校坐在铺着虎皮的行军榻上。

  帐下,诸葛亮、荀彧、狄仁杰、萧何等人,分坐两侧。

  关羽闭目养神,手不离青龙偃月刀。

  杨戬则如一尊神像,肃立于朱由校身后,气息沉稳。

  魏忠贤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给几位大佬添着茶水,连大气都不敢喘。

  这大帐里的气氛,比太和殿上朝时,还要压抑百倍。

  “咳。”

  朱由校清了清嗓子。

  “都说说吧,主卫觉得应该怎么应对福王的造反?”

  坐在首位的诸葛亮羽扇轻摇,微微一笑。

  “陛下,福王之叛,看似势大,实则外强中干,不过是土鸡瓦狗尔。”

  诸葛亮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

  “朱常洵麾下,号称二十万大军,实则多为被裹挟的流民与地痞,堪战之兵不过五万。”

  “其核心,乃是河南卫所的几千骄兵,以及那些士绅豢养的家丁护院。”

  “然而兵法有云,行军打仗,最忌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令出多门,互不统属。”

  “此等乌合之众,只需一阵冲杀,便会作鸟兽散。”

  一旁的荀彧接过话头,点头赞同道:“孔明所言极是。”

  “臣以为,军事进剿,尚在其次。”

  “当务之急,是断其根基!”

  “哦?”

  朱由校来了兴趣,“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微微躬身。

  “叛军之根基,无外乎钱、粮二字。”

  “而供给他们钱粮的,正是河南乃至江南的那些士绅大族。”

  “臣觉得,如今倒是一个机会。”

  “如今朝廷本就有意将天下士绅手中的土地,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陛下可以在扫平叛乱之后,想凡与叛军有染之家,无论官绅,一律抄家,九族流放,田产家资尽数收为国有!”

  “不过,国朝危急,百废待兴。”

  “臣以为这些与叛军有关之人的家眷,正好可以用来挖矿,修补城墙等等。”

  “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徭役。”

  “二来,还可以震慑那些有心之人。”

  “三来,则又让大量田产,归于朝廷所有。”

  “如此一箭三雕,方为上上之策。”

  一旁的魏忠贤听得是心惊肉跳。

  好家伙!

  这荀彧先生,长得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怎么手段比他这个东厂提督还毒?

  这哪是计策,这分明是往人家祖坟上刨啊!

  他偷偷看了一眼这位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文士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福王啊福王,你到底为什么这么想不开,竟然想要造陛下的反!

  这不是老寿星吃了砒霜又吃鹤顶红,纯纯找死吗?

  不过转念一想,话说这位福王,就算自己不造反,也难逃一个‘被造反’的命运啊!

  毕竟魏忠贤可是亲自指使了一些东厂暗桩,在福王府里放了一些东西。

  所以这位福王貌似不管如何选择,最终的结局,都是一个死啊!

  而朱由校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就这么办。”

  就在这时。

  一名锦衣卫斥候风尘仆仆地冲入帐中,单膝跪地。

  “启禀陛下!”

  “八百里加急军情!”

  “反王叛军,已于昨日攻破开封府!”

  “反王朱常洵……朱常洵纵兵强征壮丁,如今大军已经扩充到四十万。”

  “不愿依附叛逆者,被其尽数斩杀!”

  “开封府如今已是血流成河!”

  “根据探查,至少有七千人不愿从逆,而被反王朱常洵麾下叛军所杀。”

  “更有不少女子,惨遭凌辱!”

  “砰!”

  朱由校的手狠狠拍在桌子上。

  他是真没想到,这个福王那个竟然这么不是东西!

  一股冰冷刺骨的杀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大帐!

  “朱!常!洵!”

  “朕必杀你!”

  一股帝王威压自朱由校身上弥漫开来。

  朱由校身侧的关羽上前一步,那双丹凤眼中杀机迸现。

  “谋逆造反,屠杀百姓,奸淫掳掠,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

  “陛下,末将请为先锋,必斩此獠头颅,以祭开封冤魂!”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脸上那股慵懒笑意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君王一怒,伏尸百万的无尽寒意。

  他没有理会关羽的请战,而是怒极反笑,一步步走到大帐中央的舆图前,目光死死地钉在开封府的位置上。

  “他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啊!”

  “贾诩!”

  “臣在!”

  贾诩出列躬身。

  “立刻拟旨,昭告天下!”

  “福王朱常洵,丧心病狂,屠戮宗室,残害忠良,罪孽滔天,人神共愤!”

  “朕,必亲手将其挫骨扬灰,方消此恨!”

  朱由校的声音陡然拔高,杀气凛然。

  “曹文诏!”

  “末将在!”

  曹文诏大步上前,单膝跪地。

  “传朕军令,全军即刻开拔!”

  “日夜兼程,直扑开封!”

  “朕要让朱常洵的血,祭奠开封的亡魂!”

  曹文诏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末将,遵旨!”

  ……

  大军一路南下,烟尘滚滚。

  行军途中,朱由校的中军大帐内,却是一片从容。

  诸葛亮羽扇轻摇,与荀彧对坐,两人面前摆着一副沙盘。

  “河南府积弊已久,宗室、士绅、官府盘根错节。”

  荀彧落下一子,沉声道。

  “此次平叛,正好是快刀斩乱麻的良机。”

  “臣以为,战后当以雷霆手段,清查田亩,重整吏治,将河南打造成新政的样板。”

  诸葛亮微微颔首。

  “文若所言,与亮不谋而合。”

  “不过,还需安抚民心。”

  “凡被叛军裹挟之百姓,若肯主动归降,可既往不咎,并分发田地,使其安居乐业。”

  “如此,恩威并施,河南可定。”

  朱由校听着两位顶级谋士的规划,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从来不只是平定一场叛乱。

  而是要借此机会,将整个河南,彻底洗一遍牌!

  就在这时。

  一名锦衣卫斥候,满身风尘,冲入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