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万邦来朝贺?天下一统盛景-《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清晨的昭阳殿内,铜盆里的炭火微微跳动,映在沈知微的凤袍下摆上。她坐在镜前,宫人正为她梳发。一支白玉簪轻轻插入发髻,与往日无异。

  但她知道,今日不同。

  昨夜灯下改完的减税令已送入御书房,裴砚批了“准奏”,红印盖下,新政将随春耕一同落地。而此刻,万邦使臣已在宫门外候着,正殿即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朝贺大典。

  她起身,整了整衣袖,走出殿门。

  宫道两侧已有禁军列立,旗帜肃然。她步行前往正殿,脚步平稳。沿途遇见几位大臣,皆低头行礼。她未多言,只微微颔首。

  正殿大门敞开,百官已在位。裴砚端坐龙椅,玄色龙袍衬得他神情沉稳。她走上丹墀,在凤位落座,目光扫过殿外。

  各国使臣依次入殿。

  北狄使臣走在最前,披着狼皮斗篷,步伐粗重。他身后跟着数名随从,抬着一只木箱。南诏使者紧随其后,身着彩绣长衫,双手捧礼单,神色恭敬。

  其余诸国使节鱼贯而入,站定于东西两侧。

  礼官高唱:“万邦来朝,行觐见之礼!”

  众使臣齐齐跪拜,高呼万岁。

  裴砚抬手:“诸位远道而来,免礼。”

  北狄使臣起身,上前一步,声音洪亮:“我北狄愿与大周结秦晋之好,遣公主和亲,永缔盟约,共守边疆安宁。”

  殿中一时寂静。

  不少大臣面露迟疑。和亲向来是安抚外族的手段,若拒之,恐生嫌隙;若应之,又损国体。有人偷偷看向沈知微。

  她坐在凤位上,指尖轻轻搭在玉笏边缘。脑中系统轻响——【冷却完成,可用次数九】

  她默念:【启用读心,目标:北狄使臣】

  三秒静止。

  “此女若嫁过去,必受冷待……他们想用婚事换马市专营权……若不答应,便以兵压境。”

  她收回神思,唇角微扬。

  “贵国诚意可感。”她开口,声音清越,“然我大周女子尚学务农,男子亦重耕读,岂忍令异域佳人孤守深宫?不如赠《齐民要术》《千金方》各十部,助贵国兴稼穑、疗疾苦,此乃长久之亲也。”

  满殿一静。

  北狄使臣眉头微皱,似未料到此答。

  裴砚却抚掌而笑:“皇后所言极是。和亲不如和政,通婚不如通智。”

  他下令:“工部即刻翻印农书医书,加急刻制,随使臣归国时带回。”

  内侍领命而去。

  北狄使臣脸色几变,终低头抱拳:“大周厚赐,我等感激不尽。”

  沈知微点头:“若贵国百姓能自耕自医,边境自然太平。比联姻更稳。”

  他不再言语,退至一旁。

  南诏使者上前,躬身道:“我王久仰大周文治,愿遣子弟入京师,习礼法、农桑、律令,望陛下成全。”

  沈知微早有准备。

  “可在南诏设‘南诏学堂’。”她说,“由我朝派教谕三人,授经史、算学、水利,三年为期。教材由国子监统一编订,每年考核一次。”

  裴砚颔首:“准奏。”

  他又补充:“另赐良种百石、纺车五十具,助尔国富民安。”

  南诏使者激动不已,当即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谢皇后慈悲!我南诏愿永为藩属,岁岁来朝!”

  其余诸国使臣纷纷动容。

  沈知微起身,对内侍道:“展图。”

  两名内侍抬出一幅巨幅舆图,缓缓铺开于殿中。

  图上山川河流清晰可见,标注详尽。东至扶桑,西达波斯,南括南海诸岛,北尽草原极地。各国风土、物产、通路皆有记录。

  “此为‘万国图’。”她说,“由商旅、谍探、使节多年汇成。非为征伐,而为互通。”

  她立于图前,声如清磬:“天地无私,万物共生。大周不称霸,不掠土,唯愿与诸国互通有无,共兴农桑,同护商路。”

  她目光扫过全场:“我减赋税、兴医馆、办书局、开女学,百姓安居,寒门登阶。此非一家之治,乃天下可效之法。”

  她顿了顿:“愿与诸君共行此道,共享太平。”

  殿中寂静片刻。

  忽有南诏使者起身跪拜:“愿遵皇后教化,永为藩属!”

  北狄使臣沉默片刻,也抱拳道:“大周有贤主,我等愿通商道,岁岁来朝!”

  其余诸国使臣纷纷伏地,齐声高呼:“万邦归心,盛世共襄!”

  裴砚凝视沈知微背影,眼中柔光流转。

  他起身,走下龙椅,牵起她的手。

  两人并立于丹墀之上,面向群臣与使节。

  “自此以往,”他朗声道,“山河无界,四海一家。大周与天下,共荣共治。”

  钟鼓齐鸣,百官俯首,万邦使臣再拜不起。

  沈知微站在高台,凤袍熠熠,玉笏在手。她望着眼前景象,心中无波。

  这不是终点。

  江南的隐田尚未清查完毕,地方豪强仍在观望。女子科举虽已推行,但书院师资仍缺。官书局刚建,平价书籍还未送到每一个寒门学子手中。

  但她知道,只要一步不停,路就会一直延伸。

  裴砚的手握得很紧。

  她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回握了一下。

  这时,一名内侍匆匆从殿外奔入,脚步急促。他跪在台阶下,双手呈上一封密报。

  裴砚松开手,接过信封,当众拆开。

  沈知微余光瞥见那信纸一角写着“边关”二字。

  裴砚看完,面色未变,只将信纸折起,收入袖中。

  他转向群臣:“今日盛典,万邦齐聚,实乃大周之幸。传旨,设宴太和殿,款待诸国使臣。”

  众人谢恩。

  沈知微重新落座,目光落在那封被收起的密报上。

  她没说话。

  殿外风起,吹动檐角铜铃,一声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