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不少观众,看到防空识别区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把国家主权联系了起来,
进一步联想到国家对主权完整的坚决扞卫。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给出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应该是刚建国的时候吧?】
【五六十年代应该是,那时候好像就有丑国进入我国领空的新闻了。】
【对,那时候咱们军工水平太差,所以只能谴责。】
【我记得还是咱们提出来的,之前好像没有多少海里之说,然后咱家提出来了这个概念,紧接着全球各个国家也就有样学样的用起来了。】
看着弹幕的回答,一直沉默思考的顾然,这会儿也逐渐逻辑闭环了起来。
于是解释道:“大家把领海领空和防空识别区弄混了。”
“领海十二海里是1958年《我国关于领海的声明》文件中确定下来的,从那以后,外国军舰、飞机闯入我国领海领空,指的是这个《声明》划定的区域。”
“但最早提出防空识别区的不是我们,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丑国。”
“而且防空识别区的范围画的相当之大。”
“那时候其实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目的,因为严格意义来说,防空识别区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
“因为涵盖公共区域的领海和领空,依旧是全世界人民所共有。”
“从军事防御目的上来说,有些用处,但这也是根据实力来说话。”
“那时候的认识是这样的,丑国军事能力强,能覆盖太平洋,那他把太平洋当做防空识别区,无非就只有彰显军事实力的作用,是华而不实的。”
“而我们军事水平差,哪怕划那么远,也没有能力去检测,所以坚持我们的十二海里原则就足够了,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太把防空识别区当做一回事。”
“真正开始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而我们的防空识别区,也是在2013年才确定下来的。”
本来对于这个防空识别区的讨论,只是一个科普。
但联系顾然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弹幕上很快就开始猜测了起来。
【不是,难不成说传说中的华林岛就在……防空识别区范围里?】
【怪不得已经划了防空识别区,牢丑战争部死活不承认,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闯入我们的防空识别区。】
【会不会是为了把华林岛给搜索出来?】
【应该不至于,因为防空识别区那个地方,在我国没有提出的时候,丑国在倭国、棒子军事基地的战斗机就经常在那上空转悠了。】
【且不说根据军迷论坛的传言华林岛据说很早就已经有了,哪怕是近几十年刚建的,咱们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暴露在敌人眼皮子底下。】
【我想到了一个可能兄弟们。】
【新闻上说那片地方出现过很多丑国的侦察机、战斗机什么的,还打捞过一些丑国的潜水探测器。】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牢丑三番两次的在那里巡飞,可能并不是为了单纯的烧油,真正目的是为了搜寻钫碎片?】
【然后通过渔民打捞的水下设备,咱们发现了钫碎片?】
【你别说,你真别说。】
虽然都是猜想,但逻辑链条在这一刻似乎完成了闭环。
一些侧面印证已经没有问题之后,所有的疑问现在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华林岛。
顾然对华林岛了解不多,只是在单位波理论提出来之后,有幸与丁一、胡安和华林岛的负责人王任海见过面。
之前见面的时候,他还没太在意,只是以为华林岛和中科院科工部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军事研究机构,保密级别要高一些。
其他的科研、研发方面区别应该不大。
就像丑国的51区一样,吹的神神秘秘,但实际上抛开传言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研究院。
但现在经过一番讨论和思索之后,他现在越来越觉得问题可能远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
虽然接触极少,但他还是记得一个细节。
在单位波理论提出来之后,甚至没有任何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只是一个猜想,就已经交给了华林岛去落实。
甚至华林岛的落实还不是去验证基础原理,而是直接进行军工研发。
“嘶……”
顾然倒吸一口冷气。
那时候他对于钫碎片,实际上还是有着厚厚的滤镜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那时候的他对钫碎片的了解和钫碎片研究的困难,远不及现在的千分之一。
所以那时候他给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告诉华林岛说钫碎片特性很好,可以先不用基础研究,直接进行军工应用。
这个建议可以说非常的夸张。
因为这种现想现撂的建议,对于搞科研,尤其是搞军工研发的人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科研最忌讳漏洞,军工研发更甚。
这种国之重器绝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放手去干的,
可您猜怎么着?
华林岛的王任海当即就应了下来,转头就回华林岛研究去了。
而且据说根据单位波理论所提出的全域感知网络雷达,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就主打一个夸张。
现在的顾然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心情直播了,他现在只想找个机会,去华林岛拜访拜访。
不为别的,就单纯好奇。
按照叶老的说法,华林岛出现在军工五院之后,一明一暗,是华夏军工的两个重要顶梁柱。
而自从军工五院被拆分,各大机工部散落中科院、工程院和高校的各个研究所之后,华林岛也就从两个重要顶梁柱之一,晋升为了华夏军工唯一一张不为人知的重要底牌。
而现在在顾然看来,作为暗线的华林岛的科研路线和研发方向,或许和中科院截然不同。
从单位波雷达开始他就应该意识到,那个地方绝对不简单。
但紧接着,他很快就意识到,关于华林岛的这个话题如果再往下探讨,肯定是要涉密了。
必须得及时把话题切走才行。
虽然说粉丝们两眼一睁就是瞎蒙,但耐不住人多。
人一多,就难免会出现几个灵光一闪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事情发生。
进一步联想到国家对主权完整的坚决扞卫。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给出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应该是刚建国的时候吧?】
【五六十年代应该是,那时候好像就有丑国进入我国领空的新闻了。】
【对,那时候咱们军工水平太差,所以只能谴责。】
【我记得还是咱们提出来的,之前好像没有多少海里之说,然后咱家提出来了这个概念,紧接着全球各个国家也就有样学样的用起来了。】
看着弹幕的回答,一直沉默思考的顾然,这会儿也逐渐逻辑闭环了起来。
于是解释道:“大家把领海领空和防空识别区弄混了。”
“领海十二海里是1958年《我国关于领海的声明》文件中确定下来的,从那以后,外国军舰、飞机闯入我国领海领空,指的是这个《声明》划定的区域。”
“但最早提出防空识别区的不是我们,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丑国。”
“而且防空识别区的范围画的相当之大。”
“那时候其实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目的,因为严格意义来说,防空识别区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
“因为涵盖公共区域的领海和领空,依旧是全世界人民所共有。”
“从军事防御目的上来说,有些用处,但这也是根据实力来说话。”
“那时候的认识是这样的,丑国军事能力强,能覆盖太平洋,那他把太平洋当做防空识别区,无非就只有彰显军事实力的作用,是华而不实的。”
“而我们军事水平差,哪怕划那么远,也没有能力去检测,所以坚持我们的十二海里原则就足够了,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太把防空识别区当做一回事。”
“真正开始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而我们的防空识别区,也是在2013年才确定下来的。”
本来对于这个防空识别区的讨论,只是一个科普。
但联系顾然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弹幕上很快就开始猜测了起来。
【不是,难不成说传说中的华林岛就在……防空识别区范围里?】
【怪不得已经划了防空识别区,牢丑战争部死活不承认,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闯入我们的防空识别区。】
【会不会是为了把华林岛给搜索出来?】
【应该不至于,因为防空识别区那个地方,在我国没有提出的时候,丑国在倭国、棒子军事基地的战斗机就经常在那上空转悠了。】
【且不说根据军迷论坛的传言华林岛据说很早就已经有了,哪怕是近几十年刚建的,咱们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暴露在敌人眼皮子底下。】
【我想到了一个可能兄弟们。】
【新闻上说那片地方出现过很多丑国的侦察机、战斗机什么的,还打捞过一些丑国的潜水探测器。】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牢丑三番两次的在那里巡飞,可能并不是为了单纯的烧油,真正目的是为了搜寻钫碎片?】
【然后通过渔民打捞的水下设备,咱们发现了钫碎片?】
【你别说,你真别说。】
虽然都是猜想,但逻辑链条在这一刻似乎完成了闭环。
一些侧面印证已经没有问题之后,所有的疑问现在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华林岛。
顾然对华林岛了解不多,只是在单位波理论提出来之后,有幸与丁一、胡安和华林岛的负责人王任海见过面。
之前见面的时候,他还没太在意,只是以为华林岛和中科院科工部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是军事研究机构,保密级别要高一些。
其他的科研、研发方面区别应该不大。
就像丑国的51区一样,吹的神神秘秘,但实际上抛开传言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研究院。
但现在经过一番讨论和思索之后,他现在越来越觉得问题可能远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
虽然接触极少,但他还是记得一个细节。
在单位波理论提出来之后,甚至没有任何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只是一个猜想,就已经交给了华林岛去落实。
甚至华林岛的落实还不是去验证基础原理,而是直接进行军工研发。
“嘶……”
顾然倒吸一口冷气。
那时候他对于钫碎片,实际上还是有着厚厚的滤镜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那时候的他对钫碎片的了解和钫碎片研究的困难,远不及现在的千分之一。
所以那时候他给的建议很简单,就是告诉华林岛说钫碎片特性很好,可以先不用基础研究,直接进行军工应用。
这个建议可以说非常的夸张。
因为这种现想现撂的建议,对于搞科研,尤其是搞军工研发的人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科研最忌讳漏洞,军工研发更甚。
这种国之重器绝不是一拍脑袋就可以放手去干的,
可您猜怎么着?
华林岛的王任海当即就应了下来,转头就回华林岛研究去了。
而且据说根据单位波理论所提出的全域感知网络雷达,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就主打一个夸张。
现在的顾然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心情直播了,他现在只想找个机会,去华林岛拜访拜访。
不为别的,就单纯好奇。
按照叶老的说法,华林岛出现在军工五院之后,一明一暗,是华夏军工的两个重要顶梁柱。
而自从军工五院被拆分,各大机工部散落中科院、工程院和高校的各个研究所之后,华林岛也就从两个重要顶梁柱之一,晋升为了华夏军工唯一一张不为人知的重要底牌。
而现在在顾然看来,作为暗线的华林岛的科研路线和研发方向,或许和中科院截然不同。
从单位波雷达开始他就应该意识到,那个地方绝对不简单。
但紧接着,他很快就意识到,关于华林岛的这个话题如果再往下探讨,肯定是要涉密了。
必须得及时把话题切走才行。
虽然说粉丝们两眼一睁就是瞎蒙,但耐不住人多。
人一多,就难免会出现几个灵光一闪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