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柱收敛的余波尚未散尽,夙缨的意识忽然被一股温柔的力量牵引。
方才注入阵眼的力量如同回流的潮水,顺着血脉倒涌而上。她还没来得及站稳,眼前便泛起一层朦胧的白雾,将景遥与沈清璃关切的脸庞隔在雾外。这一次没有撕心裂肺的痛楚,也没有血色祭坛的腥气,只有一种近乎温暖的失重感,仿佛坠入了云端的棉絮。
“缨儿。”
一声轻唤自身后响起。
夙缨猛地回头,心脏在胸腔里剧烈搏动。雾霭中缓缓走来的女子身着月白神袍,银纹在衣袂间流转如星河,正是她血脉记忆里那位神裔母亲。可此刻她没有站在冰封的神座前,也没有手持冰冷的圣剑,只是微微垂眸望着自己,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歉疚,更多的却是释然的温柔。
这不是记忆里那个决绝的神。夙缨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指尖微微颤抖。她记得母亲转身走向封印时的背影,记得那道金光落下时隔绝一切的冰冷,却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神。
“母亲……”她的声音干涩得像被风沙磨过。
神裔母亲轻轻摇头,抬起手想要触碰她的脸颊,指尖却在即将触及的瞬间停住。远处传来隐约的轰鸣,像是封印正在崩裂的声响,她的身影在雾中微微晃动,仿佛随时会散去。
“那道封印,从来不是为了困住你。”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字字清晰地落在夙缨耳中,“是为了给你选择的权利——选择成为神,还是成为人。”
夙缨怔住的瞬间,眼前的景象忽然开始重叠。
神裔母亲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洒满阳光的木屋。织布机咔嗒作响,穿粗布衣裙的女子正坐在机前忙碌,木梭在她手中灵巧地穿梭,织出一片带着草木纹的靛蓝布料。听见动静,她回过头来,眼角的细纹在笑时会弯成温柔的弧度——是将她养大的凡人母亲。
“缨儿回来啦?”凡人母亲放下木梭,拿起案上的蜜饯递过来,掌心还沾着未干的靛蓝染料,“今日织得快,给你做件新衣裳好不好?”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间,映出几缕过早生出的银丝。夙缨记得这场景,那是她十二岁生辰前的午后,母亲为了赶制新衣,在织布机前坐了三个通宵。可那时她正为自己身上悄然浮现的神纹烦恼,接过蜜饯时甚至没敢抬头看母亲的眼睛。
“娘……”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砸在掌心灼烫如星火。
两道身影在雾中渐渐靠近,神裔母亲的银袍与凡人母亲的粗布衣在光影里交叠,最终化作同一个温柔的轮廓。她们的声音开始重叠,一道清越如玉石相击,一道温润如溪水流淌,却说着同样的话语:
“我们从未怪你。”
“你不必背负神裔的枷锁,也不必困于凡人的愧疚。”
“缨儿,向前走吧。”
最后一个字落下的瞬间,夙缨忽然看清了她们身后的景象。神裔母亲身后是正在愈合的封印裂隙,金光不再冰冷,反而像一层柔软的茧;凡人母亲身后是那间木屋的木门,门后飘来饭菜的香气,正是她记忆里最温暖的味道。
原来她们从未站在对立的两端。
原来所谓的两难,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囚笼。
“娘……”夙缨伸出手,这一次终于触碰到了那道重叠的身影。可指尖触及的瞬间,眼前的一切突然如泡沫般碎裂。白雾散去,神裔母亲的回眸与凡人母亲的微笑化作漫天光点,像夏夜的流萤般簌簌落下,最终融入她的血脉之中。
“夙缨!”
景遥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夙缨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仍跪在符文阵中央。景遥与沈清璃正一左一右扶着她的肩膀,两人脸上都带着担忧。遗迹顶端的破口处,流云正缓缓飘过,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在地面织成流动的金网。
她抬手抚上心口,那里不再有撕裂般的疼痛,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积压了千年的巨石终于落地。掌心的光纹彻底消失了,可她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改变。
“我没事。”夙缨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刚哭过的沙哑,却异常轻快,“我们走吧。”
景遥与沈清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三人并肩走出遗迹时,恰逢一阵清风拂过,卷起满地落英。夙缨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沉寂的古老建筑,转身时,唇角扬起了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这一次,她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向着光的方向走去。
方才注入阵眼的力量如同回流的潮水,顺着血脉倒涌而上。她还没来得及站稳,眼前便泛起一层朦胧的白雾,将景遥与沈清璃关切的脸庞隔在雾外。这一次没有撕心裂肺的痛楚,也没有血色祭坛的腥气,只有一种近乎温暖的失重感,仿佛坠入了云端的棉絮。
“缨儿。”
一声轻唤自身后响起。
夙缨猛地回头,心脏在胸腔里剧烈搏动。雾霭中缓缓走来的女子身着月白神袍,银纹在衣袂间流转如星河,正是她血脉记忆里那位神裔母亲。可此刻她没有站在冰封的神座前,也没有手持冰冷的圣剑,只是微微垂眸望着自己,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歉疚,更多的却是释然的温柔。
这不是记忆里那个决绝的神。夙缨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指尖微微颤抖。她记得母亲转身走向封印时的背影,记得那道金光落下时隔绝一切的冰冷,却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神。
“母亲……”她的声音干涩得像被风沙磨过。
神裔母亲轻轻摇头,抬起手想要触碰她的脸颊,指尖却在即将触及的瞬间停住。远处传来隐约的轰鸣,像是封印正在崩裂的声响,她的身影在雾中微微晃动,仿佛随时会散去。
“那道封印,从来不是为了困住你。”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字字清晰地落在夙缨耳中,“是为了给你选择的权利——选择成为神,还是成为人。”
夙缨怔住的瞬间,眼前的景象忽然开始重叠。
神裔母亲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洒满阳光的木屋。织布机咔嗒作响,穿粗布衣裙的女子正坐在机前忙碌,木梭在她手中灵巧地穿梭,织出一片带着草木纹的靛蓝布料。听见动静,她回过头来,眼角的细纹在笑时会弯成温柔的弧度——是将她养大的凡人母亲。
“缨儿回来啦?”凡人母亲放下木梭,拿起案上的蜜饯递过来,掌心还沾着未干的靛蓝染料,“今日织得快,给你做件新衣裳好不好?”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发间,映出几缕过早生出的银丝。夙缨记得这场景,那是她十二岁生辰前的午后,母亲为了赶制新衣,在织布机前坐了三个通宵。可那时她正为自己身上悄然浮现的神纹烦恼,接过蜜饯时甚至没敢抬头看母亲的眼睛。
“娘……”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砸在掌心灼烫如星火。
两道身影在雾中渐渐靠近,神裔母亲的银袍与凡人母亲的粗布衣在光影里交叠,最终化作同一个温柔的轮廓。她们的声音开始重叠,一道清越如玉石相击,一道温润如溪水流淌,却说着同样的话语:
“我们从未怪你。”
“你不必背负神裔的枷锁,也不必困于凡人的愧疚。”
“缨儿,向前走吧。”
最后一个字落下的瞬间,夙缨忽然看清了她们身后的景象。神裔母亲身后是正在愈合的封印裂隙,金光不再冰冷,反而像一层柔软的茧;凡人母亲身后是那间木屋的木门,门后飘来饭菜的香气,正是她记忆里最温暖的味道。
原来她们从未站在对立的两端。
原来所谓的两难,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囚笼。
“娘……”夙缨伸出手,这一次终于触碰到了那道重叠的身影。可指尖触及的瞬间,眼前的一切突然如泡沫般碎裂。白雾散去,神裔母亲的回眸与凡人母亲的微笑化作漫天光点,像夏夜的流萤般簌簌落下,最终融入她的血脉之中。
“夙缨!”
景遥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夙缨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仍跪在符文阵中央。景遥与沈清璃正一左一右扶着她的肩膀,两人脸上都带着担忧。遗迹顶端的破口处,流云正缓缓飘过,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在地面织成流动的金网。
她抬手抚上心口,那里不再有撕裂般的疼痛,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仿佛积压了千年的巨石终于落地。掌心的光纹彻底消失了,可她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改变。
“我没事。”夙缨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刚哭过的沙哑,却异常轻快,“我们走吧。”
景遥与沈清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三人并肩走出遗迹时,恰逢一阵清风拂过,卷起满地落英。夙缨回头望了一眼那座沉寂的古老建筑,转身时,唇角扬起了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这一次,她终于可以毫无负担地,向着光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