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以身为炬-《墟渊遥契》

  光网收紧的瞬间,景遥的手已按在光网边缘。那些流动的金光如实质般灼热,将他的指尖烫得发红,却没能阻止他向前的动作。

  “不能这么做!”他的声音因急切而发紧,“古籍里只说可能重伤,谁也不知道这阵法会抽走多少力量。你体内的神血本就不稳,强行注入阵眼,后果不堪设想!”

  光茧中的夙缨睁开眼,睫毛上沾着细碎的光点。她看着景遥手背上迅速蔓延的红痕,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迷雾森林,他也是这样不顾一切地挡在她身前,用剑鞘替她接住了妖兽的利爪。

  “后果?”她轻轻笑了,声音透过光网传来,带着奇异的回响,“从出生起,我就活在别人预设的后果里。他们说我是灾星,说我会带来毁灭,可我母亲们偏要逆天改命,把我送到这世间来。”

  沈清璃正将最后一道符印拍在石壁上,闻言动作一顿。她转头看向光茧中那道纤细的身影,忽然明白这孩子从不是在模仿谁的勇敢,而是骨子里就带着那份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们用命换我活下去,不是让我躲在仇恨里,”夙缨抬手抚过光茧内壁,那些流动的符文在她掌心凝成小小的漩涡,“是盼着有一天,我能站出来阻止这一切重演。”

  景遥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起在忘川河畔见过的那些魂灵,有的困于执念,有的溺于悔恨,却从没有谁像眼前这姑娘一样,把上一辈的牺牲酿成了向前走的勇气。

  “可你有没有想过——”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若你出事,谁来……”

  “谁来记得她们吗?”夙缨打断他,指尖在光茧上轻轻点了点,那里立刻浮现出两道模糊的虚影。一道身披星辉,眉眼间是神裔特有的清冷;一道布衣荆钗,笑起来时眼角有浅浅的纹路。正是她在血脉传承中见过无数次的母亲们。

  “她们早就把名字刻进了我的骨血里。”她望着那两道虚影,声音轻得像叹息,“就算我真的在这里耗尽力量,只要这阵法能守住人间,她们的牺牲就不算白费。”

  沈清璃将最后一枚玉佩嵌入阵眼侧的凹槽,整座祭坛突然发出嗡鸣。地面的光网开始加速流转,那些原本分散的符文正朝着夙缨所在的中心汇聚,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压迫感。

  “阵法要开始自我校准了。”她退到景遥身边,从袖中取出一瓶莹白的丹药,“这是凝神丹,等会儿她注入力量时,你看准时机送进去。虽不能阻止力量流失,至少能护住她的心脉。”

  景遥接过丹药,指腹摩挲着冰凉的瓷瓶。他看着光茧中逐渐变得透明的夙缨,忽然想起她曾说过,神裔的寿命很长,长到能见证沧海桑田。可此刻她眼中的坚定,分明是抱着凡人般“向死而生”的觉悟。

  “夙缨,”他忽然开口,声音穿过越来越强的嗡鸣,清晰地传到她耳中,“你说过要去看看人间的春樱,要去尝尝江南的新茶。这些话,还算数吗?”

  光茧中的身影明显顿了一下。过了片刻,她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自然算数。等封印稳固了,你得陪我去。”

  “好。”景遥握紧了手中的瓷瓶,“我在外面等你。不管多久,都等。”

  话音未落,整面石壁突然爆发出刺目的光芒。那些流淌的符文如同被点燃的灯盏,沿着光网的脉络迅速攀升,最终在顶端凝成巨大的天平虚影。天平两端各托起一轮光晕,金色的那轮中隐约可见神纹流转,而银色的那轮里,竟浮现出人间烟火的细碎光点。

  “就是现在!”沈清璃低喝一声。

  夙缨深吸一口气,抬手按向光茧中心。体内的金黑能量如决堤的江河般涌向指尖,金色的神血与黑色的羁绊之力在接触到阵眼的刹那,突然爆发出惊人的共鸣。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生命力正随着能量一同流失,四肢百骸像是被无数细针穿刺,痛得她几乎要蜷缩起来。

  恍惚间,她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开满忘忧草的山谷。母亲们坐在石桌旁煮茶,星辉落在她们交握的手上,温柔得像一场不会醒来的梦。

  “阿缨,记住,力量从来不是用来毁灭的。”

  “当你找到想要守护的东西,便会明白何为真正的强大。”

  那些话语随着能量注入阵眼,与古老的阵诀交织在一起。光茧外的景遥看准时机,将凝神丹化作一道流光送入茧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暖流瞬间护住了她几近枯竭的心脉,却无法阻止能量持续外泄。

  她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原本流转的金黑能量也渐渐黯淡下去。可当她看到天平两端的光晕正慢慢趋于平衡,看到石壁上那些躁动的浊气正被一点点剥离,唇边却扬起了释然的笑。

  “母亲,你们看,”她在心里轻声说,“我做到了。”

  祭坛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已放晴,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落在光茧上,折射出万千光点。景遥望着那道在光中逐渐变得透明的身影,忽然想起她曾说,神裔的血脉里藏着星辰,而人性的羁绊里盛着人间。

  此刻,她正以身为炬,将星辰与人间,都护在了这道用生命撑起的平衡之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