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都秘阁的第一层弥漫着陈年书卷的气息,阳光透过穹顶的琉璃窗,在积灰的石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景遥指尖抚过阿宁母亲那本泛黄的日记,纸页边缘早已脆化,墨迹却依旧清晰,仿佛跨越时空的低语。
“墟渊非魔境,乃神族囚笼。”日记开篇的字迹刚劲有力,与阿宁柔弱的笔触截然不同。沈清璃凑近共读,逐字念出那段颠覆认知的记载:“上古诸神为涤荡自身恶念,以天地规则为锁,将贪、嗔、痴、欲、恨五念剥离,封印于虚空裂隙,名之‘墟渊’。五灵珠本是封印的五道门栓,分镇五念,使其永不得外泄。”
林墨突然倒吸一口冷气,手中的古籍“啪”地合上:“难怪祭司要集齐灵珠!他不是要打开魔界,是想……放出这些恶念!”
日记往后翻,记录着更惊人的真相。阿宁母亲曾潜入神族遗址,在壁画中看到墟渊恶念的真正力量——它们无法被杀死,却能寄生在生灵体内,放大其心中的阴暗面,最终将宿主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而五灵珠若被恶念吞噬,不仅会失去封印之力,反而会成为恶念的“养料”,让墟渊裂隙彻底稳固,使这些被流放的恶念永远盘踞三界。
“祭司想做三界的主宰。”景遥的指腹按在“傀儡”二字上,纸面冰凉,“他不是要逆天道,是要以恶念重塑天道,让众生都成为他的提线木偶。”
沈清璃突然指向日记中夹着的一张素描,画的是幽都秘阁的顶层浮雕,上面刻着五位守灵人的名字。当景遥的目光落在最右侧那个名字上时,瞳孔骤然收缩——“景岚”。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在他脑中炸开。他祖父临终前曾提过,家族百年前出过一位失踪的先祖,也叫景岚,据说因“私藏禁术”被逐出宗族,从此杳无音信。而阿宁母亲的全名,在日记末尾的落款处赫然写着——“幽都 景岚”。
“不可能……”景遥喃喃自语,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幼时家中祠堂里那块没有画像的牌位,想起祖父提及先祖时讳莫如深的神情,那些碎片化的记忆此刻突然串联起来。
林墨迅速翻阅日记后半部,在其中一页找到佐证:“这里写着‘吾儿阿宁,需认祖归宗时,可持木牌往人间景氏,其族乃守契者分支’。”
真相如同秘阁外的阳光,猝不及防地照进迷雾——阿宁的母亲,这位反抗祭司的幽都守灵人,竟是他景家失踪百年的先祖。他与阿宁,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血脉早已注定的牵绊。
“难怪……”沈清璃轻声道,“难怪你能引动双排共鸣,难怪阿宁的残魂愿与你共生。你们本是同脉,守契者的使命早已刻在你们的骨血里。”
景遥握紧手中的骨笛,笛身的镇魂木传来熟悉的温度,仿佛阿宁的气息与先祖的意志在此刻交织。他突然明白,阿宁母亲留下的不仅是对抗祭司的线索,更是一份跨越百年的血脉嘱托——守护灵珠,阻止恶念外泄,本就是他们共同的宿命。
石台上的日记突然无风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幅未完成的星图,五灵珠的位置只标注了土灵珠,其余四颗仍是空白,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火灵珠藏于炎波,其守者性烈,需以‘至纯之心’动之。”
这行字刚映入眼帘,秘阁第一层的石门突然发出沉重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通往第二层的阶梯,阶梯尽头的石壁上,刻着与日记星图同款的纹路。
“看来,先祖在指引我们。”景遥将日记郑重收好,起身时,手背的双排纹身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着血脉的觉醒。他知道,揭开墟渊的真相只是开始,要阻止祭司的阴谋,要弄清先祖与家族的过往,他们必须继续向上,深入秘阁的更深处。
“墟渊非魔境,乃神族囚笼。”日记开篇的字迹刚劲有力,与阿宁柔弱的笔触截然不同。沈清璃凑近共读,逐字念出那段颠覆认知的记载:“上古诸神为涤荡自身恶念,以天地规则为锁,将贪、嗔、痴、欲、恨五念剥离,封印于虚空裂隙,名之‘墟渊’。五灵珠本是封印的五道门栓,分镇五念,使其永不得外泄。”
林墨突然倒吸一口冷气,手中的古籍“啪”地合上:“难怪祭司要集齐灵珠!他不是要打开魔界,是想……放出这些恶念!”
日记往后翻,记录着更惊人的真相。阿宁母亲曾潜入神族遗址,在壁画中看到墟渊恶念的真正力量——它们无法被杀死,却能寄生在生灵体内,放大其心中的阴暗面,最终将宿主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而五灵珠若被恶念吞噬,不仅会失去封印之力,反而会成为恶念的“养料”,让墟渊裂隙彻底稳固,使这些被流放的恶念永远盘踞三界。
“祭司想做三界的主宰。”景遥的指腹按在“傀儡”二字上,纸面冰凉,“他不是要逆天道,是要以恶念重塑天道,让众生都成为他的提线木偶。”
沈清璃突然指向日记中夹着的一张素描,画的是幽都秘阁的顶层浮雕,上面刻着五位守灵人的名字。当景遥的目光落在最右侧那个名字上时,瞳孔骤然收缩——“景岚”。
这个名字像一道惊雷在他脑中炸开。他祖父临终前曾提过,家族百年前出过一位失踪的先祖,也叫景岚,据说因“私藏禁术”被逐出宗族,从此杳无音信。而阿宁母亲的全名,在日记末尾的落款处赫然写着——“幽都 景岚”。
“不可能……”景遥喃喃自语,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幼时家中祠堂里那块没有画像的牌位,想起祖父提及先祖时讳莫如深的神情,那些碎片化的记忆此刻突然串联起来。
林墨迅速翻阅日记后半部,在其中一页找到佐证:“这里写着‘吾儿阿宁,需认祖归宗时,可持木牌往人间景氏,其族乃守契者分支’。”
真相如同秘阁外的阳光,猝不及防地照进迷雾——阿宁的母亲,这位反抗祭司的幽都守灵人,竟是他景家失踪百年的先祖。他与阿宁,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血脉早已注定的牵绊。
“难怪……”沈清璃轻声道,“难怪你能引动双排共鸣,难怪阿宁的残魂愿与你共生。你们本是同脉,守契者的使命早已刻在你们的骨血里。”
景遥握紧手中的骨笛,笛身的镇魂木传来熟悉的温度,仿佛阿宁的气息与先祖的意志在此刻交织。他突然明白,阿宁母亲留下的不仅是对抗祭司的线索,更是一份跨越百年的血脉嘱托——守护灵珠,阻止恶念外泄,本就是他们共同的宿命。
石台上的日记突然无风自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幅未完成的星图,五灵珠的位置只标注了土灵珠,其余四颗仍是空白,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火灵珠藏于炎波,其守者性烈,需以‘至纯之心’动之。”
这行字刚映入眼帘,秘阁第一层的石门突然发出沉重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通往第二层的阶梯,阶梯尽头的石壁上,刻着与日记星图同款的纹路。
“看来,先祖在指引我们。”景遥将日记郑重收好,起身时,手背的双排纹身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着血脉的觉醒。他知道,揭开墟渊的真相只是开始,要阻止祭司的阴谋,要弄清先祖与家族的过往,他们必须继续向上,深入秘阁的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