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救治战俘,彰显仁心
涿鹿战场的边缘,临时搭建的战俘营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草药的苦涩气。十几个衣衫褴褛的蚩尤部落战俘蜷缩在简陋的棚屋下,其中大半带着伤——有的手臂被箭镞穿透,伤口已经发黑流脓;有的腿骨错位,肿得像根充了气的皮囊;还有几个面色蜡黄,咳嗽时胸口起伏得如同破旧的风箱,显然是染上了时疫。
“首领说了,这些都是蚩尤的人,留着也是浪费粮草,不如……”一个负责看守的联盟士兵压低声音,手里的石斧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目光扫过那些奄奄一息的战俘,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敌意。
旁边的士兵犹豫了一下:“可他们毕竟也是人……而且好多都快不行了。”
“不行了才好,省得咱们动手。”先前的士兵说着,抬脚就要往棚屋里走。
“住手!”
一声沉喝从身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个士兵回头,见轩辕穿着沾满草药汁液的麻布褂子,手里还提着个沉甸甸的药箱,身后跟着三个背着药篓的弟子,正快步朝这边走来。他脚边的追风已经老得走不动快步,但依旧耷拉着耳朵跟在后面,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为这些伤者叹息。
那持斧的士兵赶紧收起武器,躬身道:“大医官,这些是战俘,首领说……”
“首领说过,医者面前,只有伤者,没有敌我。”轩辕打断他的话,目光扫过棚屋里的战俘,眉头不由得皱紧,“伤成这样,为何不救治?”
“他们是蚩尤的人!”士兵提高了声音,“咱们多少弟兄死在他们手里,凭什么给他们治?”
轩辕蹲下身,查看一个战俘腿上的箭伤。那箭镞上似乎涂了东西,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经坏死,散发着恶臭。他用手指按了按伤口边缘,战俘疼得浑身一颤,却死死咬着牙没出声,只是那双眼睛里满是警惕与痛苦。
“你看,”轩辕抬头对士兵说,“他也是爹娘生养的,疼了会痛,伤了会死。咱们跟蚩尤打仗,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和他一样只会伤人的野兽。”他顿了顿,声音缓和了些,“去烧些热水来,再找些干净的麻布,越多越好。”
士兵还想说什么,却被轩辕身后的弟子推了一把:“大医官让你去就快去,难道你想看着这些人烂在这里,回头引发瘟疫,连累咱们自己弟兄?”
士兵悻悻地转身去了。轩辕打开药箱,取出陶罐里的清创药粉,又拿出一把磨得锋利的石刀,对身边的弟子道:“先处理箭伤,把腐肉刮掉,再敷上止血生肌的药。注意看他们的脸色,要是晕过去了,就灌点参汤。”
弟子们应了声,各自分工。有个年轻的弟子第一次给战俘治伤,手有些抖,刮腐肉的时候没掌握好力道,战俘疼得闷哼一声,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像要喷火。弟子吓了一跳,手里的石刀差点掉在地上。
“别怕。”轩辕按住弟子的手,亲自接过石刀,“刮的时候要快,顺着皮肉的纹理走,宁可浅一点,也别伤到好肉。”他一边说,一边动手,石刀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精准地剔除坏死的组织,动作稳而快,战俘虽然还是疼得额头冒汗,却没有再挣扎。
处理完箭伤,轩辕又走到那个咳嗽的战俘身边。他伸出三根手指,搭在对方的手腕上,闭目凝神。片刻后,他睁开眼,对弟子道:“是风寒入肺,郁结化热。去把药篓里的麻黄、杏仁、甘草拿来,再取些石膏,煮成汤药给他灌下去。”
“先生,”一个弟子低声问,“这些药都是咱们好不容易攒下的,给他们用了,咱们自己弟兄不够怎么办?”
轩辕正在给另一个骨折的战俘复位,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没停,语气却重了些:“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囤积的。若是见死不救,就算存再多药,又有什么用?”他猛地一用力,只听“咔”的一声,战俘错位的骨头归了位,那人疼得叫出了声,眼里却闪过一丝惊讶。
轩辕用竹片做成的夹板固定好他的腿,又敷上接骨草捣成的药膏,才继续说:“你想想,咱们为什么能打败蚩尤?不光是因为兵器锋利,弟兄勇猛,更因为咱们懂得聚人心。这些战俘里,或许有人本就不想打仗,只是被逼迫的。咱们救了他们,他们才会明白,跟着咱们,比跟着蚩尤好。”
正说着,那个被治好腿伤的战俘忽然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你……你真的是轩辕?”
轩辕点点头。
战俘沉默了片刻,忽然挣扎着想要坐起来:“我……我知道蚩尤藏粮食的地方,就在东边那片密林里,有个山洞……”
弟子们都愣住了。轩辕却不意外,只是笑了笑:“先养好伤再说。”
这时,去烧水的士兵提着陶罐回来,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们……他们真会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轩辕站起身,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你对他好,他未必会报答你,但你对他坏,他一定记恨你。咱们做医者的,做首领的,都得明白这个理。”
夕阳西下的时候,战俘营里的伤患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有几个伤势轻的,已经能坐起来喝水;那个咳嗽的战俘喝了药,呼吸也平稳了些。轩辕让弟子把剩下的药粉和药膏留给看守的士兵,嘱咐道:“按时换药,汤药用完了就去医庐拿,就说是我说的。”
走的时候,那个被他治好箭伤的战俘忽然在后面喊了一声:“轩辕!”
轩辕回头。
战俘看着他,眼神复杂:“要是……要是早知道你们是这样的人,我……我就不跟着蚩尤打了。”
轩辕笑了笑,没说话,带着弟子转身离开。追风跟在后面,回头望了一眼棚屋,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夜色渐浓,医庐里的灯还亮着。轩辕坐在灯下,整理今天的医案,把给战俘治伤的经验记录下来:“蚩尤部所用箭镞多涂草木毒素,清创时需用石灰水浸泡,再刮除腐肉……”
弟子端来一碗热粥,放在他手边:“先生,今天那些战俘,真的会有用吗?”
轩辕放下笔,喝了口粥:“不知道。但咱们做了该做的事,心里踏实。”他看向窗外,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医道也好,王道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能明白这个,比打赢多少仗都重要。”
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轩辕写的医案看了起来。灯光下,师徒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窗外的月光融在一起,安静而温暖。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涿鹿战场的边缘,临时搭建的战俘营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草药的苦涩气。十几个衣衫褴褛的蚩尤部落战俘蜷缩在简陋的棚屋下,其中大半带着伤——有的手臂被箭镞穿透,伤口已经发黑流脓;有的腿骨错位,肿得像根充了气的皮囊;还有几个面色蜡黄,咳嗽时胸口起伏得如同破旧的风箱,显然是染上了时疫。
“首领说了,这些都是蚩尤的人,留着也是浪费粮草,不如……”一个负责看守的联盟士兵压低声音,手里的石斧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目光扫过那些奄奄一息的战俘,语气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敌意。
旁边的士兵犹豫了一下:“可他们毕竟也是人……而且好多都快不行了。”
“不行了才好,省得咱们动手。”先前的士兵说着,抬脚就要往棚屋里走。
“住手!”
一声沉喝从身后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个士兵回头,见轩辕穿着沾满草药汁液的麻布褂子,手里还提着个沉甸甸的药箱,身后跟着三个背着药篓的弟子,正快步朝这边走来。他脚边的追风已经老得走不动快步,但依旧耷拉着耳朵跟在后面,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为这些伤者叹息。
那持斧的士兵赶紧收起武器,躬身道:“大医官,这些是战俘,首领说……”
“首领说过,医者面前,只有伤者,没有敌我。”轩辕打断他的话,目光扫过棚屋里的战俘,眉头不由得皱紧,“伤成这样,为何不救治?”
“他们是蚩尤的人!”士兵提高了声音,“咱们多少弟兄死在他们手里,凭什么给他们治?”
轩辕蹲下身,查看一个战俘腿上的箭伤。那箭镞上似乎涂了东西,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经坏死,散发着恶臭。他用手指按了按伤口边缘,战俘疼得浑身一颤,却死死咬着牙没出声,只是那双眼睛里满是警惕与痛苦。
“你看,”轩辕抬头对士兵说,“他也是爹娘生养的,疼了会痛,伤了会死。咱们跟蚩尤打仗,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和他一样只会伤人的野兽。”他顿了顿,声音缓和了些,“去烧些热水来,再找些干净的麻布,越多越好。”
士兵还想说什么,却被轩辕身后的弟子推了一把:“大医官让你去就快去,难道你想看着这些人烂在这里,回头引发瘟疫,连累咱们自己弟兄?”
士兵悻悻地转身去了。轩辕打开药箱,取出陶罐里的清创药粉,又拿出一把磨得锋利的石刀,对身边的弟子道:“先处理箭伤,把腐肉刮掉,再敷上止血生肌的药。注意看他们的脸色,要是晕过去了,就灌点参汤。”
弟子们应了声,各自分工。有个年轻的弟子第一次给战俘治伤,手有些抖,刮腐肉的时候没掌握好力道,战俘疼得闷哼一声,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像要喷火。弟子吓了一跳,手里的石刀差点掉在地上。
“别怕。”轩辕按住弟子的手,亲自接过石刀,“刮的时候要快,顺着皮肉的纹理走,宁可浅一点,也别伤到好肉。”他一边说,一边动手,石刀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精准地剔除坏死的组织,动作稳而快,战俘虽然还是疼得额头冒汗,却没有再挣扎。
处理完箭伤,轩辕又走到那个咳嗽的战俘身边。他伸出三根手指,搭在对方的手腕上,闭目凝神。片刻后,他睁开眼,对弟子道:“是风寒入肺,郁结化热。去把药篓里的麻黄、杏仁、甘草拿来,再取些石膏,煮成汤药给他灌下去。”
“先生,”一个弟子低声问,“这些药都是咱们好不容易攒下的,给他们用了,咱们自己弟兄不够怎么办?”
轩辕正在给另一个骨折的战俘复位,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没停,语气却重了些:“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囤积的。若是见死不救,就算存再多药,又有什么用?”他猛地一用力,只听“咔”的一声,战俘错位的骨头归了位,那人疼得叫出了声,眼里却闪过一丝惊讶。
轩辕用竹片做成的夹板固定好他的腿,又敷上接骨草捣成的药膏,才继续说:“你想想,咱们为什么能打败蚩尤?不光是因为兵器锋利,弟兄勇猛,更因为咱们懂得聚人心。这些战俘里,或许有人本就不想打仗,只是被逼迫的。咱们救了他们,他们才会明白,跟着咱们,比跟着蚩尤好。”
正说着,那个被治好腿伤的战俘忽然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你……你真的是轩辕?”
轩辕点点头。
战俘沉默了片刻,忽然挣扎着想要坐起来:“我……我知道蚩尤藏粮食的地方,就在东边那片密林里,有个山洞……”
弟子们都愣住了。轩辕却不意外,只是笑了笑:“先养好伤再说。”
这时,去烧水的士兵提着陶罐回来,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他们……他们真会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轩辕站起身,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你对他好,他未必会报答你,但你对他坏,他一定记恨你。咱们做医者的,做首领的,都得明白这个理。”
夕阳西下的时候,战俘营里的伤患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有几个伤势轻的,已经能坐起来喝水;那个咳嗽的战俘喝了药,呼吸也平稳了些。轩辕让弟子把剩下的药粉和药膏留给看守的士兵,嘱咐道:“按时换药,汤药用完了就去医庐拿,就说是我说的。”
走的时候,那个被他治好箭伤的战俘忽然在后面喊了一声:“轩辕!”
轩辕回头。
战俘看着他,眼神复杂:“要是……要是早知道你们是这样的人,我……我就不跟着蚩尤打了。”
轩辕笑了笑,没说话,带着弟子转身离开。追风跟在后面,回头望了一眼棚屋,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告别,又像是在祝福。
夜色渐浓,医庐里的灯还亮着。轩辕坐在灯下,整理今天的医案,把给战俘治伤的经验记录下来:“蚩尤部所用箭镞多涂草木毒素,清创时需用石灰水浸泡,再刮除腐肉……”
弟子端来一碗热粥,放在他手边:“先生,今天那些战俘,真的会有用吗?”
轩辕放下笔,喝了口粥:“不知道。但咱们做了该做的事,心里踏实。”他看向窗外,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霜,“医道也好,王道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能明白这个,比打赢多少仗都重要。”
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轩辕写的医案看了起来。灯光下,师徒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窗外的月光融在一起,安静而温暖。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