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兰道:“你嫂子没拿到钱,回去在村里没少说你的坏话,说你如今发达了,不把娘家人看在眼里了……唉,明明是你照顾我们最多,却落不下个好名声。”
苏七月闻言,脸上并无波澜,一开口,语气平静而豁达:“妈,您别往心里去。名声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咱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再说了,我要是真不管你和我爸,你们能在这待这么久吗?村里人也不全是瞎子,谁真心谁假意,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林秀兰听到这话,心里舒坦了不少,旋即提议,“晚上留这儿吃饭吧?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
“不了妈。”苏七月摇摇头,“晚上和荆野约了秦朗见面,有点事要商量。”
……
华灯初上,京市一家小餐馆里,苏七月、顾荆野和秦朗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
几年过去,秦朗眉宇间多了些风霜,但眼神依旧精明爽利。
“野哥,嫂子,这杯我敬你们!”秦朗端起酒杯,语气热络。
顾荆野和他碰了杯,苏七月则以茶代酒。
酒过三巡,话题转到正事上。
“嫂子,咱们合作这些年,你的药通过我的车运往各地,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秦朗放下筷子,神色认真了些,“不过,树大招风。生意做大了,难免惹人眼红。我得多句嘴,往后还是得多注意点。”
苏七月点点头:“谢谢提醒。我和荆野商量好了,年底调回京市后,我就不做军医了,准备全身心出来创业,把济安堂再往上推一推。”
“那敢情好!”秦朗一拍大腿,“有野哥在,嫂子你又这么能干,肯定没问题!”
“对了嫂子,今天约你们,其实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认识一位姓曲的老首长,当年对我有恩。他如今旧伤复发,情况不太好,住了几次院效果都不理想。”
“医院那边说是陈年旧疾,加上年纪大了,很棘手。我知道嫂子你医术高明,以前在京市时就没少给老首长们调理身体,不知道能不能请你抽空去看看?”
苏七月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应下:“没问题。你把地址和具体情况跟我说说,回驻地前我一定抽时间去看看。”
这些年,她凭借医术积累下的人脉是无形的财富,如今有机会重新维系并拓展,对她未来在京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情于理她都不会推辞。
第二天上午,苏七月从曲老首长家回来,面露沉思。
顾荆野放下手中的文件,关切地问:“情况怎么样?”
苏七月倒了杯水坐下,“比预想的要复杂些,但还有办法。”
“老首长主要是当年肺部受过贯穿伤,留下了病根,加上年岁大了,心肺功能衰退得厉害。西医诊断倾向于严重的肺源性心脏病,认为预后不良。”
“但我仔细诊察后发现,并不全然是心脏的问题,更多的是瘀血阻滞胸膈,兼有寒饮伏肺。那些陈年瘀血和寒湿痰饮纠缠在一起,压迫了心脉,影响了气机升降,所以才会出现严重的胸闷、喘促和下肢浮肿,很容易被误判为单纯的心力衰竭。”
“那你打算怎么治?”顾荆野对妻子的医术向来信服。
“我用的是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的路子。”苏七月解释道,“先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为基础,温化寒饮,泻肺平喘。再加入丹参、川芎、桃仁这类活血化瘀的药材,疏通他胸中的瘀堵。”
“针灸则取膻中、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宽胸理气,振奋阳气。”
“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和针灸跟上,我有把握,至少能为老首长延长三年以上的寿命,并且大大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顾荆野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随即想到一个问题:“治疗需要持续吧?我们很快就要回驻地了。”
苏七月点点头,“这正是关键。后续需要定期服用我特制的药丸巩固疗效。我会把药配好,到时候定期从驻地寄过来。”
这药方里必须加入空间灵泉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彻底化开那些沉积多年的瘀阻。
这个念头也让她灵光一闪:“荆野,我在想,等以后济安堂规模大了,或许可以尝试研发一些真正有效的保健品,利用好药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进行调理。”
空间的优势,让她对这个方向充满了信心。
……
回到西南驻地后,生活仿佛被拧紧了发条,各项工作和琐事接踵而至。
雨季如期来临,空气变得湿润,大山在雨水的浸润下,孕育出无数自然的美味。
家属院的嫂子们纷纷相约上山捡菌子。
王慧霞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几乎天天都去。
她提着竹篮,穿着雨靴,在布满青苔的林间仔细搜寻着鸡枞、牛肝菌、青头菌……
每当太阳露脸,她家小院就挂满了一串串菌干。
“现在多捡点,晒干了存起来。”王慧霞一边熟练地穿着菌子,一边对苏七月说,“等以后离开这儿了,万一哪天馋这一口,随时都能拿出来泡发炖汤,这可是咱们驻地的味道!”
她已经开始为未来的离别做准备,话语里带着浓浓的不舍。
苏七月觉得她说得极有道理,也时常加入捡菌子的队伍。
不过,她有自己的秘密仓库。
那些新鲜肥美的菌子,被她悄悄收进了空间里。
空间完美的保鲜功能,让她可以随时取用,无论过去多久,都如同刚采摘下来一般鲜灵。
这,等于拥有了一个永不腐坏的、专属的野生菌库。
王慧霞如今赚钱更加卖力,除了捡菌子,她的手工作坊也开得红红火火。
“得多攒点本钱。”她干劲十足地说,“等我家那个转业了,不管分到哪儿,我都要盘个小店,自己当老板!”
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化为了她手中不停歇的劳作。
林间是军嫂们弯腰寻觅的身影,小院里飘荡着菌子晾晒的独特香气。
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常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积累着、准备着,迎向那个已知的、充满变化的未来。
        苏七月闻言,脸上并无波澜,一开口,语气平静而豁达:“妈,您别往心里去。名声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过的。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咱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再说了,我要是真不管你和我爸,你们能在这待这么久吗?村里人也不全是瞎子,谁真心谁假意,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林秀兰听到这话,心里舒坦了不少,旋即提议,“晚上留这儿吃饭吧?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
“不了妈。”苏七月摇摇头,“晚上和荆野约了秦朗见面,有点事要商量。”
……
华灯初上,京市一家小餐馆里,苏七月、顾荆野和秦朗围坐在一张小方桌旁。
几年过去,秦朗眉宇间多了些风霜,但眼神依旧精明爽利。
“野哥,嫂子,这杯我敬你们!”秦朗端起酒杯,语气热络。
顾荆野和他碰了杯,苏七月则以茶代酒。
酒过三巡,话题转到正事上。
“嫂子,咱们合作这些年,你的药通过我的车运往各地,生意是越做越红火。”秦朗放下筷子,神色认真了些,“不过,树大招风。生意做大了,难免惹人眼红。我得多句嘴,往后还是得多注意点。”
苏七月点点头:“谢谢提醒。我和荆野商量好了,年底调回京市后,我就不做军医了,准备全身心出来创业,把济安堂再往上推一推。”
“那敢情好!”秦朗一拍大腿,“有野哥在,嫂子你又这么能干,肯定没问题!”
“对了嫂子,今天约你们,其实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认识一位姓曲的老首长,当年对我有恩。他如今旧伤复发,情况不太好,住了几次院效果都不理想。”
“医院那边说是陈年旧疾,加上年纪大了,很棘手。我知道嫂子你医术高明,以前在京市时就没少给老首长们调理身体,不知道能不能请你抽空去看看?”
苏七月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应下:“没问题。你把地址和具体情况跟我说说,回驻地前我一定抽时间去看看。”
这些年,她凭借医术积累下的人脉是无形的财富,如今有机会重新维系并拓展,对她未来在京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于情于理她都不会推辞。
第二天上午,苏七月从曲老首长家回来,面露沉思。
顾荆野放下手中的文件,关切地问:“情况怎么样?”
苏七月倒了杯水坐下,“比预想的要复杂些,但还有办法。”
“老首长主要是当年肺部受过贯穿伤,留下了病根,加上年岁大了,心肺功能衰退得厉害。西医诊断倾向于严重的肺源性心脏病,认为预后不良。”
“但我仔细诊察后发现,并不全然是心脏的问题,更多的是瘀血阻滞胸膈,兼有寒饮伏肺。那些陈年瘀血和寒湿痰饮纠缠在一起,压迫了心脉,影响了气机升降,所以才会出现严重的胸闷、喘促和下肢浮肿,很容易被误判为单纯的心力衰竭。”
“那你打算怎么治?”顾荆野对妻子的医术向来信服。
“我用的是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的路子。”苏七月解释道,“先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为基础,温化寒饮,泻肺平喘。再加入丹参、川芎、桃仁这类活血化瘀的药材,疏通他胸中的瘀堵。”
“针灸则取膻中、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宽胸理气,振奋阳气。”
“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和针灸跟上,我有把握,至少能为老首长延长三年以上的寿命,并且大大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顾荆野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随即想到一个问题:“治疗需要持续吧?我们很快就要回驻地了。”
苏七月点点头,“这正是关键。后续需要定期服用我特制的药丸巩固疗效。我会把药配好,到时候定期从驻地寄过来。”
这药方里必须加入空间灵泉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彻底化开那些沉积多年的瘀阻。
这个念头也让她灵光一闪:“荆野,我在想,等以后济安堂规模大了,或许可以尝试研发一些真正有效的保健品,利用好药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进行调理。”
空间的优势,让她对这个方向充满了信心。
……
回到西南驻地后,生活仿佛被拧紧了发条,各项工作和琐事接踵而至。
雨季如期来临,空气变得湿润,大山在雨水的浸润下,孕育出无数自然的美味。
家属院的嫂子们纷纷相约上山捡菌子。
王慧霞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几乎天天都去。
她提着竹篮,穿着雨靴,在布满青苔的林间仔细搜寻着鸡枞、牛肝菌、青头菌……
每当太阳露脸,她家小院就挂满了一串串菌干。
“现在多捡点,晒干了存起来。”王慧霞一边熟练地穿着菌子,一边对苏七月说,“等以后离开这儿了,万一哪天馋这一口,随时都能拿出来泡发炖汤,这可是咱们驻地的味道!”
她已经开始为未来的离别做准备,话语里带着浓浓的不舍。
苏七月觉得她说得极有道理,也时常加入捡菌子的队伍。
不过,她有自己的秘密仓库。
那些新鲜肥美的菌子,被她悄悄收进了空间里。
空间完美的保鲜功能,让她可以随时取用,无论过去多久,都如同刚采摘下来一般鲜灵。
这,等于拥有了一个永不腐坏的、专属的野生菌库。
王慧霞如今赚钱更加卖力,除了捡菌子,她的手工作坊也开得红红火火。
“得多攒点本钱。”她干劲十足地说,“等我家那个转业了,不管分到哪儿,我都要盘个小店,自己当老板!”
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化为了她手中不停歇的劳作。
林间是军嫂们弯腰寻觅的身影,小院里飘荡着菌子晾晒的独特香气。
在这看似重复的日常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积累着、准备着,迎向那个已知的、充满变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