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家门,两个孩子已经回来了。
让苏七月惊讶的是,轩轩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火炉子边,边烧水边看书。
他膝盖上摊开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彩绘图谱版。
小家伙看得极其专注,纤细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指着一幅绘制精美的植物图片。
苏七月放轻脚步走过去,柔声问:“轩轩,在看什么书呢?能看懂吗?”
轩轩抬起头,那双酷似顾荆野的深邃眼眸里,此刻闪动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光。
他指着书页,用小奶音清晰地说道:“妈妈,这是徐长卿。《本草》里说它‘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其根有辛香气,能祛风止痛,解毒消肿。”
“这上面画的叶子脉络,和我们在后山看到的那株不太一样,后山那株的叶缘锯齿更明显一些。”
苏七月愣住了。
这本《本草纲目》虽然是绘图版,但文字部分依旧是文言,药材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都写得十分专业。
一个六岁多的孩子,不仅认得这么多复杂的字,还能理解其意,甚至能结合实地观察提出差异?!
这绝不是普通孩子能做到的。
苏七月立刻联想到,定然是两个孩子从小在空间里玩耍,长时间浸润在那充满灵气和无数珍贵药材典籍的环境里,无形中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影响。
轩轩展现出的,是近乎本能的对中医药的惊人领悟力和记忆力。
她压下心中的震惊与欣喜,目光不由得投向正在院子里和邻居小孩一起玩抓石子的苏苏。
女儿像只快乐的小麻雀,身手灵活,笑声清脆。
不知道古灵精怪的她,又会被空间滋养出怎样独特的天赋呢?
无论孩子们未来走向何方,是继承她的医术,还是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苏七月望着他们,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与温柔。
她只知道,作为母亲,她会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肥沃的土壤,最广阔的天空,让他们自由生长。
“真棒。”她摸了摸轩轩的头,柔声道,“水快开了,帮妈妈看着点,妈妈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晚上,吃完饭,轩轩和苏苏不用催促,就乖乖回了自己房间,一个看书,一个摆弄顾荆野给她做的小木枪。
主卧里,苏七月靠在床头看医书,顾荆野则在书桌前就着台灯处理文件。
苏七月放下书,想起下午的事,满脸不可思议:“荆野,你发现没有,轩轩好像对草药特别敏感。下午他居然在看《本草纲目》,还能说出徐长卿的功效,甚至指出了书上图谱和我们后山实物的细微差别。”
顾荆野抬起头,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我早就注意到了”的表情。
他心思向来缜密,尤其是对于跟妻子儿女有关的事,更是细致入微。
他放下笔,转过身来说:“上次带他们去野外,他盯着地上一株半边莲看了很久,回来还问我是不是桔梗科的,说花序像。还有,他摆弄你晒的药材,从来不会弄混,气味也分得极清。”
他列举着儿子那些异于常人的小细节,语气里带着为人父的骄傲。
夫妻俩这么一合计,越是细想,越是惊讶和惊喜。
“那苏苏呢?”苏七月眼里带着笑意,“这丫头整天风风火火的,除了皮实、胆子大、朋友多,好像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天赋?”
顾荆野想起女儿,冷硬的眉眼彻底化开,带着宠溺的笑意:“她的天赋可能就是领导力?你没见院里那群小萝卜头,都跟在她后面喊苏苏姐,指东不往西。”
“上次跟隔壁小子比赛爬树,她赢了,还懂得拍拍人家肩膀说‘下次加油’,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他模仿着女儿当时小大人般的神态,把苏七月逗笑了。
“还有。”顾荆野补充道,“她记路特别厉害,我带她去过一次后山打靶场附近,隔了半个月她都能自己摸过去。力气也不小,王慧霞家小凯都比不过她。”
夫妻俩笑着讨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儿子显露出的是静心钻研的学者苗头,女儿则是个天生的实干派兼孩子王,除了身体好、精力旺盛、社交能力强,暂时确实没发现类似轩轩那样定向的天赋异禀。
但无论怎样,两个孩子都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
“咱们得好好引导,尤其是轩轩这方面,别埋没了。”苏七月认真地说。
顾荆野点头,“嗯。他们喜欢什么,有能力学什么,我们就尽全力支持。我们的孩子,一定比我们有出息。”
转眼到了周末,苏七月难得不用去卫生队值班,带着两个孩子到王慧霞家串门。
年底卫生队事务繁杂,各种总结、培训、巡诊,她忙得脚不沾地,也确实好久没和闺蜜好好聊聊了。
王慧霞热情地拿出瓜子花生招待,几个孩子凑到里屋去写作业,两个大人就在外间说话。
王慧霞聊起最近又听说谁谁家的男人要转业了,语气里不免有些物伤其类的感慨。
她拉着苏七月的手,真心实意地说:“七月,多亏了你当初教我做那些薄荷膏、无患子皂,让我有了个手艺。”
“等我家那个哪天转业了,我也不怕,我就自己开个小店,专门卖这些手工东西,肯定饿不着!”
苏七月笑了:“你手艺好,人又爽利,肯定没问题。”
聊着聊着,王慧霞压低了声音,问起了计划生育的事:“七月,你是军医,懂得多。现在这政策,是不是越来越紧了?”
苏七月点了点头,语气也严肃了些:“嗯,这两年尤其严格。上面三令五申,这是铁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一旦违反,处分非常重,直接关系到前途。”
她没说得太具体,但意思已经很清楚,这在部队是条绝对不能碰的线。
王慧霞叹了口气,羡慕地看着苏七月:“还是你会生,一次凑了个‘好’字,啥心都不用操了。我是真想再要个闺女,像你家苏苏那样,多招人疼啊。”
        让苏七月惊讶的是,轩轩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火炉子边,边烧水边看书。
他膝盖上摊开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彩绘图谱版。
小家伙看得极其专注,纤细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指着一幅绘制精美的植物图片。
苏七月放轻脚步走过去,柔声问:“轩轩,在看什么书呢?能看懂吗?”
轩轩抬起头,那双酷似顾荆野的深邃眼眸里,此刻闪动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光。
他指着书页,用小奶音清晰地说道:“妈妈,这是徐长卿。《本草》里说它‘主鬼物百精,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其根有辛香气,能祛风止痛,解毒消肿。”
“这上面画的叶子脉络,和我们在后山看到的那株不太一样,后山那株的叶缘锯齿更明显一些。”
苏七月愣住了。
这本《本草纲目》虽然是绘图版,但文字部分依旧是文言,药材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都写得十分专业。
一个六岁多的孩子,不仅认得这么多复杂的字,还能理解其意,甚至能结合实地观察提出差异?!
这绝不是普通孩子能做到的。
苏七月立刻联想到,定然是两个孩子从小在空间里玩耍,长时间浸润在那充满灵气和无数珍贵药材典籍的环境里,无形中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影响。
轩轩展现出的,是近乎本能的对中医药的惊人领悟力和记忆力。
她压下心中的震惊与欣喜,目光不由得投向正在院子里和邻居小孩一起玩抓石子的苏苏。
女儿像只快乐的小麻雀,身手灵活,笑声清脆。
不知道古灵精怪的她,又会被空间滋养出怎样独特的天赋呢?
无论孩子们未来走向何方,是继承她的医术,还是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苏七月望着他们,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与温柔。
她只知道,作为母亲,她会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肥沃的土壤,最广阔的天空,让他们自由生长。
“真棒。”她摸了摸轩轩的头,柔声道,“水快开了,帮妈妈看着点,妈妈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晚上,吃完饭,轩轩和苏苏不用催促,就乖乖回了自己房间,一个看书,一个摆弄顾荆野给她做的小木枪。
主卧里,苏七月靠在床头看医书,顾荆野则在书桌前就着台灯处理文件。
苏七月放下书,想起下午的事,满脸不可思议:“荆野,你发现没有,轩轩好像对草药特别敏感。下午他居然在看《本草纲目》,还能说出徐长卿的功效,甚至指出了书上图谱和我们后山实物的细微差别。”
顾荆野抬起头,唇角微扬,露出一个“我早就注意到了”的表情。
他心思向来缜密,尤其是对于跟妻子儿女有关的事,更是细致入微。
他放下笔,转过身来说:“上次带他们去野外,他盯着地上一株半边莲看了很久,回来还问我是不是桔梗科的,说花序像。还有,他摆弄你晒的药材,从来不会弄混,气味也分得极清。”
他列举着儿子那些异于常人的小细节,语气里带着为人父的骄傲。
夫妻俩这么一合计,越是细想,越是惊讶和惊喜。
“那苏苏呢?”苏七月眼里带着笑意,“这丫头整天风风火火的,除了皮实、胆子大、朋友多,好像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天赋?”
顾荆野想起女儿,冷硬的眉眼彻底化开,带着宠溺的笑意:“她的天赋可能就是领导力?你没见院里那群小萝卜头,都跟在她后面喊苏苏姐,指东不往西。”
“上次跟隔壁小子比赛爬树,她赢了,还懂得拍拍人家肩膀说‘下次加油’,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他模仿着女儿当时小大人般的神态,把苏七月逗笑了。
“还有。”顾荆野补充道,“她记路特别厉害,我带她去过一次后山打靶场附近,隔了半个月她都能自己摸过去。力气也不小,王慧霞家小凯都比不过她。”
夫妻俩笑着讨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儿子显露出的是静心钻研的学者苗头,女儿则是个天生的实干派兼孩子王,除了身体好、精力旺盛、社交能力强,暂时确实没发现类似轩轩那样定向的天赋异禀。
但无论怎样,两个孩子都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
“咱们得好好引导,尤其是轩轩这方面,别埋没了。”苏七月认真地说。
顾荆野点头,“嗯。他们喜欢什么,有能力学什么,我们就尽全力支持。我们的孩子,一定比我们有出息。”
转眼到了周末,苏七月难得不用去卫生队值班,带着两个孩子到王慧霞家串门。
年底卫生队事务繁杂,各种总结、培训、巡诊,她忙得脚不沾地,也确实好久没和闺蜜好好聊聊了。
王慧霞热情地拿出瓜子花生招待,几个孩子凑到里屋去写作业,两个大人就在外间说话。
王慧霞聊起最近又听说谁谁家的男人要转业了,语气里不免有些物伤其类的感慨。
她拉着苏七月的手,真心实意地说:“七月,多亏了你当初教我做那些薄荷膏、无患子皂,让我有了个手艺。”
“等我家那个哪天转业了,我也不怕,我就自己开个小店,专门卖这些手工东西,肯定饿不着!”
苏七月笑了:“你手艺好,人又爽利,肯定没问题。”
聊着聊着,王慧霞压低了声音,问起了计划生育的事:“七月,你是军医,懂得多。现在这政策,是不是越来越紧了?”
苏七月点了点头,语气也严肃了些:“嗯,这两年尤其严格。上面三令五申,这是铁律,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一旦违反,处分非常重,直接关系到前途。”
她没说得太具体,但意思已经很清楚,这在部队是条绝对不能碰的线。
王慧霞叹了口气,羡慕地看着苏七月:“还是你会生,一次凑了个‘好’字,啥心都不用操了。我是真想再要个闺女,像你家苏苏那样,多招人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