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七月被孩子们逗笑了。
从小到大,顾荆野虽然不在身边,但苏七月坚持每个月都给孩子们拍了照寄过去。
这俩小家伙也早就习惯了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甚至有点小臭美。
“我们过几天就要去见爸爸了,还要特意拍照寄过去呀?”苏七月故意逗他们。
“要拍要拍!”苏苏急得直跺脚,“现在就要拍。爸爸看到新照片,就知道我们马上要去了,会更高兴!”
轩轩在一旁补充,“先寄照片和奖状,是预告。等我们到了,就是惊喜。”
孩子们小嘴叭叭,把理由说得一套一套的,他们对父亲这种天生的亲近和渴望,是任何距离都无法阻隔的。
“好,妈妈起床给你们拍。”苏七月笑着应下。
拍完照,两个小家伙又有了新主意。
苏苏提议:“妈妈,我们能拿着奖状去给姥姥和姥爷看看吗?”
轩轩没说话,但眼里也流露出同样的期待。
苏七月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哪里忍心拒绝。
早饭后,她跟公婆说了一声,便骑着自行车,带着一对兴高采烈的儿女,朝济安堂而去。
一到药店,两个孩子就像小炮弹一样冲了进去,“姥姥,姥爷!我们来看你们啦!”
“看!这是我的奖状!”
林秀兰和苏大强看到外孙和外孙女,脸上笑开了花。
林秀兰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搂住扑过来的苏苏,心肝宝贝地叫着。
一向话少严肃的苏大强,也难得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尤其是对着像个小喜鹊一样叽叽喳喳、活泼外向的苏苏,更是耐心地听她讲幼儿园的趣事,眼里满是疼爱。
林秀兰拉着苏七月到一边说话,语气伤感:“这一转眼,你们又要走了。这一去,又得好几个月见不着……”
苏七月握住母亲的手:“妈,你要是和爸愿意,等我那边安顿好了,接你们过去住段时间也行。省城也有咱们的店,有住处,方便的。”
林秀兰笑着摇摇头,“你这孩子,现在是有大出息了。可哪有走哪儿就把爹妈带到哪儿的?”
“我跟你爸在这儿挺好的,街坊邻居都熟了,店里也忙得过来。我们老了,不想再换地方折腾了。”
“你呀,就安心去工作,照顾好荆野和两个孩子,不用惦记我们。”
苏七月将父母的状态看在眼里,知道换个住所的话,两位老人又得重新适应,点头应下:“嗯,我知道。你们照顾好自己。”
想起那对不省心的哥嫂,苏七月又问:“妈,大哥他们来过吗?”
林秀兰叹了口气:“还没回去呢,估计还在城里耗着。别管他们,待不下去了自然就走了。”
苏七月问:“你希望他们留在京市吗?”
林秀兰想了想,摇头,“说心里话,妈也不想他们留下来。你哥那人,老实巴交的,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学过医,留下来也是添乱。”
她固然希望儿子过得好,但她更了解儿子儿媳的秉性,觉得他还是守着那几亩地更踏实。
硬是把人留下来,只会搅和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听到母亲这番话,苏七月彻底放心下来。
底线就是底线,绝不能因为所谓的亲情而松动。
她的善良和资源,只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说曹操曹操到,苏七月带孩子刚出了济安堂,遇到了走投无路的苏茂文。
这几天,他和妻子把该尝试的事都做了个遍。
苏茂文只有一把子力气,去建筑工地找了份小工,累死累活一天,工头还克扣工钱;
刘双喜想去饭店洗碗,人家嫌她动作慢;
夫妻俩想去摆摊,连进货的本钱和门路都摸不着。
两个孩子红星和闪闪,整天窝在招待所里喊饿,最初的兴奋早已被城市的冷漠和父母的愁苦磨光。
带来的那点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眼看就要见底。
苏茂文挨了妻子的“臭骂加挠花脸套餐”,垂头丧气地刚到药店门口,正好撞见苏七月牵着轩轩和苏苏走出来。
如今的苏七月,气质从容,衣着得体,与他的狼狈形成了鲜明对比。
“妹……”
苏七月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漠然。
“有事?”
苏茂文支支吾吾,涨红了脸,到嘴边的话就是说不出口。
躲在暗处的刘双喜见他这副窝囊样,气得冲了出来,指着苏七月骂道:“苏七月,你少装傻!给我们拿点路费!不然我们回去就跟村里人说,你在京城发达了就不认穷亲戚,连爹妈都不管!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搁!”
苏七月轻轻把两个孩子往身后拢了拢,冷笑:“说去吧。随便说。我苏七月经过你们宣传,在老家那点地方还有什么好名声可言?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路费?没有。我的钱,一分一厘都不会给你们。你们是死是活,是走是留,都跟我没关系。”
“你!”刘双喜指着苏七月,放出最后毫无力量的狠话:“好你个苏七月,你等着!”
“总有一天,我刘双喜会混得比你好!我要让你后悔!你给我等着!”
说完,她狠狠拽了一把还在发愣的苏茂文,骂骂咧咧地拖着哭哭啼啼的孩子,消失在了街角。
……
哐当、哐当——
火车规律的运行声,对于苏七月来说早已熟悉。
这五年,她带着俩孩子在京市与西南驻地之间往返多次,每一次的心境都因学业、事业的进展而不同。
唯独这一次,心情最为特殊,也最为踏实。
这是一次真正奔向家庭、奔向爱人的旅途,
从此,她与孩子们将结束这种来回颠簸的生活,扎根在顾荆野所在的地方。
软卧包厢里,苏七月睡在下铺,让两个孩子共用一张上铺。
轩轩和苏苏对此兴奋不已,仿佛拥有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基地,时不时探出脑袋,小声问妈妈还有多久到,或者分享着自己对爸爸和驻地小伙伴的期待。
有这两个小话痨在身边,漫长的旅途也变得轻快起来。
苏七月有空间这个秘密武器在,除了必要的洗漱和如厕,她几乎不用离开包厢。
然而,就在一次去洗手间的路上,她瞥见一个侧影走进了另一节车厢的硬座区。
白莉莉?
苏七月心猛地一沉。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疑似看到白莉莉了。
一次在省城,这次在火车上?
如果说是巧合,那也太过蹊跷了。
        从小到大,顾荆野虽然不在身边,但苏七月坚持每个月都给孩子们拍了照寄过去。
这俩小家伙也早就习惯了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甚至有点小臭美。
“我们过几天就要去见爸爸了,还要特意拍照寄过去呀?”苏七月故意逗他们。
“要拍要拍!”苏苏急得直跺脚,“现在就要拍。爸爸看到新照片,就知道我们马上要去了,会更高兴!”
轩轩在一旁补充,“先寄照片和奖状,是预告。等我们到了,就是惊喜。”
孩子们小嘴叭叭,把理由说得一套一套的,他们对父亲这种天生的亲近和渴望,是任何距离都无法阻隔的。
“好,妈妈起床给你们拍。”苏七月笑着应下。
拍完照,两个小家伙又有了新主意。
苏苏提议:“妈妈,我们能拿着奖状去给姥姥和姥爷看看吗?”
轩轩没说话,但眼里也流露出同样的期待。
苏七月看着他们亮晶晶的眼睛,哪里忍心拒绝。
早饭后,她跟公婆说了一声,便骑着自行车,带着一对兴高采烈的儿女,朝济安堂而去。
一到药店,两个孩子就像小炮弹一样冲了进去,“姥姥,姥爷!我们来看你们啦!”
“看!这是我的奖状!”
林秀兰和苏大强看到外孙和外孙女,脸上笑开了花。
林秀兰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搂住扑过来的苏苏,心肝宝贝地叫着。
一向话少严肃的苏大强,也难得地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尤其是对着像个小喜鹊一样叽叽喳喳、活泼外向的苏苏,更是耐心地听她讲幼儿园的趣事,眼里满是疼爱。
林秀兰拉着苏七月到一边说话,语气伤感:“这一转眼,你们又要走了。这一去,又得好几个月见不着……”
苏七月握住母亲的手:“妈,你要是和爸愿意,等我那边安顿好了,接你们过去住段时间也行。省城也有咱们的店,有住处,方便的。”
林秀兰笑着摇摇头,“你这孩子,现在是有大出息了。可哪有走哪儿就把爹妈带到哪儿的?”
“我跟你爸在这儿挺好的,街坊邻居都熟了,店里也忙得过来。我们老了,不想再换地方折腾了。”
“你呀,就安心去工作,照顾好荆野和两个孩子,不用惦记我们。”
苏七月将父母的状态看在眼里,知道换个住所的话,两位老人又得重新适应,点头应下:“嗯,我知道。你们照顾好自己。”
想起那对不省心的哥嫂,苏七月又问:“妈,大哥他们来过吗?”
林秀兰叹了口气:“还没回去呢,估计还在城里耗着。别管他们,待不下去了自然就走了。”
苏七月问:“你希望他们留在京市吗?”
林秀兰想了想,摇头,“说心里话,妈也不想他们留下来。你哥那人,老实巴交的,不是做生意的料,也没学过医,留下来也是添乱。”
她固然希望儿子过得好,但她更了解儿子儿媳的秉性,觉得他还是守着那几亩地更踏实。
硬是把人留下来,只会搅和得大家都不得安生。
听到母亲这番话,苏七月彻底放心下来。
底线就是底线,绝不能因为所谓的亲情而松动。
她的善良和资源,只留给真正值得的人。
说曹操曹操到,苏七月带孩子刚出了济安堂,遇到了走投无路的苏茂文。
这几天,他和妻子把该尝试的事都做了个遍。
苏茂文只有一把子力气,去建筑工地找了份小工,累死累活一天,工头还克扣工钱;
刘双喜想去饭店洗碗,人家嫌她动作慢;
夫妻俩想去摆摊,连进货的本钱和门路都摸不着。
两个孩子红星和闪闪,整天窝在招待所里喊饿,最初的兴奋早已被城市的冷漠和父母的愁苦磨光。
带来的那点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眼看就要见底。
苏茂文挨了妻子的“臭骂加挠花脸套餐”,垂头丧气地刚到药店门口,正好撞见苏七月牵着轩轩和苏苏走出来。
如今的苏七月,气质从容,衣着得体,与他的狼狈形成了鲜明对比。
“妹……”
苏七月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漠然。
“有事?”
苏茂文支支吾吾,涨红了脸,到嘴边的话就是说不出口。
躲在暗处的刘双喜见他这副窝囊样,气得冲了出来,指着苏七月骂道:“苏七月,你少装傻!给我们拿点路费!不然我们回去就跟村里人说,你在京城发达了就不认穷亲戚,连爹妈都不管!我看你的脸往哪儿搁!”
苏七月轻轻把两个孩子往身后拢了拢,冷笑:“说去吧。随便说。我苏七月经过你们宣传,在老家那点地方还有什么好名声可言?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路费?没有。我的钱,一分一厘都不会给你们。你们是死是活,是走是留,都跟我没关系。”
“你!”刘双喜指着苏七月,放出最后毫无力量的狠话:“好你个苏七月,你等着!”
“总有一天,我刘双喜会混得比你好!我要让你后悔!你给我等着!”
说完,她狠狠拽了一把还在发愣的苏茂文,骂骂咧咧地拖着哭哭啼啼的孩子,消失在了街角。
……
哐当、哐当——
火车规律的运行声,对于苏七月来说早已熟悉。
这五年,她带着俩孩子在京市与西南驻地之间往返多次,每一次的心境都因学业、事业的进展而不同。
唯独这一次,心情最为特殊,也最为踏实。
这是一次真正奔向家庭、奔向爱人的旅途,
从此,她与孩子们将结束这种来回颠簸的生活,扎根在顾荆野所在的地方。
软卧包厢里,苏七月睡在下铺,让两个孩子共用一张上铺。
轩轩和苏苏对此兴奋不已,仿佛拥有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基地,时不时探出脑袋,小声问妈妈还有多久到,或者分享着自己对爸爸和驻地小伙伴的期待。
有这两个小话痨在身边,漫长的旅途也变得轻快起来。
苏七月有空间这个秘密武器在,除了必要的洗漱和如厕,她几乎不用离开包厢。
然而,就在一次去洗手间的路上,她瞥见一个侧影走进了另一节车厢的硬座区。
白莉莉?
苏七月心猛地一沉。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疑似看到白莉莉了。
一次在省城,这次在火车上?
如果说是巧合,那也太过蹊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