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七月握住林秀兰的手,真诚地说:“妈,您这想法太好了。我一百个支持。”
“您才五十出头,怎么就说老了?人生下半场才刚起步呢,想学东西什么时候都不晚。”
林秀兰被女儿说得眼眶发热,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只剩下对新生活的期盼。
“对了,你爸前天打电话了,还是想让我回去。我没同意。听他那口气,一个人在老家,怕是快待不住了……”
苏七月了然一笑:“甭管他,让他再好好体会体会。妈,您就安心在这待着,他撑不住了就来了。”
“我明天中午的火车去荆野那儿,估计得待上一阵子。您平时多去我婆婆家走动走动,千万别拘束,都是一家人。”
“哎,我知道。”林秀兰连忙点头,“亲家母和明夏那孩子都特别好。你带着两个孩子路上千万注意安全,到了就给家里来个电话报平安。”
……
第二天中午,苏七月带着一对粉雕玉琢的龙凤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次她没再省钱,买的是软卧票。
比起硬卧的开放和嘈杂,软卧包厢更为安静私密,墨绿色的绒布座椅和床铺看起来也更干净舒适。
最重要的是,床铺更宽一些,足够她带着两个小家伙一起休息。
她只背了一个简单的挎包,做做样子。
至于其他所需的衣物、食品、玩具,她的灵泉空间就是最方便的百宝箱。
走进包厢,另外三个铺位还空着。
苏七月将轩轩和苏苏并排放在下铺,给他们脱掉小鞋子。
两个小家伙好奇地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个移动的新房间。
很快,另外三位乘客也陆续上车。
一位是戴着眼镜、抱着书本看起来像教师的中年妇女,
一位是穿着中山装、面色和蔼的老年干部,
还有一位,是话不多、看起来很疲惫的年轻工人。
彼此点头致意后,便各自安顿下来。
火车哐当哐当地开动了。
轩轩和苏苏马上两岁了,正是最好玩的时候。
苏七月拿出玩具递给他们。
两个孩子不哭不闹,乖巧地玩自己的。偶尔会抬头看看妈妈,得到妈妈温柔的笑容后,又安心地低头玩。
有了两个天使宝宝的陪伴,枯燥的火车旅程也变得飞快而有趣。
第二天一早,苏七月带着两个宝宝去洗漱。
刚打算回去,就听到隔壁车厢传来一阵小孩响亮的哭闹声,大概是起床气或者哪里不舒服了。
苏苏竖着小耳朵听了听,然后扭动着小身子从妈妈怀里溜下地,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扒着门框,探出小脑袋,朝着哭声传来的方向,用她那含混不清的小奶音道:“……不哭……乖哦……”
那副小大人般认真哄人的模样,配上她自己都站不太稳的小身子和糊里糊涂的发音,把周围的人都给逗笑了。
轩轩瞥了一眼妹妹,又高冷地看向车窗外。仿佛一切吵闹都与他无关。这孩子,天生带着一种高冷范儿。
漫长的旅途过后,火车终于在清晨时分停靠在了省城火车站。
苏七月一手抱着一个孩子,随着人流走出站口。
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
她站定,下一秒视线定格在不远处那道军绿色身影上。
顾荆野瘦了些,脸庞的轮廓更加硬朗,下颌线绷得紧紧的,略显疲惫,但看到母子三人后,眼里瞬间有了光。
他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几步跨到了她面前。
喉结滚动了一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沙哑开口:“……路上辛苦了。”
说着就伸手抱孩子。
两个孩子被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吓了一跳。
尤其是轩轩,小嘴一瘪,扭身把脸埋进了妈妈颈窝里,只偷偷露出一只眼睛警惕地打量着。
苏苏胆子大些,虽然也有些怯生生的,但看着顾荆野军帽上的红五星,觉得熟悉,歪着小脑袋,含糊地叫了一声:“……爸……爸?”
这一声含糊的“爸爸”,听得顾荆野眼眶一热。
“哎……”他应着,声音粗粝得厉害。
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苏苏,动作僵硬却无比轻柔。
他低头看着怀里软乎乎、香喷喷的女儿,又看看紧紧搂着妻子脖子、只给他一个后脑勺的儿子,心里满足无比。
抬起头,再次深深看向苏七月,千言万语都融在了那一眼里。
旅途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一家四口总算团聚,苏七月只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
一家人回到了他们在省城的家。
推开院门,一切照旧。
夫妻俩放下孩子,让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
孩子们适应的很快,大人反而不自在了。
以前靠着电话和信件,思念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什么肉麻话都敢在电话里说。
可真等见了面,隔了这么久,看着他越发硬朗冷峻的侧脸,她心里反而生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疏和羞涩,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才好。
还好有两个孩子在身边。
轩轩和苏苏好奇地四处探索,咿咿呀呀地指着院子里的花啊草啊问个不停,奶声奶气的声音冲淡了大人间那点微妙的尴尬。
“路上颠簸,饿了吧?”顾荆野喉结微动,“我去做饭。”
“我跟你一起做。”苏七月下意识地说。
“不用,你们歇着。”顾荆野挽起了军装袖子,“我来。”
他转身走向厨房,步伐稳健,却透着一股急于做点什么的忙乱。
苏七月抿唇笑了笑,跟着走进厨房,意念一动,从空间里取出几样新鲜的蔬菜、一块五花肉,还有几个鸡蛋。
顾荆野熟练地起锅烧油,切菜炒菜,动作流畅。
苏七月靠在门框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宽阔的肩背将普通的军装衬得格外挺括。
她轻声问:“这几个月……你都是自己做饭吃?”
“嗯。”顾荆野应着,“食堂吃多了也腻。训练完了没什么事,自己做饭……也能打发时间。”
他的声音低沉,苏七月听出了那话语背后深藏的孤寂和思念。
他是因为一个人守着这个家,太空了,才用这种方式填补没有她和孩子的空白时光。
        “您才五十出头,怎么就说老了?人生下半场才刚起步呢,想学东西什么时候都不晚。”
林秀兰被女儿说得眼眶发热,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彻底落了地,只剩下对新生活的期盼。
“对了,你爸前天打电话了,还是想让我回去。我没同意。听他那口气,一个人在老家,怕是快待不住了……”
苏七月了然一笑:“甭管他,让他再好好体会体会。妈,您就安心在这待着,他撑不住了就来了。”
“我明天中午的火车去荆野那儿,估计得待上一阵子。您平时多去我婆婆家走动走动,千万别拘束,都是一家人。”
“哎,我知道。”林秀兰连忙点头,“亲家母和明夏那孩子都特别好。你带着两个孩子路上千万注意安全,到了就给家里来个电话报平安。”
……
第二天中午,苏七月带着一对粉雕玉琢的龙凤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次她没再省钱,买的是软卧票。
比起硬卧的开放和嘈杂,软卧包厢更为安静私密,墨绿色的绒布座椅和床铺看起来也更干净舒适。
最重要的是,床铺更宽一些,足够她带着两个小家伙一起休息。
她只背了一个简单的挎包,做做样子。
至于其他所需的衣物、食品、玩具,她的灵泉空间就是最方便的百宝箱。
走进包厢,另外三个铺位还空着。
苏七月将轩轩和苏苏并排放在下铺,给他们脱掉小鞋子。
两个小家伙好奇地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这个移动的新房间。
很快,另外三位乘客也陆续上车。
一位是戴着眼镜、抱着书本看起来像教师的中年妇女,
一位是穿着中山装、面色和蔼的老年干部,
还有一位,是话不多、看起来很疲惫的年轻工人。
彼此点头致意后,便各自安顿下来。
火车哐当哐当地开动了。
轩轩和苏苏马上两岁了,正是最好玩的时候。
苏七月拿出玩具递给他们。
两个孩子不哭不闹,乖巧地玩自己的。偶尔会抬头看看妈妈,得到妈妈温柔的笑容后,又安心地低头玩。
有了两个天使宝宝的陪伴,枯燥的火车旅程也变得飞快而有趣。
第二天一早,苏七月带着两个宝宝去洗漱。
刚打算回去,就听到隔壁车厢传来一阵小孩响亮的哭闹声,大概是起床气或者哪里不舒服了。
苏苏竖着小耳朵听了听,然后扭动着小身子从妈妈怀里溜下地,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扒着门框,探出小脑袋,朝着哭声传来的方向,用她那含混不清的小奶音道:“……不哭……乖哦……”
那副小大人般认真哄人的模样,配上她自己都站不太稳的小身子和糊里糊涂的发音,把周围的人都给逗笑了。
轩轩瞥了一眼妹妹,又高冷地看向车窗外。仿佛一切吵闹都与他无关。这孩子,天生带着一种高冷范儿。
漫长的旅途过后,火车终于在清晨时分停靠在了省城火车站。
苏七月一手抱着一个孩子,随着人流走出站口。
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
她站定,下一秒视线定格在不远处那道军绿色身影上。
顾荆野瘦了些,脸庞的轮廓更加硬朗,下颌线绷得紧紧的,略显疲惫,但看到母子三人后,眼里瞬间有了光。
他大步流星地穿过人群,几步跨到了她面前。
喉结滚动了一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沙哑开口:“……路上辛苦了。”
说着就伸手抱孩子。
两个孩子被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吓了一跳。
尤其是轩轩,小嘴一瘪,扭身把脸埋进了妈妈颈窝里,只偷偷露出一只眼睛警惕地打量着。
苏苏胆子大些,虽然也有些怯生生的,但看着顾荆野军帽上的红五星,觉得熟悉,歪着小脑袋,含糊地叫了一声:“……爸……爸?”
这一声含糊的“爸爸”,听得顾荆野眼眶一热。
“哎……”他应着,声音粗粝得厉害。
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苏苏,动作僵硬却无比轻柔。
他低头看着怀里软乎乎、香喷喷的女儿,又看看紧紧搂着妻子脖子、只给他一个后脑勺的儿子,心里满足无比。
抬起头,再次深深看向苏七月,千言万语都融在了那一眼里。
旅途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一家四口总算团聚,苏七月只觉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
一家人回到了他们在省城的家。
推开院门,一切照旧。
夫妻俩放下孩子,让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
孩子们适应的很快,大人反而不自在了。
以前靠着电话和信件,思念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什么肉麻话都敢在电话里说。
可真等见了面,隔了这么久,看着他越发硬朗冷峻的侧脸,她心里反而生出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疏和羞涩,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才好。
还好有两个孩子在身边。
轩轩和苏苏好奇地四处探索,咿咿呀呀地指着院子里的花啊草啊问个不停,奶声奶气的声音冲淡了大人间那点微妙的尴尬。
“路上颠簸,饿了吧?”顾荆野喉结微动,“我去做饭。”
“我跟你一起做。”苏七月下意识地说。
“不用,你们歇着。”顾荆野挽起了军装袖子,“我来。”
他转身走向厨房,步伐稳健,却透着一股急于做点什么的忙乱。
苏七月抿唇笑了笑,跟着走进厨房,意念一动,从空间里取出几样新鲜的蔬菜、一块五花肉,还有几个鸡蛋。
顾荆野熟练地起锅烧油,切菜炒菜,动作流畅。
苏七月靠在门框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宽阔的肩背将普通的军装衬得格外挺括。
她轻声问:“这几个月……你都是自己做饭吃?”
“嗯。”顾荆野应着,“食堂吃多了也腻。训练完了没什么事,自己做饭……也能打发时间。”
他的声音低沉,苏七月听出了那话语背后深藏的孤寂和思念。
他是因为一个人守着这个家,太空了,才用这种方式填补没有她和孩子的空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