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孩子走出一段,顾明夏才像是重新学会了呼吸和走路。
苏七月问:“怎么样?近距离看清楚了?还有没有心动的感觉?”
顾明夏用力点头,“有,太有了。嫂子,我的心刚才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他看我的时候,我感觉像过电一样!”
苏七月被她逗笑,“有感觉就去试试。人生苦短,遇到喜欢的人和事,勇敢去追求,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将来不会后悔。体验过,努力过,才不枉青春一场。”
顾明夏惊讶地看着苏七月。
从小到大,她被传授的观念是,女孩子要矜持。
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这些话。
苏七月这一观点,跟顾明夏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谋而合。
无形之中,她更加喜欢苏七月了。
“嗯,我会的!谢谢嫂子。”顾明夏用力点头。
她们离开后,拐角处闪出一个身影。
正是柳如画。
她刚才恰好路过,听到几个军嫂讨论苏七月产后身材恢复得如何如何好,都不像生过孩子。
柳如画心里鄙夷不已,觉得这些人为了巴结顾团长夫人,真是睁眼说瞎话,什么都说得出口。
可当她瞥见苏七月,微微一怔。
阳光下的苏七月,穿着宽松但难掩身段的棉布裙,面色红润,肌肤细腻光泽,眼神清亮,腰肢似乎也恢复了往日的纤细。
那状态,那气色,绝非仅仅靠“伺候得好”就能达到的,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健康与活力,甚至比孕前更添风韵。
柳如画正郁闷呢,意外偷听到了俩人的对话,旋即冷笑。
顾明夏那个黄毛丫头,居然喜欢沈恪?
苏七月还敢大言不惭地鼓励她去追?
难怪苏七月一个二婚的能嫁给顾荆野,看来私底下没少主动。
柳如画想起顾明夏羞辱自己的场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好啊,正愁没机会报复回去,这下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
苏七月和顾明夏抱着孩子刚走到自家小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王慧霞那极具穿透力的大嗓门,夹杂着林秀兰温和的应和声,显得异常热闹。
推门进去,王慧霞和陶晓倩正跟林秀兰聊得热火朝天。
王慧霞怀里抱着小儿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气色红润,一看就知道月子坐得舒心畅快。
相比之下,旁边的陶晓倩就显得蔫蔫的,怀里也抱着孩子,却是有气无力地轻轻晃着,眉宇间笼着一层散不去的愁绪。
“哎哟,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王慧霞一眼看到她们,笑着嚷嚷起来,“快让我们看看俩宝贝,哎呦喂,这小模样,真是越长越俊了!”
众人入座。
王慧霞依旧是话题中心,嗓门洪亮,笑声爽朗,说起自家小儿子如何能吃能睡,如何折腾人,语气里满是幸福。
“我们家这个,小名叫小瑞,他爸说图个吉利。”王慧霞拍着怀里的儿子笑道,又问苏七月,“七月,你家这俩宝贝疙瘩,起好名儿没?”
“起了。哥哥叫顾越轩,小名轩轩;妹妹叫顾念苏,小名苏苏。”
“顾念苏,念苏……”陶晓倩轻声念了一遍,眼中流露出羡慕,“这名字真好听,真有心思。”
稍微一想,就能听出这名字里蕴含的深情。
王慧霞也连声夸好,然后用手肘碰了碰陶晓倩:“晓倩,你家吉祥的大名定了没?”
陶晓倩叹了口气,“还没呢。反正我婆婆说了,小名先叫着吉祥,等以后再生仨,正好凑齐‘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她越说声音越低,头也垂了下去,早已被这宏伟的生育指标压得喘不过气。
苏七月和王慧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心疼。
王慧霞是个炮仗脾气,拔高声音:“啥?!还真要生四个啊?你婆婆可真敢想!”
“晓倩,不是我说你,你这性子就是太软和了。你得支棱起来,狠狠反抗。她还能吃了你不成?”
陶晓倩眼圈微微泛红,小声嗫嚅:“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万一我话说重了,她气出个好歹来,我咋担待得起啊?”
“哎呀我的傻妹子!”王慧霞一拍大腿,“她身体不好才更不该瞎操心惹你生气啊。她要是真讲理,就不该这么逼你!”
“要我说,擒贼先擒王,骂婆先打夫!你就该找个月黑风高夜,把你家陶大勇揪起来,啪啪先甩他几个大耳刮子,问他到底站哪边。让他去搞定他老娘!男人不敲打不成器,你看我家那个,现在多老实!婆慈夫孝!”
她边说边比划,仿佛真扇了自家男人几巴掌似的。
这番彪悍的言论把大家都逗笑了,连愁眉苦脸的陶晓倩都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虽然知道这不现实,但气氛确实活跃了不少。
陶晓倩感慨,“看着他们这么一点点大,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这日子,感觉望不到头。”
“嗐,谁不是这么过来的?”王慧霞大手一挥,语气豁达,“我刚生小凯那会儿也这么想,觉得这小人儿什么时候才能离手啊?”
“可你猜怎么着?一眨眼,屁大点孩子就满地跑了!再一眨眼,都能打酱油了!”
“时间啊,你不特意去琢磨它,它就偷偷溜走了。最实在的变化,就是你看得见的孩子一天一个样,不知不觉,就给你养大了!”
她话锋一转,又推心置腹地对陶晓倩说:“晓倩,听姐一句劝,真想日子过得顺心,真想把你家吉祥好好带大,赶紧想办法让你婆婆回老家去。”
“你家那老人在跟前,说是帮忙,其实帮的有限,给你添的堵、受的磨搓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你又不像七月妹子,一口气生了俩,还得上班,实在忙不过来需要人搭把手。你就一个娃,自己带累是累点,但心里痛快啊!”
这话算是说到了陶晓倩心坎里。
她何尝不想?
婆婆没出月子就念叨二胎,现在变本加厉,她都快抑郁了。
之前一直鼓不起勇气,现在听王慧霞这么一说,心里那点反抗的小火苗终于旺了些。
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陶晓倩看向正在院子里忙活的林秀兰,轻声问苏七月:“七月,婶子会一直在这儿帮你带孩子吗?”
苏七月摇摇头,语气怅然:“过阵子,我也得让妈回老家去了。”
“一是放心不下我爸一个人在家,怕他吃不好睡不好。二来,我嫂子前阵子打电话来,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盼着我妈早点回去。”
婆婆长期照顾出嫁的女儿坐月子带孩子,家里的儿媳妇难免会有想法,这点大家心照不宣。
王慧霞和陶晓倩听了,都跟着叹了口气。
是啊,苏七月自己带俩孩子,忙是肯定忙不过来,但让林秀兰一直留下也不现实,老家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苏七月问:“怎么样?近距离看清楚了?还有没有心动的感觉?”
顾明夏用力点头,“有,太有了。嫂子,我的心刚才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他看我的时候,我感觉像过电一样!”
苏七月被她逗笑,“有感觉就去试试。人生苦短,遇到喜欢的人和事,勇敢去追求,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将来不会后悔。体验过,努力过,才不枉青春一场。”
顾明夏惊讶地看着苏七月。
从小到大,她被传授的观念是,女孩子要矜持。
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这些话。
苏七月这一观点,跟顾明夏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谋而合。
无形之中,她更加喜欢苏七月了。
“嗯,我会的!谢谢嫂子。”顾明夏用力点头。
她们离开后,拐角处闪出一个身影。
正是柳如画。
她刚才恰好路过,听到几个军嫂讨论苏七月产后身材恢复得如何如何好,都不像生过孩子。
柳如画心里鄙夷不已,觉得这些人为了巴结顾团长夫人,真是睁眼说瞎话,什么都说得出口。
可当她瞥见苏七月,微微一怔。
阳光下的苏七月,穿着宽松但难掩身段的棉布裙,面色红润,肌肤细腻光泽,眼神清亮,腰肢似乎也恢复了往日的纤细。
那状态,那气色,绝非仅仅靠“伺候得好”就能达到的,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健康与活力,甚至比孕前更添风韵。
柳如画正郁闷呢,意外偷听到了俩人的对话,旋即冷笑。
顾明夏那个黄毛丫头,居然喜欢沈恪?
苏七月还敢大言不惭地鼓励她去追?
难怪苏七月一个二婚的能嫁给顾荆野,看来私底下没少主动。
柳如画想起顾明夏羞辱自己的场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好啊,正愁没机会报复回去,这下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
苏七月和顾明夏抱着孩子刚走到自家小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王慧霞那极具穿透力的大嗓门,夹杂着林秀兰温和的应和声,显得异常热闹。
推门进去,王慧霞和陶晓倩正跟林秀兰聊得热火朝天。
王慧霞怀里抱着小儿子,笑得见牙不见眼,气色红润,一看就知道月子坐得舒心畅快。
相比之下,旁边的陶晓倩就显得蔫蔫的,怀里也抱着孩子,却是有气无力地轻轻晃着,眉宇间笼着一层散不去的愁绪。
“哎哟,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王慧霞一眼看到她们,笑着嚷嚷起来,“快让我们看看俩宝贝,哎呦喂,这小模样,真是越长越俊了!”
众人入座。
王慧霞依旧是话题中心,嗓门洪亮,笑声爽朗,说起自家小儿子如何能吃能睡,如何折腾人,语气里满是幸福。
“我们家这个,小名叫小瑞,他爸说图个吉利。”王慧霞拍着怀里的儿子笑道,又问苏七月,“七月,你家这俩宝贝疙瘩,起好名儿没?”
“起了。哥哥叫顾越轩,小名轩轩;妹妹叫顾念苏,小名苏苏。”
“顾念苏,念苏……”陶晓倩轻声念了一遍,眼中流露出羡慕,“这名字真好听,真有心思。”
稍微一想,就能听出这名字里蕴含的深情。
王慧霞也连声夸好,然后用手肘碰了碰陶晓倩:“晓倩,你家吉祥的大名定了没?”
陶晓倩叹了口气,“还没呢。反正我婆婆说了,小名先叫着吉祥,等以后再生仨,正好凑齐‘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她越说声音越低,头也垂了下去,早已被这宏伟的生育指标压得喘不过气。
苏七月和王慧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心疼。
王慧霞是个炮仗脾气,拔高声音:“啥?!还真要生四个啊?你婆婆可真敢想!”
“晓倩,不是我说你,你这性子就是太软和了。你得支棱起来,狠狠反抗。她还能吃了你不成?”
陶晓倩眼圈微微泛红,小声嗫嚅:“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万一我话说重了,她气出个好歹来,我咋担待得起啊?”
“哎呀我的傻妹子!”王慧霞一拍大腿,“她身体不好才更不该瞎操心惹你生气啊。她要是真讲理,就不该这么逼你!”
“要我说,擒贼先擒王,骂婆先打夫!你就该找个月黑风高夜,把你家陶大勇揪起来,啪啪先甩他几个大耳刮子,问他到底站哪边。让他去搞定他老娘!男人不敲打不成器,你看我家那个,现在多老实!婆慈夫孝!”
她边说边比划,仿佛真扇了自家男人几巴掌似的。
这番彪悍的言论把大家都逗笑了,连愁眉苦脸的陶晓倩都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虽然知道这不现实,但气氛确实活跃了不少。
陶晓倩感慨,“看着他们这么一点点大,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这日子,感觉望不到头。”
“嗐,谁不是这么过来的?”王慧霞大手一挥,语气豁达,“我刚生小凯那会儿也这么想,觉得这小人儿什么时候才能离手啊?”
“可你猜怎么着?一眨眼,屁大点孩子就满地跑了!再一眨眼,都能打酱油了!”
“时间啊,你不特意去琢磨它,它就偷偷溜走了。最实在的变化,就是你看得见的孩子一天一个样,不知不觉,就给你养大了!”
她话锋一转,又推心置腹地对陶晓倩说:“晓倩,听姐一句劝,真想日子过得顺心,真想把你家吉祥好好带大,赶紧想办法让你婆婆回老家去。”
“你家那老人在跟前,说是帮忙,其实帮的有限,给你添的堵、受的磨搓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你又不像七月妹子,一口气生了俩,还得上班,实在忙不过来需要人搭把手。你就一个娃,自己带累是累点,但心里痛快啊!”
这话算是说到了陶晓倩心坎里。
她何尝不想?
婆婆没出月子就念叨二胎,现在变本加厉,她都快抑郁了。
之前一直鼓不起勇气,现在听王慧霞这么一说,心里那点反抗的小火苗终于旺了些。
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陶晓倩看向正在院子里忙活的林秀兰,轻声问苏七月:“七月,婶子会一直在这儿帮你带孩子吗?”
苏七月摇摇头,语气怅然:“过阵子,我也得让妈回老家去了。”
“一是放心不下我爸一个人在家,怕他吃不好睡不好。二来,我嫂子前阵子打电话来,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盼着我妈早点回去。”
婆婆长期照顾出嫁的女儿坐月子带孩子,家里的儿媳妇难免会有想法,这点大家心照不宣。
王慧霞和陶晓倩听了,都跟着叹了口气。
是啊,苏七月自己带俩孩子,忙是肯定忙不过来,但让林秀兰一直留下也不现实,老家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