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
冰冷的雨水拍打着紧绷的车篷布,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
军用卡车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颠簸、摇晃。
每一次的起伏,都让车厢里的人们东倒西歪,发出压抑的惊呼。
苏七月双手抓住冰冷的车帮,努力对抗着那要将她抛甩出去的巨大惯性。
每一次颠簸,她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小张紧紧挨在她身边,一只手臂牢牢护在她身侧,脸色同样苍白,紧张地盯着她。
不知过了多久,车子终于停下来。
掀开篷布,一股混合着土腥味、血腥味、硝烟味以及排泄物恶臭的的气息,裹挟着冰冷的雨水,瞬间灌满了整个车厢。
“快!下车!动作快!”吴丽君嘶哑的吼声在风雨中响起。
苏七月在小张的搀扶下挪到车尾。
当她踩上湿滑的踏板,终于踏足这片被灾难撕裂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撼。
触目所及,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泥泞汪洋。
浑浊的黄褐色泥水在低洼处肆意流淌,汇聚成潭。
泥水里裹挟着折断的树木、破碎的家具、撕裂的衣物、还有几只泡得发胀的死鸡死鸭……
房屋倒塌,断裂的房梁、破碎的土墙、扭曲的铁皮到处都是……
几个临时搭建的军用大帐篷在风雨中飘摇,成了这片泥泞地狱中唯一的“安全岛”。
帐篷外面,几个穿着湿透军装的人影在泥水里艰难地跋涉呼喊着。
更远处,影影绰绰的救援队伍在滑坡体边缘移动。
铁锹和钢钎碰撞的声音、偶尔沉闷的爆破声、还有声嘶力竭的呼喊和指挥声,穿透雨幕隐隐传来,构成一幅绝望而壮烈的背景。
伤员!
到处都是伤员!
简易担架就放在泥水里,上面躺着痛苦呻吟、浑身泥血的人。
帐篷门口挤满了淋着雨等待处理的轻伤员。
有的抱着流血的手臂,
有的抱着扭曲变形的腿,脸上写满了痛苦、恐惧和麻木。
苏七月的心揪成一团。
顾荆野在哪里?
他在那最危险的前沿吗?
他安全吗?
“吴队长,你们可算来了!”一个浑身泥浆的军官深一脚浅一脚地冲过来,声音焦灼,“药品,快!伤员太多了,安置点快撑不住了!几个重伤员血压不稳,急需处置!”
吴丽君迅速扫视了一圈,语速快得像打枪:“小刘、小王!立刻把药品器械搬到一号帐篷手术区!”
“小李、小赵,去协助转运重伤员!动作快!”
“……”
安排完其他人手,她转向苏七月,有些忧虑:“苏医生,你跟我来。你只许待在二号帐篷,那是相对安全的轻伤员处置区。小张,寸步不离!苏医生有任何不适或者要求,立刻向我报告!听清楚没有?”
“是!”小张大声应道,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明白。”苏七月用力点头,声音发紧,但异常清晰。
她努力压下心头的担忧和恐惧。
眼前这些在泥泞中痛苦挣扎的生命,更需要她。
泥泞中,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指定的二号帐篷。
终于踏上帐篷入口处一块相对干硬的垫脚石,身体因为重心不稳而微微晃动。
这时,一只戴着橡胶手套的手,及时稳稳地扶住了她的手臂。
“小心。”
苏七月抬头,透过雨衣的帽檐,看到了沈恪那张沾着泥水的脸。
他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军用雨衣,里面露出实验室的白大褂一角。
同样满身泥泞,显得有几分狼狈,但镜片后的眼神异常专注和冷静。
“沈工……”
沈恪的目光在她巨大的孕肚上快速扫过,语气复杂,“我多少懂点急救,也能处理外伤,想着总能帮点忙。”
他一边解释,一边搀扶着苏七月走进帐篷,“你,注意安全。”
帐篷里同样一片繁忙。
临时诊台上面躺满了伤员。
卫生员和临时征召的懂包扎的村民在忙碌着。
各种声音充斥耳膜,空气浑浊而压抑。
“嗯!”苏七月看到沈恪,心中莫名安定了一瞬。
在研究室长期的合作中,沈恪的细致、条理和对她指令的精准理解早已形成默契。
“沈工,麻烦你协助我。小张,准备清创包、缝合包、止血带、夹板、绷带!快!”
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几人立刻投入了战斗。
苏七月迅速进入状态,她走到离门口最近的一个行军床边,上面躺着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抱着血肉模糊的左小腿,疼得脸色惨白,牙齿咯咯作响。
“别怕,孩子。”苏七月的声音温柔而充满力量。她动作麻利地戴上手套,一边快速检查伤口,一边对小张下令:“生理盐水冲洗,暴露伤口。”
“沈工,评估远端血运和感觉,准备清创。”
沈恪立刻会意,手指精准地按压在少年脚背的动脉上,“脚趾能动吗?有没有发麻发木的感觉?”
生理盐水冲掉泥污,露出深可见骨、边缘翻卷的撕裂伤,甚至能看到森白的骨茬。
少年发出压抑的痛呼。
苏七月眉头紧锁,手下动作却快如闪电。
止血钳精准夹闭活跃的出血点,弯剪飞快地修剪掉坏死的皮缘组织,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她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被旁边的小张小心地擦去。
“贯穿伤,需要探查,准备缝合线,破伤风抗毒素。”苏七月语速飞快地下达指令,手上的缝合针已经穿好了线,银光一闪,稳稳地刺入皮肉。
她的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道狰狞的伤口和这个痛苦的孩子。
沈恪默契地递上需要的器械,同时快速记录着伤员的体征和处置情况,偶尔低声提醒一句:“血压偏低,注意补液。”
或者“伤口污染严重,考虑加大抗生素剂量?”
他的存在,极大地分担了苏七月的压力,让她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救治上。
处理完这个重伤的少年,苏七月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又立刻转向下一个伤员。
那是一个被倒塌门框砸中胸口、呼吸困难的老人。
她快速移动听诊器,判断着是否有血气胸的风险……
        冰冷的雨水拍打着紧绷的车篷布,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
军用卡车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颠簸、摇晃。
每一次的起伏,都让车厢里的人们东倒西歪,发出压抑的惊呼。
苏七月双手抓住冰冷的车帮,努力对抗着那要将她抛甩出去的巨大惯性。
每一次颠簸,她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小张紧紧挨在她身边,一只手臂牢牢护在她身侧,脸色同样苍白,紧张地盯着她。
不知过了多久,车子终于停下来。
掀开篷布,一股混合着土腥味、血腥味、硝烟味以及排泄物恶臭的的气息,裹挟着冰冷的雨水,瞬间灌满了整个车厢。
“快!下车!动作快!”吴丽君嘶哑的吼声在风雨中响起。
苏七月在小张的搀扶下挪到车尾。
当她踩上湿滑的踏板,终于踏足这片被灾难撕裂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撼。
触目所及,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泥泞汪洋。
浑浊的黄褐色泥水在低洼处肆意流淌,汇聚成潭。
泥水里裹挟着折断的树木、破碎的家具、撕裂的衣物、还有几只泡得发胀的死鸡死鸭……
房屋倒塌,断裂的房梁、破碎的土墙、扭曲的铁皮到处都是……
几个临时搭建的军用大帐篷在风雨中飘摇,成了这片泥泞地狱中唯一的“安全岛”。
帐篷外面,几个穿着湿透军装的人影在泥水里艰难地跋涉呼喊着。
更远处,影影绰绰的救援队伍在滑坡体边缘移动。
铁锹和钢钎碰撞的声音、偶尔沉闷的爆破声、还有声嘶力竭的呼喊和指挥声,穿透雨幕隐隐传来,构成一幅绝望而壮烈的背景。
伤员!
到处都是伤员!
简易担架就放在泥水里,上面躺着痛苦呻吟、浑身泥血的人。
帐篷门口挤满了淋着雨等待处理的轻伤员。
有的抱着流血的手臂,
有的抱着扭曲变形的腿,脸上写满了痛苦、恐惧和麻木。
苏七月的心揪成一团。
顾荆野在哪里?
他在那最危险的前沿吗?
他安全吗?
“吴队长,你们可算来了!”一个浑身泥浆的军官深一脚浅一脚地冲过来,声音焦灼,“药品,快!伤员太多了,安置点快撑不住了!几个重伤员血压不稳,急需处置!”
吴丽君迅速扫视了一圈,语速快得像打枪:“小刘、小王!立刻把药品器械搬到一号帐篷手术区!”
“小李、小赵,去协助转运重伤员!动作快!”
“……”
安排完其他人手,她转向苏七月,有些忧虑:“苏医生,你跟我来。你只许待在二号帐篷,那是相对安全的轻伤员处置区。小张,寸步不离!苏医生有任何不适或者要求,立刻向我报告!听清楚没有?”
“是!”小张大声应道,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明白。”苏七月用力点头,声音发紧,但异常清晰。
她努力压下心头的担忧和恐惧。
眼前这些在泥泞中痛苦挣扎的生命,更需要她。
泥泞中,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指定的二号帐篷。
终于踏上帐篷入口处一块相对干硬的垫脚石,身体因为重心不稳而微微晃动。
这时,一只戴着橡胶手套的手,及时稳稳地扶住了她的手臂。
“小心。”
苏七月抬头,透过雨衣的帽檐,看到了沈恪那张沾着泥水的脸。
他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军用雨衣,里面露出实验室的白大褂一角。
同样满身泥泞,显得有几分狼狈,但镜片后的眼神异常专注和冷静。
“沈工……”
沈恪的目光在她巨大的孕肚上快速扫过,语气复杂,“我多少懂点急救,也能处理外伤,想着总能帮点忙。”
他一边解释,一边搀扶着苏七月走进帐篷,“你,注意安全。”
帐篷里同样一片繁忙。
临时诊台上面躺满了伤员。
卫生员和临时征召的懂包扎的村民在忙碌着。
各种声音充斥耳膜,空气浑浊而压抑。
“嗯!”苏七月看到沈恪,心中莫名安定了一瞬。
在研究室长期的合作中,沈恪的细致、条理和对她指令的精准理解早已形成默契。
“沈工,麻烦你协助我。小张,准备清创包、缝合包、止血带、夹板、绷带!快!”
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几人立刻投入了战斗。
苏七月迅速进入状态,她走到离门口最近的一个行军床边,上面躺着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抱着血肉模糊的左小腿,疼得脸色惨白,牙齿咯咯作响。
“别怕,孩子。”苏七月的声音温柔而充满力量。她动作麻利地戴上手套,一边快速检查伤口,一边对小张下令:“生理盐水冲洗,暴露伤口。”
“沈工,评估远端血运和感觉,准备清创。”
沈恪立刻会意,手指精准地按压在少年脚背的动脉上,“脚趾能动吗?有没有发麻发木的感觉?”
生理盐水冲掉泥污,露出深可见骨、边缘翻卷的撕裂伤,甚至能看到森白的骨茬。
少年发出压抑的痛呼。
苏七月眉头紧锁,手下动作却快如闪电。
止血钳精准夹闭活跃的出血点,弯剪飞快地修剪掉坏死的皮缘组织,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她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被旁边的小张小心地擦去。
“贯穿伤,需要探查,准备缝合线,破伤风抗毒素。”苏七月语速飞快地下达指令,手上的缝合针已经穿好了线,银光一闪,稳稳地刺入皮肉。
她的眼神专注得可怕,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这道狰狞的伤口和这个痛苦的孩子。
沈恪默契地递上需要的器械,同时快速记录着伤员的体征和处置情况,偶尔低声提醒一句:“血压偏低,注意补液。”
或者“伤口污染严重,考虑加大抗生素剂量?”
他的存在,极大地分担了苏七月的压力,让她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救治上。
处理完这个重伤的少年,苏七月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又立刻转向下一个伤员。
那是一个被倒塌门框砸中胸口、呼吸困难的老人。
她快速移动听诊器,判断着是否有血气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