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却目光沉沉的盯着下方一众朝臣,只吐出一句话:“念念当得起‘护国’二字,朕意已决,不必 再议。”
他们不明白念念的重要性,可皇帝自己心里清楚。
此去北境,念念她有可能会因此丢命。
她要救的不止是大梁的百姓,更是这天下的苍生。
护国二字,她如何担不起?
只是,蚀天者之事如今还不便公之于众。
一方面是因为此事太过诡异恐引起百姓惊慌引发大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他还没有肃清腐泉真人身后的势力,不想打草惊蛇。
但此事关系到的不止他大梁一国,而是全天下百姓的存亡。
若他们存在的这一方世界被毁灭,面临灭国的可不止他大梁一家。
因此,皇帝在经过一夜的认真考虑之后,决定派特使前往各国送信,将此事告知各国国君。
在世界的生死存亡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恩怨已算不得什么。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要肃清朝堂,将朝中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全部剔除掉,以便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生死大劫。
做为一国之君,他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念念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身上。
想到这里,他目光严肃的盯着下方群臣朗声道:“朕还有几件事情要宣布:
“第一件,靖安王一案,案情早已查清,相关人犯也已全部到案,着刑部即刻办理不得有误。”
“臣领旨。”刑部尚书立刻出班接旨。
“第二件,礼部科考舞弊案,已经查明,系礼部尚书段士诚勾连一众礼部官员所办,所有相关人员一律严惩不贷,着大理寺卿宋谨之着手办理。”
“另,吏部侍郎徐朗调任礼部暂代礼部侍郎一职,协助大理寺卿办理礼部科考舞弊一案。”
宋谨之与徐朗两人立刻出班领命。
“臣,领旨。”
“第三件......。”
皇帝再次扫视了一圈下方群臣冷冷道:
“大皇子赵贤勾结太后与贵妃刘氏意图谋反弑君,赵贤自皇家玉碟除名,贬为庶人,幽禁宗正寺,终身不得出,不可赦免。”
“贵妃刘氏褫夺封号贬为庶人。”
“太后身体不适,移居城外皇家别院养病。”
此番话一出,下方众臣俱都心头一凛。
太后寿诞上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还历历在目,也都知道太后病重,都在暗自猜测皇帝会如何处置此事。
刘家倒台已成必然,但他们没有想到,皇帝竟连自己的长子都一并处置了。
他们可是都知道,自那日宫宴出事之后,大皇子就长跪宫门不起,口口声声哭诉自己毫不知情。
皇帝一连几日都没有发话,众朝臣都以为皇帝心软了,想对这个儿子从轻处置。
如今看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了。
这还没完,接下来皇帝又道:“三皇子赵澈,勾结妖人意图作乱,其行可诛,其心当诛!”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臣心上。
“勾结妖人!”这可不比大皇子的罪名轻多少。
“然。”皇帝话锋一转,语气复杂:“念其年少,又受妖人蛊惑,且未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朕,决定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戴罪立功?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究竟有什么打算。
皇帝继续道:“即日起,褫夺其皇子封号,贬为庶民。但准其以白身随北伐大军一同前往北境在军中效力。”
到说这里,他的目光看向顾云舟:
“不准其领任何军职,一切听从主帅顾云舟调遣,若能立下军功,其罪或酌情宽宥,若再行差踏错,或临阵脱逃,两罪并罚,立斩不赦!”
皇帝这话一出,众臣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三皇子被褫夺皇子身份,这辈子注定与皇位无缘。
这是他身为帝王的威严。
但身为一个父亲,又不可能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三皇子虽有错,但罪不至死,所以皇帝还愿意给他一个能够活下去的机会。
这是他身为父亲的慈爱。
【哇噢!皇帝老头儿,这一手玩的溜啊!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顺便把这个烫手山芋丢我大哥怀里,高,实在是高,不愧是玩权谋的高手。】
皇帝:.....。
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
这丫头又想扒朕的底裤了。
正在这时,顾云舟赶紧上前一步沉声道:“末将领旨。”
说完又对着妹妹一顿挤眉弄眼。
知道妹妹胆子大,没想到胆子居然这么大。
他可是从他爹那里听说了,满朝文武,包括皇帝都能听到念念的心声。
这简直就是在阎王殿门口反复横跳啊。
顾云舟冷汗淋淋。
反观顾兴,面色如常,压根没往心里去。
这算啥,更劲爆的吐槽他们都听过了,连皇帝被戴绿帽的瓜,都被当着文武百官爆了出来。
相较之下,这一句简直就是在夸皇帝好不啦。
怀着复杂的心情,一众文武大臣纷纷离开大殿。
有很多心思机敏的大臣已经察觉到的此次北伐的不同寻常。
只是皇帝不愿多说,做为臣子他们自然不敢多问。
都揣着疑惑纷纷下朝回自己的衙门准备北伐相关事宜去了。
御书房
左右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顾家父子三人,还有陶大勇等几位被皇帝钦点的武将全都在列。
“众位爱卿,把几位叫到此处是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要告诉你们。”皇帝神情严肃的率先开口。
在场的人神情也都变的严肃起来。
“云舟,你来把边关如今的情况说给诸卿听听。”皇帝冷声道。
“是,陛下,”
顾云舟转头看向众人,一字一句的把边关战场的情况讲了出来。
听到北漠的那些士兵居然能死而复生,还变成了只知杀戮的恶魔,几人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原来,边关的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
“陛下,既然边关的战事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那顾小侍郎,不对,是长乐公主要一同北伐是不是也与此事有关?”
左相略一沉吟后开口道。
“不错,此事确实与她有关,因为她是唯一能拯救这场灾难的人。”
        他们不明白念念的重要性,可皇帝自己心里清楚。
此去北境,念念她有可能会因此丢命。
她要救的不止是大梁的百姓,更是这天下的苍生。
护国二字,她如何担不起?
只是,蚀天者之事如今还不便公之于众。
一方面是因为此事太过诡异恐引起百姓惊慌引发大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他还没有肃清腐泉真人身后的势力,不想打草惊蛇。
但此事关系到的不止他大梁一国,而是全天下百姓的存亡。
若他们存在的这一方世界被毁灭,面临灭国的可不止他大梁一家。
因此,皇帝在经过一夜的认真考虑之后,决定派特使前往各国送信,将此事告知各国国君。
在世界的生死存亡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恩怨已算不得什么。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要肃清朝堂,将朝中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全部剔除掉,以便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生死大劫。
做为一国之君,他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念念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身上。
想到这里,他目光严肃的盯着下方群臣朗声道:“朕还有几件事情要宣布:
“第一件,靖安王一案,案情早已查清,相关人犯也已全部到案,着刑部即刻办理不得有误。”
“臣领旨。”刑部尚书立刻出班接旨。
“第二件,礼部科考舞弊案,已经查明,系礼部尚书段士诚勾连一众礼部官员所办,所有相关人员一律严惩不贷,着大理寺卿宋谨之着手办理。”
“另,吏部侍郎徐朗调任礼部暂代礼部侍郎一职,协助大理寺卿办理礼部科考舞弊一案。”
宋谨之与徐朗两人立刻出班领命。
“臣,领旨。”
“第三件......。”
皇帝再次扫视了一圈下方群臣冷冷道:
“大皇子赵贤勾结太后与贵妃刘氏意图谋反弑君,赵贤自皇家玉碟除名,贬为庶人,幽禁宗正寺,终身不得出,不可赦免。”
“贵妃刘氏褫夺封号贬为庶人。”
“太后身体不适,移居城外皇家别院养病。”
此番话一出,下方众臣俱都心头一凛。
太后寿诞上发生的事情,他们都还历历在目,也都知道太后病重,都在暗自猜测皇帝会如何处置此事。
刘家倒台已成必然,但他们没有想到,皇帝竟连自己的长子都一并处置了。
他们可是都知道,自那日宫宴出事之后,大皇子就长跪宫门不起,口口声声哭诉自己毫不知情。
皇帝一连几日都没有发话,众朝臣都以为皇帝心软了,想对这个儿子从轻处置。
如今看来,他们的担心是多余了。
这还没完,接下来皇帝又道:“三皇子赵澈,勾结妖人意图作乱,其行可诛,其心当诛!”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臣心上。
“勾结妖人!”这可不比大皇子的罪名轻多少。
“然。”皇帝话锋一转,语气复杂:“念其年少,又受妖人蛊惑,且未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朕,决定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戴罪立功?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究竟有什么打算。
皇帝继续道:“即日起,褫夺其皇子封号,贬为庶民。但准其以白身随北伐大军一同前往北境在军中效力。”
到说这里,他的目光看向顾云舟:
“不准其领任何军职,一切听从主帅顾云舟调遣,若能立下军功,其罪或酌情宽宥,若再行差踏错,或临阵脱逃,两罪并罚,立斩不赦!”
皇帝这话一出,众臣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三皇子被褫夺皇子身份,这辈子注定与皇位无缘。
这是他身为帝王的威严。
但身为一个父亲,又不可能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三皇子虽有错,但罪不至死,所以皇帝还愿意给他一个能够活下去的机会。
这是他身为父亲的慈爱。
【哇噢!皇帝老头儿,这一手玩的溜啊!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顺便把这个烫手山芋丢我大哥怀里,高,实在是高,不愧是玩权谋的高手。】
皇帝:.....。
看透不说透,才是好朋友。
这丫头又想扒朕的底裤了。
正在这时,顾云舟赶紧上前一步沉声道:“末将领旨。”
说完又对着妹妹一顿挤眉弄眼。
知道妹妹胆子大,没想到胆子居然这么大。
他可是从他爹那里听说了,满朝文武,包括皇帝都能听到念念的心声。
这简直就是在阎王殿门口反复横跳啊。
顾云舟冷汗淋淋。
反观顾兴,面色如常,压根没往心里去。
这算啥,更劲爆的吐槽他们都听过了,连皇帝被戴绿帽的瓜,都被当着文武百官爆了出来。
相较之下,这一句简直就是在夸皇帝好不啦。
怀着复杂的心情,一众文武大臣纷纷离开大殿。
有很多心思机敏的大臣已经察觉到的此次北伐的不同寻常。
只是皇帝不愿多说,做为臣子他们自然不敢多问。
都揣着疑惑纷纷下朝回自己的衙门准备北伐相关事宜去了。
御书房
左右相,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顾家父子三人,还有陶大勇等几位被皇帝钦点的武将全都在列。
“众位爱卿,把几位叫到此处是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要告诉你们。”皇帝神情严肃的率先开口。
在场的人神情也都变的严肃起来。
“云舟,你来把边关如今的情况说给诸卿听听。”皇帝冷声道。
“是,陛下,”
顾云舟转头看向众人,一字一句的把边关战场的情况讲了出来。
听到北漠的那些士兵居然能死而复生,还变成了只知杀戮的恶魔,几人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
原来,边关的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
“陛下,既然边关的战事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那顾小侍郎,不对,是长乐公主要一同北伐是不是也与此事有关?”
左相略一沉吟后开口道。
“不错,此事确实与她有关,因为她是唯一能拯救这场灾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