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朗原本就准备就段士诚的事情与顾兴商量一下后续的计划,于是便随着一起回了顾府。
三人刚刚回到顾府就被告知,顾家的族老们已经到了,刚被安置在客院中休息用饭。
顾兴很是诧异,若不是徐静婉提起,他都差点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信不是早就送回老家了吗?他们怎么这个时候才到?”
徐静婉一言难尽的看他一眼:“等吃完饭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徐朗听说是顾家族内有人到了,用过饭后,也跟着一并到了客院。
来的人除了族长之外,还有两个族亲并带着几个族内的年轻人。
此时,一群人刚刚用过饭,也已经洗漱休整过一番,但看起来依旧面有菜色,狼狈不堪。
徐静婉在顾兴耳边低声道:“这已经好多了,一群人刚刚上门时,把门房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从哪里来了一群乞丐呢,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咱们的族亲。”
顾兴满脸疑惑,啥情况这是?
他在京城当官,平日里也没少照顾族里,此次还特意给了盘缠,一群人咋会这么惨?
看到顾兴到来,族长两恨含泪扑了上来:“兴子啊!叔叔总算见到你,这一路走到京城,我这条老命都差点搭进去啊!呜呜呜......。”
“三叔,你别急,坐下好好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顾三叔在椅子上坐下抬起袖子擦了把脸这才说道:
“别提了,接到你的书信之后,我们就带着族谱赶过来了。
你也知道,咱家离京也不算太远,我就想着带上几个年轻后生一起进京见识见识,结果也就奇了怪了,这一路之上啊,是状况百出......。”
在顾三叔断断续续的讲述之下,顾兴这才明白事情原委。
原来,一行人自出了村子之后,先是同行的堂伯生病耽误了几天时间。
接着又是另一位族叔崴了脚,他们又耽误了几天时间。
好容易可以继续赶路了,哎,他们又遭了贼,身上的银子都被偷了不说,连族谱也丢了。
没办法,一行人只好又找到最近的衙门报了官。
官府听说他们是顾大将军的族亲,此次上京也是特意去看望顾大将军之后,倒也没有怠慢,派人四处搜捕。
最终贼倒是抓到了,但银子已经被他给挥霍完了,好在族谱倒是找回来了。
当地县令人还不错,借给他们了十两银子,让他们继续赶路。
原本一行人,省着点用十两银子也能到京城。
结果,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银子又丢了。
似乎冥冥中有一股力量一直在阻止他们前行一样。
接下来,也是各种各样状况频出,不是这个出事就是那个出事。
大街上走着走着能丢个人,找两天才找着,人差点被人牙子给卖到煤窑里。
更奇葩的一次,平白在街上走着,族中的一个小伙子被官差当成逃犯给抓进了大牢。
后来他们百般解释也没有用,最后又把顾兴搬了出来,衙门这才把人给放了。
好在前一段时间,一行人终于没那么倒霉了,这才靠着一路乞讨到了京城。
说到这里,顾三叔是再次老泪纵横:
“兴子啊,你说我们咋这么倒霉呢!这一路走的,哎哟,你是不知道啊,你叔我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的苦啊!”
顾兴脸皮抽了抽,想笑吧又不敢笑,他转过头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才回过头满脸同情的说道:
“族叔,你们辛苦了,先好好休整几日,等您几位休息好了,我带您几位到京城好好逛逛。”
“哎!哎!那要是上街你可得多带点银子,多带几个护卫,别让人再把银子给偷了啊!”
顾兴:......。“哎!”
顾念念站在边上听得目瞪口呆。
她也是一个人一路跑到京城的,虽然也挺惨吧,但是比起这几位族亲好像顺利太多了。
于是在心里问道:【统子,啥情况,他们几个人咋这么倒霉?】
【嗨!还不是因为那个顾瑶瑶,不对是楚月,以前她身上有天道庇佑,她不想让这些人来,所以他们就一直出事,后来楚月不是没了吗?也就没有阻碍了,所以他们这才能顺利到达京城。】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怎么好端端的一行人一起赶路还能状况百出。】
听到顾念念的心声,顾兴这才记起闺女还跟着呢,于是把顾念念拉到众人面前介绍道:
“三叔,五叔,堂兄,她就是念念,我在信上跟你们说过的,我丢了十二年的亲生女儿。”
顾念念上前一一行礼:“三爷爷好,五爷爷好,堂伯好!”
“好好,都好。”
几人都笑着应声,满眼喜悦的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
见她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着透着机灵劲儿,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一点也没有因着他们神形狼狈而透露出一丝的鄙夷,与之前那个叫顾瑶瑶的女孩子一点也不一样。
那个顾瑶瑶虽然在人前也对他们毕恭毕敬,人眼中却总隐隐带着几分鄙夷的神色,与顾念念澄澈的目光完全不同。
顾三叔笑的眉眼舒展,伸手往怀里一摸又尴尬笑笑。
他们这一路走过来,身上值钱的东西能当的都当了,哪里还有什么东西给顾念念做见面礼,不由尴尬起来。
似乎也看出了顾三叔的尴尬,顾念念笑眯眯的说道:
“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您老这一路上辛苦,好好休息一番,等您老休息好了,咱们一家再好好聚聚。”
见顾念念说话时脸上尽是真诚之色,顾三叔不由暗暗点头。
这孩子是个心思纯正的。
顾念念是真心欢迎这些亲戚们。
前世她随着奶奶在农村长大,同一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多少有些亲戚关系。
她奶在村里人缘也好,因此从小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对念念极好。
农村人都重情,有时候顾念念的奶奶不在家,她饿了,随意进到谁家的门里,人家都会管她一顿饭吃,从来没有人嫌弃她。
也正是因此,她看到这些从老家来的亲戚只觉的倍感亲切。
        三人刚刚回到顾府就被告知,顾家的族老们已经到了,刚被安置在客院中休息用饭。
顾兴很是诧异,若不是徐静婉提起,他都差点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信不是早就送回老家了吗?他们怎么这个时候才到?”
徐静婉一言难尽的看他一眼:“等吃完饭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徐朗听说是顾家族内有人到了,用过饭后,也跟着一并到了客院。
来的人除了族长之外,还有两个族亲并带着几个族内的年轻人。
此时,一群人刚刚用过饭,也已经洗漱休整过一番,但看起来依旧面有菜色,狼狈不堪。
徐静婉在顾兴耳边低声道:“这已经好多了,一群人刚刚上门时,把门房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从哪里来了一群乞丐呢,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咱们的族亲。”
顾兴满脸疑惑,啥情况这是?
他在京城当官,平日里也没少照顾族里,此次还特意给了盘缠,一群人咋会这么惨?
看到顾兴到来,族长两恨含泪扑了上来:“兴子啊!叔叔总算见到你,这一路走到京城,我这条老命都差点搭进去啊!呜呜呜......。”
“三叔,你别急,坐下好好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顾三叔在椅子上坐下抬起袖子擦了把脸这才说道:
“别提了,接到你的书信之后,我们就带着族谱赶过来了。
你也知道,咱家离京也不算太远,我就想着带上几个年轻后生一起进京见识见识,结果也就奇了怪了,这一路之上啊,是状况百出......。”
在顾三叔断断续续的讲述之下,顾兴这才明白事情原委。
原来,一行人自出了村子之后,先是同行的堂伯生病耽误了几天时间。
接着又是另一位族叔崴了脚,他们又耽误了几天时间。
好容易可以继续赶路了,哎,他们又遭了贼,身上的银子都被偷了不说,连族谱也丢了。
没办法,一行人只好又找到最近的衙门报了官。
官府听说他们是顾大将军的族亲,此次上京也是特意去看望顾大将军之后,倒也没有怠慢,派人四处搜捕。
最终贼倒是抓到了,但银子已经被他给挥霍完了,好在族谱倒是找回来了。
当地县令人还不错,借给他们了十两银子,让他们继续赶路。
原本一行人,省着点用十两银子也能到京城。
结果,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银子又丢了。
似乎冥冥中有一股力量一直在阻止他们前行一样。
接下来,也是各种各样状况频出,不是这个出事就是那个出事。
大街上走着走着能丢个人,找两天才找着,人差点被人牙子给卖到煤窑里。
更奇葩的一次,平白在街上走着,族中的一个小伙子被官差当成逃犯给抓进了大牢。
后来他们百般解释也没有用,最后又把顾兴搬了出来,衙门这才把人给放了。
好在前一段时间,一行人终于没那么倒霉了,这才靠着一路乞讨到了京城。
说到这里,顾三叔是再次老泪纵横:
“兴子啊,你说我们咋这么倒霉呢!这一路走的,哎哟,你是不知道啊,你叔我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的苦啊!”
顾兴脸皮抽了抽,想笑吧又不敢笑,他转过头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才回过头满脸同情的说道:
“族叔,你们辛苦了,先好好休整几日,等您几位休息好了,我带您几位到京城好好逛逛。”
“哎!哎!那要是上街你可得多带点银子,多带几个护卫,别让人再把银子给偷了啊!”
顾兴:......。“哎!”
顾念念站在边上听得目瞪口呆。
她也是一个人一路跑到京城的,虽然也挺惨吧,但是比起这几位族亲好像顺利太多了。
于是在心里问道:【统子,啥情况,他们几个人咋这么倒霉?】
【嗨!还不是因为那个顾瑶瑶,不对是楚月,以前她身上有天道庇佑,她不想让这些人来,所以他们就一直出事,后来楚月不是没了吗?也就没有阻碍了,所以他们这才能顺利到达京城。】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怎么好端端的一行人一起赶路还能状况百出。】
听到顾念念的心声,顾兴这才记起闺女还跟着呢,于是把顾念念拉到众人面前介绍道:
“三叔,五叔,堂兄,她就是念念,我在信上跟你们说过的,我丢了十二年的亲生女儿。”
顾念念上前一一行礼:“三爷爷好,五爷爷好,堂伯好!”
“好好,都好。”
几人都笑着应声,满眼喜悦的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
见她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着透着机灵劲儿,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一点也没有因着他们神形狼狈而透露出一丝的鄙夷,与之前那个叫顾瑶瑶的女孩子一点也不一样。
那个顾瑶瑶虽然在人前也对他们毕恭毕敬,人眼中却总隐隐带着几分鄙夷的神色,与顾念念澄澈的目光完全不同。
顾三叔笑的眉眼舒展,伸手往怀里一摸又尴尬笑笑。
他们这一路走过来,身上值钱的东西能当的都当了,哪里还有什么东西给顾念念做见面礼,不由尴尬起来。
似乎也看出了顾三叔的尴尬,顾念念笑眯眯的说道:
“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您老这一路上辛苦,好好休息一番,等您老休息好了,咱们一家再好好聚聚。”
见顾念念说话时脸上尽是真诚之色,顾三叔不由暗暗点头。
这孩子是个心思纯正的。
顾念念是真心欢迎这些亲戚们。
前世她随着奶奶在农村长大,同一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多少有些亲戚关系。
她奶在村里人缘也好,因此从小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对念念极好。
农村人都重情,有时候顾念念的奶奶不在家,她饿了,随意进到谁家的门里,人家都会管她一顿饭吃,从来没有人嫌弃她。
也正是因此,她看到这些从老家来的亲戚只觉的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