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照进校场,李骁已经站在高台之上。他昨夜看过李瑶送来的教学记录,知道那些孩子能画出双缸泵的雏形,也知道苏婉蹲在学堂里手把手教学生拆模型。现在轮到他了。
演武场上铁甲森然,三千新军列阵整齐。火铳手、弓弩兵、步卒、炮队按区布防,战鼓未响,杀气已起。观礼台设在东侧高地,三名外军将领并排而坐。李骁目光扫过他们,没有多言,只抬手一挥。
鼓声炸响。
第一波演练开始。模拟敌军从西面山丘推进,地形复杂,掩体众多。按照旧法,弓弩压制需仰角射击,命中率不足四成。但现在不同。
李骁拿起令旗,旗尖指向中军。“三段击,准备。”
前排火铳手单膝跪地,枪口平举。中排半蹲,后排站立,三排间距精准。敌影尚未露头,第一轮齐射已蓄势待发。
山道上尘土扬起,靶标推车缓缓移动。当“敌军”冲出坡口瞬间,前排火铳轰然作响。硝烟腾起,数十个木靶应声倒地。不等回音散去,前排迅速后退装弹,中排上前接替,第二轮火力无缝覆盖。第三排紧随其后,专打斜坡死角。
三轮射击完毕,整个冲锋路线已被封锁。最后一批靶标距离阵前不足百步,全部倾覆。
观礼台上,镇北王部将周岩微微点头:“快、准、稳。”闽越水师副使林舟盯着还在冒烟的枪管,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唯有楚南节度使派来的参军陆明远,始终不动,手中册子翻页不停。
李骁走下高台,直奔沙盘区。他不需要听谁夸赞,他知道这些人要看的是实战价值。
“刚才的战术,核心是节奏。”他对围拢的军官和友军代表说,“不是谁打得狠,是谁打得准,什么时候打。”
他用短棍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线。“第一排打压制,逼敌减速;第二排打杀伤,毁其阵型;第三排打补漏,清残余。每一轮间隔不超过十息,换位必须精确到步。”
一名年轻队长插话:“若地形不允许三排并列呢?”
“那就分段错位。”李骁答,“山坡窄,就左右分组轮射。河岸长,就前后梯队接力。关键是令旗要明,动作要熟。”
他说完,回头看向军校学员方阵。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边郡寒门,有的父亲是铁匠,有的母亲是织工。他们不是世家子弟,但训练最狠,进步最快。
“你们昨天才学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李骁声音不高,“现在我给你们一个任务——假如敌军带盾车强攻,你怎么调整三段击顺序?”
立刻有三人出列,各自在沙盘上演示方案。一人主张先打盾车轮轴,一人建议集中火力射御手,第三人则提出用烟雾弹遮蔽视线后再突袭。
李骁听完,点头:“都可以。战场上没有唯一答案,只有谁能更快反应。”
鼓声再起,第二阶段开始。
炮兵集群登场。
十架改良投石机一字排开,配重加铁轴,射程比旧式远三成。每一架都配有专用火药包,引信长短可调。目标是两里外的模拟营寨。
李骁亲自下令:“第一组,三点钟方向,距离一千八百步,落点校正。”
传令兵挥旗,炮队长举火把点燃引信。轰!一团火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弧线,准确落入营寨中央。木墙炸裂,草垛燃起大火。
第二组紧随其后,第三组交叉覆盖。五轮齐射过后,整片模拟阵地已成焦土。
林舟忍不住站起身:“这要是放在滩头……我们登陆时至少少死三百人。”
周岩也开口:“幽州防线常年受蛮族夜袭,若有此火力,夜间警戒压力大减。”
只有陆明远依旧坐着,笔尖在册子上划动,像是记下了每一个细节。
李骁没有庆祝。他盯着最后一轮发射的时间记录,眉头微皱。
炮队收束完毕,他立即召集各队长到沙盘前。
“突击部队抵近敌营用了多少时间?”他问。
“回将军,三百七十息。”
“炮火覆盖呢?”
“三百八十息。”
差十息。
就是这十息,让模拟战果从“零伤亡突破”变成“伤亡三成”。虽然只是演习,但李骁清楚,战场上十息足以决定胜负。
“问题在哪?”他问。
一名传令官低头:“属下传令时,需经中军确认才能点火,耽误了两轮信号。”
另一人补充:“炮组与步兵之间无直通旗语,全靠中间递话。”
李骁沉默片刻,转身面向众人。
“从今天起,改规矩。”他说,“前线百夫长有权根据预案,直接调动配属炮组。令旗一旦打出,无需请示,立刻执行。”
有人迟疑:“万一误判怎么办?”
“那就练到不再误判。”李骁声音沉了下来,“我们不是为了好看才练兵。敌人不会等你一层层报上去再打回来。”
他转向观礼台上的三位代表。
“各位看到的,不只是兵器厉害。”他说,“是人和兵器能不能合为一体。今天暴露的问题,我不藏也不瞒。因为真正的对手,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周岩起身,抱拳行礼:“李将军坦诚,我愿将此法带回幽州,试用于边关防务。”
林舟也站起:“若允许交流,我水师愿共享舰船调度之法,或许能在江防联动上找到共通之处。”
陆明远终于合上册子,淡淡说了一句:“楚南多丘陵,步炮协同或有可借鉴之处。”说完便起身离席,身影消失在台阶尽头。
演习并未结束。李骁留下军校学员继续操练新指令流程,自己则带着几名队长重新推演协同节点。
太阳偏西,校场上的硝烟仍未散尽。一面破损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角撕裂了一道口子,却仍牢牢插在指挥台旁。
李骁站在沙盘边,手里捏着一张刚画好的旗语简图。传令官站在一旁,等着他最后的修改意见。
他低头看了一会儿,用炭笔在“紧急直通令”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然后抬起头,说:
“把这张图今晚就送到各营。”
演武场上铁甲森然,三千新军列阵整齐。火铳手、弓弩兵、步卒、炮队按区布防,战鼓未响,杀气已起。观礼台设在东侧高地,三名外军将领并排而坐。李骁目光扫过他们,没有多言,只抬手一挥。
鼓声炸响。
第一波演练开始。模拟敌军从西面山丘推进,地形复杂,掩体众多。按照旧法,弓弩压制需仰角射击,命中率不足四成。但现在不同。
李骁拿起令旗,旗尖指向中军。“三段击,准备。”
前排火铳手单膝跪地,枪口平举。中排半蹲,后排站立,三排间距精准。敌影尚未露头,第一轮齐射已蓄势待发。
山道上尘土扬起,靶标推车缓缓移动。当“敌军”冲出坡口瞬间,前排火铳轰然作响。硝烟腾起,数十个木靶应声倒地。不等回音散去,前排迅速后退装弹,中排上前接替,第二轮火力无缝覆盖。第三排紧随其后,专打斜坡死角。
三轮射击完毕,整个冲锋路线已被封锁。最后一批靶标距离阵前不足百步,全部倾覆。
观礼台上,镇北王部将周岩微微点头:“快、准、稳。”闽越水师副使林舟盯着还在冒烟的枪管,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唯有楚南节度使派来的参军陆明远,始终不动,手中册子翻页不停。
李骁走下高台,直奔沙盘区。他不需要听谁夸赞,他知道这些人要看的是实战价值。
“刚才的战术,核心是节奏。”他对围拢的军官和友军代表说,“不是谁打得狠,是谁打得准,什么时候打。”
他用短棍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线。“第一排打压制,逼敌减速;第二排打杀伤,毁其阵型;第三排打补漏,清残余。每一轮间隔不超过十息,换位必须精确到步。”
一名年轻队长插话:“若地形不允许三排并列呢?”
“那就分段错位。”李骁答,“山坡窄,就左右分组轮射。河岸长,就前后梯队接力。关键是令旗要明,动作要熟。”
他说完,回头看向军校学员方阵。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边郡寒门,有的父亲是铁匠,有的母亲是织工。他们不是世家子弟,但训练最狠,进步最快。
“你们昨天才学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李骁声音不高,“现在我给你们一个任务——假如敌军带盾车强攻,你怎么调整三段击顺序?”
立刻有三人出列,各自在沙盘上演示方案。一人主张先打盾车轮轴,一人建议集中火力射御手,第三人则提出用烟雾弹遮蔽视线后再突袭。
李骁听完,点头:“都可以。战场上没有唯一答案,只有谁能更快反应。”
鼓声再起,第二阶段开始。
炮兵集群登场。
十架改良投石机一字排开,配重加铁轴,射程比旧式远三成。每一架都配有专用火药包,引信长短可调。目标是两里外的模拟营寨。
李骁亲自下令:“第一组,三点钟方向,距离一千八百步,落点校正。”
传令兵挥旗,炮队长举火把点燃引信。轰!一团火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弧线,准确落入营寨中央。木墙炸裂,草垛燃起大火。
第二组紧随其后,第三组交叉覆盖。五轮齐射过后,整片模拟阵地已成焦土。
林舟忍不住站起身:“这要是放在滩头……我们登陆时至少少死三百人。”
周岩也开口:“幽州防线常年受蛮族夜袭,若有此火力,夜间警戒压力大减。”
只有陆明远依旧坐着,笔尖在册子上划动,像是记下了每一个细节。
李骁没有庆祝。他盯着最后一轮发射的时间记录,眉头微皱。
炮队收束完毕,他立即召集各队长到沙盘前。
“突击部队抵近敌营用了多少时间?”他问。
“回将军,三百七十息。”
“炮火覆盖呢?”
“三百八十息。”
差十息。
就是这十息,让模拟战果从“零伤亡突破”变成“伤亡三成”。虽然只是演习,但李骁清楚,战场上十息足以决定胜负。
“问题在哪?”他问。
一名传令官低头:“属下传令时,需经中军确认才能点火,耽误了两轮信号。”
另一人补充:“炮组与步兵之间无直通旗语,全靠中间递话。”
李骁沉默片刻,转身面向众人。
“从今天起,改规矩。”他说,“前线百夫长有权根据预案,直接调动配属炮组。令旗一旦打出,无需请示,立刻执行。”
有人迟疑:“万一误判怎么办?”
“那就练到不再误判。”李骁声音沉了下来,“我们不是为了好看才练兵。敌人不会等你一层层报上去再打回来。”
他转向观礼台上的三位代表。
“各位看到的,不只是兵器厉害。”他说,“是人和兵器能不能合为一体。今天暴露的问题,我不藏也不瞒。因为真正的对手,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周岩起身,抱拳行礼:“李将军坦诚,我愿将此法带回幽州,试用于边关防务。”
林舟也站起:“若允许交流,我水师愿共享舰船调度之法,或许能在江防联动上找到共通之处。”
陆明远终于合上册子,淡淡说了一句:“楚南多丘陵,步炮协同或有可借鉴之处。”说完便起身离席,身影消失在台阶尽头。
演习并未结束。李骁留下军校学员继续操练新指令流程,自己则带着几名队长重新推演协同节点。
太阳偏西,校场上的硝烟仍未散尽。一面破损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角撕裂了一道口子,却仍牢牢插在指挥台旁。
李骁站在沙盘边,手里捏着一张刚画好的旗语简图。传令官站在一旁,等着他最后的修改意见。
他低头看了一会儿,用炭笔在“紧急直通令”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然后抬起头,说:
“把这张图今晚就送到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