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宝山城垣-《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

  八月二十四日,黎明前的黑暗格外浓重。连续两日的相对平静被彻底打破,长江口外,日军新抵达的战舰加入了炮击行列,更密集、更沉重的炮弹如同死亡的犁铧,再次开始无情地梳理中国军队的阵地。这一次,炮火的重点更加集中,几乎全部倾泻在宝山县城及其周边狭小区域内。

  松井石根兑现了他的威胁——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火力,实施一点突破!日军新增援的第三师团一部与原本的第十一师团主力,形成了强大的攻击拳头,矛头直指已激战数日、伤亡惨重的宝山守军。

  宝山城垣,地狱归来

  姚子青团在得到李文华独立第一团部分兵力的补充后,兵力刚恢复到不足一个满编团,此刻正承受着开战以来最猛烈的炮击。城墙早已被削平数段,残存的工事在重炮轰击下如同纸糊般瓦解。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血腥和尘土混合的刺鼻气味。

  “团座!东门……东门又被炸塌了!三连……三连估计全完了!”一个浑身是血的通信兵连滚带爬地冲到姚子青的临时指挥所——一个半塌的教堂地下室。

  姚子青脸上被弹片划开的口子还在渗血,他咬着牙,透过观察孔望着外面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告诉李文华团长,东门交给他了!我带人去堵缺口!二营,跟我上!”

  此时,宝山已无前后方之分,每一寸土地都是火线。姚子青亲自率警卫排和仅存的二营部分官兵,冲向摇摇欲坠的东门阵地。与正在那里死战的李文华部汇合,双方官兵混杂在一起,用步枪、手榴弹、刺刀,甚至砖石木棍,与汹涌而来的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

  “杀啊!”姚子青挥舞着大刀,砍翻一个日军军曹,自己的手臂也被刺刀划伤。李文华则抱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疯狂扫射,压制着日军的冲锋势头。战场狭窄得无法展开兵力,双方士兵的尸体层层叠叠,鲜血染红了每一寸焦土。

  真如指挥部,电波中的求援与决断

  宝山方向的告急电话几乎被打爆。电话线时断时续,传令兵伤亡极大,信息严重滞后,但仅有的信息都指向极度危急。

  “师座!宝山姚、李两部伤亡过半!弹药即将告罄!日军使用了毒气弹(注:史实有争议,此处可改为‘疑似毒气’或‘燃烧弹’)!姚团长请求战术指导!”周明远的嗓子已经喊哑。

  宋希濂的心揪紧了。宝山是钉在日军进攻路线上的关键钉子,一旦失守,日军将直扑大场、闸北,整个防线有被割裂的危险。但宝山守军已到极限。

  “给姚子青、李文华发电:‘吾等深知宝山关系全局,望兄等再接再厉,固守待援!师部已派张振汉团驰援,并正协调空军支援!’”

  “命令张振汉团,立即以最强战斗姿态,向宝山方向攻击前进,不惜一切代价,撕开日军包围圈,接应姚、李两部突围或增援物资弹药!”

  “给军委会和空军发电:宝山危在旦夕,请求紧急空中支援,压制日军炮兵和后续部队!”

  宋希濂知道,这些命令可能只是精神上的安慰。张振汉团能否突破日军严密的阻击线是未知数,空军支援更是杯水车薪。但他必须做出姿态,给前线将士一丝希望。

  【叮!检测到关键据点“宝山”濒临失守,触发极限任务:“磐石”。】

  【任务要求:确保宝山核心阵地至少再坚守24小时,为全局调整部署赢得时间。】

  【任务奖励:积分200,000点,一次性战略支援:“精准炮火覆盖”(系统引导师属炮兵对指定区域进行一轮极高精度打击)。特殊奖励:解锁“战场应急通讯”权限(小范围临时恢复被切断的通讯)。】

  【失败惩罚:宝山失守,防线出现致命缺口,宿主部队有被分割包围风险。】

  任务的奖励极其诱人,尤其是“精准炮火覆盖”和“应急通讯”,简直是雪中送炭!但失败惩罚也极其严重。

  “系统,确认接受任务!”宋希濂没有犹豫。

  日军第三师团前沿指挥所

  师团长藤田进中将举着望远镜,满意地看着宝山城在炮火中燃烧。“哟西!支那军的抵抗虽然顽强,但在帝国绝对武力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命令步兵第68联队,加强进攻力度,中午之前,必须完全占领宝山!”

  “师团长阁下,”参谋长提醒道,“根据航空侦察,支那军一支番号不明的部队(指张振汉团)正从大场方向向我侧翼运动,企图增援宝山。”

  “哼,不自量力!”藤田进不屑一顾,“命令预备队第34联队一部,进行阻击!同时,请求海军航空兵,对这支支那军进行空中打击!我要让他们未到宝山,先损一半!”

  场景四:南京,美、英、法、德、意五国大使联合照会

  面对上海战事的急剧升级和惨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大量平民伤亡、租界受到波及),五国驻华大使联合向中日双方提交照会,再次呼吁停火,并提议在上海周边设立“中立区”,以保护平民。

  日本外务省态度强硬,指责中国军队利用租界周边区域进行军事活动,拒绝立即停火,但表示“帝国军队将尽力避免波及第三方权益”,这是一种外交辞令下的拒绝。

  中国政府则迅速回应,表示“坚决自卫,抵抗侵略”,并指责日军暴行,要求国际社会制裁日本,但同时也对设立安全区表示“可予考虑”,试图争取国际同情和实际支持。

  这场外交博弈,在炮火连天的背景下,显得苍白而无力,但也预示着上海战事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不安。

  苏联志愿航空队秘密机场

  科兹洛夫大尉和他的队友们刚刚完成一次危险的出击,成功袭击了日军在吴淞的一个后勤仓库。他们的伊-16战斗机机身上弹痕累累。

  “同志们,宝山的情况非常糟糕。”德拉特文顾问指着地图,“中国守军需要一切可能的支援。我们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尽最大努力,干扰日军对宝山的空中打击和炮兵观测。这非常危险,日军战斗机数量占优。”

  “顾问同志,我们不怕危险!”科兹洛夫擦着脸上的油污,“看到地面战友在浴血奋战,我们在天上,不能退缩!”

  宝山城内,最后的电文

  姚子青的电台在炮击中损坏,与师部的联系彻底中断。他知道,援军可能来不了了。他将全团(实际上已不足营级规模)残存的军官召集到地下室。

  “弟兄们,”姚子青的声音沙哑但平静,“宝山,就是我们的坟墓。师长让我们守24小时,我们就要守够24小时!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让鬼子付出血的代价!现在,我命令:焚毁团旗,销毁密码本,准备决死一战!”

  众军官肃然,无声地执行命令。火光中,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缓缓卷起,投入火堆。这是一名军人最悲壮的时刻。

  “给师部发最后一份电文(通过可能残存的通讯渠道或传令兵)。”姚子青口述,“‘职部官兵现已弹尽粮绝,援军无望,然职责所在,唯有一死报国!宝山在,人在!宝山亡,人亡!职姚子青暨全体官兵叩首诀别!’”

  真如指挥部,无声的悲恸

  当这份诀别电文几经周折送到宋希濂手中时,这个铁打的汉子也瞬间红了眼眶。他紧紧攥着电报纸,指节发白。

  “姚子青……李文华……我的好兄弟……”他喃喃道。他知道,宝山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但他必须利用这用无数生命换来的时间,调整部署。

  “命令!”他强行压下悲痛,“一、张振汉团转为就地防御,构筑阻击阵地,准备迎接日军下一步进攻!二、各部立即加强大场、闸北主阵地工事!三、后勤部门,全力向前线输送弹药!宝山的弟兄们为我们争取了时间,我们不能浪费!”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越过宝山,望向更纵深的防线。宝山失守的缺口必须堵上,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系统的“磐石”任务尚未完成,他必须为那24小时负责。

  “系统,使用‘战场应急通讯’权限,尝试恢复与宝山残部的联系,哪怕只有几分钟!”他需要确认情况,哪怕是最坏的消息。

  夜幕再次降临,宝山城内的枪声、爆炸声逐渐稀疏,最终归于死寂。那寂静,比炮声更令人心悸。宝山,这座长江边的小城,已被鲜血彻底浸透。它的陷落,标志着淞沪会战进入了更加残酷、更加绝望的新阶段。

  宋希濂站在指挥部外,面向宝山方向,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他知道,姚子青和他的弟兄们,可能已经兑现了他们的诺言。

  “血,不会白流。”他低声发誓,“这笔血债,必要倭寇百倍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