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问责·帝斥景妃-《凤逆九霄:神医毒妃霸凌天》

  东宫,承乾殿内,太子萧景正与几名心腹商议着如何进一步拉拢朝臣,巩固势力。

  他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青黑,显是思虑过甚。

  萧绝边境的连胜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殿下,”一名心腹低声道,“柳丞相那边传话,一切已安排妥当,只待贵妃娘娘将信呈给陛下,便可发动御史,联名弹劾萧绝……”

  萧景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好!此次定要叫他永无翻身之日!”

  他仿佛已经看到萧绝身败名裂,兵权落入他手中的景象。

  然而,他话音刚落,一名内侍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不好了!

  宫中传来消息,贵妃娘娘今日未能见到陛下,被李德全拦在了御书房外!

  而且……而且陛下还下令密查内务府雪浪笺的支取记录,重点便是咱们东宫!”

  “什么?!”

  萧景猛地站起身,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险些栽倒。

  雪浪笺!皇帝怎么会突然查这个?难道……那封信的事泄露了?

  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冷汗涔涔而下。

  不可能!计划如此周密,怎么会……

  还不等他理清头绪,另一名内侍连滚爬爬地进来,声音颤抖:

  “殿下!陛下……陛下传旨,宣您即刻前往御书房见驾!

  还有……传柳丞相、柳贵妃一同前往!”

  萧景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

  皇帝同时召见他们三人,其意不言自明!

  他强作镇定,对心腹道:

  “快……快去通知柳丞相,让他早做准备!”

  他自己则深吸几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压下心中的恐慌,向外走去。

  无论如何,他是太子,绝不能自乱阵脚。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皇帝萧衍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沉如水,目光如冰冷的刀锋,扫过下方跪着的太子萧景、柳贵妃以及躬身站立的柳丞相柳文渊。

  李德全垂手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

  “景儿,”皇帝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威压,“朕近日收到一封密信,指控绝儿与苍狼国勾结,通敌叛国。你可知情?”

  萧景心头狂跳,伏地道:

  “回父皇,儿臣……儿臣不知。

  四弟他……他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试图装出震惊与愤怒的模样。

  “不知?”

  皇帝冷笑一声,将那份云芷分析的副本(隐去了来源)掷于他面前,“那你告诉朕,这信中指出的破绽——东宫特供雪浪笺,作何解释?

  内务府的记录显示,近三个月,东宫支取的雪浪笺数量远超常例!”

  萧景看着那纸张上的分析,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他猛地抬头:

  “父皇明鉴!

  这……这定是有人陷害儿臣!

  故意使用东宫用纸,欲嫁祸于东宫!

  儿臣对父皇忠心耿耿,对天宸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构陷兄弟、危害国家之事?”

  他声泪俱下,显得委屈万分。

  “陷害?”

  皇帝目光转向脸色同样苍白的柳贵妃,“柳氏,你今日急着见朕,所谓关乎国家安危的要事,又是什么?”

  柳贵妃娇躯一颤,她袖中那封备份信此刻如同烙铁般灼人。

  她跪伏在地,泣声道:

  “陛下,臣妾……臣妾今日听闻四皇子可能通敌,心中惶恐,想将听闻禀报陛下,以免陛下被奸人蒙蔽……臣妾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

  她绝口不敢提自己手中有“证据”。

  “听闻?从何处听闻?”

  皇帝步步紧逼。

  “是……是宫中一些风言风语……”

  柳贵妃支支吾吾。

  “风言风语?”

  皇帝猛地一拍龙案,怒喝道,“你们一个太子,一个贵妃,一个当朝丞相!仅凭风言风语,就敢密谋构陷为国征战、屡立战功的亲王?

  你们眼中还有没有国法?

  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龙颜震怒,威压如同实质般笼罩整个御书房。

  萧景、柳贵妃吓得浑身发抖,连称“臣妾/儿臣知罪”。

  柳文渊见状,知道不能再沉默,他噗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

  “陛下息怒!

  老臣……老臣或许听闻有误,未能详查,便急于向贵妃娘娘进言,以致酿成误会,惊扰圣驾,老臣罪该万死!

  此事与太子殿下绝无干系,皆是老臣一时糊涂!”

  他试图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保全太子。

  “误会?”

  皇帝眼神冰冷地看着他们互相推诿、狡辩的丑态,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厌恶,“好一个误会!

  好一个一时糊涂!

  你们可知,若非有人提前识破此阴谋,将这伪造的证据截下,一旦让你们得逞,边关军心涣散,苍狼国趁虚而入,我天宸将面临何等灾难?!”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立刻废太子、诛柳家的冲动。

  朝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子之位关乎国本,柳家树大根深,还需从长计议。

  “太子萧景,身为储君,不修德行,不恤兄弟,听信谗言,几酿大祸,禁足东宫一月,静思己过!

  东宫属官,由吏部重新核查考评,凡有才德不彰、行为不端者,一律清退!”

  “柳贵妃,搬弄是非,干扰圣听,禁足长春宫三个月,非诏不得出!”

  “柳文渊,年老昏聩,不辨是非,罚俸一年,停朝三月,回府反省!”

  冰冷的处罚如同重锤,敲在三人心上。

  虽未伤及根本,但太子禁足、柳贵妃禁足、柳丞相停朝,无疑是对太子党势力的沉重打击,更是皇帝态度的明确信号。

  “滚下去!”

  皇帝疲惫地挥挥手。

  三人如蒙大赦,狼狈不堪地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