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天气转凉。明兰每日晨起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针线房送来的单子。各房冬衣的料子、款式、尺寸,一一列得清楚,须得她过目批准才能开始制作。
“四姑娘要的云锦,库房里只剩三匹了。”针线房的张妈妈恭敬地呈上单子,“是否全拨给四姑娘?”
明兰接过单子细看。云锦价贵,往常各房份例最多一匹。墨兰这次要四匹,明显是故意为难。
“按旧例,每房一匹。”明兰语气平和,“剩下的两匹入库,等母亲示下。”
张妈妈略显失望,却也不敢多言,只得应下。
待张妈妈退下,小桃忍不住嘟囔:“四姑娘分明是故意的!姑娘为何不告诉母亲?”
明兰淡淡一笑:“这等小事,何须劳烦母亲。”她提笔在单子上批注,“再说,若事事告状,反倒显得我无能。”
批完针线房的单子,她又查看采买账目。今日是采买日,各房报上来的单子堆了厚厚一叠。
“大厨房要五十斤猪肉、三十只鸡、二十尾鱼...”明兰轻声念着,忽然停顿,“今日府中有宴?”
小桃摇头:“不曾听说。”
明兰指着单子:“平日大厨房每日只要十斤肉、五只鸡。今日为何多了这许多?”
她唤来采买管事问话。管事支吾半晌,才说是厨房李大娘让多报的,说是要腌些腊肉过年。
“离过年还有三个月,现在腌腊肉未免太早。”明兰不动声色,“按平日份例采买。若确实需要,让李大娘来回我。”
管事讪讪退下,心中暗惊六姑娘竟如此细心。
处理完这些,明兰带着小桃去库房清点。这是她接手后立下的规矩:每旬清点一次,以免账实不符。
库房里,各类物品堆放整齐。明兰仔细核对账册,时而抽查几样。当点到绸缎时,她忽然停下:“这匹杭绸,账上记的是杏黄色,怎么变成鹅黄色了?”
守库房的婆子忙道:“许是记账时写错了...”
“上月盘点时还是杏黄色。”明兰语气平静,“这中间有谁领过杭绸?”
婆子冷汗直流:“只有...只有林栖阁领过一匹,是给四姑娘做披风的...”
明兰合上账册:“去请四姑娘身边的云栽来回话。”
不多时,云栽战战兢兢地来了。明兰也不斥责,只让她看那匹鹅黄色的杭绸:“这绸子可是四姐姐领去的?”
云栽扑通跪地:“六姑娘恕罪!是...是四姑娘说杏黄色太老气,让奴婢去库房换一匹。奴婢想着...想着不是什么大事...”
“换匹料子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明兰扶起她,“但私换账目就是大事了。这次我不追究,但下不为例。你去告诉四姐姐,若想要鹅黄色的,直接来跟我说便是。”
云栽连连磕头,感恩戴德地去了。
小桃不解:“姑娘为何不罚她?”
明兰轻叹:“得饶人处且饶人。况且,真正想为难我的不是她。”
经此一事,下人们都知道六姑娘心细如发,再不敢怠慢。采买报账时格外谨慎,生怕被看出纰漏。
这日,王氏来看明兰处理家务,见她将账目理得清清楚楚,不由赞叹:“难怪母亲让你管家,果然做得比我想的还好。”
明兰谦逊道:“母亲过奖了。都是祖母和母亲教导有方。”
王氏心情复杂。明兰越能干,她越欣慰,却也越不安。这样一个庶女,若他日得了势...
“母亲可是有什么吩咐?”明兰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王氏回过神,笑道:“过几日是重阳节,府中要设宴。这事就交给你操办吧,正好历练历练。”
明兰心中一动。重阳宴虽是家宴,却也要请些亲近的亲戚,最是考验管家能力。王氏此举,既是考验,也是认可。
“女儿定当尽力。”她恭敬应下。
接下重阳宴的差事,明兰更加忙碌。拟菜单、排座次、安排人手...事事都要操心。她却不慌不忙,一件件处理得井井有条。
拟菜单时,她特意请教了祖母和各房口味;排座次时,她仔细考虑了亲疏长幼;安排人手时,她根据各人特长分派差事。
下人们见六姑娘处事公道,考虑周全,越发信服。就连一向刁难的张妈妈,也渐渐真心配合。
唯有墨兰,见明兰越发得意,心中嫉恨更甚。这日她故意在花园“偶遇”明兰,冷笑道:“六妹妹如今好威风啊,连重阳宴都能操办了。可别到时候出什么差错,丢了盛家的脸。”
明兰也不生气,只微笑道:“四姐姐提醒的是。妹妹年轻识浅,正想请教四姐姐,这菊花宴摆在哪处最好?”
墨兰一愣,没想到明兰会反问,只得胡乱指了一处:“那儿就不错。”
明兰点头:“四姐姐好眼光。那儿地势高,正好赏菊,我这就让人去布置。”
墨兰一拳打在棉花上,气得扭头就走。
小桃捂嘴偷笑:“姑娘真厉害,四姑娘每次都想为难您,每次都没得逞。”
明兰望着墨兰的背影,轻声道:“她不是坏人,只是被怨气蒙蔽了心。”
重阳宴那日,盛府张灯结彩。宾客们见明兰年纪虽小,却将宴会安排得井井有条,纷纷称赞。
海朝云拉着明兰的手笑道:“好妹妹,你真是越发能干了。将来谁娶了你,可是天大的福气。”
明兰羞赧低头:“姐姐取笑了。”
宴至半酣,明兰悄悄退到廊下歇息。望着厅内欢声笑语,她忽然想起祖母的教诲:管家不是为了显能耐,而是为了让家宅安宁。
是啊,这些日的忙碌,不就是为了此刻的祥和吗?
她在日记中记下:“初掌事务,如履薄冰;细心谨慎,方得周全;家宅安宁,方显真功。”
写罢,她吹熄烛火。窗外月光如水,照亮她平静的面容。
管家之权,于她而言不是荣耀,而是责任。而这份责任,她担得心甘情愿。
        “四姑娘要的云锦,库房里只剩三匹了。”针线房的张妈妈恭敬地呈上单子,“是否全拨给四姑娘?”
明兰接过单子细看。云锦价贵,往常各房份例最多一匹。墨兰这次要四匹,明显是故意为难。
“按旧例,每房一匹。”明兰语气平和,“剩下的两匹入库,等母亲示下。”
张妈妈略显失望,却也不敢多言,只得应下。
待张妈妈退下,小桃忍不住嘟囔:“四姑娘分明是故意的!姑娘为何不告诉母亲?”
明兰淡淡一笑:“这等小事,何须劳烦母亲。”她提笔在单子上批注,“再说,若事事告状,反倒显得我无能。”
批完针线房的单子,她又查看采买账目。今日是采买日,各房报上来的单子堆了厚厚一叠。
“大厨房要五十斤猪肉、三十只鸡、二十尾鱼...”明兰轻声念着,忽然停顿,“今日府中有宴?”
小桃摇头:“不曾听说。”
明兰指着单子:“平日大厨房每日只要十斤肉、五只鸡。今日为何多了这许多?”
她唤来采买管事问话。管事支吾半晌,才说是厨房李大娘让多报的,说是要腌些腊肉过年。
“离过年还有三个月,现在腌腊肉未免太早。”明兰不动声色,“按平日份例采买。若确实需要,让李大娘来回我。”
管事讪讪退下,心中暗惊六姑娘竟如此细心。
处理完这些,明兰带着小桃去库房清点。这是她接手后立下的规矩:每旬清点一次,以免账实不符。
库房里,各类物品堆放整齐。明兰仔细核对账册,时而抽查几样。当点到绸缎时,她忽然停下:“这匹杭绸,账上记的是杏黄色,怎么变成鹅黄色了?”
守库房的婆子忙道:“许是记账时写错了...”
“上月盘点时还是杏黄色。”明兰语气平静,“这中间有谁领过杭绸?”
婆子冷汗直流:“只有...只有林栖阁领过一匹,是给四姑娘做披风的...”
明兰合上账册:“去请四姑娘身边的云栽来回话。”
不多时,云栽战战兢兢地来了。明兰也不斥责,只让她看那匹鹅黄色的杭绸:“这绸子可是四姐姐领去的?”
云栽扑通跪地:“六姑娘恕罪!是...是四姑娘说杏黄色太老气,让奴婢去库房换一匹。奴婢想着...想着不是什么大事...”
“换匹料子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明兰扶起她,“但私换账目就是大事了。这次我不追究,但下不为例。你去告诉四姐姐,若想要鹅黄色的,直接来跟我说便是。”
云栽连连磕头,感恩戴德地去了。
小桃不解:“姑娘为何不罚她?”
明兰轻叹:“得饶人处且饶人。况且,真正想为难我的不是她。”
经此一事,下人们都知道六姑娘心细如发,再不敢怠慢。采买报账时格外谨慎,生怕被看出纰漏。
这日,王氏来看明兰处理家务,见她将账目理得清清楚楚,不由赞叹:“难怪母亲让你管家,果然做得比我想的还好。”
明兰谦逊道:“母亲过奖了。都是祖母和母亲教导有方。”
王氏心情复杂。明兰越能干,她越欣慰,却也越不安。这样一个庶女,若他日得了势...
“母亲可是有什么吩咐?”明兰见她出神,轻声问道。
王氏回过神,笑道:“过几日是重阳节,府中要设宴。这事就交给你操办吧,正好历练历练。”
明兰心中一动。重阳宴虽是家宴,却也要请些亲近的亲戚,最是考验管家能力。王氏此举,既是考验,也是认可。
“女儿定当尽力。”她恭敬应下。
接下重阳宴的差事,明兰更加忙碌。拟菜单、排座次、安排人手...事事都要操心。她却不慌不忙,一件件处理得井井有条。
拟菜单时,她特意请教了祖母和各房口味;排座次时,她仔细考虑了亲疏长幼;安排人手时,她根据各人特长分派差事。
下人们见六姑娘处事公道,考虑周全,越发信服。就连一向刁难的张妈妈,也渐渐真心配合。
唯有墨兰,见明兰越发得意,心中嫉恨更甚。这日她故意在花园“偶遇”明兰,冷笑道:“六妹妹如今好威风啊,连重阳宴都能操办了。可别到时候出什么差错,丢了盛家的脸。”
明兰也不生气,只微笑道:“四姐姐提醒的是。妹妹年轻识浅,正想请教四姐姐,这菊花宴摆在哪处最好?”
墨兰一愣,没想到明兰会反问,只得胡乱指了一处:“那儿就不错。”
明兰点头:“四姐姐好眼光。那儿地势高,正好赏菊,我这就让人去布置。”
墨兰一拳打在棉花上,气得扭头就走。
小桃捂嘴偷笑:“姑娘真厉害,四姑娘每次都想为难您,每次都没得逞。”
明兰望着墨兰的背影,轻声道:“她不是坏人,只是被怨气蒙蔽了心。”
重阳宴那日,盛府张灯结彩。宾客们见明兰年纪虽小,却将宴会安排得井井有条,纷纷称赞。
海朝云拉着明兰的手笑道:“好妹妹,你真是越发能干了。将来谁娶了你,可是天大的福气。”
明兰羞赧低头:“姐姐取笑了。”
宴至半酣,明兰悄悄退到廊下歇息。望着厅内欢声笑语,她忽然想起祖母的教诲:管家不是为了显能耐,而是为了让家宅安宁。
是啊,这些日的忙碌,不就是为了此刻的祥和吗?
她在日记中记下:“初掌事务,如履薄冰;细心谨慎,方得周全;家宅安宁,方显真功。”
写罢,她吹熄烛火。窗外月光如水,照亮她平静的面容。
管家之权,于她而言不是荣耀,而是责任。而这份责任,她担得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