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听说胤峨来访,脑子都蒙了。
他和老十没有多少交集,几乎全是在办差上,私下几乎没有往来,这家伙怎么直接到府上来了?
可是人家来都来了,他可做不出往外撵人的事情,立即出门迎接。
“十哥,你可是稀客,怎么想起到兄弟我这里来了?”
听了这话,胤峨绷起了脸:“怎么着,不欢迎哥哥来?你越不欢迎我越要来!
得了两坛好酒,八哥九哥他们都不喝酒,实在无聊,只好来找你拼酒来了。”
这理由很好,人家老八老九都是干大事的人,自然不会酗酒,倒是老十这个草包没事就是酒色财气,很正常。
胤祥一阵好笑,立即让人通知大丫头紫姑准备酒席。
时间不长,简单地先切了几个凉菜上来他们先喝着,热菜正在做起。
酒是好酒,正宗的山西杏花村汾酒。
苏慎言路过的时候特意买的,让送信的人捎回来的,只有两坛,兄弟两个一人一坛,自斟自饮,倒也快活。
“这酒太烈了,怪不得八哥不陪你了。”
胤祥抿了一大口汾酒,哈出一口酒气,顿时觉着痛快极了。
他很少痛饮,因为太子和老四都是十分克制的人,从来不会像今天他们这样喝酒。
看到胤峨也喝了一大口,急忙抓起牛肉塞进嘴里,胤祥不由地笑道:
“十哥,这酒就得大碗喝才痛快。”
胤峨把嘴里的牛肉用力嚼了两下咽下去,这才摇了摇头:
“这尼玛太痛快了,这酒够劲,以后我就喝这个了。”
“好,我也得多买点,果然不愧是名酒,为什么我们以前喝的汾酒不是这个味儿?”胤祥好奇地问道。
胤峨端起碗来细细抿了一小口:
“这是他们去山西公干专门捎给我的,让人快马加鞭直接送来的。
说是在杏花村买的,没经过勾兑掺水的,当然够烈了。”
丫的这酒的度数应该在六十多度,喝到嘴里跟喝火一样,就差直接喝酒精了,能不过瘾吗?
胤祥点点头,端起碗又喝了一口,细细品味才咧着嘴咽下:
“果然有些上头,口感有些辣,如果放上几年会好一些。”
胤峨哈哈一笑:“放上几年口感柔了,就没有现在的痛快劲了。”
两个人边品边聊,气氛好到爆。
胤峨来的时候只带了吕青一人,早有十三爷府上的侍卫拉到一边招待,不过他们只是吃饭,却没有酒喝的。
都是年轻人,很快就聊到一起,打成了一片。
这顿酒直喝到午夜时分才算结束,不过两个人都已经醉得人事不省,却还在叫着要拼酒。
紫姑见胤峨醉得太厉害,索性收拾出一间客房,让人扶胤峨前去休息。
吕青坚持要在客房外护卫,好在大夏天的倒冻不着,给了他一些避蚊的草药也就各自安息了。
胤峨清早起床只有一个感觉,头痛欲裂,脑袋像是要炸开一样。
说明刚出锅的烈酒喝着痛快,但是容易送死。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里面的杂醇杂醛太多了,像甲醛什么的都很致命。
胤祥抱着脑袋来见他,两个人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可是刚一笑就震得头疼,不由地又捂上了。
经过这一次喝酒,两个人虽然立场不同,倒是有些惺惺相惜了。
“十三弟,哥要回去睡觉了,这酒太厉害了,喝了头疼,以后不敢喝了。”胤峨捂着头告辞。
不过来的时候是骑马,这会儿连马车也不能坐了,只能坐轿子回去。
回到府上把家里人吓了一跳,从来没见过胤峨如此狼狈。
胤峨强忍着头疼,让人把孙迪侯叫了出来,把吕青交给他,然后这才滚到后院去睡觉了。
其实哪里睡得着,又不敢吃止疼药,只能是半睡半醒,等着酒醉的状态慢慢自行消退。
孙迪侯见到吕青初时一愣,跟着就明白了:“你师父呢?”
“他不便出面,所以让我过来了。”吕青倒是坦诚。
孙迪侯呵呵一笑:“他倒是两面光,江湖上他仍然是大侠,朝堂上也不得罪人。
只是现在的形势,想要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
吕青不敢多说,只是低头受教。
“收获怎么样?”知道昨天晚上他夜宿十三爷府,自然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吕青抬起头:“孙大侠,这是可以说的吗?”
“谁带你去的?这是哪里?”孙迪侯冷然一笑,一个小皮猴子也跟他玩。
“那个院子看得很紧,里面有人,因为有灯光,还有女人说话的声音。”
吕青心有余悸:“差点被发现了,那些人身手很好。”
“有多少人?”
“我看到的有十多个,具体说不清,差点被发现我就再没敢过去。”吕青老实回答。
“好的,吕青,给你师父传话,我有事找他,让他尽快来京一趟。”孙迪侯说完,转身离开了。
他和甘凤池,一北一南,各自为王,但真正的王在北京。
现在甘凤池既然已经插手朝廷事务,那就由不得他了。
吕青目光呆滞,之前他跟着师父见过孙迪侯,这位山东大侠为人极和善的,现在突然严肃起来,颇有些让人看不懂。
回到八爷府,吕青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给胤禩听,当然不包括与孙迪侯的对话,那是今天早上的事情。
“你是说十爷真的跟十三爷拼酒拼醉了?”胤禩看着吕青,感觉有些奇怪。
“是的,要不然小人也没有机会在十三爷府上留下来,也就无从下手了。”吕青据实回道。
胤禩看向他:“你确定是高手?人还不少?有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
“这些人确实是高手,训练有素,说的话我听不懂,应该是些暗语。
不过都是外地口音,有点儿像巴蜀那里的人。”吕青仔细回忆着。
巴蜀那里的人?胤禩似乎找到点什么,却飘在半空里看不清楚。
“好了,你回去休息吧,想起什么随时告诉管家。”胤禩递给吕青一百两银票,让他走了。
胤禟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八哥,我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你还记得四哥府上有个武和尚叫性音的吗?他就是巴蜀人。”
胤禩记起来了,性音是个武和尚,据说是胤禛的替身,正是巴蜀人。
“老九,你是说那些人是四哥手下粘竿处的?”
胤禩眼睛一瞪,太子党如此重视,看来不能再等了!
        他和老十没有多少交集,几乎全是在办差上,私下几乎没有往来,这家伙怎么直接到府上来了?
可是人家来都来了,他可做不出往外撵人的事情,立即出门迎接。
“十哥,你可是稀客,怎么想起到兄弟我这里来了?”
听了这话,胤峨绷起了脸:“怎么着,不欢迎哥哥来?你越不欢迎我越要来!
得了两坛好酒,八哥九哥他们都不喝酒,实在无聊,只好来找你拼酒来了。”
这理由很好,人家老八老九都是干大事的人,自然不会酗酒,倒是老十这个草包没事就是酒色财气,很正常。
胤祥一阵好笑,立即让人通知大丫头紫姑准备酒席。
时间不长,简单地先切了几个凉菜上来他们先喝着,热菜正在做起。
酒是好酒,正宗的山西杏花村汾酒。
苏慎言路过的时候特意买的,让送信的人捎回来的,只有两坛,兄弟两个一人一坛,自斟自饮,倒也快活。
“这酒太烈了,怪不得八哥不陪你了。”
胤祥抿了一大口汾酒,哈出一口酒气,顿时觉着痛快极了。
他很少痛饮,因为太子和老四都是十分克制的人,从来不会像今天他们这样喝酒。
看到胤峨也喝了一大口,急忙抓起牛肉塞进嘴里,胤祥不由地笑道:
“十哥,这酒就得大碗喝才痛快。”
胤峨把嘴里的牛肉用力嚼了两下咽下去,这才摇了摇头:
“这尼玛太痛快了,这酒够劲,以后我就喝这个了。”
“好,我也得多买点,果然不愧是名酒,为什么我们以前喝的汾酒不是这个味儿?”胤祥好奇地问道。
胤峨端起碗来细细抿了一小口:
“这是他们去山西公干专门捎给我的,让人快马加鞭直接送来的。
说是在杏花村买的,没经过勾兑掺水的,当然够烈了。”
丫的这酒的度数应该在六十多度,喝到嘴里跟喝火一样,就差直接喝酒精了,能不过瘾吗?
胤祥点点头,端起碗又喝了一口,细细品味才咧着嘴咽下:
“果然有些上头,口感有些辣,如果放上几年会好一些。”
胤峨哈哈一笑:“放上几年口感柔了,就没有现在的痛快劲了。”
两个人边品边聊,气氛好到爆。
胤峨来的时候只带了吕青一人,早有十三爷府上的侍卫拉到一边招待,不过他们只是吃饭,却没有酒喝的。
都是年轻人,很快就聊到一起,打成了一片。
这顿酒直喝到午夜时分才算结束,不过两个人都已经醉得人事不省,却还在叫着要拼酒。
紫姑见胤峨醉得太厉害,索性收拾出一间客房,让人扶胤峨前去休息。
吕青坚持要在客房外护卫,好在大夏天的倒冻不着,给了他一些避蚊的草药也就各自安息了。
胤峨清早起床只有一个感觉,头痛欲裂,脑袋像是要炸开一样。
说明刚出锅的烈酒喝着痛快,但是容易送死。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就是里面的杂醇杂醛太多了,像甲醛什么的都很致命。
胤祥抱着脑袋来见他,两个人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可是刚一笑就震得头疼,不由地又捂上了。
经过这一次喝酒,两个人虽然立场不同,倒是有些惺惺相惜了。
“十三弟,哥要回去睡觉了,这酒太厉害了,喝了头疼,以后不敢喝了。”胤峨捂着头告辞。
不过来的时候是骑马,这会儿连马车也不能坐了,只能坐轿子回去。
回到府上把家里人吓了一跳,从来没见过胤峨如此狼狈。
胤峨强忍着头疼,让人把孙迪侯叫了出来,把吕青交给他,然后这才滚到后院去睡觉了。
其实哪里睡得着,又不敢吃止疼药,只能是半睡半醒,等着酒醉的状态慢慢自行消退。
孙迪侯见到吕青初时一愣,跟着就明白了:“你师父呢?”
“他不便出面,所以让我过来了。”吕青倒是坦诚。
孙迪侯呵呵一笑:“他倒是两面光,江湖上他仍然是大侠,朝堂上也不得罪人。
只是现在的形势,想要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
吕青不敢多说,只是低头受教。
“收获怎么样?”知道昨天晚上他夜宿十三爷府,自然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吕青抬起头:“孙大侠,这是可以说的吗?”
“谁带你去的?这是哪里?”孙迪侯冷然一笑,一个小皮猴子也跟他玩。
“那个院子看得很紧,里面有人,因为有灯光,还有女人说话的声音。”
吕青心有余悸:“差点被发现了,那些人身手很好。”
“有多少人?”
“我看到的有十多个,具体说不清,差点被发现我就再没敢过去。”吕青老实回答。
“好的,吕青,给你师父传话,我有事找他,让他尽快来京一趟。”孙迪侯说完,转身离开了。
他和甘凤池,一北一南,各自为王,但真正的王在北京。
现在甘凤池既然已经插手朝廷事务,那就由不得他了。
吕青目光呆滞,之前他跟着师父见过孙迪侯,这位山东大侠为人极和善的,现在突然严肃起来,颇有些让人看不懂。
回到八爷府,吕青把昨天晚上的事情说给胤禩听,当然不包括与孙迪侯的对话,那是今天早上的事情。
“你是说十爷真的跟十三爷拼酒拼醉了?”胤禩看着吕青,感觉有些奇怪。
“是的,要不然小人也没有机会在十三爷府上留下来,也就无从下手了。”吕青据实回道。
胤禩看向他:“你确定是高手?人还不少?有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
“这些人确实是高手,训练有素,说的话我听不懂,应该是些暗语。
不过都是外地口音,有点儿像巴蜀那里的人。”吕青仔细回忆着。
巴蜀那里的人?胤禩似乎找到点什么,却飘在半空里看不清楚。
“好了,你回去休息吧,想起什么随时告诉管家。”胤禩递给吕青一百两银票,让他走了。
胤禟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八哥,我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你还记得四哥府上有个武和尚叫性音的吗?他就是巴蜀人。”
胤禩记起来了,性音是个武和尚,据说是胤禛的替身,正是巴蜀人。
“老九,你是说那些人是四哥手下粘竿处的?”
胤禩眼睛一瞪,太子党如此重视,看来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