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碰十爷,结果把命丢了,多西珲用自己的生命给胤峨在工部趟了条路。
因为是自杀,所以没有所谓的幕后凶手。
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凶手的画像,只是没有人说出来。
胤峨明白,在工部很多人眼中,自己就是那个凶手。
他没有管,更没有自证,因为用不着。
君子怀德,小人怀刑,更何况满人。能被他们怕,好过被他们欺。
但是胤峨很想知道,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
到底是不是八爷的手笔。
胤禩也在查,很多人都在怀疑他,连老九也是,但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干的。
自从做了那个神奇的梦之后,胤禩已经在不停地修剪自己的枝丫。
那些不怎么要紧的人,不怎么要紧的位置,已经开始慢慢剥离出去。
八爷靠的是贤名,而不是人海战术。
只要好好做事,像前世的老四那样,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只是他经营了这么多年,想要斩断过去不是件简单的事,甚至比当初还要难。
同样在加强经营的还有太子。
他被禁足的那段时间里,拼命地回想前世的种种,想自己与胤禛的不同,为何自己会倒台。
想来想去,他似乎终于明白了,前世种种都是因为力量太弱。
缺少强大的力量支持,所以皇上才敢为所欲为,几乎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把他的太子给废了。
如果舅舅还在的话,以索额图索半朝的威势,谁敢动他的太子之位?
但是他也明白,这次禁足不过是小小的警告。
如果让康熙看出他心怀二志,一定会立即废了他。
如何悄悄地加强权势,成了胤礽心中最大的魔怔。
他当然知道,想要悄悄加强权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收服那些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自然就成了他的。
可惜他真的做不到啊,从小就当太子,他从来不知道弯下腰求人是什么滋味。
当工部多西珲上吊自杀的消息传来时,胤礽似乎发现了一个机会。
如果能找到杀害多西珲的幕后凶手,就可以以此要挟他为己所用。
于是一个小小的多西珲,顿时成为各方追查的焦点。
“这是从他肚子里找到的?”
康熙看着被重新裱好的有些模糊的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杀身成仁。”
最可恶的是,那四个字竟然是从字帖上抠下来粘上去的。
鄂飞有些遗憾:“皇上,那人实在太狡猾了,没有留下别的什么线索。”
康熙点点头,有意思,真有意思。
京城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位人物,躲在暗处连他这个皇帝都没有办法,看来还真是位厉害的人物。
胤峨顾不得找人了,他现在正在审核揆叙送过来的贡院情况。
经过核点,贡院一共三万四千间号房,需要维修的一万两千多间,另有七百多间需要推倒重建。
情况很仔细,甚至把需要维修和重建的号房在一张大图上标注出来。
不管内容是否真实,起码形式看上去挺好,是个认真负责的样子。
这些天他在府上没事的时候,悄悄把鹰眼相机拍下来的内容反复看了几遍,大体对需要维修的部位有了清楚认识。
对比这张大图,胤峨知道,多西珲死的挺值的,这张图上没有人做手脚。
剩下的事情胤峨没有再多插手,自有马武、揆叙去操持起来,他的任务就是定期听听汇报就行了。
闲来无事,索性躲在工部查阅材料,把历年来工部四司两局的情况摸了个大体差不多。
现在他知道了,造船这事儿归工部都水司管。
这个都水二字可是有来头的,据说从祖龙时就有了,职责变来变去,却都跟水和船有关。
可让他失望的是,他亲自去都水司查看了半天,这里却没有丁点儿关于郑和福船的资料或是线索。
想想也是,那么大的宝船,要是有记录的话,那得装满好几间屋子。
翻查了一下各省战船、商船,却发现都是些吨位较小的风帆船。
用于近海或是内河运输还凑合,真到了海上,那就是给东海龙王送礼的。
战备仓库里有各种战船的原理和简图,但是造船不是画个样子就能造出来的。
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否则东大也不用前前后后买了那么多废弃航母,最后还是靠改造一艘真正的航母才算是掌握了造船技术。
胤峨看了看给他送书来的主事:“你会造船吗?”
“回十爷,奴才是满人,只听说独木舟,连大船都没见过。”
主事笑着解释道:
“不过奴才有个手下叫孔令宣的可能会造船。
听他说他们家里过去是造船的,当年跟着孔有德从登州反过来的。”
胤峨眼睛一亮,急忙点点头:“你快把他叫来,我要见他。”
主事有些为难地解释道:“十爷,孔令宣前日出发去天津卫核检新船了,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回来。”
天津卫有新船?
胤峨盯着主事:“怎么回事?天津卫的新船是哪里造的?”
“回十爷,那船是江南造的,是给塘沽水师的战船,这次交付的一共两条。
本来还要晚一些,幸亏二月天气转暖,北风减少,他们这才急着送过来。”
说到这里,主事索性多解释了一下:
“十爷,咱们北方没有船厂,用船都是江南造好送来。”
胤峨点点头:“对了,工部还有谁懂得造船?”
主事尴尬一笑:“回十爷,工部各司官甚至笔帖式九成都是满人,几个汉人又多是汉军旗或是北方人,咱们都不懂这个。”
也是,工部被称为贱部,那些南方科举上来的读书人肯定不愿来此当官儿。
再说他们这些读死书的来了也干不了什么,自然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胤峨无奈点头:“好的,孔令宣回来以后,让他来见我。”
不管将来怎么样,好歹看看这小子知道多少再说。
如果真按他所说,也许他的家里人才是一笔大宝藏呢。
正愁着呢,马武在门外请见,胤峨急忙开门请他进来。
马武冻得老脸通红:
“十爷,这是缮营司他们做出来的预算,顺天贡院维修翻新共需白银三十七万两。”
日了个乖乖哟,这帮孙子还真敢要。
胤峨一听就炸毛了,修一万两千间,重建七百间,竟然需要三十七万两银子。
“马大人,这银子数儿没问题吧?”胤峨抬眼问道。
马武摇摇头:“应该没问题,这是揆叙揆大人带着人搞出来的。
因为所有东西都是特制的,所以会贵一些。”
“特制的?
贡院用的砖头都是特制的?
木头是特制的?”
胤峨冷笑一声:
“我去年在府里盖了三间大瓦房,比号房高大许多,一共花了不到一百两银子。
马大人给我解惑,这到底差哪儿了?”
        因为是自杀,所以没有所谓的幕后凶手。
但是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凶手的画像,只是没有人说出来。
胤峨明白,在工部很多人眼中,自己就是那个凶手。
他没有管,更没有自证,因为用不着。
君子怀德,小人怀刑,更何况满人。能被他们怕,好过被他们欺。
但是胤峨很想知道,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
到底是不是八爷的手笔。
胤禩也在查,很多人都在怀疑他,连老九也是,但是他知道这不是自己干的。
自从做了那个神奇的梦之后,胤禩已经在不停地修剪自己的枝丫。
那些不怎么要紧的人,不怎么要紧的位置,已经开始慢慢剥离出去。
八爷靠的是贤名,而不是人海战术。
只要好好做事,像前世的老四那样,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只是他经营了这么多年,想要斩断过去不是件简单的事,甚至比当初还要难。
同样在加强经营的还有太子。
他被禁足的那段时间里,拼命地回想前世的种种,想自己与胤禛的不同,为何自己会倒台。
想来想去,他似乎终于明白了,前世种种都是因为力量太弱。
缺少强大的力量支持,所以皇上才敢为所欲为,几乎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把他的太子给废了。
如果舅舅还在的话,以索额图索半朝的威势,谁敢动他的太子之位?
但是他也明白,这次禁足不过是小小的警告。
如果让康熙看出他心怀二志,一定会立即废了他。
如何悄悄地加强权势,成了胤礽心中最大的魔怔。
他当然知道,想要悄悄加强权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收服那些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自然就成了他的。
可惜他真的做不到啊,从小就当太子,他从来不知道弯下腰求人是什么滋味。
当工部多西珲上吊自杀的消息传来时,胤礽似乎发现了一个机会。
如果能找到杀害多西珲的幕后凶手,就可以以此要挟他为己所用。
于是一个小小的多西珲,顿时成为各方追查的焦点。
“这是从他肚子里找到的?”
康熙看着被重新裱好的有些模糊的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杀身成仁。”
最可恶的是,那四个字竟然是从字帖上抠下来粘上去的。
鄂飞有些遗憾:“皇上,那人实在太狡猾了,没有留下别的什么线索。”
康熙点点头,有意思,真有意思。
京城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位人物,躲在暗处连他这个皇帝都没有办法,看来还真是位厉害的人物。
胤峨顾不得找人了,他现在正在审核揆叙送过来的贡院情况。
经过核点,贡院一共三万四千间号房,需要维修的一万两千多间,另有七百多间需要推倒重建。
情况很仔细,甚至把需要维修和重建的号房在一张大图上标注出来。
不管内容是否真实,起码形式看上去挺好,是个认真负责的样子。
这些天他在府上没事的时候,悄悄把鹰眼相机拍下来的内容反复看了几遍,大体对需要维修的部位有了清楚认识。
对比这张大图,胤峨知道,多西珲死的挺值的,这张图上没有人做手脚。
剩下的事情胤峨没有再多插手,自有马武、揆叙去操持起来,他的任务就是定期听听汇报就行了。
闲来无事,索性躲在工部查阅材料,把历年来工部四司两局的情况摸了个大体差不多。
现在他知道了,造船这事儿归工部都水司管。
这个都水二字可是有来头的,据说从祖龙时就有了,职责变来变去,却都跟水和船有关。
可让他失望的是,他亲自去都水司查看了半天,这里却没有丁点儿关于郑和福船的资料或是线索。
想想也是,那么大的宝船,要是有记录的话,那得装满好几间屋子。
翻查了一下各省战船、商船,却发现都是些吨位较小的风帆船。
用于近海或是内河运输还凑合,真到了海上,那就是给东海龙王送礼的。
战备仓库里有各种战船的原理和简图,但是造船不是画个样子就能造出来的。
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否则东大也不用前前后后买了那么多废弃航母,最后还是靠改造一艘真正的航母才算是掌握了造船技术。
胤峨看了看给他送书来的主事:“你会造船吗?”
“回十爷,奴才是满人,只听说独木舟,连大船都没见过。”
主事笑着解释道:
“不过奴才有个手下叫孔令宣的可能会造船。
听他说他们家里过去是造船的,当年跟着孔有德从登州反过来的。”
胤峨眼睛一亮,急忙点点头:“你快把他叫来,我要见他。”
主事有些为难地解释道:“十爷,孔令宣前日出发去天津卫核检新船了,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回来。”
天津卫有新船?
胤峨盯着主事:“怎么回事?天津卫的新船是哪里造的?”
“回十爷,那船是江南造的,是给塘沽水师的战船,这次交付的一共两条。
本来还要晚一些,幸亏二月天气转暖,北风减少,他们这才急着送过来。”
说到这里,主事索性多解释了一下:
“十爷,咱们北方没有船厂,用船都是江南造好送来。”
胤峨点点头:“对了,工部还有谁懂得造船?”
主事尴尬一笑:“回十爷,工部各司官甚至笔帖式九成都是满人,几个汉人又多是汉军旗或是北方人,咱们都不懂这个。”
也是,工部被称为贱部,那些南方科举上来的读书人肯定不愿来此当官儿。
再说他们这些读死书的来了也干不了什么,自然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胤峨无奈点头:“好的,孔令宣回来以后,让他来见我。”
不管将来怎么样,好歹看看这小子知道多少再说。
如果真按他所说,也许他的家里人才是一笔大宝藏呢。
正愁着呢,马武在门外请见,胤峨急忙开门请他进来。
马武冻得老脸通红:
“十爷,这是缮营司他们做出来的预算,顺天贡院维修翻新共需白银三十七万两。”
日了个乖乖哟,这帮孙子还真敢要。
胤峨一听就炸毛了,修一万两千间,重建七百间,竟然需要三十七万两银子。
“马大人,这银子数儿没问题吧?”胤峨抬眼问道。
马武摇摇头:“应该没问题,这是揆叙揆大人带着人搞出来的。
因为所有东西都是特制的,所以会贵一些。”
“特制的?
贡院用的砖头都是特制的?
木头是特制的?”
胤峨冷笑一声:
“我去年在府里盖了三间大瓦房,比号房高大许多,一共花了不到一百两银子。
马大人给我解惑,这到底差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