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盛京巡查皇庄的差事,是珠玛喇求到五阿哥面前才得来的。
他确实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正如他的名字,满文意思就是老鼠。
可他是个重情的人,重亲情,重友情。
珠玛喇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叫做舒伦,都是镶白旗的包衣奴才。
两个人的是普通的旗人,家里老子都是在内务府当差。
一个叫老鼠,一个叫鹌鹑,很登对的一对儿胆小鬼兄弟。
一起逃学,一起打架,一起内务府当差,一起结婚生子,然后前年舒伦死了。
死在盛京,死在公主岭,死在老虎屯。
死因是酒后失足掉进粪坑里,打捞出来之后清洗干净就地掩埋了。
对满人来说这倒也算是魂归故里,可惜小鹌鹑就算是死了也背负着污名。
消息传来,珠玛喇当场昏倒。
珠玛喇知道舒伦是被害死的,因为他不喝酒,喝一杯黄酒都可以睡上一天。
两年来,他一直在谋划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为舒伦报仇。
珠玛喇不动声色地通过各种手段收集老虎屯的资料,不停地推演着应该如何把这个塔斯哈掀翻在地。
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这个塔斯哈背后藏着一个大人物。
一个他无法撼动的大人物,随手可以捏死他们全家的那种。
他心灰意冷,明白通过正常手段,通过光明正大的形式,想要掀开老虎屯的黑幕,为好兄弟舒伦报仇是不可能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玉石俱焚,否则这个仇这辈子不用想了。
可是想想舒伦年迈的父母,两个年幼的孩子,光靠着他媳妇一个人肯定撑不下去,再说自己这边也一大家子人指着他过日子呢。
无数个夜里,他总是半夜惊醒,痛哭,因为他豁不出去。
可是,当他听说十阿哥胤峨要巡视皇庄的时候,他心动了。
虽然大家都说十阿哥是个草包阿哥,可毕竟是个皇子啊。
再看看十阿哥近些时间的作派,一副浑不吝的样子,把那些大官们折腾疯了。
如果跟着十爷去,有没有机会为舒伦报仇?
珠玛喇求到了五阿哥门前,五阿哥被分封在镶白旗,看他可怜,把他塞进了去盛京的名单。
现在,他看到了真实的塔斯哈,被窝里躺着个女人,手里捏着一万两银票。
他的眼睛看到了老虎屯真实的问题,脑子里记住了所有相关的证据。
珠玛喇找到了塔斯哈,故意示弱退钱,为的让他看出自己胆小怕事。
只要有机会站到十爷面前,他敢保证不会给塔斯哈活下去的机会。
送走塔斯哈之后,珠玛喇收好银票,转身去了另一个笔帖式隆古屋里。
隆古五十多了,贪图出差可以多领一份银子,才主动参加了巡查。
他家里人口多,光指着那点俸?肯定不够,平时手脚不干净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不犯大错也没有人指责什么。
隆古正在屋里独自吃酒,伺候他的姑娘跪坐在旁边,满脸通红的样子,老家伙刚才肯定没干什么好事。
“小珠子来啦,正好陪老哥喝两杯。”
隆古让姑娘又找了个酒盅出来为珠玛喇倒上酒:
“这边快结束了,咱们下一站去哪里?”
珠玛喇捏起酒杯:“到哪儿都听隆爷的,我负责给隆爷打好下手就成了。”
这话隆古听了很受用,眼睛眯成一线:
“老弟,明天咱们去个远点儿的地方,去兰山屯怎么样?”
珠玛喇想了一下,不由地变了脸色:
“隆爷,那个屯子可远着呢,而且靠近山林,要是有胡子出来怎么办?”
“怕什么,有将军府的护卫在呢,那些胡子不敢出来。”
隆古自信地吐了口酒气:“老弟啊,你不知道啊,兰山屯可是个宝地啊。
听说每年都能挖到上百年的人参呢,要是咱们弄两棵回去岂不妙哉?”
珠玛喇没有说话,他就知道这个老东西做什么都有企图。
“隆爷,老虎屯这边怎么说?”珠玛喇小心地问道。
“老虎屯这里水利不兴,去年虽然别处都是风调雨顺,可是这里却发生了内涝,影响了收成,这是很正常的。”
隆古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拨银子修水渠,建水坝,要不然以后还是这样。”
珠玛喇服了,原来黑白是这么颠倒的。
“行,我明白了,就按隆爷说的办。”
珠玛喇做出听话状,伸手挟了块猪头肉填进嘴里:
“隆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呀,可千万别叫雪给堵在山里了。”
隆古自在一笑,伸手在旁边的女人脸上摸了一把:
“你就那么想回黄脸婆那儿?在这里山高皇帝远的不好吗?”
珠玛喇嘿嘿一笑,端起桌上的酒杯,一口干了杯中酒。
胤峨在盛京城里住着,自然不知道他带来的这些笔帖式在下面演绎着怎样的精彩故事,他正在看刚刚送来的圣旨和邸报。
京城果然出事了,图里琛回去的当天,康熙亲自赶到刑部大牢,把于七和张五哥接了出来,直接带回了紫禁城。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傻了。
老八老九担心他们操作的事情被康熙老爷子发现,老四怕老爷子怪他没查明案情,太子怕自己的阴谋露了馅。
只有老十三听到于七被带进了宫,高兴地独自喝了两大碗。
这下子于七不但不会死了,而且也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了。
康熙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立即诏告天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刑事排查,不但要查死刑,其他的各类刑罚都要查。
这下子热闹大了,最麻烦的反倒不是刑部,而是宁古塔和乌里雅苏台。
这是满清流放犯人的地方,到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重罪难赦的。
作为在东北的唯一的阿哥,胤峨被赋予重任,在巡视皇庄的基础上,负责督导此地的刑罚排查。
胤峨心里既喜且忧 。
喜的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宁古塔了,不必再搞些见不得光的阴招了。
忧的是盛京和宁古塔,甚至是黑龙江将军那里都有不少流放的官员和犯人。
现在要对他们进行排查,难度太大了,老爷子分明是让他在这里过年的节奏。
好在这些消息他已经在之前邬思道的来信中大体知道了,要不然真的要哭死。
想想邬思道对时局的分析,再结合着历史的真实,胤峨真的不明白,是不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
自己躲到东北来,不就是为了方便康熙在京城大杀四方吗?
结果到现在快两个月了,他还在磨叽,真不知道他的贤名从何而来。
“先生,既然皇阿玛让我督导盛京以及整个东北的刑罚整治,那我们是不是要到各处转转?”
拿着圣旨,胤峨盯向了蒋廷锡。
连病带养,胤峨真的在盛京待够了,整个人都蠢蠢欲动。
        他确实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正如他的名字,满文意思就是老鼠。
可他是个重情的人,重亲情,重友情。
珠玛喇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叫做舒伦,都是镶白旗的包衣奴才。
两个人的是普通的旗人,家里老子都是在内务府当差。
一个叫老鼠,一个叫鹌鹑,很登对的一对儿胆小鬼兄弟。
一起逃学,一起打架,一起内务府当差,一起结婚生子,然后前年舒伦死了。
死在盛京,死在公主岭,死在老虎屯。
死因是酒后失足掉进粪坑里,打捞出来之后清洗干净就地掩埋了。
对满人来说这倒也算是魂归故里,可惜小鹌鹑就算是死了也背负着污名。
消息传来,珠玛喇当场昏倒。
珠玛喇知道舒伦是被害死的,因为他不喝酒,喝一杯黄酒都可以睡上一天。
两年来,他一直在谋划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为舒伦报仇。
珠玛喇不动声色地通过各种手段收集老虎屯的资料,不停地推演着应该如何把这个塔斯哈掀翻在地。
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这个塔斯哈背后藏着一个大人物。
一个他无法撼动的大人物,随手可以捏死他们全家的那种。
他心灰意冷,明白通过正常手段,通过光明正大的形式,想要掀开老虎屯的黑幕,为好兄弟舒伦报仇是不可能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玉石俱焚,否则这个仇这辈子不用想了。
可是想想舒伦年迈的父母,两个年幼的孩子,光靠着他媳妇一个人肯定撑不下去,再说自己这边也一大家子人指着他过日子呢。
无数个夜里,他总是半夜惊醒,痛哭,因为他豁不出去。
可是,当他听说十阿哥胤峨要巡视皇庄的时候,他心动了。
虽然大家都说十阿哥是个草包阿哥,可毕竟是个皇子啊。
再看看十阿哥近些时间的作派,一副浑不吝的样子,把那些大官们折腾疯了。
如果跟着十爷去,有没有机会为舒伦报仇?
珠玛喇求到了五阿哥门前,五阿哥被分封在镶白旗,看他可怜,把他塞进了去盛京的名单。
现在,他看到了真实的塔斯哈,被窝里躺着个女人,手里捏着一万两银票。
他的眼睛看到了老虎屯真实的问题,脑子里记住了所有相关的证据。
珠玛喇找到了塔斯哈,故意示弱退钱,为的让他看出自己胆小怕事。
只要有机会站到十爷面前,他敢保证不会给塔斯哈活下去的机会。
送走塔斯哈之后,珠玛喇收好银票,转身去了另一个笔帖式隆古屋里。
隆古五十多了,贪图出差可以多领一份银子,才主动参加了巡查。
他家里人口多,光指着那点俸?肯定不够,平时手脚不干净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不犯大错也没有人指责什么。
隆古正在屋里独自吃酒,伺候他的姑娘跪坐在旁边,满脸通红的样子,老家伙刚才肯定没干什么好事。
“小珠子来啦,正好陪老哥喝两杯。”
隆古让姑娘又找了个酒盅出来为珠玛喇倒上酒:
“这边快结束了,咱们下一站去哪里?”
珠玛喇捏起酒杯:“到哪儿都听隆爷的,我负责给隆爷打好下手就成了。”
这话隆古听了很受用,眼睛眯成一线:
“老弟,明天咱们去个远点儿的地方,去兰山屯怎么样?”
珠玛喇想了一下,不由地变了脸色:
“隆爷,那个屯子可远着呢,而且靠近山林,要是有胡子出来怎么办?”
“怕什么,有将军府的护卫在呢,那些胡子不敢出来。”
隆古自信地吐了口酒气:“老弟啊,你不知道啊,兰山屯可是个宝地啊。
听说每年都能挖到上百年的人参呢,要是咱们弄两棵回去岂不妙哉?”
珠玛喇没有说话,他就知道这个老东西做什么都有企图。
“隆爷,老虎屯这边怎么说?”珠玛喇小心地问道。
“老虎屯这里水利不兴,去年虽然别处都是风调雨顺,可是这里却发生了内涝,影响了收成,这是很正常的。”
隆古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拨银子修水渠,建水坝,要不然以后还是这样。”
珠玛喇服了,原来黑白是这么颠倒的。
“行,我明白了,就按隆爷说的办。”
珠玛喇做出听话状,伸手挟了块猪头肉填进嘴里:
“隆爷,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呀,可千万别叫雪给堵在山里了。”
隆古自在一笑,伸手在旁边的女人脸上摸了一把:
“你就那么想回黄脸婆那儿?在这里山高皇帝远的不好吗?”
珠玛喇嘿嘿一笑,端起桌上的酒杯,一口干了杯中酒。
胤峨在盛京城里住着,自然不知道他带来的这些笔帖式在下面演绎着怎样的精彩故事,他正在看刚刚送来的圣旨和邸报。
京城果然出事了,图里琛回去的当天,康熙亲自赶到刑部大牢,把于七和张五哥接了出来,直接带回了紫禁城。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傻了。
老八老九担心他们操作的事情被康熙老爷子发现,老四怕老爷子怪他没查明案情,太子怕自己的阴谋露了馅。
只有老十三听到于七被带进了宫,高兴地独自喝了两大碗。
这下子于七不但不会死了,而且也不用担心以后的事情了。
康熙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立即诏告天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刑事排查,不但要查死刑,其他的各类刑罚都要查。
这下子热闹大了,最麻烦的反倒不是刑部,而是宁古塔和乌里雅苏台。
这是满清流放犯人的地方,到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重罪难赦的。
作为在东北的唯一的阿哥,胤峨被赋予重任,在巡视皇庄的基础上,负责督导此地的刑罚排查。
胤峨心里既喜且忧 。
喜的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宁古塔了,不必再搞些见不得光的阴招了。
忧的是盛京和宁古塔,甚至是黑龙江将军那里都有不少流放的官员和犯人。
现在要对他们进行排查,难度太大了,老爷子分明是让他在这里过年的节奏。
好在这些消息他已经在之前邬思道的来信中大体知道了,要不然真的要哭死。
想想邬思道对时局的分析,再结合着历史的真实,胤峨真的不明白,是不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历史。
自己躲到东北来,不就是为了方便康熙在京城大杀四方吗?
结果到现在快两个月了,他还在磨叽,真不知道他的贤名从何而来。
“先生,既然皇阿玛让我督导盛京以及整个东北的刑罚整治,那我们是不是要到各处转转?”
拿着圣旨,胤峨盯向了蒋廷锡。
连病带养,胤峨真的在盛京待够了,整个人都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