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金石试锋,星图隐谜-《修真修仙》

  接下来的日子,墨离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白日里,他准时前往天工坊主殿听讲,或是在分配的地火室内完成张启年布置下的种种炼器功课。夜晚,则闭门不出,神识沉入魂海,在棱晶辅助下疯狂消化着藏经阁得来的海量知识。

  张启年的讲授由浅入深,系统而严谨。从最基础的材料熔炼火候把控,到不同属性灵材的融合相性,再到初步的器胚塑形与基础符阵铭刻,每一步都蕴含深意,远非那半部《玄黄经》的残缺传承和自行摸索可比。

  墨离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他有深厚的底子(混沌道胎的领悟力、远超同阶的神识、优化后的功法),更有棱晶这个超级辅助。张启年所讲的每一个要点,都能瞬间被理解、吸收,并与棱晶数据库中的海量信息相互印证、推演,往往能举一反三,触及更深层的原理。

  但他表现出的,始终是一个“悟性颇高、基础扎实、偶尔有灵光一闪”的筑基期弟子形象。完成功课的质量总是保持在优秀线之上,却又巧妙地控制在“天才筑基修士”可能达到的范畴内,绝不会离谱到让人直接联想到老怪物转世或身怀异宝。

  例如,处理一种名为“千韧藤”的三阶木属性辅材,需以文火慢煨九九八十一息,逼出其中胶质,同时不能损伤其韧性。张启年门下几位金丹弟子操作起来都小心翼翼,耗时颇长。墨离却能在棱晶精准控温下,将火候维持在毫厘之间,同时以神识细微震荡,加速胶质析出,仅用六十息便完美达成,成品品质甚至更高。他对外则解释为“对木火相生略有感悟,侥幸缩短了些时间”。

  这种表现在一众弟子中已堪称惊艳,引得不少关注。那位名叫赵铁河的壮汉师兄,就经常凑过来,瞪着一双牛眼看他操作,嘴里啧啧称奇:“墨师弟,你这手控火真是绝了!俺老赵练了十年都达不到这水准!有啥诀窍不?”

  墨离便捡些张启年讲过的要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当然是阉割版),与赵铁河交流。赵铁河虽性子直莽,但在炼器上却有一股钻劲,两人倒是颇聊得来。从赵铁河口中,墨离也得知了不少宗门趣事和各位师兄师姐的性情。

  另一位经常打交道的,是那位擅长药理的苏婉师姐。她修为在金丹中期,性情温婉细腻,因炼丹亦需控火,时常来天工坊借用地火室或是请教张启年。有次墨离精炼一批需要保持活性的“玉髓芝”粉末,火候要求极为苛刻,连苏婉都几次失手。墨离在棱晶辅助下一次成功,成品药性完美保留,让苏婉惊叹不已,此后便时常与他探讨些火力精细操控的问题。

  墨离乐得与这些同门交流,既能掩饰自身异常,又能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丰富棱晶数据库。他在天工坊的人缘,倒是渐渐好了起来。

  这一日,张启年讲授的是“爆燃法”精金提纯。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手法,通过瞬间的火焰爆发力,冲散金铁内部的顽固杂质节点,但对控火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毁掉材料。

  演示过后,张启年让弟子们各自尝试,材料是每人三块“斑驳精金”。

  地火室内顿时响起一连串或沉闷或尖锐的爆鸣,伴随着几声懊恼的叹息——已有弟子控制不当,将精金炸成了废渣。

  墨离静心凝神,神识笼罩着炉中那块暗沉的精金。优化后的《燃木心诀》运转,地火在他操控下变得极富张力,如同拉满的弓弦。他并没有完全按照张启年所授的标准流程,而是根据棱晶对这块精金内部结构的瞬间分析,微调了火焰爆发的角度和力度。

  “轰!”一声低沉却劲力十足的闷响。

  火光乍现即收。

  炉中,那块精金体积缩小了近三分之一,表面斑驳尽去,呈现出一种纯粹无比、锐气逼人的亮金色泽,提纯完美!

  一旁的赵铁河刚把自己第二块精金炸黑了一半,看到墨离炉中的成果,眼睛都直了:“又成了?!师弟你这‘侥幸’也太多了吧!”

  连不远处正在指导苏婉的张启年,也投来了目光,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深邃。

  墨离谦逊一笑,正欲开口,张启年却已走了过来,拿起那块提纯后的精金,仔细探查片刻,缓缓道:“爆点偏移三厘,劲力内收半成。谁教你的?”

  静室瞬间安静下来。赵铁河和苏婉都屏住了呼吸。

  墨离心头一凛,知道张启年眼光毒辣,还是看出了他手法中那极其细微的、超越传授范围的优化。他面色不变,恭敬回答:“回师尊,无人教授。弟子只是觉得,这块精金左下方的杂质节点似乎比右上方更为顽固,标准爆点难以兼顾,便尝试微调了一下火力侧重。”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体现的是观察入微和一丝胆大心细,而非拥有超越认知的探查手段。

  张启年盯着他看了片刻,直看得墨离背后几乎要渗出冷汗,才忽然笑了笑:“观察力不错,胆子也大。但此法凶险,下次不可妄动,需先行禀报。”

  “是,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墨离低头应下。

  “嗯。”张启年将精金丢还给他,“今日功课完成得不错。明日不必来主殿,去器阁寻执事弟子,领一份‘巡逻护镜’的炼制任务,这是清单。”他抛过来一枚玉简,“十日内完成即可。”

  说完,便转身离去。

  墨离接过玉简,神识一扫,里面是一种名为“鹰眼”的制式巡逻护镜的炼制方法,品阶不高,只是二阶中品,但结构颇为复杂,涉及光学聚焦、远视符文、以及简单的预警阵法的复合铭刻,对于筑基弟子来说,算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考验综合能力。

  这显然是新的考验。

  墨离收起玉简,面色平静。赵铁河凑过来低声道:“巡逻护镜?这玩意儿可是个细致活,好多师兄都栽在上头,费材料不说,还耗时间。师尊这是要考较你的全面功底啊。”

  “多谢师兄提醒,我尽力而为。”墨离点点头。

  离开地火室,回到居所。墨离没有立刻开始研究护镜炼制,而是先闭目凝神,沟通魂海中的棱晶。

  【调取‘甲柒叁’号玉简信息,重点分析残缺星图。】

  【指令确认。调取‘星槎残忆’数据库…残缺星图分析中…对比已知世界星图(基于《星象浅谈》、《周天星辰录》等)…匹配度低于0.7%…非当前已知星域。】

  【尝试逆向推演星图残缺部分…能量不足…缺乏关键坐标参数…推演失败。】

  【检测到星图中三处异常引力源标记(推测)…与‘归墟’特征相似度65%…】

  【发现伴随符文碎片十七枚…解析其中一枚(重复出现率最高)…含义偏向‘放逐’、‘监牢’、‘边界’…】

  棱晶的反馈让墨离心情沉重。这幅星图指向的是一片未知的、可能极度危险的星域,甚至与归墟密切相关。而那枚“放逐之地”的符文,更是让他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母亲留言中的“囚笼”,以及玄龟负碑所镇的深渊。

  星槎…是通往那片星域的工具?还是从那里逃出来的?它的坠毁,与归墟有何关联?棱晶感应到的“同源信号”,又意味着什么?

  谜团越来越多。

  他暂时压下心头的悸动,开始专注于眼前的护镜炼制任务。棱晶数据库中有类似法器的炼制记录,他很快推导出最优的炼制方案和符文铭刻顺序。

  但就在他准备开始炼制时,目光再次扫过那张材料清单,眉头微微皱起。

  清单上所需的一种主要透光材料——“琉璃晶”,根据棱晶数据库显示,其与另一种名为“月光苔”的常见辅材混合研磨后产生的粉末,在特定频率灵力激发下,会对那种“鹰眼”护镜核心的“远视符文”产生极其细微的干扰,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符文稳定性下降,观测距离缩短。

  这种干扰极其微弱,若非棱晶的强大算力进行了超大规模的材料相容性推演,根本难以发现。恐怕就连制定这炼方的人也未察觉。

  是疏忽?还是…有意为之?

  墨离想到了天机城。这个以操纵情报、精密算计闻名的势力,似乎很喜欢这种埋藏极深的后手。

  他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他决定按照标准炼方炼制,但在最后研磨“琉璃晶”与“月光苔”时,借助棱晶的精准控制,将那种干扰物质的产生降到了最低限度。成品从外表和常规检测上看毫无破绽,唯有在极端条件下长时间使用,才会体现出微乎其微的性能差异。

  既完成了任务,展示了能力,又暗中消除(或极大削弱)了一个潜在的隐患,同时也没有暴露自己远超常人的洞察力。

  十日后,墨离将十副完美达标的“鹰眼”护镜上交器阁。

  负责验收的一位金丹执事仔细检查后,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墨师弟果然名不虚传,第一次炼制此等复杂法器,竟能全部成功,品质上乘!难怪张师叔如此看重。”

  消息很快传回张启年耳中。他听着执事的汇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幽深。

  全部成功?品质上乘?

  连那点微不足道的“小瑕疵”都几乎消失了?

  这个墨离,每次都能给他一点“惊喜”。

  他挥退执事,目光望向窗外云海,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看来,得给你找点更有趣的‘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