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的手腕还在发烫,那股热意顺着皮肤往骨头里钻,像有根烧红的针在皮下缓慢游走。他没动,手指仍搭在试卷边缘,笔尖悬停在刚写完的“47米”上方,墨迹在纸面晕开一小团。
讲台前的监考官站了起来。
脚步很轻,但每一步都踩得准,直奔他而来。那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制服领口扣得严实,袖口露出一截银色袖扣,在头顶灯光下闪了一下。
“你倒是答得快。”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贴着桌面传过来,“这题,连教官手册都没收录。”
秦川抬起眼。对方站在桌旁,一只手撑在桌面,另一只手已经摸向腰间的平板。他的目光落在秦川的手表上,视线停留了两秒。
“龙之波动的最佳释放距离……是测试阶段的数据,正式考试不该出现。”秦川开口,语气平稳,“但我既然看到了,就得答。”
“所以你就写了?”考官冷笑,“你知道考场里有多少人连技能名称都说全?你倒好,精确到个位数。”
秦川没接话。他知道这问题本身就不正常。前世游戏内测时,开发组调整过多次参数,最终定稿是50米,但中间确实有过47米的调试版本——那是极少数参与封闭测试的玩家才知道的细节。
而现在,它出现在一张初级认证的试卷上。
考官把平板放在桌上,屏幕亮起。画面是考场监控视角,时间戳显示二十三分钟前。镜头拉近,清晰拍到秦川三次低头看表的动作。
“信号传输嫌疑。”考官说,“三次抬腕,间隔精准,像是在接收指令。”
“我戴的是机械表。”秦川看着他,“没有电池,没有芯片,不联网,也不发射信号。”
“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偏偏是你,能答出这种题?”
“碰巧知道。”
“碰巧?”考官笑了,“你知道喷火龙x的尾焰温度标准吗?知道它双翼展开角度与气流速度的关系吗?这些也都是‘碰巧’?”
秦川沉默。他知道对方在套话,试图逼他暴露更多不该掌握的信息。
“我可以配合检查。”他说,“表在这里,你要验,现在就可以拆。”
他抬起手腕,将表带解开,轻轻放在桌面上。金属表壳与木桌相触,发出轻微的一声“嗒”。
考官盯着那块表,没伸手。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其他考生已经开始交卷,有人从后门离开,脚步声远去。监考老师站在门口清点名单,没人往这边看。
但秦川能感觉到,空气变了。守卫换了个站位,一人堵住了前门,另一人靠在走廊窗边,手按在腰带上。
这块表不对劲。
他刚才摩挲表背时,指尖触到了一道细小的刻痕——不是装饰,是人为划上去的符号。他认得那个形状,和父亲实验室门牌上的编号有关联,只是简化了线条。可李叔送他这块表的时候,只说是旧物,从废墟里捡回来的。
现在它在发烫,指针微微颤动,像是被什么频率牵引着。
考官终于开口:“暂扣资格。”
秦川没动。
“你涉嫌使用非法辅助设备,干扰考试公正性。根据第十七条,立即终止考核流程,移交审查室。”
两名守卫走进来,一左一右站定。他们没碰他,也没上铐,但站姿封锁了所有可能的移动路线。
“我可以申诉。”秦川说。
“可以。”考官拿起平板,“等审查结束,自然会通知你结果。”
秦川慢慢站起身,动作不急不缓。他把试卷推向前方,整齐叠放在桌角。笔留在原位,没带走。
走到门口时,他故意放慢脚步,用身体挡住守卫视线,右手迅速掠过表壳背面。指尖再次压上那道刻痕。
热感猛地增强。
不是持续升温,而是像电流窜过,短暂却强烈。表盘内的指针跳动了一下,逆时针偏转了不到半格。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
这表在回应某种信号。
可能是追踪,也可能是预警。如果是后者……说明外面有人在试图联系他,或者启动某种机制。
但他不能在这里拆解,更不能当场反抗。审查室才是下一步的关键。
守卫带着他穿过走廊。地毯吸音,脚步无声。墙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摄像头,红灯微闪。他们经过一间休息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低声交谈。
“……二十三号,喷火龙x,尾焰指数超标。”
“不是重点。重点是他那只表,信号频段和七年前那次事故记录吻合。”
“确认了吗?”
“还没,但主任坚持要走审查程序。”
秦川没回头,也没表现出听见的样子。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有一点墨水污渍,是从笔尖蹭上的。这点脏污让他保持清醒——他还活着,还能思考,还没落入真正的陷阱。
他们拐进一条窄通道,两侧墙壁刷着灰漆,比主楼陈旧许多。尽头是一扇铁门,门边有个刷卡器,守卫掏出卡片刷了一下。
门开了。
里面是间小屋,没有窗户,只有一张金属桌和两把椅子。墙角立着一台录像机,正在运转。
“坐下。”守卫说。
秦川照做。他把手放在膝上,掌心朝上,像是放松,实则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守卫退出去,铁门关上,锁舌“咔”地落下。
屋里只剩他一人。
他低头看向手表。
表盘仍在发热,但热度开始分层,像是内部有东西在逐级激活。指针不再乱颤,而是以固定节奏轻轻抖动,每三秒一次,像心跳。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
父亲做过一个实验装置,用来远程唤醒休眠数据模块。触发方式很简单: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通过接触式传导启动内置晶片。
这块表,可能是那个系统的残余部分。
如果真是这样,那它现在接收的信号,来自某个预设坐标点。而发送者……要么是当年留下它的人,要么是发现了它存在的人。
他闭了下眼。
再睁开时,目光已变。
他缓缓抬起左手,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表背刻痕最深的位置。
“滴”的一声轻响。
不是来自表内,而是头顶的录像机。
机器指示灯由红转绿,接着又变回红。短短五秒内,完成了两次自动重启。
秦川垂下手,不动声色。
他知道,这一按,可能已经触发了什么。也许录像是巧合,也许不是。
但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这块表,不只是计时工具。
门外传来脚步声。
不是守卫那种沉稳的步伐,而是更快、更有目的性的节奏。皮鞋踩在地砖上,声音清脆。
门被推开。
考官一个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脸色比刚才更冷。
“你刚才做了什么?”他问。
秦川看着他:“什么都没做。”
“录像机故障了。”考官走近,把文件夹放在桌上,“就在你进来三分钟后,系统日志显示异常重启。同一时间,监控终端收到一段乱码信号,来源标记为……你的位置。”
秦川没否认,也没承认。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说,“我只是坐在这里,等你们给我一个说法。”
考官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伸手,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让我看看这块表。”
秦川没有挣扎。
当对方手指碰到表壳的瞬间——
表盘骤然升温。
讲台前的监考官站了起来。
脚步很轻,但每一步都踩得准,直奔他而来。那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制服领口扣得严实,袖口露出一截银色袖扣,在头顶灯光下闪了一下。
“你倒是答得快。”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贴着桌面传过来,“这题,连教官手册都没收录。”
秦川抬起眼。对方站在桌旁,一只手撑在桌面,另一只手已经摸向腰间的平板。他的目光落在秦川的手表上,视线停留了两秒。
“龙之波动的最佳释放距离……是测试阶段的数据,正式考试不该出现。”秦川开口,语气平稳,“但我既然看到了,就得答。”
“所以你就写了?”考官冷笑,“你知道考场里有多少人连技能名称都说全?你倒好,精确到个位数。”
秦川没接话。他知道这问题本身就不正常。前世游戏内测时,开发组调整过多次参数,最终定稿是50米,但中间确实有过47米的调试版本——那是极少数参与封闭测试的玩家才知道的细节。
而现在,它出现在一张初级认证的试卷上。
考官把平板放在桌上,屏幕亮起。画面是考场监控视角,时间戳显示二十三分钟前。镜头拉近,清晰拍到秦川三次低头看表的动作。
“信号传输嫌疑。”考官说,“三次抬腕,间隔精准,像是在接收指令。”
“我戴的是机械表。”秦川看着他,“没有电池,没有芯片,不联网,也不发射信号。”
“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偏偏是你,能答出这种题?”
“碰巧知道。”
“碰巧?”考官笑了,“你知道喷火龙x的尾焰温度标准吗?知道它双翼展开角度与气流速度的关系吗?这些也都是‘碰巧’?”
秦川沉默。他知道对方在套话,试图逼他暴露更多不该掌握的信息。
“我可以配合检查。”他说,“表在这里,你要验,现在就可以拆。”
他抬起手腕,将表带解开,轻轻放在桌面上。金属表壳与木桌相触,发出轻微的一声“嗒”。
考官盯着那块表,没伸手。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其他考生已经开始交卷,有人从后门离开,脚步声远去。监考老师站在门口清点名单,没人往这边看。
但秦川能感觉到,空气变了。守卫换了个站位,一人堵住了前门,另一人靠在走廊窗边,手按在腰带上。
这块表不对劲。
他刚才摩挲表背时,指尖触到了一道细小的刻痕——不是装饰,是人为划上去的符号。他认得那个形状,和父亲实验室门牌上的编号有关联,只是简化了线条。可李叔送他这块表的时候,只说是旧物,从废墟里捡回来的。
现在它在发烫,指针微微颤动,像是被什么频率牵引着。
考官终于开口:“暂扣资格。”
秦川没动。
“你涉嫌使用非法辅助设备,干扰考试公正性。根据第十七条,立即终止考核流程,移交审查室。”
两名守卫走进来,一左一右站定。他们没碰他,也没上铐,但站姿封锁了所有可能的移动路线。
“我可以申诉。”秦川说。
“可以。”考官拿起平板,“等审查结束,自然会通知你结果。”
秦川慢慢站起身,动作不急不缓。他把试卷推向前方,整齐叠放在桌角。笔留在原位,没带走。
走到门口时,他故意放慢脚步,用身体挡住守卫视线,右手迅速掠过表壳背面。指尖再次压上那道刻痕。
热感猛地增强。
不是持续升温,而是像电流窜过,短暂却强烈。表盘内的指针跳动了一下,逆时针偏转了不到半格。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
这表在回应某种信号。
可能是追踪,也可能是预警。如果是后者……说明外面有人在试图联系他,或者启动某种机制。
但他不能在这里拆解,更不能当场反抗。审查室才是下一步的关键。
守卫带着他穿过走廊。地毯吸音,脚步无声。墙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摄像头,红灯微闪。他们经过一间休息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低声交谈。
“……二十三号,喷火龙x,尾焰指数超标。”
“不是重点。重点是他那只表,信号频段和七年前那次事故记录吻合。”
“确认了吗?”
“还没,但主任坚持要走审查程序。”
秦川没回头,也没表现出听见的样子。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有一点墨水污渍,是从笔尖蹭上的。这点脏污让他保持清醒——他还活着,还能思考,还没落入真正的陷阱。
他们拐进一条窄通道,两侧墙壁刷着灰漆,比主楼陈旧许多。尽头是一扇铁门,门边有个刷卡器,守卫掏出卡片刷了一下。
门开了。
里面是间小屋,没有窗户,只有一张金属桌和两把椅子。墙角立着一台录像机,正在运转。
“坐下。”守卫说。
秦川照做。他把手放在膝上,掌心朝上,像是放松,实则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守卫退出去,铁门关上,锁舌“咔”地落下。
屋里只剩他一人。
他低头看向手表。
表盘仍在发热,但热度开始分层,像是内部有东西在逐级激活。指针不再乱颤,而是以固定节奏轻轻抖动,每三秒一次,像心跳。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
父亲做过一个实验装置,用来远程唤醒休眠数据模块。触发方式很简单:特定频率的电磁脉冲,通过接触式传导启动内置晶片。
这块表,可能是那个系统的残余部分。
如果真是这样,那它现在接收的信号,来自某个预设坐标点。而发送者……要么是当年留下它的人,要么是发现了它存在的人。
他闭了下眼。
再睁开时,目光已变。
他缓缓抬起左手,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表背刻痕最深的位置。
“滴”的一声轻响。
不是来自表内,而是头顶的录像机。
机器指示灯由红转绿,接着又变回红。短短五秒内,完成了两次自动重启。
秦川垂下手,不动声色。
他知道,这一按,可能已经触发了什么。也许录像是巧合,也许不是。
但至少证明了一件事——这块表,不只是计时工具。
门外传来脚步声。
不是守卫那种沉稳的步伐,而是更快、更有目的性的节奏。皮鞋踩在地砖上,声音清脆。
门被推开。
考官一个人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脸色比刚才更冷。
“你刚才做了什么?”他问。
秦川看着他:“什么都没做。”
“录像机故障了。”考官走近,把文件夹放在桌上,“就在你进来三分钟后,系统日志显示异常重启。同一时间,监控终端收到一段乱码信号,来源标记为……你的位置。”
秦川没否认,也没承认。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说,“我只是坐在这里,等你们给我一个说法。”
考官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伸手,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让我看看这块表。”
秦川没有挣扎。
当对方手指碰到表壳的瞬间——
表盘骤然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