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你看看人家赵启!-《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仅是一张侧脸便有这般神韵,那正面又会有多帅。

  聂景行虽然自恋,但却不是个傻子,看着那男子的长相,外加在场众人的表现,他哪还不知道。

  “自己这是被人拿来和别人对比了。”

  心里这个想法划过,聂景行虽然不爽,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远处那个男子的确要比自己帅上那么一点。

  没错!就只有那么一点点。

  摇了摇头,聂景行悄然收起折扇,轻咳两声后,装作无事发生,面上重新挂上温和的笑容。

  “景行见过诸位!”

  聂景行上前两步,向着众人欠身一礼道。

  听到聂景行的声音,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众人不自觉的看了眼聂景行,接着又看了一眼赵启,心下当即便确定,这位凤京城中名声颇大的美男子,输了,而且输得相当的彻底。

  莫名的,在场有些人的压力骤减,身体都变轻盈了。

  连聂景行在外貌上都比不过赵启,那他们不如就在正常不过了。

  角落中的赵启也被这边的动静所吸引,视线悄然望了过来。

  “小灵,给我检测一下此人的五维属性。”

  看着不远处的聂景行,赵启下意识在心里对着小灵说道。

  随着赵启的命令下达,系统光幕上当即浮现出一行数据。

  聂景行:统帅56,武力53,智力78,政治81,魅力92。

  看了一眼其的属性,赵启便对这个家伙失去了兴趣。

  最高的政治也不过才80点,顶天可以治理好一郡之地,勉强治理一州的样子。

  对于这种人,赵启是懒得理会的。

  收回目光,赵启继续和几人闲聊品酒。

  而在其身侧的司空迁落,却也是好奇的朝那边看了一眼。

  当看见聂景行的样貌后,其的眼中却是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在心中暗暗道了一句。

  “和麒麟侯差远了,就这还四大美男,真是名不副实。”

  聂景行不自觉的打了个喷嚏,抬手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嘴上不禁嘀咕道。

  “今天这么冷吗?早知道就不为了耍帅穿这么少了。”

  摇了摇头,聂景行在人群中找到了北冥天动,当即便朝着其的方向走了过去。

  二人之前有过交集,关系虽然算不上多好,但也能称上一句朋友。

  来到北冥天动身侧,聂景行不禁疑惑的说道。

  “那人是谁?京城中什么时候有了这号人物?”

  听了聂景行的询问,北冥天动双臂抱胸,撇了撇嘴道。

  “还能是谁,这小子就是最近名头颇大的赵启。”

  “他就是赵启?”

  听了北冥天动的话,聂景行不禁愣了愣。

  对于这个名字,其实聂景行很早便有听闻,不是最近的几个月,而是要比这还早。

  早在赵启小时候,其神童的名声,便经常在这帮富家子弟的耳边传播。

  而传播之人,正是他们的父母。

  那句你看看人家宣武侯家的赵启,早已成了凤京城中,一众富家子弟的噩梦。

  这帮富家子弟中,就没有几个是不恨赵启的。

  你丫的这么优秀,受罪的却是我们!

  而聂景行,也是其中受罪者之一。

  只是当时赵启名声虽然大,但除了与其关系好点的家族子弟外,其他人根本连其的面都见不着。

  所以赵启在富家子弟之中,就相当于是江湖虽没有他,但却无时无刻不流传着他的传说。

  心中划过这些思绪,聂景行望向赵启的目光中不禁多出了些许敌意。

  聂景行此次前来,除了诗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长公主萧昌平。

  在一次宴会中,聂景行有幸见过这位长公主一面,当即便惊为天人,心中更是对其念念不忘。

  虽然最近赵启的名声颇大,但在聂景行想来这个家伙就只是一个武夫。

  一个武夫怎么配得上当朝的长公主?只有他这种学识渊博,又懂得政治的人才更适合长公主。

  下意识握紧手中的折扇,聂景行决定在接下来的诗会中,一定要一鸣惊人,在风头上将赵启压下去。

  看着聂景行眼中的嫉妒,一旁的北冥天动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连情绪都无法控制的家伙,竟然还想对长公主染指,简直是不知死活,不过就是聂家的一个旁系,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在北冥天动的心里,赵启虽然可恨,但毕竟是宣武侯的嫡长子,论身份是不在自己之下的。

  再加上其的那些功绩都是实打实的,北冥天动虽然嫉妒,但在心中还是认可这位对手的。

  至于聂景行,一个没有脑子的旁系子弟,也就只能陪他做做表面关系。

  深吸一口气,聂景行脸上的神情恢复从容。

  如今诗会才刚刚开始,完全不需要那么着急。

  想通这一点,聂景行和北冥天动说了一声后,便是找其他学子攀谈了起来。

  而随着聂景行的到来,场面也是变得越发热闹。

  这场诗会的规模极大,到场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说有多少大才,但饱读诗书的确实不少,质量也是相当的高。

  诗会正酣,众人为了表现自己,也是纷纷站了出来。

  有学子直接从锦囊中取出叠得齐整的诗稿,纸页边缘泛着旧黄,称是“磨了八载的旧作”。

  有那身着华服的贵公子则唤书童呈上雕花木盒,里面草稿堆得厚实,墨迹深浅交错皆是删改痕迹,朗吟时特意点出“为某字苦思半载”。

  更有人展开裱好的素笺,题注“辛丑年草创,今岁方定稿”,字句间满是经年推敲的沉稳,个个都想凭这沉淀的功夫压过旁人。

  整个诗会,在一名名学子接连出场下,也是彻底达到了高潮。

  如今这个场合可是扬名的好机会,有抱负的人,完全不想错过此等良机,接连不断的人上前作诗,还有那自己带了乐器的,上前为众人奏响一曲。

  对于这般热闹的场面,赵启却是不动声色,继续和众人闲谈喝酒,对于这种出名的好时机,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如今的他早已经名满天下,完全不需要一个小小的诗会来衬托其的本事。

  对于诗会这种只能博得名声,但却没什么实际好处的事情,他是真没什么兴趣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