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召唤(二)-《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召唤人物四:银锤太保裴元庆,武力106点。

  “刚来了个裴元庆转世,如今就来了个真的裴元庆。”

  王晓笑了笑,脸上难得闪过一抹有趣之色。

  裴元庆是小说《说唐》、《兴唐传》和《瓦岗英雄》中的人物,

  裴元庆用的是两柄铁锤,重有三百斤,靠山王杨林不敌其几个回合,出道至此,未逢敌手。

  坐下良骑曰抓地虎,一锤击败秦琼、挡李元霸三锤、一锤击败杨林、一锤击败新文礼、一锤击败大战一天的宇文成都。

  面对李元霸表现远好于宇文成都,最后也不得善终,被新文礼引入庆坠山,命丧火雷阵中。

  在《兴唐传》中,裴元庆死于聂世雄的飞刀之下。

  在《瓦岗英雄》中,裴元庆因不满李密用江山换美人,遂回老家归隐。

  召唤人物五:天下无敌巨毋霸,武力106点。

  “王莽麾下第一战将,连马武这等狂妄之辈,都称其为天下无敌。”

  看着系统召唤出的第五位人物,王晓这般感叹着说道。

  巨毋霸,新朝时期将领,史载其身高“一丈”(约合汉制两米三),因体形魁梧且能驱使猛兽作战闻名。

  本名不详,原籍蓬莱东南,王莽为震慑敌国将其征召入伍,任命为校尉参与昆阳之战。

  更始元年,王莽遣王寻、王邑率四十余万大军围攻昆阳,巨毋霸奉命驱使虎、豹、犀牛、大象等猛兽助阵。

  汉军将领刘秀率数千守军突围求援,最终内外合击莽军。

  激战中莽军主将王寻被杀,巨毋霸所驱猛兽因雷雨受惊反冲己阵,导致莽军溃败。

  东汉演义中,巨毋霸是王莽手下第一猛将,三刀败姚期,三个回合击败马武,一人大战汉军二十员大将。

  汉军只有贾复能够击败他,是王莽军中唯一一个可以和汉军第一贾复大战平手的人物。

  “召唤完毕,请宿主在五名候选人中去掉两人,系统将在剩余的三人中进行随机召唤。”

  随着第五名候选人物的出现,系统那不带任何感情的机械音再次响起。

  “系统,给我去掉张桂芳,还有巨无霸。”

  王晓不带任何犹豫的说道。

  这一组实力基本相当,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人物。

  以罗仁的天赋,自然是要保留下来的,裴元庆也是这个道理,其再死的时候也不过才十来岁,未来还是有不小的成长空间的。

  而在陆文龙和巨毋霸间,王晓还是更倾向于陆文龙,毕竟他与岳家军还是有些渊源的,说不准便能携带出什么人物。

  “去掉巨毋霸与张桂芳,召唤开始!”

  随着王晓的命令下达,系统没有半分耽搁,随着白光一闪,一组数据当即呈现在了其的眼前。

  “召唤完毕,恭喜宿主获得人物罗仁!”

  罗仁:统帅61,武力105,智力59,政治51,魅力82。

  植入身份:罗仁乃是罗成的弟弟,罗艺的二子,年纪不过十二岁便突破了神将,是罗家这一代天赋最杰出者,其正在宿主的军中跟着罗成做事。

  携带物品:银锤,出海小龙驹。

  携带人物:罗通,铁雷八宝,屠炉公主。

  “不错不错,不但召唤来罗仁,竟然还把罗通也一同携带了出来,这小子的能力绝不在罗成之下,统军方面还可能要更胜一筹。”

  看着召唤出的人物,王晓脸上颇是满意的笑道。

  “宿主是否继续召唤。”

  系统那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

  “当然要召唤了,使用450召唤点进行三次天级召唤,一次统帅,一次政治,一次智力!”

  王晓毫不犹豫的说道,他今天就要召唤个爽。

  “好的宿主,天极统帅召唤开始!”

  召唤第一人:七郎八虎杨延昭,统帅96点。

  “杨家将都出来了,若是能把他召唤出来,不知道会不会把整个杨家一同带出来。”

  王晓看着杨延昭的名字,眼前闪过一抹金光道。

  若论人才储备,杨家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就是杨延昭那一辈都是各有本事,天级猛将都不在少数。

  保留!一定要保留!

  召唤人物二:落雕都督斛律光,统帅98。

  斛律光,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

  其善于骑射,武艺出众,得到大行台高欢欣赏。

  跟随世子高澄,担任亲信都督,号称“落雕都督”。

  天保三年,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拜晋州刺史。

  河清三年,抵抗北周大将达奚成兴进攻,迁司徒。

  参加洛阳之战,大破北周齐王宇文宪,拜太尉,别封冠军县公。

  武平二年,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别封中山郡公。

  率军攻打平阳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别封长乐郡公。

  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多次击败北周进犯。

  拜左丞相、咸阳王,与尚书右仆射祖珽、领军将军穆提婆不和。

  北齐武平三年,遇害于凉风堂,时年五十八岁。

  北周武帝灭亡北齐后,追封上柱国、崇国公。

  召唤人物三:大唐名将郭子仪,统帅98点。

  郭子仪,武举出身的名将,而无论是宋朝的“榜首”还是明清两朝的300多个武状元,都没有任谁的战功可与郭子仪相比,也没有谁的人生有郭子仪完美。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其中充当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的保护神、擎天柱。

  郭子仪的一生,可谓“富贵寿考”四字俱全,堪称赢家。

  而在郭子仪逝后第二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赫然位列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有郭子仪一席之位。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也有郭子仪。

  清朝康熙年间,遵循明朝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郭子仪同样在内。

  “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郭子仪“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却能“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真称得上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