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医馆的灯亮到很晚。
栓柱带着安生早早睡下了,前堂只剩下沈远山、林小荷和陈榆三人。桌上摆着凉透的茶水,谁也没心思去喝。
陈榆坐在小凳上,双手紧握,指节有些发白。他终于抬起头,打破了沉默:“师傅,师娘,俺…俺想好了。”
林小荷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他。沈远山面色平静,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俺想去京城。”陈榆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下定决心的力量。
林小荷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陈榆看向她,眼神里带着愧疚:“师娘,俺知道您担心俺。俺也舍不得这儿,舍不得你们大家。在吴大夫那儿这一年多,俺是长了见识,可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还是觉得在咱自己医馆踏实。”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可正因为长了见识,俺才知道自个儿差得还远。吴大夫给俺看的那些太医院流传出来的医案,还有苏先生寄来的那些书,里头好多学问,俺听都没听过。俺想,要是能进太医院,哪怕只是当个最低等的生员,是不是就能学到那些本事?是不是以后就能治更多、更难的病?”
沈远山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师傅您白天问俺,能不能守住初心。”陈榆的目光迎上沈远山的视线,“俺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但俺想试试。俺就想着,多学本事,以后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回来,都能更好地救人。要是…要是在那儿待不下去了,或者忘了本,俺就回来,到时候师傅您再把俺踹醒!”
他这话说得带着点年轻人的倔强和憨直,让林小荷忍不住又想哭又想笑。
沈远山看着他,良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你能这么想,很好。不惧前路艰难,亦不忘根本。这便够了。”
他站起身,从里屋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物件,递给陈榆:“这个,你带上。”
陈榆疑惑地接过来,打开油布,里面竟是一套打造精良的银针,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针柄上还刻着一个细小的“沈”字。
“这是…”陈榆愣住了。这套针一看就价值不菲,绝非寻常之物。
“这是我师祖传下来的,跟着他老人家走南闯北大半辈子。”沈远山语气平和,“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记住,银针虽小,能决生死,亦能鉴人心。用它救人,别用它逐利。”
陈榆的手微微颤抖,捧着那套银针,只觉得重逾千斤。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师傅…俺…俺一定不辜负您和师娘的期望!一定好好学,好好做人!”
林小荷抹了抹眼角,上前扶起他:“快起来!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舍不得吃穿,有啥难处,就捎信回来。慕夫人那边,我们也会去信请她多关照你。”
“嗯!”陈榆重重点头,眼圈红得厉害。
第二天,陈榆就要动身返回邻镇,准备赴京的事宜。临走前,他抱着安生亲了又亲,又用力抱了抱栓柱。
“栓柱,医馆和师傅师娘,就多靠你了!”
“师兄你放心!俺一定好好干!”
看着陈榆骑马远去的背影,林小荷靠在沈远山身边,心里空了一块,却又莫名地感到一丝骄傲。
“孩子长大了,总要飞走的。”沈远山轻声道,握紧了她的手。
“只盼他飞得稳当,别迷了路。”林小荷望着那渐渐消失的背影,轻声说道。
医馆里少了一个人,仿佛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只是另一个开始。雏鹰展翅,搏击长空,无论飞得多远,根,始终在这片他成长的土地上。
        栓柱带着安生早早睡下了,前堂只剩下沈远山、林小荷和陈榆三人。桌上摆着凉透的茶水,谁也没心思去喝。
陈榆坐在小凳上,双手紧握,指节有些发白。他终于抬起头,打破了沉默:“师傅,师娘,俺…俺想好了。”
林小荷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他。沈远山面色平静,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俺想去京城。”陈榆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下定决心的力量。
林小荷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陈榆看向她,眼神里带着愧疚:“师娘,俺知道您担心俺。俺也舍不得这儿,舍不得你们大家。在吴大夫那儿这一年多,俺是长了见识,可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还是觉得在咱自己医馆踏实。”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可正因为长了见识,俺才知道自个儿差得还远。吴大夫给俺看的那些太医院流传出来的医案,还有苏先生寄来的那些书,里头好多学问,俺听都没听过。俺想,要是能进太医院,哪怕只是当个最低等的生员,是不是就能学到那些本事?是不是以后就能治更多、更难的病?”
沈远山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师傅您白天问俺,能不能守住初心。”陈榆的目光迎上沈远山的视线,“俺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但俺想试试。俺就想着,多学本事,以后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回来,都能更好地救人。要是…要是在那儿待不下去了,或者忘了本,俺就回来,到时候师傅您再把俺踹醒!”
他这话说得带着点年轻人的倔强和憨直,让林小荷忍不住又想哭又想笑。
沈远山看着他,良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你能这么想,很好。不惧前路艰难,亦不忘根本。这便够了。”
他站起身,从里屋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物件,递给陈榆:“这个,你带上。”
陈榆疑惑地接过来,打开油布,里面竟是一套打造精良的银针,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针柄上还刻着一个细小的“沈”字。
“这是…”陈榆愣住了。这套针一看就价值不菲,绝非寻常之物。
“这是我师祖传下来的,跟着他老人家走南闯北大半辈子。”沈远山语气平和,“现在,我把它传给你。记住,银针虽小,能决生死,亦能鉴人心。用它救人,别用它逐利。”
陈榆的手微微颤抖,捧着那套银针,只觉得重逾千斤。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师傅…俺…俺一定不辜负您和师娘的期望!一定好好学,好好做人!”
林小荷抹了抹眼角,上前扶起他:“快起来!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舍不得吃穿,有啥难处,就捎信回来。慕夫人那边,我们也会去信请她多关照你。”
“嗯!”陈榆重重点头,眼圈红得厉害。
第二天,陈榆就要动身返回邻镇,准备赴京的事宜。临走前,他抱着安生亲了又亲,又用力抱了抱栓柱。
“栓柱,医馆和师傅师娘,就多靠你了!”
“师兄你放心!俺一定好好干!”
看着陈榆骑马远去的背影,林小荷靠在沈远山身边,心里空了一块,却又莫名地感到一丝骄傲。
“孩子长大了,总要飞走的。”沈远山轻声道,握紧了她的手。
“只盼他飞得稳当,别迷了路。”林小荷望着那渐渐消失的背影,轻声说道。
医馆里少了一个人,仿佛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只是另一个开始。雏鹰展翅,搏击长空,无论飞得多远,根,始终在这片他成长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