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秋深露重 稚子染微恙-《远山荷香》

  中秋的热闹过后,秋意便一日深过一日。早晚的露水变得又重又凉,挂在草叶上,亮晶晶的。药园里的大部分药材都已采收完毕,只剩下些耐寒的品种还留着些枯黄的枝叶,在秋风中摇曳。

  这天夜里,安生睡得有些不踏实,翻来覆去,小鼻子呼哧呼哧的,呼吸声比平时粗重些。林小荷半夜醒来摸了摸他的额头,倒是不烫,便以为是白日里玩疯了,也没太在意,只给他掖好了被角。

  谁知第二天一早,安生就蔫了。不像往常那样一骨碌爬起来,而是赖在被窝里,小脸泛着不正常的红晕,鼻塞声重,还时不时咳嗽几声,清鼻涕止不住地流。

  “怕是着凉了。”林小荷心里一紧,用手背试了试他额头的温度,微微有些热,“定是昨晚蹬了被子。”

  沈远山闻声过来,仔细看了看安生的舌苔,又摸了摸他的小手小脚,温声道:“没事,就是寻常的风寒感冒,邪气在表。孩子脏腑娇嫩,反应明显些。先用点温和的解表药,发发汗就好。”

  虽是常见小病,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为人父母的心都揪着。林小荷立刻去抓了紫苏叶、生姜、葱白,又加了两颗红枣,准备熬一碗葱姜枣苏汤。

  栓柱也紧张地跟在旁边,想帮忙又不知该做什么,只好去烧了壶热水,又找来了安生专用的小碗小勺。

  药很快熬好了,褐色的汤水散发着辛辣中带着微甜的气味。林小荷小心地吹凉了些,递到安生嘴边。小家伙因为鼻塞不舒服,哼哼唧唧地扭着头,不肯喝。

  “安生乖,喝了药药,鼻子就通了,就不难受了。”林小荷耐心地哄着。

  安生眨巴着因为生病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娘亲,又看看爹爹,最终还是张开小嘴,勉强喝了几口,被姜的辣味刺激得皱起了小眉头。

  “栓柱,去拿块干净的软布,用温水浸湿,给安生擦擦额头和脖子,帮他降降温,也舒服点。”沈远山吩咐道。

  栓柱连忙照办,动作轻柔地给安生擦拭。或许是温水擦拭起了作用,或许是药力开始发散,安生微微出了层薄汗,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没那么烦躁了,只是依旧没什么精神,软软地靠在林小荷怀里。

  沈远山今日便没去前堂坐诊,将事情暂时交给栓柱照应,自己也留在后屋,陪着生病的儿子。他拿出安生平日最爱看的、画着各种草药图案的小画册,一页页指给他看。

  “安生看,这是生姜,刚才药里就有它,辣辣的,能驱寒。”

  安生没什么力气,只是蔫蔫地看着,小手偶尔抬起来,指一下画上的图案。

  林小荷抱着儿子,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安生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秋风扫过落叶的沙沙声。

  生病的孩子格外黏人,安生几乎一整天都挂在林小荷身上,不肯下来。林小荷便一直抱着他,喂水喂药,轻声安抚。沈远山则不时探探儿子的体温,调整着用药。

  到了傍晚,安生的热度退了下去,鼻涕也少了些,精神头恢复了一点,能自己坐着玩一会儿小木马了。夫妻俩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孩子生病,大人最是煎熬。”林小荷捶了捶酸痛的胳膊,感叹道。

  “嗯,”沈远山看着终于露出点笑模样的儿子,“但也更能体会病家父母的心情。日后看待那些抱着孩子心急如焚的爹娘,我们当更多一份耐心和理解。”

  夜里,安生睡得安稳了许多。林小荷却不敢大意,夜里起来看了好几次,见他呼吸平稳,额头温凉,才真正放下心。

  秋深露重,稚子的一场微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漾开了层层涟漪。这涟漪里,有为人父母的忧心,有医者自身的体验,更有一份对生命脆弱与坚韧的深刻感知。经此一事,那份守护的初心,仿佛又被淬炼得更加纯粹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