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幕阜山古刹的撞钟迷局-《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药师殿的子时三问

  平江幕阜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座与世隔绝的仙境。然而,在这仙山之中,却隐藏着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药师古寺。

  药师古寺位于沸雪崖旁,寺内僧众一直恪守着 “戌时闭殿,子时禁钟” 的古训。这条古训就像是一道紧箍咒,约束着寺内的每一个人。民国《平江县志》中,记载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往事。清光绪年间的一个夜晚,值夜僧人不知为何,误撞了三更钟。刹那间,寺内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原本庄严肃穆的药师殿内,十八罗汉像竟然齐齐转身,原本慈眉善目的佛像,此时眼中流出黑红色的泪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值夜僧人被吓得瘫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佛祖的原谅。

  多年后,现代探险者怀着好奇与敬畏之心,踏入了这片神秘之地。他们在寺后发现了一片明清时期的僧墓群,这些墓碑排列整齐,却有七座墓碑的朝向反常地背对大雄宝殿。这一发现让探险者们困惑不已,他们仔细研究墓碑上的碑文,其中 “钟鸣鬼瞰” 的记载,与民间 “撞钟引鬼” 的传说相互印证,仿佛为他们揭开了这座佛门净地不为人知的惊悚侧面。

  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此时撞钟会打破阴阳的平衡,引来邪祟之物。而药师古寺的这片僧墓群,或许就是因为当年的某次撞钟事件,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些背对大雄宝殿的墓碑,仿佛是在躲避着什么,又像是在警示后人,千万不要轻易触犯禁忌。

  石拱下的 "双生视界"

  岳阳三眼桥,横跨在水面之上,宛如一条巨龙卧于碧波。它的三个桥洞,在民间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被称为 “阴阳镜”。老辈人常常告诫晚辈:“正午不照桥下水,夜半不数桥洞砖。” 这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无数令人胆寒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阳光明媚的正午,几个年轻人相约来到三眼桥游玩。其中一个青年被桥洞下的景色所吸引,想要拍张照片留念。他站在桥边,摆好姿势,按下快门。然而,当他回到家,冲洗出照片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照片中,他的身后,桥洞下的水中倒影里,竟然多出一个戴斗笠的模糊人影。这个人影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青年的家人看到这张照片后,也被吓得不轻,四处寻找破解之法。然而,不久之后,这个青年便离奇失踪,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了消息。

  桥梁专家对三眼桥进行考证后发现,这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建造时,曾发生过工匠坠河身亡的事故。每逢月相变化,桥洞倒影会形成特殊的光学现象,仿佛水中另有一个倒置的世界。这一科学发现,虽然为三眼桥的神秘传说增添了一丝理性的色彩,但却无法完全驱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恐惧。在当地人的心中,三眼桥依然是一个充满诅咒和神秘力量的地方,让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