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昭山老龙潭:斩龙遗恨与深洞诡音-《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昭山的云雾总比别处稠些,尤其绕着茅坪那片半人高的芭茅时,总像藏着化不开的心事。茅坪尽头斜斜陷下去一方深潭,便是老龙潭。潭水是墨玉般的绿,风掠过水面也掀不起半分波澜,只把阳光吞得干干净净,站在潭边往下望,总教人心里发寒 —— 没人知道这潭到底有多深,就像没人能说清,那龙的传说究竟盘桓了多少个春秋。

  百年前的昭山脚下,湘江的水还带着清甜。贾家的贾龙性子野,总爱拽着王家温顺的小儿王湘往江边跑。那天日头正烈,两人脱了鞋在浅滩摸螺蛳,贾龙的指尖突然触到个冰凉滑腻的物件,扒开沙砾一看,竟是颗拳头大的珠子,日光下泛着暖融融的珠光,像把揉碎的星子裹在了里面。

  “这是龙蛋!” 贾龙一把攥紧珠子,指节泛白,眼里闪着野光,“吃了就能化龙!等我成了龙,要让整个湘潭都听我的!” 话音未落,他仰头就把珠子咽了下去。王湘吓得脸色发白,伸手去拉却晚了一步,只能急得跺脚:“龙弟!你若真能化龙,可千万不能害百姓啊!你要是护着大伙儿的好龙,我每年端午都来给你烧香;可你要是成了作恶的孽障,我就是拼了命,也要化作杨泗将军斩了你!”

  贾龙却只当他是玩笑,仰天哈哈大笑,笑声还没散,身子就突然涨大起来。青黑色的鳞片从脖颈往四肢蔓延,指缝间生出蹼膜,背后拱起长长的龙脊,尾尖一甩就拍碎了岸边的石头。他低头看了眼目瞪口呆的王湘,没说一句话,摆着龙尾就钻进了昭山深处的溶洞,只留下满地狼藉的沙砾,和湘江水面上久久不散的腥气。

  这一躲,就是十年。溶洞里的钟乳石滴了三千六百滴水珠,贾龙的道行也跟着涨了。可他早忘了当年在江边的戏言,满脑子都是称霸一方的念头。那年端午刚过,他突然从溶洞里冲出来,尾巴一甩就搅得湘江翻了浪,张口喷吐的洪水漫过堤岸,淹了良田,冲垮了茅屋。百姓们抱着孩子往山上逃,哭喊声混着洪水的咆哮,把昭山的天都染成了灰。

  正在外地拜师学艺的王湘听说了家乡的惨状,连夜往回赶。他的师父曾说,斩龙需有仁心,更要有勇气。如今他背上背着师父赐的斩龙刀,刀鞘上刻着 “为民除害” 四个小字,每走一步,都觉得肩上压着万千百姓的性命。

  决战那天,湘江的水是红的。贾龙化作数十丈长的巨龙,在江面上盘旋,洪水像瀑布似的从他鳞甲间往下淌,龙爪一抓就掀翻了渔船。王湘站在江边的礁石上,拔出斩龙刀,刀刃映着漫天乌云,竟透出几分寒光。“贾龙!你忘了当年的承诺吗?” 他声如洪钟,传遍了江面,“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斩了你这孽龙!”

  贾龙闻言,发出一声震天的怒吼,猛地朝王湘扑来。王湘纵身跃起,踩着浪头躲闪,刀光与龙鳞相撞,迸出的火花落在江里,竟让洪水都退了几分。百姓们在山上举着火把,齐声呐喊:“王湘加油!斩了孽龙!” 那声音像惊雷,震得贾龙动作迟了半分。

  这一战,打了三天三夜。第一天,王湘的胳膊被龙尾扫中,流的血染红了半片江水;第二天,他借着雷电之力,一刀砍断了贾龙的一根龙须;到了第三天黎明,百姓们的火把还没熄,王湘瞅准时机,纵身跳到贾龙背上,双手紧握斩龙刀,顺着龙脊往下劈 ——“咔嚓” 一声,龙首落地,溅起的水花有三丈高。

  贾龙的尸身轰然坠入老龙潭,潭水瞬间翻涌起来,像煮沸的开水。等水面平静时,百姓们才敢下山,可王湘却不见了踪影,只在江边留下一把断了的斩龙刀。有人说,他化作了江神,护着湘潭的水;也有人说,他跟着贾龙的魂魄去了,怕那孽龙再出来作祟。

  从此,老龙潭就变了样。平日里还好,一到夜深人静,潭底就会传来低沉的呜咽,像困兽的嘶吼,又像有人在哭。若是遇上暴雨夜,潭面上会飘着淡淡的龙形光影,张着牙舞爪,看得人头皮发麻。有回月色好,住在岸边的张老汉起夜,瞥见水面上有个巨大的鳞片状物件在游,搅得水花哗哗响,他刚想揉眼细看,那物件 “嗖” 地一下就沉了底,只留下一圈圈涟漪,在月光下晃得人心慌。

  如今再去老龙潭,还能看见岸边的石头上刻着 “斩龙处” 三个小字,是当年百姓们合力凿的。只是没人敢在夜里靠近潭边,更没人敢去探究潭底的秘密 —— 毕竟那龙的呜咽还在,那光影还在,像是在提醒着世人,这里曾有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也曾有过一个为百姓舍生忘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