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邂逅帅工友-《大富大贵》

  “是,长得是挺带劲儿,你说的没错。咋,你有啥想法?”富锦华收敛思绪,笑着问她。

  “我找机会打听打听,看他是哪个车间的。不过,看他穿的衣服,好像是机修的,哎,我也不知道!”周淑贞抿了抿嘴,眼神里闪过一丝惆怅。

  富锦华压低声音,“你打听这个做什么?可别惹出麻烦来。”

  周淑贞垂下眼帘,指尖绕着发梢轻轻一卷,“他长这样,保不准早被人惦记了,我得抓紧,可不能让人抢了去!”她抬眼一笑,脸颊微红,却透着倔强,“你懂什么,这厂里多少双眼睛盯着,慢一步就得后悔一辈子。”

  富锦华叹了口气,望着她那副执拗模样,竟不知该劝还是该笑。车间的机器轰鸣声阵阵传来,仿佛在为这份悄然萌动的心事打着节拍。

  周淑贞攥紧了衣角,目光投向远处那排红砖厂房,眼神里燃着一股不肯退让的光。她知道,这厂里不止是流水线在转,还有无数颗心在悄悄跳动。她不怕竞争,也不怕流言,只怕错过那个对的人。

  在石城涤纶厂,机器24小时运作,工人们实行四班三运转,一个工人轮早班、中班、晚班,三天一轮回。晚班从11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从深夜忙到天明,待遇还算不错,刚进去的学徒工一个月有十八、九块的收入,一级工二十四、五块,二级工可以到三十块。

  在兰乡塑料厂工作了三年,这里的工作强度,对富锦华话来说不算什么。最让她的头疼的是距离宿舍几百米的厕所。

  夜里,要想去厕所,他们都得摸黑穿过那条没灯的小道,冷风一吹,裤脚贴着小腿直打颤。厂区的狗吠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野猫窜过,富锦华每次去上厕所,都吓得攥紧手电筒不敢回头。周淑贞胆子大,知道她夜里上厕所害怕后,总是主动陪她去。两人并肩走在夜色里,心也更近了。

  她们一起上工、一起学习、一起在宿舍昏黄的灯下缝补工装,聊家里长短,关系越来越好,越来越亲密。

  富锦华知道,好姐妹一直惦记着那天看到的男工友,可厂子这么大,要想找一个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且,厂里的男工多是机修、电工或搬运,人数少,自然成了姑娘们眼中的“香饽饽”。她想帮周淑贞,却不知从何下手。

  她记得那天周淑贞说他可能是修机器的,富锦华悄悄在交接班时留意过几个年轻机修工,可一个个看去,又怕认错了人闹出笑话。她知道周淑贞表面倔强,实则心思细腻,若真被人抢了先,夜里怕是要翻来覆去睡不着。

  思来想去,她决定从车间台账入手——白班交班记录里常有维修登记,姓甚名谁、哪个班组,总能查到些蛛丝马迹。趁着轮休那天清晨,她溜进值班室,借着晨光一页页翻找,心跳竟比当初收到周勇的大白兔奶糖时还快。

  台账本上字迹密密麻麻,富锦华指尖缓缓划过一行行维修记录,毫无头绪。

  这日中午,她们下了工,排队到食堂打饭。富锦华抬头间,突然看到一个穿着蓝布工装的男工友,端着饭盒站在队伍里,侧脸轮廓分明,眉眼间透着股沉静劲儿,是周淑贞看中的人无疑!

  我瞅着他看了好几回,确定是那人,便拉着周淑贞,“周姐,你快看前边!”

  那人正低头盛汤,勺子在铁盆沿上轻轻一磕,动作利落。周淑贞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手里的饭盒差点滑落,耳朵瞬间艳如红霞。

  富锦华只觉心口一热,想起《诗经》里“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句子,眼前这情景,恰似那千年吟咏的邂逅。

  她轻推周淑贞后背,“去啊,还愣着干啥?”

  风掠过食堂门口的垂柳,吹起一角蓝布工装。周淑贞却低着头,脚尖在地上蹭了半晌,终究没挪动一步。

  富锦华叹了口气,心想,这大姐也就敢背后想想,一见到真人反而怕了。想了想,她把饭盒塞进她手里,鼓足勇气径直走上前,“同志,你的汤要洒了。”

  那人一愣,抬头看她,富锦华笑着指了指他歪斜的饭盆。

  富锦华心一紧,生怕他察觉自己是刻意搭话。可他只低头看了看汤盆,扶正后,温和地说:“谢谢,多亏你提醒。”

  富锦华松了口气,顺势问:“师傅,你是机修班的吧?”

  他点点头,“三班倒,刚下夜班。”

  他话不多,却让人觉得踏实。富锦华回头望了周淑贞一眼,见她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便豁出去了,介绍道:“我叫富锦华,是来厂子学习的。这位是我朋友,叫周淑贞——”

  她侧身一让,周淑贞猝不及防被推到前头,两人目光一碰,周淑贞慌得差点打翻饭盒,脸霎时红到耳根。

  那人却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落在周淑贞脸上,“我叫赵嘉盛,是机修一班的。”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春水漫过青石。

  周淑贞低着头,指尖发烫,却忍不住偷看他一眼。

  富锦华悄悄退后半步,唇角微扬,心知这根红线,总算系上了扣。

  赵嘉盛又道:“改天机修班做保养,欢迎你们来看看。”话落,转身离去。

  食堂的喧闹声忽远忽近,富锦华望着那个背影融入人群。周淑贞仍低着头,可眼角眉梢藏着掩不住的笑意。

  富锦华轻推她一下,“发什么愣?下次我帮你再搭句话。”

  周淑贞抬手拂了下额前的碎发,耳尖还泛着红,却小声嘀咕:“不用你帮,我自己……也能行。”

  富锦华笑着摇头,走过去打饭了。

  广播里响起《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前奏,节奏明快。工人们端着饭盒三三两两聚在桌边,有人跟着哼唱,声音粗犷而热烈。

  在歌声的感染下,周淑贞像是有了斗志,可她心里清楚,自己一个月挣十八块六毛,不算多也不算少,可要想在这群姑娘中脱颖而出,光靠脸蛋和工资可不够。她得寻个机会,再靠近他,哪怕只是说上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