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贩的吆喝声点燃了小镇的一日繁华。
街角处总支着些临时摊位,竹筐里堆着带露的青菜,草绳捆着肥硕的河鲜,忽然一阵浓郁的香气钻鼻腔——是虾皮混着骨汤的醇厚,裹着葱花与胡椒的辛香,勾得人舌尖发颤。林芊芊的肚子“咕噜”一声叫得响亮,她这才惊觉自己早已饥肠辘辘:只有刚穿过来傍晚吃了一顿饭,夜里还劳累一夜,一觉睡到过午,再被迷晕送去拜堂,之后就逃了大半夜,别说正经饭食,连口热水都没沾过。
循着香味走到巷口,见个蓝布棚子下支着铜锅,翻滚的白汤里浮着点点油花。她刚在条凳上坐下,正在揉面的小老板立刻直起身。这小老板生得眉清目秀,粗布短褂洗得发白,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臂,见了她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快步走过来,拱手时带着几分腼腆:“女郎君,可是要吃馄饨?”
林芊芊抬眼打量他,见他鬓角还沾着片碎葱花,忍不住弯了弯眼:“你这儿除了馄饨,还有别的?”
小老板愣了下,搓了搓手露出憨厚的笑:“这……小摊子简陋,就只卖馄饨,是家传的老方子,骨汤熬了三个时辰呢。”
“既然只有馄饨,”林芊芊往铜锅方向探了探脖子,语气理直气壮,“那我自然是吃馄饨呀。”
“哎!哎!”小老板恍然大悟,忙不迭应着,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女郎君稍等,小的这就给您下!”说着掀开竹篾盖,抓起一把薄如蝉翼的馄饨皮,指尖翻飞间,裹着鲜笋肉馅的白胖馄饨便“扑棱棱”跳进滚汤,溅起的热气里,他的声音混着汤沸声传来:“多放些葱花?要不要加个荷包蛋?”
林芊芊眉眼弯弯道:“当然要加。”
热腾腾的馄饨刚端上桌,白瓷碗沿还凝着细密的水珠,汤里浮着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蛋丝。
林芊芊早被香气勾得按捺不住,顾不上烫,抄起汤勺舀起一只饱满的馄饨,匆匆吹了两口就塞进嘴里。
滚烫的汤汁裹着鲜嫩的肉馅在舌尖炸开,烫得她直伸舌头哈气,却还是停不下手,连汤带馅呼噜呼噜往嘴里送。
不过十分钟,一大碗馄饨就见了底,她抹了把嘴起身要付钱,手习惯性要从衣兜里掏手里,才猛地僵住——坏了!她没钱!她甚至连这个时代的钱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脸颊微微发烫,林芊芊瞅着正低头擦桌子的小老板,蹑手蹑脚绕到他身边,声音细若蚊呐:“那个……我钱袋子好像丢了……”
小老板闻言一愣,抬头见她窘迫的模样,立刻摆手笑道:“女郎君哪里的话!一碗馄饨罢了,当是小的请您尝个鲜。”
“那可不行。”林芊芊看着他眉眼弯弯的笑,心里那点尴尬散了大半,却更不肯占这便宜,“我可不是吃白食的人。”忽然想起古装剧里用首饰抵钱的桥段,她手一抬摸向耳朵,摘下一对金耳环——足金的底托上镶着颗鸽血红宝石,在晨光下闪着莹润的光,瞧着就价值不菲。
她把耳环往小老板手里一塞:“用这个抵账,总够了吧?”
小老板手一抖,差点把耳环掉在地上,慌忙摆手:“不妥不妥!这太贵重了!”
“贵重也得抵呀。”林芊芊挑眉,故意板起脸,“难不成你觉得我付不起?”
“不不不!只是……”小老板急得脸都红了,
“只是什么?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说完就强硬的把耳环塞进小老板手里。小老板捧着耳环的手像捧着团火——这女郎君的衣料是上好的云锦,首饰更是精工细作,定是富贵人家的小姐,这耳环哪敢收?可看着对方不容置喙的眼神,他只能苦着脸接了,心里暗自念叨:回头得好好收着,万一日后人家家人找来,也好原物奉还。
林芊芊这才满意离开,一边走一边盘算:身无分文可不行,住的地方还没着落,空间里虽有吃的,总不能一直风餐露宿。正琢磨着要不要找个活计,眼角余光瞥见街角“裕丰当铺”的黑底金字招牌,眼睛顿时一亮,抬脚走了进去。
当铺里弥漫着旧木头和灰尘的味道,账台后坐着位五六十岁的掌柜,正噼啪拨着算盘。
林芊芊手伸进衣袖,借衣袖遮挡从空间摸出个纸盒,打开后取出件东西放在柜上——是个巴掌大的玻璃球,里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财神像,眉眼衣纹纤毫毕现,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出七彩光晕,看得掌柜直了眼。
“这个,典当。”林芊芊指了指摆件,又特意指着玻璃球的通透处,“您看这料子,透光无杂,雕工更是细如发丝,寻常工匠绝做不出来。”
掌柜擦了擦手,拿起盘爆浆了的放大镜,拿起摆件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又用指甲轻轻敲了敲,听着那清脆的响声,沉默片刻后伸出五根手指。
林芊芊心里咯噔一下:五两?还是五十两?她记得小说里说古代玻璃稀罕,一个瓶子都能值几百两呢!她清了清嗓子,故意露出几分不舍:“掌柜的,这可是稀罕物,皇家宝库都未必有。您看这财神雕活灵活现,摆着还能招财呢……”
掌柜被她说得又端详片刻,终于松口:“死当,六千六百两,不能再多了。”
林芊芊差点惊掉下巴——六千六?刚才那五根手指竟是五千两的意思?她强压着狂喜点头:“成!就这个数!”生怕掌柜反悔麻溜的答应了。
掌柜生怕她反悔,麻利地开了当票,又点出六张千两面额的银票。林芊芊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剩下的六百两,麻烦换成现银。”
掌柜依言取来六个沉甸甸的银元宝,林芊芊正愁没处放,掌柜已从腰间解下个靛蓝布钱袋递过来:“女郎君先用着。”
她道谢接过,把银元宝一一装进去,没留意掌柜的目光落在了她手腕上——那对“八宝花间喜事”手镯,雕工繁复,镶嵌的宝石色泽均匀,一看就是家世非凡的主君嫁妆,绝非寻常女君都带不起。
揣好钱袋和银票,林芊芊脚步轻快地出了当铺。
这次交易双方都很满意,都很怕对方反悔。
先去成衣铺挑了两身素色棉布衣裙,太复杂的襦裙她实在是不会穿;又去杂货铺买了个樟木钱匣,把银票和五个银元宝仔细锁好,连同钱匣一起收进空间,这才松了口气。钱袋里还剩八十多两现银,她摸了摸肚子,眼珠一转——找家酒楼坐下,既能填肚子,又能听听街坊八卦,岂不是两全其美?
林芊芊挑了家挂着“醉仙楼”幌子的酒楼,刚掀开门帘,喧嚣的人声就涌了过来。大堂里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跑堂的伙计肩上搭着白毛巾,端着托盘在桌椅间灵活穿梭,木楼梯被踩得吱呀作响。她眼尖地瞅见窗边一张空桌,赶紧走过去坐下,刚把腰间的钱袋往桌角一放,穿青布短打的伙计就笑眯眯凑上来,手里还举着块油腻的木牌:“女君您里边请!咱这儿招牌菜有红烧肘子、醋溜鱼片,要不要再来壶新酿的梅子酒?”
林芊芊扫了眼木牌上歪歪扭扭的字,点了三样看着实在的:“来份酱肘子、炒时蔬,再上碗阳春面。”
“好嘞!”伙计吆喝着转身,不多时就端来托盘,红亮的肘子冒着热气,时蔬翠绿欲滴,连阳春面的汤头都飘着葱花。
街角处总支着些临时摊位,竹筐里堆着带露的青菜,草绳捆着肥硕的河鲜,忽然一阵浓郁的香气钻鼻腔——是虾皮混着骨汤的醇厚,裹着葱花与胡椒的辛香,勾得人舌尖发颤。林芊芊的肚子“咕噜”一声叫得响亮,她这才惊觉自己早已饥肠辘辘:只有刚穿过来傍晚吃了一顿饭,夜里还劳累一夜,一觉睡到过午,再被迷晕送去拜堂,之后就逃了大半夜,别说正经饭食,连口热水都没沾过。
循着香味走到巷口,见个蓝布棚子下支着铜锅,翻滚的白汤里浮着点点油花。她刚在条凳上坐下,正在揉面的小老板立刻直起身。这小老板生得眉清目秀,粗布短褂洗得发白,袖口卷着露出结实的小臂,见了她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快步走过来,拱手时带着几分腼腆:“女郎君,可是要吃馄饨?”
林芊芊抬眼打量他,见他鬓角还沾着片碎葱花,忍不住弯了弯眼:“你这儿除了馄饨,还有别的?”
小老板愣了下,搓了搓手露出憨厚的笑:“这……小摊子简陋,就只卖馄饨,是家传的老方子,骨汤熬了三个时辰呢。”
“既然只有馄饨,”林芊芊往铜锅方向探了探脖子,语气理直气壮,“那我自然是吃馄饨呀。”
“哎!哎!”小老板恍然大悟,忙不迭应着,转身时带起一阵风,“女郎君稍等,小的这就给您下!”说着掀开竹篾盖,抓起一把薄如蝉翼的馄饨皮,指尖翻飞间,裹着鲜笋肉馅的白胖馄饨便“扑棱棱”跳进滚汤,溅起的热气里,他的声音混着汤沸声传来:“多放些葱花?要不要加个荷包蛋?”
林芊芊眉眼弯弯道:“当然要加。”
热腾腾的馄饨刚端上桌,白瓷碗沿还凝着细密的水珠,汤里浮着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蛋丝。
林芊芊早被香气勾得按捺不住,顾不上烫,抄起汤勺舀起一只饱满的馄饨,匆匆吹了两口就塞进嘴里。
滚烫的汤汁裹着鲜嫩的肉馅在舌尖炸开,烫得她直伸舌头哈气,却还是停不下手,连汤带馅呼噜呼噜往嘴里送。
不过十分钟,一大碗馄饨就见了底,她抹了把嘴起身要付钱,手习惯性要从衣兜里掏手里,才猛地僵住——坏了!她没钱!她甚至连这个时代的钱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脸颊微微发烫,林芊芊瞅着正低头擦桌子的小老板,蹑手蹑脚绕到他身边,声音细若蚊呐:“那个……我钱袋子好像丢了……”
小老板闻言一愣,抬头见她窘迫的模样,立刻摆手笑道:“女郎君哪里的话!一碗馄饨罢了,当是小的请您尝个鲜。”
“那可不行。”林芊芊看着他眉眼弯弯的笑,心里那点尴尬散了大半,却更不肯占这便宜,“我可不是吃白食的人。”忽然想起古装剧里用首饰抵钱的桥段,她手一抬摸向耳朵,摘下一对金耳环——足金的底托上镶着颗鸽血红宝石,在晨光下闪着莹润的光,瞧着就价值不菲。
她把耳环往小老板手里一塞:“用这个抵账,总够了吧?”
小老板手一抖,差点把耳环掉在地上,慌忙摆手:“不妥不妥!这太贵重了!”
“贵重也得抵呀。”林芊芊挑眉,故意板起脸,“难不成你觉得我付不起?”
“不不不!只是……”小老板急得脸都红了,
“只是什么?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说完就强硬的把耳环塞进小老板手里。小老板捧着耳环的手像捧着团火——这女郎君的衣料是上好的云锦,首饰更是精工细作,定是富贵人家的小姐,这耳环哪敢收?可看着对方不容置喙的眼神,他只能苦着脸接了,心里暗自念叨:回头得好好收着,万一日后人家家人找来,也好原物奉还。
林芊芊这才满意离开,一边走一边盘算:身无分文可不行,住的地方还没着落,空间里虽有吃的,总不能一直风餐露宿。正琢磨着要不要找个活计,眼角余光瞥见街角“裕丰当铺”的黑底金字招牌,眼睛顿时一亮,抬脚走了进去。
当铺里弥漫着旧木头和灰尘的味道,账台后坐着位五六十岁的掌柜,正噼啪拨着算盘。
林芊芊手伸进衣袖,借衣袖遮挡从空间摸出个纸盒,打开后取出件东西放在柜上——是个巴掌大的玻璃球,里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财神像,眉眼衣纹纤毫毕现,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出七彩光晕,看得掌柜直了眼。
“这个,典当。”林芊芊指了指摆件,又特意指着玻璃球的通透处,“您看这料子,透光无杂,雕工更是细如发丝,寻常工匠绝做不出来。”
掌柜擦了擦手,拿起盘爆浆了的放大镜,拿起摆件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又用指甲轻轻敲了敲,听着那清脆的响声,沉默片刻后伸出五根手指。
林芊芊心里咯噔一下:五两?还是五十两?她记得小说里说古代玻璃稀罕,一个瓶子都能值几百两呢!她清了清嗓子,故意露出几分不舍:“掌柜的,这可是稀罕物,皇家宝库都未必有。您看这财神雕活灵活现,摆着还能招财呢……”
掌柜被她说得又端详片刻,终于松口:“死当,六千六百两,不能再多了。”
林芊芊差点惊掉下巴——六千六?刚才那五根手指竟是五千两的意思?她强压着狂喜点头:“成!就这个数!”生怕掌柜反悔麻溜的答应了。
掌柜生怕她反悔,麻利地开了当票,又点出六张千两面额的银票。林芊芊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剩下的六百两,麻烦换成现银。”
掌柜依言取来六个沉甸甸的银元宝,林芊芊正愁没处放,掌柜已从腰间解下个靛蓝布钱袋递过来:“女郎君先用着。”
她道谢接过,把银元宝一一装进去,没留意掌柜的目光落在了她手腕上——那对“八宝花间喜事”手镯,雕工繁复,镶嵌的宝石色泽均匀,一看就是家世非凡的主君嫁妆,绝非寻常女君都带不起。
揣好钱袋和银票,林芊芊脚步轻快地出了当铺。
这次交易双方都很满意,都很怕对方反悔。
先去成衣铺挑了两身素色棉布衣裙,太复杂的襦裙她实在是不会穿;又去杂货铺买了个樟木钱匣,把银票和五个银元宝仔细锁好,连同钱匣一起收进空间,这才松了口气。钱袋里还剩八十多两现银,她摸了摸肚子,眼珠一转——找家酒楼坐下,既能填肚子,又能听听街坊八卦,岂不是两全其美?
林芊芊挑了家挂着“醉仙楼”幌子的酒楼,刚掀开门帘,喧嚣的人声就涌了过来。大堂里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跑堂的伙计肩上搭着白毛巾,端着托盘在桌椅间灵活穿梭,木楼梯被踩得吱呀作响。她眼尖地瞅见窗边一张空桌,赶紧走过去坐下,刚把腰间的钱袋往桌角一放,穿青布短打的伙计就笑眯眯凑上来,手里还举着块油腻的木牌:“女君您里边请!咱这儿招牌菜有红烧肘子、醋溜鱼片,要不要再来壶新酿的梅子酒?”
林芊芊扫了眼木牌上歪歪扭扭的字,点了三样看着实在的:“来份酱肘子、炒时蔬,再上碗阳春面。”
“好嘞!”伙计吆喝着转身,不多时就端来托盘,红亮的肘子冒着热气,时蔬翠绿欲滴,连阳春面的汤头都飘着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