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带军饷-《穿越之杏花微雨》

  女皇陛下接到捷报女皇陛下接到捷报,龙颜大悦,当即下旨重赏前线将士。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进言夸赞萧烬玦、孟之州等人的功绩。

  甚至还有人想送自家的子侄去军中镀金,女皇陛下女皇当然知道他们的小九九,只冷冷的吐出一句:“可!不过自带军饷!一人五万两,从大头兵做起!我的阿玦也是从大头兵做起的!刚刚提议的爱卿每家给两个名额!必须送最优秀的儿郎!退朝!”

  女皇狠狠的压住上翘的嘴角,宣布退朝后就匆匆进了后殿,林芊芊就端坐在里面。“芊芊,怎么样?刚刚朕脑海里听到你的意见就赶紧宣布,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朕就赶紧退朝。”女皇陛下难得的情绪外露,竟透着几分娇俏。

  “嗯!姨母!他们肯定不愿意送自家子侄去边关既然不愿意去,那就捐军饷!捐粮草!”林芊芊狡黠的提议。

  果然如林芊芊所料,世家公子们大多偏好文墨,武功底子本就薄弱,更何况战场是稍有不慎便会丧命的绝地,哪有半分愿意去的?先前吵着要送儿郎去边关历练的众臣,此刻竟纷纷找起了借口,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

  “哼!”女皇将御案拍得砰砰响,怒声吼道,“当初是你们联名提议,要让世家子弟去边关历练,为国而战。朕准了!结果呢?朕的二皇子萧福临都亲自请缨带队,你们却连一兵一卒都不肯派去——这是打朕的脸,还是打朕皇儿的脸?!”

  这话一出,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先前跳得最欢、把“为国分忧”挂在嘴边的几位大臣,此刻都耷拉着脑袋,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时,一个平时在朝堂上近乎“小透明”的刑部侍郎,却战战兢兢地出列跪奏:“启禀陛下,臣…臣的犬子昨日不慎惊马,摔折了小腿,实在无法奔赴边关为陛下分忧。臣心中有愧,愿将名下所有铺子的存粮尽数捐出,共一万担;再献出大半身家,合计七万两白银,全赠予浴血奋战的边关将士,聊表心意。”

  女皇紧绷的脸色稍缓,语气也软了些:“罢了,让他安心养伤。虽不能亲赴沙场,但能为边关出这份力,也算尽了心。”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众大臣瞬间恍然大悟:哦?原来还能这样!舍点钱粮总好过把儿子送到战场上丢命!先前还支支吾吾的众人,此刻纷纷抢着出列,七嘴八舌地报起了捐赠数额,从几千担粮食到几万两白银,报价声此起彼伏。

  女皇看着眼前这副“踊跃捐钱”的景象,眉头却越皱越紧,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边关如今最缺的不是钱粮,是能上阵杀敌、能筹谋调度的人手。你们……哎,你们家的儿郎本就天资不俗,去了边关好好历练,怎会是任人宰割的炮灰……”

  话刚出口,女皇便像意识到失言一般尴尬的咳了声。但是“炮灰”二字,简直是往众臣心上捅刀子,搅动了众大臣的神经。她还试图挽回的“掩饰”道:“边关其实不是很危险,还能挣到军功。”

  可底下的大臣们早已慌作一团:陛下这是还没放弃让我们送儿子去战场啊!于是众人不敢再犹豫,纷纷咬牙往上加价,只求用银子把“送儿郎去边关”这事儿彻底堵回去。

  最后,众大臣干脆齐齐跪倒在地,一遍遍地叩首恳请:“陛下!边关将士在寒风里拼杀,最要紧的便是吃饱穿暖!这些钱粮虽微薄,却是臣等的心意,求陛下务必收下,全用来贴补前线!”

  女皇看着满地躬身的臣子,终究是松了口。而那些凑齐的钱粮,转手便全交到了林芊芊手中——如今前线的军工粮草,本就全由她一手统筹。小到将士们身上的棉衣鞋袜、手中的刀枪铠甲,大到能轰开城门的震天雷,从采买、制作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经她仔细安排,半点差错都容不得。可以说林芊芊就是这场大战的后盾。

  边关大捷之事成了凤都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林芊芊得知此消息后,更是满心欢喜。孟之州奔赴边疆之后,她亲自接管了孟之州的作坊,加紧了震天雷等武器的改良,期望能为国家再添助力。

  匈奴和羯族国内却愁云惨淡。两国君主虽然换了半残废的将领虽还得回国,但国力大损,国内人心惶惶。

  萧烬玦并未因一时胜利而松懈分毫,他一面亲自督导士兵操练,打磨军阵攻防之术,一面在帅帐中对着舆图推演,细密谋划着覆灭敌国的全盘大计。

  他心中清楚,败北的两国绝不会甘心蛰伏,卷土重来是必然之势,更何况西侧的西弗部族始终虎视眈眈,如同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刃。

  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一打便是七年。前线战场上,萧烬玦身先士卒,率军攻城掠地,将凤鸾国的旗帜插在一座座被攻克的城池之上。这是后话

  后方的林芊芊则成了最坚实的后盾,不仅调度粮草、赶制军械,更将关键利器震天雷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她还大胆革新——把军队厚重的旧式军服,改成了更便于行军作战的现代作战服款式;又将原本臃肿的棉袄,尽数改良成轻便保暖的羽绒服。

  羽绒服刚制成时,她只留了两件呈给女皇陛下,一件送予君后,其余数万件便交由斩尘的镖局,由镖师们快马加鞭押送往冰天雪地的边关。

  镖局返程时,又会将边关特产的羊毛、羊皮一并运回,为后方的生产攒下充足原料。林芊芊从姚妙妙给的资料中找出一些图纸,画出纺织机器的图纸,找工匠打造后反复改良,让羊毛、棉花都能高效纺成细密的毛线。一时间,凤鸾国上下兴起了织毛衣的热潮,很多百姓都拿着针线,为边关将士赶织衣物,为了边关军队出一份力的同时,还能为自己家挣一份收入。

  那些织好的厚厚的毛衣、毛裤,还有御寒的羊毛袜,装了满满几十车,连同新制的羽绒服,一同被送往前线,边关的冬天来的早,且时间长,送来的毛衣、羽绒服为在寒风中作战的士兵们裹紧了温暖。

  温知衍则成了“移动的动员令”,他带着文书走遍凤鸾国的城镇乡村,发动各地百姓做手工——有的缝棉衣,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袜,将全国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支援前线。

  即便奔波得脚不沾地,他也没忘了给林芊芊搜罗各地好物:深山里的奇珍异宝、首饰坊新打的精致头面、绣娘耗时半年绣成的蜀锦帕子,每次归来,总能从行囊里掏出让她眼前一亮的小惊喜。

  转眼间,林芊芊穿越到凤鸾国已整整十年。团子算着时间出现在林芊芊的脑海里,声音里满是兴奋:“芊芊,准备好了吗?现在能把东西送回地球啦,你要带什么回去?”

  林芊芊深吸一口气,从随身空间里取出一个轻便的梧桐木箱子。她先在箱底铺了四五层绣着精美图案的云锦——这些都是凤鸾国最好的料子,摸着细腻柔滑。

  接着,她搬来一个个沉甸甸的布料卷筒,筒子里裹的不是布,而是满满当当的极品玉石:有的被雕刻成玉佩,有的被打磨成手镯,有的是未经雕琢的原石,通透的绿、温润的白、贵气的紫、温柔的粉……在光线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铺完一层玉石筒,她又往上码放各种首饰:嵌着红宝石的金步摇、缀着珍珠的金钗、雕成凤凰形状的玉镯,还有成套的头面……每一件都精美得能让人挪不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