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 延安 临时安全屋】
窑洞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江凛背上的伤口在特效凝胶的作用下传来阵阵清凉,勉强压制着深处的灼痛,但他眉宇间的锐利却丝毫未减。苏晴刚刚冒险外出探查归来,带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流言传播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苏晴压低声音,脸色严峻,“现在不止是医院区域,连桥儿沟和柳林铺那边,都开始有人议论我们。重点集中在你的身手,以及我们‘恰好’出现在几次事件现场。杨帆……她很活跃。”
江凛缓缓坐直身体,牵动伤处的疼痛让他嘴角微微抽搐,但眼神依旧冷静如冰。“‘污痕’协议开始了。他们在利用能量回冲造成的情绪放大效应,重点制造对我们的不信任。”他左小指的疤痕隐隐作痛,并非指向具体危险,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针对他们的恶意正在凝聚的感应。
“我们现在的处境很被动,”苏晴分析道,“缺乏来自林深的情报支持,无法证明清白,甚至不能公开解释。一旦被正式审查或限制自由,我们就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潘多拉’就能为所欲为。”
窑洞外,隐约传来脚步声和压低的话语声,似乎有人在不远处徘徊、议论。一种无形的压力正在向这个小小的安全屋逼近。
“不能坐以待毙。”江凛的目光投向窑洞唯一的出口,眼神锐利如鹰,“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僵局。既然他们在引导怀疑,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怀疑’的对象。”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时空干扰仍在持续,但通讯窗口预测将在三小时后出现一个短暂稳定期!”技术员大声汇报,“持续时间约六十秒!”
林深立刻下令:“将所有关于‘情绪放大效应’和‘污痕协议’潜在手法的分析数据打包,准备在窗口期进行高强度脉冲式发送!重复发送三遍!确保他们能接收到!”
他转向另一个屏幕,上面显示着延安地区粗略的能量残留分布图。“能量回冲的残留,除了放大情绪,是否还有其他可利用的特征?比如……对‘潘多拉’自身能量信号的追踪?”
分析师快速操作着:“理论上存在可能!能量回冲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会扰动水中所有物体。如果‘潘多拉’在附近再次使用超越时代的设备或能量,其信号特征在回冲背景下可能会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但需要极其精密的扫描和……一点运气!”
“把这条推论也加进去!”林深毫不犹豫,“告诉他们,想办法做一个高灵敏度的‘能量诱饵’或扫描装置,利用回冲背景,反向追踪‘潘多拉’的尾巴!”
【1945年 延安 “潘多拉”新指挥所】
凯斯勒看着全息投影上显示的、关于流言传播效果和社会情绪紧张度的分析曲线,满意地点了点头。曲线正在稳步上升。
“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现在需要浇点水,让它快点发芽。”“教授”冷静地操作着界面,调出了杨帆刚刚传回的信息,“杨帆报告,她已经成功引导部分人的注意力到那两位‘技术员’身上。并且,她‘无意中’发现,李振同志携带的某些‘工具’,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很好。”凯斯勒眼中闪过狠厉,“让‘狼群’剩下的人,配合杨帆,制造一些‘证据’。比如,在他们落脚点附近,‘偶然’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高科技’物品碎片。或者,找机会挑起一些冲突,让那位李振同志,再次展示一下他非同寻常的‘身手’。”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启动备用‘锚点’观测。如果秦风这边的‘污痕’计划效果不理想,或者‘守护者’被提前清除,我们需要确保仪式能有替代品。钱思明,或者周维钧,都是不错的选择。”
【1945年 延安 秦风医生临时办公室】
这是一间更加简陋的窑洞,除了必要的桌椅和医疗书籍,几乎别无他物。秦风医生坐在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面前摊开着关于昨夜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但上面的字迹他似乎一个也没看进去。
他的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昨夜的片段:杨帆异样的平静和审视的目光,李振和苏梅突兀出现又能力出众,那场来去诡异、症状奇特的“瘟疫”,以及最后时刻,自己心中那股强烈的、关于阴谋的明悟。
敲门声响起。宣传科的一位干事走了进来,送来了几分内部通讯和思想动态简报。干事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秦医生,关于昨晚的事情,下面有些同志有些……议论。特别是对那两位新来的李振、苏梅同志,大家既感激他们出手相助,又对他们的一些情况不太了解,难免有些猜测。”
秦风抬起头,目光深邃:“组织上对每一位投奔边区的同志,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无端的猜疑都是对同志、对革命事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的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干事连忙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窑洞内重新恢复安静。秦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他信任组织的审查程序,但作为一名医生,他更相信自己的观察和直觉。李振和苏梅身上,确实有太多谜团。他们的知识结构、应对危机的能力,甚至……李振那偶尔流露出的、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神,都远超普通的青年学生或技术人员。
“难道……真的有问题?”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随即,他又立刻将其压下。“不,不能轻易怀疑同志。但……也必须警惕。”他决定,要更近距离地、以更审慎的态度,去观察那两位神秘的“技术员”。
【1945年 延安 桥儿沟通往安全屋的小路】
沈清漪趁着休息的间隙,偷偷溜出了自然科学院。她心里惦记着受伤的江凛和忙碌的苏晴,用自己省下的口粮换了两个鸡蛋,想给他们送去。小姑娘心思单纯,并未察觉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只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她小心翼翼地沿着土路走着,快到安全屋所在的区域时,却看到几个穿着灰布军装、但神色有些冷硬的人(“狼群”残余人员)在那附近徘徊,似乎在观察着什么。沈清漪心里一紧,下意识地躲到了一处土坡后面。
她看到其中一人,假装系鞋带,将一个小巧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她从未见过的物件,迅速塞进了安全屋外墙的一道裂缝里。
那是……什么?沈清漪的心脏怦怦直跳。她虽然年纪小,但经历唐山和一路的颠簸,对危险有了一种本能的直觉。那东西绝不属于这里!她想起顾清如说的“奇怪眼神”,想起医院里隐约的流言,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有人在陷害李大哥和苏姐!
她不敢久留,紧紧攥着那两枚鸡蛋,转身飞快地跑回了桥儿沟。她必须把这件事告诉顾清如,或者……想办法提醒李大哥和苏姐!
【1945年 延安 临时安全屋内】
江凛和苏晴自然也察觉到了外面的异常。脚步声,窥视的目光,还有那种被无形之网慢慢收紧的感觉。
“他们开始布置‘证据’了。”江凛声音低沉,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看来,是想把我们坐实成‘特务’。”
苏晴快速检查着所剩无几的装备:“林深提到的通讯窗口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在被‘请’去谈话前,找到破局的方法。你刚才说的‘主动出击’,具体指什么?”
江凛的目光落在苏晴那些伪装成日常用品的装备上,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他们想看到‘证据’,那我们就给他们看一个‘证据’。”他指向苏晴那个伪装成水壶的能量干扰装置,“把这个,稍微‘改造’一下,让它泄露出一点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能量信号,但信号特征,要模仿我们之前记录的‘潘多拉’设备残留。”
苏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引蛇出洞?利用能量回冲背景,做一个假的‘潘多拉’信号源,吸引真正的‘潘多拉’人员或者杨帆前来查看或回收?只要他们出现,我们就能抓住尾巴,甚至反向证明我们的‘目标’和他们一致?”
“没错。”江凛点头,“同时,我们需要一个‘证人’,一个足够分量,并且对我们尚存一丝信任的‘证人’,来目睹这一切。”
“秦风医生?”苏晴立刻想到了最佳人选。
“是他。”江凛眼神坚定,“我们必须赌一把,赌秦风医生的理智和判断力,赌他内心对真相的追求,胜过被流言影响的猜疑。这是我们打破‘污痕’,将暗箭引向真正敌人的唯一机会。”
计划风险极大,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但身处绝境的守护者们,已然没有更好的选择。信任的铁壁能否筑起,取决于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搏。
(本章完)
窑洞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江凛背上的伤口在特效凝胶的作用下传来阵阵清凉,勉强压制着深处的灼痛,但他眉宇间的锐利却丝毫未减。苏晴刚刚冒险外出探查归来,带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流言传播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苏晴压低声音,脸色严峻,“现在不止是医院区域,连桥儿沟和柳林铺那边,都开始有人议论我们。重点集中在你的身手,以及我们‘恰好’出现在几次事件现场。杨帆……她很活跃。”
江凛缓缓坐直身体,牵动伤处的疼痛让他嘴角微微抽搐,但眼神依旧冷静如冰。“‘污痕’协议开始了。他们在利用能量回冲造成的情绪放大效应,重点制造对我们的不信任。”他左小指的疤痕隐隐作痛,并非指向具体危险,而是一种弥漫在空气中、针对他们的恶意正在凝聚的感应。
“我们现在的处境很被动,”苏晴分析道,“缺乏来自林深的情报支持,无法证明清白,甚至不能公开解释。一旦被正式审查或限制自由,我们就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潘多拉’就能为所欲为。”
窑洞外,隐约传来脚步声和压低的话语声,似乎有人在不远处徘徊、议论。一种无形的压力正在向这个小小的安全屋逼近。
“不能坐以待毙。”江凛的目光投向窑洞唯一的出口,眼神锐利如鹰,“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僵局。既然他们在引导怀疑,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怀疑’的对象。”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时空干扰仍在持续,但通讯窗口预测将在三小时后出现一个短暂稳定期!”技术员大声汇报,“持续时间约六十秒!”
林深立刻下令:“将所有关于‘情绪放大效应’和‘污痕协议’潜在手法的分析数据打包,准备在窗口期进行高强度脉冲式发送!重复发送三遍!确保他们能接收到!”
他转向另一个屏幕,上面显示着延安地区粗略的能量残留分布图。“能量回冲的残留,除了放大情绪,是否还有其他可利用的特征?比如……对‘潘多拉’自身能量信号的追踪?”
分析师快速操作着:“理论上存在可能!能量回冲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会扰动水中所有物体。如果‘潘多拉’在附近再次使用超越时代的设备或能量,其信号特征在回冲背景下可能会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但需要极其精密的扫描和……一点运气!”
“把这条推论也加进去!”林深毫不犹豫,“告诉他们,想办法做一个高灵敏度的‘能量诱饵’或扫描装置,利用回冲背景,反向追踪‘潘多拉’的尾巴!”
【1945年 延安 “潘多拉”新指挥所】
凯斯勒看着全息投影上显示的、关于流言传播效果和社会情绪紧张度的分析曲线,满意地点了点头。曲线正在稳步上升。
“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现在需要浇点水,让它快点发芽。”“教授”冷静地操作着界面,调出了杨帆刚刚传回的信息,“杨帆报告,她已经成功引导部分人的注意力到那两位‘技术员’身上。并且,她‘无意中’发现,李振同志携带的某些‘工具’,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很好。”凯斯勒眼中闪过狠厉,“让‘狼群’剩下的人,配合杨帆,制造一些‘证据’。比如,在他们落脚点附近,‘偶然’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高科技’物品碎片。或者,找机会挑起一些冲突,让那位李振同志,再次展示一下他非同寻常的‘身手’。”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启动备用‘锚点’观测。如果秦风这边的‘污痕’计划效果不理想,或者‘守护者’被提前清除,我们需要确保仪式能有替代品。钱思明,或者周维钧,都是不错的选择。”
【1945年 延安 秦风医生临时办公室】
这是一间更加简陋的窑洞,除了必要的桌椅和医疗书籍,几乎别无他物。秦风医生坐在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面前摊开着关于昨夜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但上面的字迹他似乎一个也没看进去。
他的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昨夜的片段:杨帆异样的平静和审视的目光,李振和苏梅突兀出现又能力出众,那场来去诡异、症状奇特的“瘟疫”,以及最后时刻,自己心中那股强烈的、关于阴谋的明悟。
敲门声响起。宣传科的一位干事走了进来,送来了几分内部通讯和思想动态简报。干事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秦医生,关于昨晚的事情,下面有些同志有些……议论。特别是对那两位新来的李振、苏梅同志,大家既感激他们出手相助,又对他们的一些情况不太了解,难免有些猜测。”
秦风抬起头,目光深邃:“组织上对每一位投奔边区的同志,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无端的猜疑都是对同志、对革命事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的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干事连忙点头称是,退了出去。
窑洞内重新恢复安静。秦风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他信任组织的审查程序,但作为一名医生,他更相信自己的观察和直觉。李振和苏梅身上,确实有太多谜团。他们的知识结构、应对危机的能力,甚至……李振那偶尔流露出的、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神,都远超普通的青年学生或技术人员。
“难道……真的有问题?”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随即,他又立刻将其压下。“不,不能轻易怀疑同志。但……也必须警惕。”他决定,要更近距离地、以更审慎的态度,去观察那两位神秘的“技术员”。
【1945年 延安 桥儿沟通往安全屋的小路】
沈清漪趁着休息的间隙,偷偷溜出了自然科学院。她心里惦记着受伤的江凛和忙碌的苏晴,用自己省下的口粮换了两个鸡蛋,想给他们送去。小姑娘心思单纯,并未察觉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只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她小心翼翼地沿着土路走着,快到安全屋所在的区域时,却看到几个穿着灰布军装、但神色有些冷硬的人(“狼群”残余人员)在那附近徘徊,似乎在观察着什么。沈清漪心里一紧,下意识地躲到了一处土坡后面。
她看到其中一人,假装系鞋带,将一个小巧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她从未见过的物件,迅速塞进了安全屋外墙的一道裂缝里。
那是……什么?沈清漪的心脏怦怦直跳。她虽然年纪小,但经历唐山和一路的颠簸,对危险有了一种本能的直觉。那东西绝不属于这里!她想起顾清如说的“奇怪眼神”,想起医院里隐约的流言,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有人在陷害李大哥和苏姐!
她不敢久留,紧紧攥着那两枚鸡蛋,转身飞快地跑回了桥儿沟。她必须把这件事告诉顾清如,或者……想办法提醒李大哥和苏姐!
【1945年 延安 临时安全屋内】
江凛和苏晴自然也察觉到了外面的异常。脚步声,窥视的目光,还有那种被无形之网慢慢收紧的感觉。
“他们开始布置‘证据’了。”江凛声音低沉,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看来,是想把我们坐实成‘特务’。”
苏晴快速检查着所剩无几的装备:“林深提到的通讯窗口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在被‘请’去谈话前,找到破局的方法。你刚才说的‘主动出击’,具体指什么?”
江凛的目光落在苏晴那些伪装成日常用品的装备上,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他们想看到‘证据’,那我们就给他们看一个‘证据’。”他指向苏晴那个伪装成水壶的能量干扰装置,“把这个,稍微‘改造’一下,让它泄露出一点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能量信号,但信号特征,要模仿我们之前记录的‘潘多拉’设备残留。”
苏晴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引蛇出洞?利用能量回冲背景,做一个假的‘潘多拉’信号源,吸引真正的‘潘多拉’人员或者杨帆前来查看或回收?只要他们出现,我们就能抓住尾巴,甚至反向证明我们的‘目标’和他们一致?”
“没错。”江凛点头,“同时,我们需要一个‘证人’,一个足够分量,并且对我们尚存一丝信任的‘证人’,来目睹这一切。”
“秦风医生?”苏晴立刻想到了最佳人选。
“是他。”江凛眼神坚定,“我们必须赌一把,赌秦风医生的理智和判断力,赌他内心对真相的追求,胜过被流言影响的猜疑。这是我们打破‘污痕’,将暗箭引向真正敌人的唯一机会。”
计划风险极大,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但身处绝境的守护者们,已然没有更好的选择。信任的铁壁能否筑起,取决于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