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 · 日本东京 · 赤坂宅邸】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宅邸内的气氛却比往日更加凝滞。孙先生坐在书桌前,并非处理革命事务,而是提笔书写着一封封措辞得体的信函,对象是几位曾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革命同情的日本政界、文化界人士。这是在苏晴建议下,对舆论围攻的温和反击——以个人名义澄清谣言,重申革命理念,并试探外界反应。每一封信送出,都如同投入迷雾中的石子,不知能否激起回响。
(权宜之计,聊胜于无。真理性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亦是革命必经之途。只是,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苏晴则专注于接收和分析信息。她手腕上的接收器断断续续地传来微弱的信号,一部分来自江凛布设在其他区域的简易干扰装置,确认其已正常启动;另一部分,则是林深传来的、关于全球范围内潜在同情者区域的初步名单摘要——“星火”名单。名单上标注了几个重点区域:南洋槟城、美国旧金山、以及……法国巴黎。
(:槟城华侨基础雄厚,旧金山是同盟会旧地,巴黎……思想活跃,远离东亚是非圈。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安全抵达是关键。基地的信息还在持续接收,希望能有更详细的路线和安全屋建议。)
同时,她也在密切关注着那座私人电报局方向的能量波动。江凛的“礼物”应该已经生效,她在等待预期的“混乱”信号。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林深的目光聚焦在代表东京私人电报局区域的能量读数上。在预设的“礼物”触发时间点后约十五分钟,该区域的能量场出现了一阵短暂而异常的紊乱,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后荡开的涟漪。
“目标节点能量传输效率下降约百分之十八,持续约三分钟,随后缓慢恢复。”“夜莺’的能量信号出现约零点五秒的迟滞和强度波动。”分析师精确地汇报着数据,“干扰效果达到预期,证实了溶剂方案对特定老旧设备的有效性。”
(成功了。虽然效果短暂,但足以证明这种非破坏性干扰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像一次无声的警告,会让对手疑神疑鬼,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林深微微颔首,但并未放松。“继续监测‘夜莺’及关联节点的后续反应。重点观察其排查方向和加强防护的举措,这能反过来帮助我们了解其技术弱点和运维模式。”他顿了顿,补充道,“‘星火’名单的详细资料,包括联系人代号、潜在安全屋地址及启用方式,准备第二阶段传输。同时,加入对1913年主要国际航线、航运公司及海关检查重点的分析。”
他知道,这些信息抵达苏晴那里时,东京的局势可能已经又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在时间的缝隙中,为前驱者争取每一分优势。
【1913年 · 日本东京 · 头山满私邸】
“夜莺”的能量波动呈现出罕见的细微躁动。“凌晨三时零七分,三号信息节点(私人电报局)出现不明原因的局部信号衰减及设备轻微异常。部分待发送信息延迟,少量存储介质出现非物理性数据损坏。”
“屠夫”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破坏?!”
“初步检测未发现外部入侵痕迹或物理损坏。异常现象类似于……受到某种未知化学蒸汽或能量场的短暂干扰。”“夜莺”的报告带着一丝不确定性,“节点防护等级已提升至最高,正在全面排查。”
(:“工匠”立刻来了精神,压低声音,带着一种揭秘般的语气) “看!我说什么来着!化学蒸汽?能量场?这绝对不是普通手段!肯定是他们那个‘神秘组织’的伎俩!说不定就是那种能隔空坏掉机器、让人走背运的‘厌胜之术’!他们不敢正面较量,就用这种阴损法子!”
“屠夫”脸色阴沉,他虽然不信什么“厌胜之术”,但这种找不到确切原因的“意外”让他更加烦躁。他宁愿面对真刀真枪的敌人,也不愿对付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诡异手段。“查!给我彻查!看看是不是我们内部出了纰漏,或者……真的有我们不知道的技术泄露了出去!” 他怀疑的目光再次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幽灵”突然开口,声音嘶哑:“目标宅邸,今晨有信件送出,共五封,收件人分别是……”他报出了几个名字,都是日本国内对华态度相对温和或与头山满有隙的人物。
“屠夫”眼中寒光一闪:“想求援?分化我们?做梦!‘夜莺’,拦截这些信,内容修改,或者……让它们‘意外’丢失!”
“已尝试,”“夜莺”回答,“但送信渠道经过精心设计,由不同身份、互不关联的底层人员分时分段传递,强行拦截或修改,暴露风险超过收益。”
(对手的应对,每一次都打在关节上,不激烈,却有效。这种精准和耐心,让“屠夫”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团迷雾搏斗。)
【1913年 · 日本东京 · 赤坂宅邸外围街巷】
江凛如同一名普通的黄包车夫,靠在车把上,帽檐压得很低,目光却透过缝隙,敏锐地观察着宅邸四周。他能感觉到,监视者的密度没有减少,但其中一部分人的注意力,似乎被引开了,带着一种焦灼和审视的意味,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地锁定宅邸。
(电报局的‘小礼物’起作用了。他们在内部排查,或者在调整监视重点。苏晴散播的流言,应该也开始发酵了。压力正在被分散,虽然微弱,但确是机会。)
他看到孙先生的信件被不同的人陆续带走,消失在街角。他也注意到,有一两个原本频繁在附近出现的黑龙会熟面孔,今天没有出现。
(是调去调查电报局事件了?还是因为流言被暂时召回?无论如何,敌人的节奏被打乱了。)
他轻轻拉动黄包车,慢悠悠地驶离了监视核心区。他需要去几个约定的地点,查看之前布设的其他干扰装置的状态,并接收“青竹”可能带来的新的情报。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思考着如果必须转移,哪条路线、哪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孙先生的安全。左小指疤痕的悸动依旧存在,但不再那么尖锐,仿佛也感知到了局势那微妙的、向己方倾斜的一丝变化。
(墨兰……你的牺牲,我们正在一点点讨还。这场无声的战争,我们还没输。)
东京赤坂,孙先生的信件如同寻求破晓的晨星,苏晴则接收着指引未来的“星火”;龙城基地,林深确认着干扰的成功,并筹划着更远的退路;头山满私邸,反派因莫名的技术干扰和精准的反击而陷入内耗与猜忌,脑补着玄乎的“厌胜之术”;东京街巷,江凛敏锐地捕捉着敌人阵线的细微松动,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等待着最佳时机。干扰的涟漪已然扩散,星火名单指引着方向,而反派的误判与内耗,正悄然为守护者撕开一道微小的、却可能决定胜负的缝隙。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宅邸内的气氛却比往日更加凝滞。孙先生坐在书桌前,并非处理革命事务,而是提笔书写着一封封措辞得体的信函,对象是几位曾公开或私下表达过对革命同情的日本政界、文化界人士。这是在苏晴建议下,对舆论围攻的温和反击——以个人名义澄清谣言,重申革命理念,并试探外界反应。每一封信送出,都如同投入迷雾中的石子,不知能否激起回响。
(权宜之计,聊胜于无。真理性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亦是革命必经之途。只是,时间不站在我们这边。)
苏晴则专注于接收和分析信息。她手腕上的接收器断断续续地传来微弱的信号,一部分来自江凛布设在其他区域的简易干扰装置,确认其已正常启动;另一部分,则是林深传来的、关于全球范围内潜在同情者区域的初步名单摘要——“星火”名单。名单上标注了几个重点区域:南洋槟城、美国旧金山、以及……法国巴黎。
(:槟城华侨基础雄厚,旧金山是同盟会旧地,巴黎……思想活跃,远离东亚是非圈。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如何安全抵达是关键。基地的信息还在持续接收,希望能有更详细的路线和安全屋建议。)
同时,她也在密切关注着那座私人电报局方向的能量波动。江凛的“礼物”应该已经生效,她在等待预期的“混乱”信号。
【龙城基地 · 深空监测中心】
林深的目光聚焦在代表东京私人电报局区域的能量读数上。在预设的“礼物”触发时间点后约十五分钟,该区域的能量场出现了一阵短暂而异常的紊乱,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后荡开的涟漪。
“目标节点能量传输效率下降约百分之十八,持续约三分钟,随后缓慢恢复。”“夜莺’的能量信号出现约零点五秒的迟滞和强度波动。”分析师精确地汇报着数据,“干扰效果达到预期,证实了溶剂方案对特定老旧设备的有效性。”
(成功了。虽然效果短暂,但足以证明这种非破坏性干扰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这像一次无声的警告,会让对手疑神疑鬼,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林深微微颔首,但并未放松。“继续监测‘夜莺’及关联节点的后续反应。重点观察其排查方向和加强防护的举措,这能反过来帮助我们了解其技术弱点和运维模式。”他顿了顿,补充道,“‘星火’名单的详细资料,包括联系人代号、潜在安全屋地址及启用方式,准备第二阶段传输。同时,加入对1913年主要国际航线、航运公司及海关检查重点的分析。”
他知道,这些信息抵达苏晴那里时,东京的局势可能已经又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在时间的缝隙中,为前驱者争取每一分优势。
【1913年 · 日本东京 · 头山满私邸】
“夜莺”的能量波动呈现出罕见的细微躁动。“凌晨三时零七分,三号信息节点(私人电报局)出现不明原因的局部信号衰减及设备轻微异常。部分待发送信息延迟,少量存储介质出现非物理性数据损坏。”
“屠夫”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是设备故障还是人为破坏?!”
“初步检测未发现外部入侵痕迹或物理损坏。异常现象类似于……受到某种未知化学蒸汽或能量场的短暂干扰。”“夜莺”的报告带着一丝不确定性,“节点防护等级已提升至最高,正在全面排查。”
(:“工匠”立刻来了精神,压低声音,带着一种揭秘般的语气) “看!我说什么来着!化学蒸汽?能量场?这绝对不是普通手段!肯定是他们那个‘神秘组织’的伎俩!说不定就是那种能隔空坏掉机器、让人走背运的‘厌胜之术’!他们不敢正面较量,就用这种阴损法子!”
“屠夫”脸色阴沉,他虽然不信什么“厌胜之术”,但这种找不到确切原因的“意外”让他更加烦躁。他宁愿面对真刀真枪的敌人,也不愿对付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诡异手段。“查!给我彻查!看看是不是我们内部出了纰漏,或者……真的有我们不知道的技术泄露了出去!” 他怀疑的目光再次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幽灵”突然开口,声音嘶哑:“目标宅邸,今晨有信件送出,共五封,收件人分别是……”他报出了几个名字,都是日本国内对华态度相对温和或与头山满有隙的人物。
“屠夫”眼中寒光一闪:“想求援?分化我们?做梦!‘夜莺’,拦截这些信,内容修改,或者……让它们‘意外’丢失!”
“已尝试,”“夜莺”回答,“但送信渠道经过精心设计,由不同身份、互不关联的底层人员分时分段传递,强行拦截或修改,暴露风险超过收益。”
(对手的应对,每一次都打在关节上,不激烈,却有效。这种精准和耐心,让“屠夫”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团迷雾搏斗。)
【1913年 · 日本东京 · 赤坂宅邸外围街巷】
江凛如同一名普通的黄包车夫,靠在车把上,帽檐压得很低,目光却透过缝隙,敏锐地观察着宅邸四周。他能感觉到,监视者的密度没有减少,但其中一部分人的注意力,似乎被引开了,带着一种焦灼和审视的意味,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地锁定宅邸。
(电报局的‘小礼物’起作用了。他们在内部排查,或者在调整监视重点。苏晴散播的流言,应该也开始发酵了。压力正在被分散,虽然微弱,但确是机会。)
他看到孙先生的信件被不同的人陆续带走,消失在街角。他也注意到,有一两个原本频繁在附近出现的黑龙会熟面孔,今天没有出现。
(是调去调查电报局事件了?还是因为流言被暂时召回?无论如何,敌人的节奏被打乱了。)
他轻轻拉动黄包车,慢悠悠地驶离了监视核心区。他需要去几个约定的地点,查看之前布设的其他干扰装置的状态,并接收“青竹”可能带来的新的情报。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思考着如果必须转移,哪条路线、哪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孙先生的安全。左小指疤痕的悸动依旧存在,但不再那么尖锐,仿佛也感知到了局势那微妙的、向己方倾斜的一丝变化。
(墨兰……你的牺牲,我们正在一点点讨还。这场无声的战争,我们还没输。)
东京赤坂,孙先生的信件如同寻求破晓的晨星,苏晴则接收着指引未来的“星火”;龙城基地,林深确认着干扰的成功,并筹划着更远的退路;头山满私邸,反派因莫名的技术干扰和精准的反击而陷入内耗与猜忌,脑补着玄乎的“厌胜之术”;东京街巷,江凛敏锐地捕捉着敌人阵线的细微松动,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等待着最佳时机。干扰的涟漪已然扩散,星火名单指引着方向,而反派的误判与内耗,正悄然为守护者撕开一道微小的、却可能决定胜负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