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淮安府,新建隔离区外围
夜色如墨,细雨绵绵。临时搭建的隔离区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仅仅三天,淮安码头及周边区域报告的发热、呕吐、腹泻病例已超过百人,且数量仍在攀升。格物院绘制的“疫情风险图”上,那个被重点标记的东南棚户区,已然成为现实的爆发中心。
李源身披蓑衣,脚踩泥泞,嘶哑着喉咙指挥着人员:“重症者送入内侧隔离棚!接触者在外区观察!所有医护,严格遵循消毒流程,接触病患后必须用石灰水洗手,更换口罩!” 他脸上带着浓浓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曾经质疑他的淮安知府,此刻早已躲回府衙,将这片“险地”全权丢给了他和格物院的医护队。
苏沐清的一名亲传弟子,一位名叫茯苓的年轻女子,正蹲在一个不断呕吐的孩童面前,小心地用特制的薄棉布口罩为其遮挡口鼻,并喂服根据古方改良、加大了清热解毒药力的汤药。她的动作沉稳而迅速,尽管厚重的粗布防护服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
“水!必须保证所有病患和隔离者都能喝到烧开后的凉白水!”李源再次强调着这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指令。这是萧煜根据“病从口入”和微生物理论下达的死命令。知识的细微之处,在生死关头显得尤为重要。
隔离区外,一些被搬迁至安置点的民众,远远望着这片灯火,神色复杂。起初的怨怼,在疫情真实爆发后,逐渐转为庆幸与后怕。那日水中看到的“小虫子”(微生物),与眼前蔓延的瘟疫,在他们心中建立了模糊却致命的联系。睿王殿下和格物院的威信,在恐惧的土壤中,悄然生长。
同一时刻·四皇子府,密室
萧焕听着江南疫情爆发的确凿消息,非但没有丝毫担忧,反而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带着癫狂意味的低笑。
“哈哈哈……好!好!爆得好!萧煜啊萧煜,你算到了又如何?瘟疫还是来了!这是天灾,更是你的催命符!”他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立刻让我们的人动起来!散播消息,就说这场瘟疫,正是因为他萧煜妄测天机,设立格物院,触怒上天,才降下的惩罚!是他逆天而行,引来的灾祸!”
他要将这场灾难,扭曲成对萧煜的政治和道德审判,将“先知”污蔑为“灾星”。
戌时·京城近郊,一处隐秘的皇家别院
这里是萧煜与玲珑公主约定的会面地点。没有仪仗,只有必要的护卫隐于暗处。
书房内,烛光温和。萧煜与玲珑公主隔案对坐。玲珑公主依旧戴着面纱,但露出的双眸清澈而坦诚。
“公主的诚意,本王看到了。”萧煜开门见山,将一本薄册推向对方,“这是关于如何安全开采、初步洗选石炭,以及建造简易高效石炭炉(蜂窝煤炉雏形)的技术概要。可助北狄百姓度过寒冬,减少对木材的依赖。”
玲珑公主接过,快速翻阅,眼中难掩震撼。这份技术并非高深莫测,却极为实用,直指北狄民生痛点。她深吸一口气,将另一份羊皮卷推向萧煜:“这是我北狄王庭所能承诺的,三处易于开采的露天石炭矿具体位置图。此外,我父汗原则上同意,开放边境‘五市’,允许楚氏商行在指定地点,用粮食、茶叶、基础铁器,交换我们的羊毛、皮货和……雪绒苔。”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萧煜:“但父汗有一个条件,或者说,是一个疑问。他需要确认,睿王殿下是否有足够的……力量,确保这些协议在未来不会因大魏内部的变故而作废?”
她在问萧煜的权势,能否压过国内的反对声音,尤其是来自太子、四皇子一系的压力。这次合作,也是一次政治投资。
萧煜自然听懂了弦外之音,他淡淡一笑,笑容中带着绝对的自信:“公主可知,江淮疫情已起?”
玲珑公主颔首:“略有耳闻。”
“本王能预测它,便能掌控它。”萧煜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知识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预见,更是解决之道。请转告大汗,与我合作,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几项技术,而是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至于大魏内部……”
他目光微冷:“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玲珑公主凝视着他,良久,缓缓取下脸上面纱,露出真容,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好,我相信殿下的承诺。北狄,期待与殿下的‘不一样未来’。”
一次跨越国界和敌意的联盟,在这细雨之夜,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对“知识力量”的认可,初步缔结。
亥时·大魏格物院,疫情指挥中心
这里已成了信息汇集与处理的中枢。各地病例数据通过改良的讯号系统(光迅体系的简化版)不断传来,由算学小组快速录入,更新在一张巨大的江淮地图上。疫情扩散的趋势,正逐渐与“周天演算盘”推演的模型重合。
苏沐清与周太医根据前方反馈的病例症状,不断微调着药方配伍。林瀚源与清玄子则紧盯着星图与气候数据,试图从模型中寻找疫情可能出现的拐点或者新的爆发区域。
萧煜不在,但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他留下的组织架构、数据分析方法、防疫流程,使得这个临时机构能够高效运转。
“淮安方面请求增调黄连和葛根!”
“扬州出现疑似病例,已按预案隔离!”
“数据模型显示,七日后,疫情可能沿漕运向徐州方向扩散!建议提前向徐州增派医护和物资!”
一条条信息,一道道指令,在这里交织。知识,化为了对抗死亡的有序力量。
子时·睿王府,书房
萧煜已从别院返回。他面前放着两份报告。
一份是江淮疫情的最新汇总,死亡人数开始出现,但隔离措施已显效果,疫情在淮安府内呈现集中态势,尚未大规模向外府扩散。
另一份,则是天机阁截获的四皇子派人散播“灾星”谣言的密报。
他看了一眼窗外沉沉的夜色,提笔蘸墨,在一张空白的奏折上写下:
《请严查散播瘟疫谣言、动摇民心、阻碍防疫者疏》
他没有点名,但剑锋直指四皇子及其党羽。在全民防疫的关头,散播此类谣言,其心可诛。他要用事实和律法,回击这卑劣的诋毁。
放下笔,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幅星图与疫情叠加的地图上。
“预测已成现实,下一步,便是控制与逆转。”
“四哥,你的手段,还是这般上不得台面。”
“而这江淮瘟疫,将是我格物院‘知识之力’,最好的证明场。”
风雨已至,砥柱中流。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
---
(第113章 完)
        夜色如墨,细雨绵绵。临时搭建的隔离区内,灯火通明,人影幢幢。仅仅三天,淮安码头及周边区域报告的发热、呕吐、腹泻病例已超过百人,且数量仍在攀升。格物院绘制的“疫情风险图”上,那个被重点标记的东南棚户区,已然成为现实的爆发中心。
李源身披蓑衣,脚踩泥泞,嘶哑着喉咙指挥着人员:“重症者送入内侧隔离棚!接触者在外区观察!所有医护,严格遵循消毒流程,接触病患后必须用石灰水洗手,更换口罩!” 他脸上带着浓浓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曾经质疑他的淮安知府,此刻早已躲回府衙,将这片“险地”全权丢给了他和格物院的医护队。
苏沐清的一名亲传弟子,一位名叫茯苓的年轻女子,正蹲在一个不断呕吐的孩童面前,小心地用特制的薄棉布口罩为其遮挡口鼻,并喂服根据古方改良、加大了清热解毒药力的汤药。她的动作沉稳而迅速,尽管厚重的粗布防护服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
“水!必须保证所有病患和隔离者都能喝到烧开后的凉白水!”李源再次强调着这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指令。这是萧煜根据“病从口入”和微生物理论下达的死命令。知识的细微之处,在生死关头显得尤为重要。
隔离区外,一些被搬迁至安置点的民众,远远望着这片灯火,神色复杂。起初的怨怼,在疫情真实爆发后,逐渐转为庆幸与后怕。那日水中看到的“小虫子”(微生物),与眼前蔓延的瘟疫,在他们心中建立了模糊却致命的联系。睿王殿下和格物院的威信,在恐惧的土壤中,悄然生长。
同一时刻·四皇子府,密室
萧焕听着江南疫情爆发的确凿消息,非但没有丝毫担忧,反而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带着癫狂意味的低笑。
“哈哈哈……好!好!爆得好!萧煜啊萧煜,你算到了又如何?瘟疫还是来了!这是天灾,更是你的催命符!”他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立刻让我们的人动起来!散播消息,就说这场瘟疫,正是因为他萧煜妄测天机,设立格物院,触怒上天,才降下的惩罚!是他逆天而行,引来的灾祸!”
他要将这场灾难,扭曲成对萧煜的政治和道德审判,将“先知”污蔑为“灾星”。
戌时·京城近郊,一处隐秘的皇家别院
这里是萧煜与玲珑公主约定的会面地点。没有仪仗,只有必要的护卫隐于暗处。
书房内,烛光温和。萧煜与玲珑公主隔案对坐。玲珑公主依旧戴着面纱,但露出的双眸清澈而坦诚。
“公主的诚意,本王看到了。”萧煜开门见山,将一本薄册推向对方,“这是关于如何安全开采、初步洗选石炭,以及建造简易高效石炭炉(蜂窝煤炉雏形)的技术概要。可助北狄百姓度过寒冬,减少对木材的依赖。”
玲珑公主接过,快速翻阅,眼中难掩震撼。这份技术并非高深莫测,却极为实用,直指北狄民生痛点。她深吸一口气,将另一份羊皮卷推向萧煜:“这是我北狄王庭所能承诺的,三处易于开采的露天石炭矿具体位置图。此外,我父汗原则上同意,开放边境‘五市’,允许楚氏商行在指定地点,用粮食、茶叶、基础铁器,交换我们的羊毛、皮货和……雪绒苔。”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萧煜:“但父汗有一个条件,或者说,是一个疑问。他需要确认,睿王殿下是否有足够的……力量,确保这些协议在未来不会因大魏内部的变故而作废?”
她在问萧煜的权势,能否压过国内的反对声音,尤其是来自太子、四皇子一系的压力。这次合作,也是一次政治投资。
萧煜自然听懂了弦外之音,他淡淡一笑,笑容中带着绝对的自信:“公主可知,江淮疫情已起?”
玲珑公主颔首:“略有耳闻。”
“本王能预测它,便能掌控它。”萧煜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知识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预见,更是解决之道。请转告大汗,与我合作,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几项技术,而是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至于大魏内部……”
他目光微冷:“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玲珑公主凝视着他,良久,缓缓取下脸上面纱,露出真容,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好,我相信殿下的承诺。北狄,期待与殿下的‘不一样未来’。”
一次跨越国界和敌意的联盟,在这细雨之夜,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对“知识力量”的认可,初步缔结。
亥时·大魏格物院,疫情指挥中心
这里已成了信息汇集与处理的中枢。各地病例数据通过改良的讯号系统(光迅体系的简化版)不断传来,由算学小组快速录入,更新在一张巨大的江淮地图上。疫情扩散的趋势,正逐渐与“周天演算盘”推演的模型重合。
苏沐清与周太医根据前方反馈的病例症状,不断微调着药方配伍。林瀚源与清玄子则紧盯着星图与气候数据,试图从模型中寻找疫情可能出现的拐点或者新的爆发区域。
萧煜不在,但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他留下的组织架构、数据分析方法、防疫流程,使得这个临时机构能够高效运转。
“淮安方面请求增调黄连和葛根!”
“扬州出现疑似病例,已按预案隔离!”
“数据模型显示,七日后,疫情可能沿漕运向徐州方向扩散!建议提前向徐州增派医护和物资!”
一条条信息,一道道指令,在这里交织。知识,化为了对抗死亡的有序力量。
子时·睿王府,书房
萧煜已从别院返回。他面前放着两份报告。
一份是江淮疫情的最新汇总,死亡人数开始出现,但隔离措施已显效果,疫情在淮安府内呈现集中态势,尚未大规模向外府扩散。
另一份,则是天机阁截获的四皇子派人散播“灾星”谣言的密报。
他看了一眼窗外沉沉的夜色,提笔蘸墨,在一张空白的奏折上写下:
《请严查散播瘟疫谣言、动摇民心、阻碍防疫者疏》
他没有点名,但剑锋直指四皇子及其党羽。在全民防疫的关头,散播此类谣言,其心可诛。他要用事实和律法,回击这卑劣的诋毁。
放下笔,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幅星图与疫情叠加的地图上。
“预测已成现实,下一步,便是控制与逆转。”
“四哥,你的手段,还是这般上不得台面。”
“而这江淮瘟疫,将是我格物院‘知识之力’,最好的证明场。”
风雨已至,砥柱中流。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
---
(第11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