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强盛物流—供应联盟-《从赤贫到半岛财阀》

  强盛总部会议室内,李振宇与七大供应商相对而坐。

  气氛不再像往日那般剑拔弩张,但仍透着几分微妙与试探。

  “各位会长能够做出明智选择,我很欣慰。”

  李振宇开门见山,将一份合作协议推到会议桌中央:

  “这是强盛联盟的合作条款,请各位过目。”

  金成焕率先拿起文件仔细阅读,眉头渐渐皱起:

  “李会长,这第三条要求我们每家分出30%的生产线设备,第五条要求共享仓库基地...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朴社长也立即附和:

  “是啊!这不等于把我们的命脉都交出来了吗?”

  李振宇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走到悬挂的汉城地图前:

  “各位,请问你们单独作战时,谁能接下现代建设那种规模的项目?”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我要求各位分出部分产线和设备,不是为了吞并你们,而是为了整合资源。”

  李振宇指向地图上的几个点:

  “我们将在这里建立三个大型物流枢纽,集中存放原材料,统一调度。这样不仅能降低仓储成本,还能提高配送效率。”

  李炳哲疑惑地问:

  “那我们的独立性...”

  “品牌独立,运营整合。”

  李振宇斩钉截铁:

  “你们保留自己的品牌和客户关系,但生产计划和物流调度由联盟统一管理。这样既能保持各位的独立性,又能发挥规模效应。”

  金成焕若有所思:“具体能带来什么好处?”

  “第一,成本降低30%以上。”李振宇列出数据,“集中采购原料,集中仓储物流,集中调度运输,每个环节都能省钱。”

  “第二,订单量翻倍。”他继续道:

  “现代建设已经承诺,只要联盟建成,所有项目优先采用我们的服务。而且因为规模效应,我们可以接下以前接不了的大项目。”

  “第三”李振宇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各位将从残酷的价格战中解脱出来。联盟将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避免恶性竞争。”

  朴社长仍然犹豫:

  “但是分出30%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是白要。”

  李振宇解释道:

  “联盟将按评估价租赁这些设备,各位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租赁收入。同时,这些设备产生的利润,还会按比例分红。”

  他走到窗前,指着楼下川流不息的卡车:

  “想象一下,当汉城所有的建筑工地上,跑的都是我们联盟的卡车;所有的工地用的都是我们联盟的材料。那是什么概念?”

  金成焕眼中闪过精光:

  “李会长是说...”

  “没错!”

  李振宇转身,目光炯炯:

  “我们要做汉城建筑供应链的规则制定者!而各位,将是这个规则的共同制定者!”

  他抛出最后一个诱惑:

  “联盟只收取10%的管理费,用于运营成本和继续扩张。剩下的利润,全部按各位的贡献度分配。”

  这个条件让所有供应商都动容了。

  10%的管理费远低于市场水平,而联盟带来的规模效应确实诱人。

  李炳哲第一个表态:

  “我同意!这笔账算得过来!”

  其他供应商也纷纷附和。

  只有金成焕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李会长,能不能少分一些设备?25%如何?”

  李振宇坚定地摇头:

  “30%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最低要求。再少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联盟就失去了意义。”

  他缓和语气:

  “金会长,想想看,你分出30%的设备,换来的可能是300%的订单增长。这笔买卖,划算得很。”

  朴社长突然问:

  “那订单如何分配?会不会有的多有的少?”

  “问得好!”

  李振宇拿出一份详细的分配方案:

  “订单分配将根据各位的设备贡献度、历史表现和特殊专长来分配。全程透明,每月公示。”

  他补充道:

  “而且,联盟设立互助基金。如果某家遇到临时困难,其他家要出手相助。我们要的是共同发展,不是弱肉强食。”

  这番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多年的恶性竞争已经让各家疲惫不堪,联盟的模式确实提供了新的出路。

  金成焕终于点头:

  “好!我签!”

  其他供应商见状,也纷纷在协议上签字。

  签字仪式结束后,李振宇宣布:

  “作为联盟成立的第一份大礼,现代建设已经将明年所有项目的建材供应交给了我们。总金额三百亿韩元。”

  这个消息让所有供应商都震惊了。

  三百亿!这是他们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大单!

  李振宇微笑道: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拿下整个汉城70%的市场份额!”

  三个月后,强盛联盟的整合效果开始显现。

  集中采购使原材料成本降低35%;

  统一调度使物流效率提高50%;

  规模效应让联盟接下了多个以前接不了的大项目。

  更让供应商们惊喜的是,李振宇兑现了所有承诺。

  管理费确实只收10%,利润分配准时透明,订单分配公平合理。

  一天,金成焕在联盟会议上感慨:

  “说实话,当初签字时我还担心这是引狼入室。现在才知道,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振宇淡淡一笑:

  “商业不是零和游戏。让大家都能赚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郑秀妍在一旁默默记录着这一切。

  她发现,李振宇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打败对手,而是把对手变成合作伙伴。

  不是抢占利益,而是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

  晚上,她向父亲汇报时感叹:

  “李会长的商业模式,看似让出了短期利益,实际上获得了长期的市场控制力。这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

  电话那头的郑周永满意地笑了:

  “秀妍,这就是我让你去学习的。经商之道,在于平衡各方利益,创造多赢局面。”

  而此刻的李振宇,正站在强盛联盟的调度中心,看着不断传过来的信息,再由调度人员整理归纳,再传达下去,整个过程,丝滑流畅。

  汉城建筑供应链的格局已经彻底改变,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会长,仁川项目急需五百吨水泥,但我们的库存不够了。”调度员报告。

  李振宇从容下令:

  “从城南调配两百吨,从城北调配三百吨。通知现代建设,比原定时间晚两小时送达。”

  “可是这样会不会...”

  “放心。”

  李振宇自信地说:

  “现在整个汉城的建材流动都在我们掌控中。两小时的延迟,都在允许范围内。”

  这就是联盟的力量: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而李振宇,正是这个体系的缔造者和掌控者。

  在这场商战中,他没有选择消灭对手,而是选择整合对手;没有选择独占利益,而是选择分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