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这份午餐,霍家吃不起-《重生九零:我点爆对手命脉》

  那把宽大的皮椅像一个黑色的深渊,将她吞没。

  霍思燕的身体陷在里面,一动不动,眼睛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她的脑子里,那行黑色的字在反复灼烧。

  资产清零。

  无法追索。

  不知过了多久,她僵硬的脖子动了一下。

  她慢慢地,慢慢地坐直了身体。

  绝望没有消失,只是被压进了一层更深的冰里。

  她伸出手,捡起地毯上的鼠标,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

  她把那份名为【绝境】的报告,打印了出来。

  打印机发出嗡嗡的声响,一张一张吐出冰冷的纸。

  她拿着那叠还有余温的纸,没有回议事厅,径直走向父亲的书房。

  她没有敲门,直接推门闯了进去。

  霍建山正坐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报纸。

  他抬起头,看到女儿煞白的脸,眉头皱了起来。

  “什么规矩?”

  霍思燕没有说话。

  她走到书桌前,将那叠报告重重地拍在桌面上。

  纸张散开,铺满了花梨木的桌面。

  “您自己看。”

  她的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

  霍建山放下报纸,目光落在那些纸上。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看到了那个用红色线条串联起来的时间表。

  他的脸色,随着目光的移动,一寸一寸地变化。

  他拿纸的手,开始抖动。

  当他看到最下方那行黑色的结论时,他的呼吸停顿了。

  “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抓起另一张纸。

  “这绝对不可能!李泽楷他敢?”

  他把手里的纸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

  他猛地站起身,拿起内线电话。

  “开会!所有人,现在,立刻到议事厅!”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恐慌。

  议事厅里,霍家的核心成员再次聚集。

  气氛比上一次更加凝重,像一块铁。

  霍建山坐在主位,脸色铁青。

  霍思燕打印出来的报告,人手一份,摊在每个人面前。

  没有人说话,只有纸张被胡乱翻动的声音,和越来越粗重的喘息声。

  “报警!”

  霍建成第一个跳了起来,脸涨成了猪肝色。

  “这是商业诈骗!彻头彻尾的诈骗!让警察去抓李泽楷!”

  “报什么警?”

  二伯霍建业的声音发颤,他指着报告上的条款。

  “你看清楚,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对方的每一步,都在法律框架内!我们拿什么去告他?”

  “那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看着?”

  霍建成吼道。

  “我们去找李泽楷谈判!他要什么?钱吗?我们给他!只要他肯收手!”

  一个旁支的叔伯立刻附和。

  “对!去谈判!他不就是想要钱吗?我们霍家还给得起!”

  霍建业颓然坐下,摇着头。

  “谈判?拿什么谈?我们现在就是砧板上的肉,他会跟一块肉谈判吗?”

  “我们手里的所有牌,都被他算计进去了,他根本就不怕我们掀桌子!”

  议事厅里乱成一锅粥。

  有人提议动用关系给李家施压,有人提议找媒体曝光,制造舆论。

  但每一个提议,都在几句讨论后被证明是死路一条。

  对方设计的这个局,是一个完美的阳谋。

  它不依赖任何阴私手段,它用的就是规则本身。

  霍思燕坐在角落里,听着这些慌乱的争吵,只觉得一阵耳鸣。

  她拿起自己的电话,开始拨号。

  她打给了霍家合作的,香港最顶尖的商业律师。

  “王律师,我发了一份文件给您,请您马上看一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五分钟。

  “霍小姐……这个……我无能为力。”

  王律师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

  “这是一个利用不同司法管辖区法律时间差构建的完美闭环,从程序上讲,它无懈可击。”

  霍思燕挂断电话,又拨通了伦敦的号码。

  “霍小姐,我很抱歉。对方对《日内瓦公约》附属商业条款的理解,已经到了魔鬼的级别。在现有框架下,没有办法。”

  纽约,日内瓦,新加坡。

  她拨通了每一个她能想到的,在国际商业法领域声名显赫的名字。

  得到的答复,全都一样。

  无解。

  这是一个死局。

  当她放下最后一部电话时,议事厅里的争吵也停了。

  所有人都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最后一丝期盼。

  霍思燕摇了摇头。

  那一瞬间,整个议事厅的空气都被抽干了。

  霍建成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嘴里不停念叨着“完了,全完了”。

  霍建业双手抱着头,手肘撑在桌上,一言不发。

  霍建山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深。

  绝望,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每一个人。

  就在这片死寂中,霍思燕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名字。

  林伯。

  那个最初发出警告的人。

  那个被所有人,包括她父亲,都认为是“老糊涂”了的人。

  她猛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车钥匙,转身就往外冲。

  “思燕!你去哪?”

  霍建山睁开眼。

  霍思燕没有回头,只留下一句话。

  “去找唯一的生路。”

  黑色的保时捷像一道闪电,在深夜的公路上飞驰。

  霍思燕把油门踩到了底,发动机的轰鸣像野兽的咆哮。

  她闯了无数个红灯,刺耳的喇叭声在她身后响成一片。

  她什么都顾不上了。

  车子在浅水湾那栋灰色小楼前一个急刹,停了下来。

  她推开车门,冲到那扇沉重的石门前,用力地拍打。

  “开门!开门!”

  她的手掌拍得通红,声音带着哭腔。

  石门缓缓打开。

  还是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她看着霍思燕,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丝怜悯。

  “小姐,老先生在书房。”

  霍思燕冲进屋子,空气里依旧是那股旧书和檀香的味道。

  书房的门开着。

  关振义正站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铜制水勺,在给一盆兰花浇水。

  他听到急促的脚步声,没有回头。

  “砰”的一声。

  霍思燕冲到他身后,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林伯!”

  她的声音,彻底碎了。

  “救救霍家!”

  关振义浇水的动作停了下来。

  他放下水勺,转过身,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孩。

  他没有去扶她,只是静静地看着。

  霍思燕将那份【绝境】报告,高高举过头顶。

  “报告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

  “下周二,霍家就什么都没了。”

  她的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地板上。

  关振义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报告上,眼神复杂。

  他弯下腰,将报告拿了过来。

  他没有看,只是拿在手里。

  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声叹息里,有疲惫,有无奈,也有一丝不忍。

  “孩子,我无能为力。”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重锤,砸碎了霍思燕心中最后的光。

  霍思燕举着的手,无力地垂下。

  她跪在那里,身体晃了晃,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

  完了。

  连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她撑着地面,想要站起来,却怎么也用不上力。

  她就那么跪坐在那里,像一尊被遗弃的雕像。

  过了很久,她才慢慢地,撑着地板,站了起来。

  她对着关振义,深深地鞠了一躬。

  “打扰您了,林伯。”

  她的声音,空洞得没有一丝情绪。

  她转过身,一步一步,向门口走去。

  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就在她的手将要碰到门把手的时候。

  “等等。”

  关振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霍思燕的脚步停住了。

  她没有回头,身体僵硬。

  她怕,怕这又是一句让她更加绝望的安慰。

  书房里很安静。

  她听到一阵轻微的抽屉拉开的声音。

  然后是脚步声,向她走来。

  一只苍老的手,将一份文件,递到了她的眼前。

  那是一个深蓝色的文件夹,和闻人语给关振义的那份,一模一样。

  “我这里,前两天‘恰好’也收到了一份东西。”

  关振义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一份关于类似法律陷阱的‘学术反制预案’。”

  “你……或许可以参考一下。”

  霍思燕的身体猛地一震。

  她缓缓转过身,看着眼前的文件夹,不敢伸手去接。

  她怕这是一个幻觉。

  “孩子,记住。”

  关振义把文件夹,塞进了她的怀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等价的交换。”

  “尤其是,能救命的午餐。”

  霍思燕颤抖着手,抱紧了那份文件。

  她低下头,打开了文件夹。

  第一页,就是一张比【绝境】报告里更复杂的结构图。

  那张图上,用红色的箭头,标注出了反制的每一个步骤。

  她的目光顺着箭头看下去。

  她的呼吸,一点点变得急促。

  这个方案,没有去尝试堵上陷阱的漏洞。

  它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了一条霍思家所有律师都闻所未闻的,关于“国际资产托管权优先转移”的冷僻法规,直接釜底抽薪。

  它要在对方的陷阱触发之前,先把整个信托基金的托管权,从法律意义上,转移到另一个司法实体之下。

  让李泽楷精心准备的所有引爆装置,都变成一堆对着空气的废铜烂铁。

  这个思路,大胆,疯狂,又精妙得如同艺术品。

  霍思燕这位名校毕业生,看得心神俱震。

  她的手指快速地翻动着书页。

  方案的每一步都详尽到令人发指,附带了所有需要用到的法律文书模板,甚至标注了递交文件的最佳时间窗口,精确到分钟。

  当她翻到最后一页时,她整个人都呆住了。

  最后一页,不是法律条文,也不是流程图。

  而是一份资产清单。

  上面罗列的,正是霍氏环球信托基金目前持有的,所有核心资产的名称和代码。

  这已经不是“参考”。

  这根本就是一份为霍家现状量身定做的,标准答案。

  那一瞬间,霍思燕脑子里所有的线索都串了起来。

  酒会上的警告。

  林伯这通突兀的电话。

  这份“恰好”出现的,完美的解决方案。

  背后都是同一个人。

  那个神秘的内地女人。

  闻人语。

  她到底是谁?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霍思燕的手指,抚过那份资产清单,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浮木。

  一股巨大的狂喜和希望,从她心底涌起。

  霍家,有救了。

  她的目光,继续向下移动,落在了方案的最后一节。

  【执行前提】

  方案虽好,但启动它,需要执行一个关键的“毒丸计划”。

  这个计划,要求在七十二小时内,向一个由瑞士银行监管的第三方中立账户,存入一笔保证金。

  用以证明霍家有能力在托管权转移期间,覆盖可能产生的一切金融风险。

  当霍思燕看到保证金的金额时,她脸上的血色,再一次褪去。

  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被一盆冰水浇灭。

  五十亿。

  美元。

  现金。

  这个数字,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轰然压下。

  霍家,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霍思燕拿着那份完美的方案,手却抖得比刚才更加厉害。

  她终于明白了。

  闻人语布了这么大的一个局,从警告到拯救,她想要的,根本不是霍家的感谢。

  她是在用霍家所有人的命,开一个价。

  这份能救命的午餐,霍家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