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锁定“佳美”-《重生九零:我点爆对手命脉》

  佳美超市。

  当这四个字从闻人语口中吐出时,方辰脸上的表情,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了天灵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怀疑自己连续五天高强度的工作,已经出现了幻听。

  “语……语姐,你再说一遍?”

  “我可能没睡好,耳朵里住进了一窝蜜蜂。”

  方辰掏了掏耳朵,一脸真诚地看着闻人语。

  “你说的是哪个?”

  闻人语没有重复。

  她只是用指尖,在那张单薄的纸页上,又轻轻点了一下。

  动作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砸碎了方辰最后的侥幸。

  “卧槽!”

  方辰怪叫一声,一个箭步冲上去,从那叠厚厚的报告里手忙脚乱地翻找起来,嘴里念念有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全京城三百多家,怎么就偏偏是它……”

  几秒钟后,他捏着几张皱巴巴的纸,像捏着一份死亡通知单,脸色比纸还白。

  “找到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清了清嗓子,试图用一种专业的、不带个人情绪的语调向众人汇报。

  “佳美连锁超市,前身是京城食品供应社,成立于一九七四年,根正苗红,历史悠久。”

  “巅峰时期,也就是九十年代初,拥有直营门店六十八家,加盟店近百家,是当时京城当之无愧的零售业龙头,京城人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接下来的话会耗尽他全身的力气。

  “但是,同志们,那是历史了。”

  方辰的语调陡然一转,充满了悲愤。

  “从九八年开始,随着外资超市和新型民营连锁的冲击,佳美超市的管理僵化、机制落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全面爆发,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持续性亏损。”

  他举起一张数据表,像是在展示什么恐怖的怪物。

  “截止到上个月,佳美超市在册员工三千四百七十二人,平均年龄五十二岁,其中百分之四十面临内退,百分之三十是买断工龄都嫌贵的老大难。”

  “总负债九千八百六十万,拖欠供应商货款三千多万,拖欠员工工资和保险金将近一年。名下六十多家直营店,超过一半的电路和管道系统亟待报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我去做调研的时候,其中一家店的店长,正带着几个老员工在门口打扑克。我问他为什么不开门营业,他说电费都交不起了,开门干嘛?浪费阳光吗?”

  “这已经不是一个企业了。”

  方辰把手里的资料重重拍在桌上,下了最后的结论。

  “这是一个已经烂到骨髓里,浑身流脓,插着呼吸机都嫌浪费电的植物人!市政府那边早就想把它当包袱甩掉了,只是因为几千员工的安置问题,才一直拖着。谁接手,谁就得背上这一个亿的债务和三千多个大爷!”

  “语姐,这不是坟场,这是个核废料处理站啊!谁碰谁死,连骨灰都给你辐射干净了!”

  方-辰的汇报,让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苏眉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笔,指节捏得发白。

  秦晚摘下眼镜,用力揉着自己的眉心,感觉一阵阵地头疼。

  雷啸更是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像是要跟人干一架。

  一个亿的债务。

  三千多名毫无战斗力的老员工。

  一个烂到根的摊子。

  他们来京城,是来开疆拓土的,不是来做慈善,更不是来当活菩萨搞临终关怀的。

  “我反对。”

  苏眉第一个开口,语气斩钉截铁。

  “闻总,我理解您想从基础民生领域切入的战略。但是‘佳美’不行。它的品牌形象已经彻底固化,就是‘老旧’、‘脏乱’、‘服务差’的代名词。我们就算把它买下来,重新装修,也无法扭转消费者的固有印象。这笔投入,注定是打水漂。”

  “没错。”

  秦晚也接话道。

  “从法律和财务角度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天坑。债务重组和员工安置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一旦陷入进去,会把我们整个团队都拖垮,别说发展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闻人语身上,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困惑,甚至是恳求。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家这位算无遗策、眼光毒辣的老板,会做出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这不合逻辑。

  这简直是商业自杀。

  面对团队几乎一致的反对,闻人语却没有任何动摇。

  她没有去解释那些复杂的财务数据,也没有反驳那些现实的困难。

  她只是站起身,走到了那张巨大的、画满了各种线条的京城地图前。

  她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

  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她开始根据方辰报告里的地址,将“佳美超市”那六十多家直营店的位置,一个一个地,在地图上用黑色的圆点标记出来。

  第一个点,在二环内的一个老旧居民小区门口。

  第二个点,在三环边一个大型单位的家属院旁边。

  第三个点,在一个连接着数条胡同的交通要道口。

  ……

  她的动作不快,却极其稳定。

  会议室里只剩下马克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随着她手中黑点的不断增多,那张原本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地图,渐渐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形态。

  那些看似孤立的、毫不起眼的、濒临倒闭的破旧超市,在地图上被连接起来后,竟然形成了一张巨大而绵密的网络。

  这张网,没有覆盖任何一个光鲜亮丽的cbd。

  却像无数条坚韧的毛细血管,深深扎根进了这座城市最核心、最庞大、人口最密集的居民区里。

  它避开了所有商业的主动脉,却牢牢掌控了这座城市最基础的生命循环系统。

  当闻人语画下最后一个点时,她放下了笔。

  她转过身,看着自己那些依旧满脸困惑的下属。

  她的手指,轻轻地落在那张由六十多个黑点组成的巨大网络上,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力量。

  “你们说的都对。”

  “负债、员工、陈旧的品牌,这些都是它的负资产。”

  她的话锋一转,指尖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但是这些,”

  她指着那一个个深入社区的门店位置。

  “才是它最宝贵的财富。”

  “是它花了三十年时间,沉淀下来的,任何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复制的核心优势。”

  面对团队依旧未能完全消散的疑虑,闻人语没有再过多解释。

  她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必须从反对者,转变为思考者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

  “而是,我们该如何设计,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把这个巨大的烂摊子,连同它最宝贵的财富,一起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