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斋门口,人流依旧。
那股混杂着纸霉与汗味的燥热空气,再次将闻人语包裹。
刚才那场短暂的交锋,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没有在她心湖上留下任何多余的涟漪。
那个王金发,不过是一块试金石。
一块用来验证【洞悉之眼】在识人断事上,究竟有多么锋利的试金石。
结果,让她很满意。
但闻人语的目标,从来不是踩死一只路边的蚂蚁。
她要的是一笔足以撬动家族命运的巨款。
想将这批邮票的价值最大化,靠她自己一个十来岁的女学生,在各个店铺门口与人唇枪舌战,效率太低,变数也太多。
她需要一个杠杆。
一个真正懂行,有分量,并且能为她所用的杠杆。
一个能将这批邮票的价值,呈几何倍数放大的关键人物。
她抱着木盒,没有丝毫停留,重新汇入那片嘈杂的人潮。
这一次,她的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
【洞悉之眼】,全功率开启。
在她视野的尽头,整个邮币卡市场被一层无形的、由无数线条构成的网络所覆盖。
大部分摊主和顾客的头顶,都漂浮着或粗或细的白色命脉线,代表着最普通的“平稳交易”。
间或有几缕浑浊的灰色,如同阴沟里的油污,那是与王金发同类的贪婪之辈。
闻人语的脚步不快,但每一步都异常平稳。
她的视线,像最精密的雷达探头,缓缓扫过一张张或热情,或麻木,或精明的脸。
她走过一个摊位,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向一个年轻人推销着一套所谓的“绝版纪念币”。
在闻人语的视野里,那个摊主头顶的灰色命脉线上,清晰地标注着一行小字。
【近期风险:因售卖高仿品,将被市场管理处查封。】
她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
又路过一个地摊,几个大爷正为了一张票面的瑕疵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头顶的白色线条,细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断裂,代表着他们只是最底层的爱好者,财力与眼力都极其有限。
也不是她要找的人。
整个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
而闻人语,正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维度,冷静而高效地进行着筛选。
她过滤掉那些虚假的繁荣,过滤掉那些无谓的争吵,过滤掉所有不具备价值的目标。
她的耐心,好得惊人。
仿佛一个等待了千年的猎手,对自己的猎物,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喧嚣在耳边慢慢淡去。
她穿过了最热闹的一楼主厅,绕过拥挤的过道,一直走到了筒子楼的最深处。
这里的光线昏暗下来,空气中那股燥热也仿佛被阴冷所取代。
几个废弃的柜台像巨兽的骸骨般东倒西歪,地上积着厚厚的灰尘。
这里是市场的死角,几乎没有客人会走到这里来。
也正是这个被所有人遗忘的角落。
闻人语的脚步,停下了。
她的视线,锁定在角落里一个几乎快要散架的摊位上。
摊位后面,坐着一个老人。
他太瘦了,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汗衫,整个人蜷缩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竹躺椅里,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他双眼紧闭,似乎正在打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两片灰色的阴影。
他的摊位上,更是冷清得可怜。
一块发黄的绒布上,只零零散散地摆着几枚最普通的邮票和几个生了锈的像章,看起来就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任何一个路过的人,都不会在他身上停留超过一秒。
他就像这个市场的背景板,衰败,无声,毫无价值。
然而。
在闻人语的【洞悉之眼】中,这个毫不起眼的老人,却是整个市场里,唯一一个散发着光芒的存在。
那是一道光。
一道与周围所有灰白线条都截然不同的光。
它不像那些珍邮散发的金芒那般璀璨夺目,反而显得有些暗淡。
一缕极其微弱,却又纯粹到了极点的金色丝线。
它就那么静静地,缠绕在老人那条同样暗淡无光的命脉线上。
那金色,不是财富的颜色。
而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洗尽铅华之后,才沉淀下来的,属于技艺与德行的光辉。
它微弱,是因为时运不济,明珠蒙尘。
它纯粹,是因为物主本身,风骨犹存。
一行冰冷的系统标签,适时地在那缕金丝旁浮现。
【陈敬德:怀才不遇的邮票鉴定专家。】
【命脉线:风骨清正,学识渊博,然命途多舛,郁郁不得志。】
【近期机缘:遇赏识之人,枯木逢春。】
找到了。
闻人语抱着木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
就是他。
她要找的那个足以撬动乾坤的杠杆,就是眼前这个在角落里打盹的清瘦老人。
一个有真才实学,却被时代抛弃的专家。
这种人,比任何人都渴望一个机会,一个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也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一个真正赏识自己的人。
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尊重,是知遇之恩。
闻人语的心跳,第一次有了一丝细微的加速。
这不是紧张,而是棋盘布好,所有棋子各就各位后,即将落子的兴奋。
她没有立刻上前。
她只是站在阴影里,静静地看着那个老人。
看着他脸上深刻的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
看着他那双骨节粗大,却保养得异常干净的手。
看着他那副生人勿近,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绝开来的孤高姿态。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她脑中迅速生成。
对付这种人,用钱去砸,是最低劣的手段,只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与反感。
必须用他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去敲开他那扇紧闭的心门。
闻人语调整了一下呼吸。
然后,她抱着那个承载着全家希望的木盒,一步一步,走出了阴影,走向那片被遗忘的角落。
那股混杂着纸霉与汗味的燥热空气,再次将闻人语包裹。
刚才那场短暂的交锋,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没有在她心湖上留下任何多余的涟漪。
那个王金发,不过是一块试金石。
一块用来验证【洞悉之眼】在识人断事上,究竟有多么锋利的试金石。
结果,让她很满意。
但闻人语的目标,从来不是踩死一只路边的蚂蚁。
她要的是一笔足以撬动家族命运的巨款。
想将这批邮票的价值最大化,靠她自己一个十来岁的女学生,在各个店铺门口与人唇枪舌战,效率太低,变数也太多。
她需要一个杠杆。
一个真正懂行,有分量,并且能为她所用的杠杆。
一个能将这批邮票的价值,呈几何倍数放大的关键人物。
她抱着木盒,没有丝毫停留,重新汇入那片嘈杂的人潮。
这一次,她的目的性变得更加明确。
【洞悉之眼】,全功率开启。
在她视野的尽头,整个邮币卡市场被一层无形的、由无数线条构成的网络所覆盖。
大部分摊主和顾客的头顶,都漂浮着或粗或细的白色命脉线,代表着最普通的“平稳交易”。
间或有几缕浑浊的灰色,如同阴沟里的油污,那是与王金发同类的贪婪之辈。
闻人语的脚步不快,但每一步都异常平稳。
她的视线,像最精密的雷达探头,缓缓扫过一张张或热情,或麻木,或精明的脸。
她走过一个摊位,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向一个年轻人推销着一套所谓的“绝版纪念币”。
在闻人语的视野里,那个摊主头顶的灰色命脉线上,清晰地标注着一行小字。
【近期风险:因售卖高仿品,将被市场管理处查封。】
她面无表情地移开视线。
又路过一个地摊,几个大爷正为了一张票面的瑕疵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头顶的白色线条,细弱得仿佛随时都会断裂,代表着他们只是最底层的爱好者,财力与眼力都极其有限。
也不是她要找的人。
整个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筛子。
而闻人语,正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维度,冷静而高效地进行着筛选。
她过滤掉那些虚假的繁荣,过滤掉那些无谓的争吵,过滤掉所有不具备价值的目标。
她的耐心,好得惊人。
仿佛一个等待了千年的猎手,对自己的猎物,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喧嚣在耳边慢慢淡去。
她穿过了最热闹的一楼主厅,绕过拥挤的过道,一直走到了筒子楼的最深处。
这里的光线昏暗下来,空气中那股燥热也仿佛被阴冷所取代。
几个废弃的柜台像巨兽的骸骨般东倒西歪,地上积着厚厚的灰尘。
这里是市场的死角,几乎没有客人会走到这里来。
也正是这个被所有人遗忘的角落。
闻人语的脚步,停下了。
她的视线,锁定在角落里一个几乎快要散架的摊位上。
摊位后面,坐着一个老人。
他太瘦了,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汗衫,整个人蜷缩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竹躺椅里,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他双眼紧闭,似乎正在打盹,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两片灰色的阴影。
他的摊位上,更是冷清得可怜。
一块发黄的绒布上,只零零散散地摆着几枚最普通的邮票和几个生了锈的像章,看起来就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任何一个路过的人,都不会在他身上停留超过一秒。
他就像这个市场的背景板,衰败,无声,毫无价值。
然而。
在闻人语的【洞悉之眼】中,这个毫不起眼的老人,却是整个市场里,唯一一个散发着光芒的存在。
那是一道光。
一道与周围所有灰白线条都截然不同的光。
它不像那些珍邮散发的金芒那般璀璨夺目,反而显得有些暗淡。
一缕极其微弱,却又纯粹到了极点的金色丝线。
它就那么静静地,缠绕在老人那条同样暗淡无光的命脉线上。
那金色,不是财富的颜色。
而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洗尽铅华之后,才沉淀下来的,属于技艺与德行的光辉。
它微弱,是因为时运不济,明珠蒙尘。
它纯粹,是因为物主本身,风骨犹存。
一行冰冷的系统标签,适时地在那缕金丝旁浮现。
【陈敬德:怀才不遇的邮票鉴定专家。】
【命脉线:风骨清正,学识渊博,然命途多舛,郁郁不得志。】
【近期机缘:遇赏识之人,枯木逢春。】
找到了。
闻人语抱着木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
就是他。
她要找的那个足以撬动乾坤的杠杆,就是眼前这个在角落里打盹的清瘦老人。
一个有真才实学,却被时代抛弃的专家。
这种人,比任何人都渴望一个机会,一个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
也比任何人都懂得珍惜一个真正赏识自己的人。
他们缺的不是钱,而是尊重,是知遇之恩。
闻人语的心跳,第一次有了一丝细微的加速。
这不是紧张,而是棋盘布好,所有棋子各就各位后,即将落子的兴奋。
她没有立刻上前。
她只是站在阴影里,静静地看着那个老人。
看着他脸上深刻的皱纹,如同干涸的河床。
看着他那双骨节粗大,却保养得异常干净的手。
看着他那副生人勿近,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绝开来的孤高姿态。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她脑中迅速生成。
对付这种人,用钱去砸,是最低劣的手段,只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与反感。
必须用他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去敲开他那扇紧闭的心门。
闻人语调整了一下呼吸。
然后,她抱着那个承载着全家希望的木盒,一步一步,走出了阴影,走向那片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