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G民党军没想到红军会在雨夜发起进攻,顿时慌了神。
左侧山头的守军本就兵力薄弱,面对红军的猛攻,很快就支撑不住,有的扔下武器就往山下跑,有的则躲在战壕里不敢露头。
二营营长趁机带领战士们冲上山顶,举起红旗大喊:“占领山头了!冲啊!”
右侧山头的敌人看到左侧防线被突破,也无心恋战,纷纷撤退。
师长带着部队乘胜追击,雨水混着汗水和血水,顺着战士们的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停下脚步——他们要把敌人赶出鹅毛岭,赶出皖西的每一寸土地。
雨还在下,鹅毛岭的山脚下,许继慎的身影如同挺拔的青松,立在泥泞的道路旁。他没有躲进临时搭建的雨棚,任凭冰冷的雨水打湿军装,手里的望远镜始终对准山上的战场,眼神锐利如鹰,时刻关注着战斗的进展。
“军长,您快进棚里躲躲雨吧,这么淋着,会生病的。”警卫员撑着油纸伞,快步走到许继慎身边,想要把伞举到他头顶。可许继慎却摆了摆手,眼睛依旧盯着山上,声音平静却坚定:“不用,战士们在山上冲锋,淋着雨,流着血,我这个军长,难道还不能站在这里等他们胜利的消息?”
警卫员还想劝说,突然,一颗流弹从山上飞来,“嗖”的一声擦着许继慎的耳边飞过,打在旁边的树干上,溅起的木屑落在他的肩膀上。
警卫员吓得脸色发白,连忙拉住许继慎:“军长!危险!快往后退!”
许继慎却纹丝不动,甚至没有低头看一眼肩上的木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慌什么?能打死老子的子弹,还没造出来呢!”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让警卫员瞬间安定下来——他知道,军长不是在逞强,而是在给山上的战士们传递信心,让他们知道,军长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
就在这时,山上传来一阵响亮的呐喊声,紧接着,一面红旗从左侧山头的战壕里探出来,在雨幕中高高举起。
许继慎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了笑容:“突破了!咱们的战士,没让人失望!”
话音刚落,通讯员就骑着马从山上跑下来,浑身湿透,脸上却满是兴奋:“军长!胜利了!红二师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鹅毛岭两侧的山头!敌人正在往麻埠方向逃跑,师长已经下令追击了!”
“好!打得好!”许继慎猛地一拍大腿,对着警卫员说,“备马!我要上山,看看战士们!”
等许继慎登上左侧山头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战壕里到处都是敌人留下的武器和弹药,几名战士正忙着清点战利品;有的战士坐在战壕边,靠在战友的肩膀上休息,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胜利的喜悦;还有的战士正在救治受伤的战友,雨水混着血水,把绷带都浸湿了,却没人抱怨一句。
师长看到许继慎,连忙迎上来,敬礼道:“军长!您来了!这次能突破防线,全靠您的指挥!”
许继慎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战壕里的战士们,声音温和却有力:“是你们打得好!是战士们不怕牺牲,奋勇冲锋,才拿下了鹅毛岭!大家辛苦了!”他走到一名受伤的小战士身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他的胳膊:“怎么样?伤得重不重?”
小战士咬着牙,摇了摇头:“军长,不重!就是擦破了点皮,还能继续打仗,跟着您收复麻埠!”
许继慎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好的干粮,递给小战士:“先吃点东西垫垫,仗还没打完,咱们得留着力气收复麻埠,给百姓报仇。”
小战士双手接过干粮,眼眶瞬间红了——这干粮是出发前炊事班特意准备的,掺了少量杂粮,许军长自己也没舍得多吃,却毫不犹豫地给了他这个普通士兵。
战壕外的雨渐渐小了,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
许继慎站起身,走到山头的制高点,望着敌人逃跑的方向——远处的山道上,还能看到G民党军散乱的身影,正慌不择路地朝着麻埠逃窜。他转头对师长说:“敌人现在军心涣散,正是追击的好时机!让部队休整一刻钟,留下一个排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其余兵力立刻出发,顺着敌人逃跑的路线追击,能缴获多少武器弹药,就拿多少!”
“是!”师长立刻转身传达命令,战士们听到要追击敌人,瞬间来了精神,有的快速啃着干粮,有的抓紧时间检查武器,原本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斗志。
一刻钟后,追击部队准时出发,许继慎亲自带着警卫员跟在队伍后方,他要亲眼看着红军把敌人赶出皖西的土地,让那些残害百姓的匪徒付出代价。
追击的路上,到处都是敌人丢弃的装备——有的士兵为了跑得更快,把步枪扔在路边;有的连背包里的干粮都洒了一地;还有几匹驮着弹药箱的马,因为没人看管,正站在路边啃着野草。
红二师的战士们一边追击,一边收集战利品,负责清点的参谋跟在后面,手里的本子记个不停:“步枪三十五支,子弹八百多发,迫击炮一门,炮弹十二发……”
“军长,您看!前面有敌人的运输队!”一名侦察兵跑回来报告,手指向远处山道上的几辆马车。
许继慎举起望远镜,看到马车旁的G民党军正拿着鞭子抽打马匹,试图加快速度,可马车太重,在泥泞的山道上根本跑不快。他立刻下令:“派一个连绕到前面,截断他们的退路,其余部队从正面进攻,务必拿下运输队!”
接到命令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朝着运输队冲去。运输队的G民党军本就士气低落,看到红军冲过来,有的直接扔下马车逃跑,有的则举起枪投降。
战士们冲上去掀开马车上的帆布,里面全是粮食和弹药——有袋装的大米,有一箱箱的手榴弹,还有几挺崭新的重机枪。
左侧山头的守军本就兵力薄弱,面对红军的猛攻,很快就支撑不住,有的扔下武器就往山下跑,有的则躲在战壕里不敢露头。
二营营长趁机带领战士们冲上山顶,举起红旗大喊:“占领山头了!冲啊!”
右侧山头的敌人看到左侧防线被突破,也无心恋战,纷纷撤退。
师长带着部队乘胜追击,雨水混着汗水和血水,顺着战士们的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停下脚步——他们要把敌人赶出鹅毛岭,赶出皖西的每一寸土地。
雨还在下,鹅毛岭的山脚下,许继慎的身影如同挺拔的青松,立在泥泞的道路旁。他没有躲进临时搭建的雨棚,任凭冰冷的雨水打湿军装,手里的望远镜始终对准山上的战场,眼神锐利如鹰,时刻关注着战斗的进展。
“军长,您快进棚里躲躲雨吧,这么淋着,会生病的。”警卫员撑着油纸伞,快步走到许继慎身边,想要把伞举到他头顶。可许继慎却摆了摆手,眼睛依旧盯着山上,声音平静却坚定:“不用,战士们在山上冲锋,淋着雨,流着血,我这个军长,难道还不能站在这里等他们胜利的消息?”
警卫员还想劝说,突然,一颗流弹从山上飞来,“嗖”的一声擦着许继慎的耳边飞过,打在旁边的树干上,溅起的木屑落在他的肩膀上。
警卫员吓得脸色发白,连忙拉住许继慎:“军长!危险!快往后退!”
许继慎却纹丝不动,甚至没有低头看一眼肩上的木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慌什么?能打死老子的子弹,还没造出来呢!”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让警卫员瞬间安定下来——他知道,军长不是在逞强,而是在给山上的战士们传递信心,让他们知道,军长始终和他们站在一起。
就在这时,山上传来一阵响亮的呐喊声,紧接着,一面红旗从左侧山头的战壕里探出来,在雨幕中高高举起。
许继慎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了笑容:“突破了!咱们的战士,没让人失望!”
话音刚落,通讯员就骑着马从山上跑下来,浑身湿透,脸上却满是兴奋:“军长!胜利了!红二师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鹅毛岭两侧的山头!敌人正在往麻埠方向逃跑,师长已经下令追击了!”
“好!打得好!”许继慎猛地一拍大腿,对着警卫员说,“备马!我要上山,看看战士们!”
等许继慎登上左侧山头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战壕里到处都是敌人留下的武器和弹药,几名战士正忙着清点战利品;有的战士坐在战壕边,靠在战友的肩膀上休息,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胜利的喜悦;还有的战士正在救治受伤的战友,雨水混着血水,把绷带都浸湿了,却没人抱怨一句。
师长看到许继慎,连忙迎上来,敬礼道:“军长!您来了!这次能突破防线,全靠您的指挥!”
许继慎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战壕里的战士们,声音温和却有力:“是你们打得好!是战士们不怕牺牲,奋勇冲锋,才拿下了鹅毛岭!大家辛苦了!”他走到一名受伤的小战士身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他的胳膊:“怎么样?伤得重不重?”
小战士咬着牙,摇了摇头:“军长,不重!就是擦破了点皮,还能继续打仗,跟着您收复麻埠!”
许继慎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用油纸包好的干粮,递给小战士:“先吃点东西垫垫,仗还没打完,咱们得留着力气收复麻埠,给百姓报仇。”
小战士双手接过干粮,眼眶瞬间红了——这干粮是出发前炊事班特意准备的,掺了少量杂粮,许军长自己也没舍得多吃,却毫不犹豫地给了他这个普通士兵。
战壕外的雨渐渐小了,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
许继慎站起身,走到山头的制高点,望着敌人逃跑的方向——远处的山道上,还能看到G民党军散乱的身影,正慌不择路地朝着麻埠逃窜。他转头对师长说:“敌人现在军心涣散,正是追击的好时机!让部队休整一刻钟,留下一个排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其余兵力立刻出发,顺着敌人逃跑的路线追击,能缴获多少武器弹药,就拿多少!”
“是!”师长立刻转身传达命令,战士们听到要追击敌人,瞬间来了精神,有的快速啃着干粮,有的抓紧时间检查武器,原本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斗志。
一刻钟后,追击部队准时出发,许继慎亲自带着警卫员跟在队伍后方,他要亲眼看着红军把敌人赶出皖西的土地,让那些残害百姓的匪徒付出代价。
追击的路上,到处都是敌人丢弃的装备——有的士兵为了跑得更快,把步枪扔在路边;有的连背包里的干粮都洒了一地;还有几匹驮着弹药箱的马,因为没人看管,正站在路边啃着野草。
红二师的战士们一边追击,一边收集战利品,负责清点的参谋跟在后面,手里的本子记个不停:“步枪三十五支,子弹八百多发,迫击炮一门,炮弹十二发……”
“军长,您看!前面有敌人的运输队!”一名侦察兵跑回来报告,手指向远处山道上的几辆马车。
许继慎举起望远镜,看到马车旁的G民党军正拿着鞭子抽打马匹,试图加快速度,可马车太重,在泥泞的山道上根本跑不快。他立刻下令:“派一个连绕到前面,截断他们的退路,其余部队从正面进攻,务必拿下运输队!”
接到命令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朝着运输队冲去。运输队的G民党军本就士气低落,看到红军冲过来,有的直接扔下马车逃跑,有的则举起枪投降。
战士们冲上去掀开马车上的帆布,里面全是粮食和弹药——有袋装的大米,有一箱箱的手榴弹,还有几挺崭新的重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