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城内,德兴老店。
东配房里,济公、柴元禄、杜振英三人刚安顿下来。柴头想起白天在酒馆听到的命案传闻,忍不住又问济公:“师父,您说那南门外高家花园死的叶半仙,还有北门外钱铺门口死的刘二混,到底是谁杀的?您肯定知道!”
济公盘腿坐在炕上,抠着脚丫子,懒洋洋地说:“你这柴头,怎么又来了?白天在酒馆不是说了吗?少管闲事!”
柴头赔着笑:“师父,这不是在客店嘛,就跟自己家一样,说说无妨。”
济公斜了他一眼,忽然用手指着窗外,压低声音:“别吵!你看,凶手来了!”
柴头、杜头吓了一跳,赶紧凑到窗前,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瞧。只见院门处,一个身材异常高大的和尚,正迈步走进来!
这和尚身高九尺开外(约两米八),头大如斗,脖子粗短,披散着头发,额上束着一道金箍。面如重枣,赤红似血,一双环眼炯炯放光,如同两盏小灯笼!身穿青布僧衣,肋下佩着一口戒刀,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煞气逼人!
店伙计一见这和尚,连忙迎上去,满脸堆笑:“大师父您回来了!酒菜都给您预备好了,在北上房热着呢!”
那凶僧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声,径直走进北上房,“砰”地关上了门。
柴头吐了吐舌头,对济公说:“师父!您瞧见没?这和尚长得也太凶了!跟庙里的金刚似的!”
济公不以为然:“管他凶不凶!和尚我饿了,叫伙计上酒菜!”
三人要了酒菜,吃喝起来。酒足饭饱后,济公对伙计招招手:“伙计,你过来。”
伙计凑过来:“大师父有何吩咐?”
济公掏出一块二两多重的银子,在手里掂量着:“你去告诉所有住店的客人,就说我们这东配房住着一位大师父(指自己),两位在家人(指柴、杜)。我这位大师父脾气不好,睡觉时,别的屋里不许哼哼,不许咳嗽!谁要是吵了我,我就上谁屋里去咳嗽一夜!”
伙计瞪大眼睛:“这……这话我怎么说啊?客人还不骂死我?”
济公把银子塞到他手里:“不白说!给你银子!”
伙计摸着沉甸甸的银子,立刻眉开眼笑:“得嘞!大师父您放心!我这就去说!”说完,伙计跑到院里,扯着嗓子喊:“各位客官听真喽!东配房这位大师父有令:各屋睡觉都老实点!不许哼哼!不许咳嗽!谁要吵了大师父睡觉,大师父就上谁屋里咳嗽一宿!”
各屋客人听了,议论纷纷。有胆小的赶紧叫伙计:“快!给我换间房!我气管不好,可爱咳嗽了!”
伙计安慰道:“没事儿!您睡您的!那大师父是有点疯病,我说这话是为赚他银子,您别当真!”
济公在屋里听见,又把伙计叫回来,又掏出一块银子:“你再出去说:各屋客人睡觉都本分点!要是男男女女挤在一个屋里凑合,我和尚知道了,也上他们屋里凑合着睡去!”
伙计吓得直摆手:“这话我可不敢说!说了非挨揍不可!”
济公又加了一块银子:“再加钱!去说!”
伙计看在银子的份上,硬着头皮又出去喊了一遍。这下可好,各屋客人更炸锅了!有骂街的,有偷笑的,有赶紧检查门闩的……店里顿时热闹非凡。
柴头看着济公大把撒银子,心疼地说:“师父!您这银子是大风刮来的?这么糟蹋!”
济公嘿嘿一笑:“和尚我愿意!花着痛快!”
夜深人静,二更天左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济公枕着个茶壶睡得正香,忽然一翻身,“啪嚓!”茶壶碎了,茶水淌了一炕!济公猛地坐起来,扯着嗓子大喊:“了不得啦!杀人啦!快救命啊!”
这一嗓子,把整个店的人都惊醒了!掌柜的、伙计连滚爬爬跑过来,敲门问:“大师父!怎么了?谁杀人了?”
济公打开门,揉着眼睛说:“我要出恭(上厕所)。”
伙计气得直翻白眼:“您出恭就出恭,喊什么杀人啊?吓死我们了!”
济公理直气壮:“我不喊杀人,你们能起来吗?你,打着灯笼,陪我去茅房!”
伙计不乐意:“茅房就在后院,您自己去呗!”
济公又摸出五两银子:“不白陪!给五两银子!”
伙计一见银子,立马换了笑脸:“哎哟!大师父您早说啊!等着,我这就点灯笼!”
伙计点好灯笼,陪着济公来到后院茅房。济公吩咐:“你在外面站着,灯笼举高点!不许偷看!偷看一眼,五两银子没收!”
伙计连连答应:“您放心!我绝不偷看!”
济公钻进茅房,四下看看,施展法术,身形一晃,悄无声息地越墙而出,直奔蓬莱观方向而去!留下伙计傻乎乎地举着灯笼在外面干等。
济公施展缩地成寸的法术,很快来到蓬莱山下的树林里。正好看见陆通拿着棍子,在打华云龙丢下的英雄氅(外衣)。济公灵机一动,用僧袍蒙住头,突然从树后跳出来,对着陆通“嗷”地吼了一嗓子!
陆通正全神贯注打衣服,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吓,脚下一滑,“咕咚”摔了个大跟头!他爬起来,只见一个蒙着头的身影在眼前一晃,又消失在树林另一边。陆通以为是妖怪,吓得撒腿就往蓬莱观跑!济公在后面暗中引导,三面制造动静,让陆通觉得被包围了,只能往道观方向逃。这才有了陆通慌慌张张闯进蓬莱观的一幕。
等陆通进去,观里闹腾了一阵后,济公才不紧不慢地走到观门前,拍门高喊:“借光!华云龙在里头吗?”这才引出了观内华云龙吓得躲藏,杨明等人出门迎接的情节。
蓬莱观西配房内,济公被众人迎进来,在靠北墙的椅子上坐下,面朝南。杨明赶紧斟酒奉上。孔贵是个矮个子,见济公坐下,他也想坐对面的椅子。那椅子比较高,孔贵使劲一蹿,才蹦上去坐下。
济公抬头看着他,笑眯眯地问:“这位道友,贵姓啊?”
孔贵赶紧又蹦下来,躬身回答:“弟子姓孔,名贵,江湖朋友送个绰号‘矮脚真人’。”
济公摆摆手:“坐下坐下,别客气。”
孔贵又费劲地蹦上椅子。刚坐稳,济公又问:“道友,出家几年了?”
孔贵只好再蹦下来:“弟子是半路出家,有七八年了。”
济公:“坐下说。”
孔贵再蹦上去。济公接着问:“庙里有几位徒弟啊?”
孔贵又得蹦下来:“有四个小道童。”
如此反复几次,孔贵蹦上蹦下,累得气喘吁吁。陈亮在一旁看得直乐,对孔贵说:“孔二哥,你就坐着说吧!师父是故意逗你玩呢!看你个子矮,蹦来蹦去好玩儿!”
济公哈哈大笑:“好你个陈亮!把我这‘海里蹦’的戏法给说破了!没意思了!”
孔贵这才明白过来,哭笑不得:“师父!咱都是一家人,您就别瞧我这‘海里蹦’了!来,喝酒喝酒!”
此时,躲在院里的华云龙,正央求陆通把英雄氅还给他。华云龙对陆通磕头作揖:“陆贤弟!好兄弟!把衣服还我吧!我冷!”
陆通是个直心肠,见华云龙磕头,心软了,把衣服递给他:“给你就给你!别再使坏了!”
华云龙穿上衣服,又生歹念。他对陆通说:“陆贤弟,你蹲下,我踩你肩膀,扒窗户瞧瞧那疯和尚在干嘛?”
陆通蹲下:“你看一眼就下来!不然我摔死你!”
华云龙踩着陆通肩膀,扒着西配房后墙的窗户往里偷看。只见济公背对着窗户,正和杨明等人说话。华云龙恶向胆边生,暗想:“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给他一镖,送他上西天,就再没人追拿我了!”想到这,他掏出毒镖,瞄准济公的后脑勺,抖手就是一镖!
说时迟那时快!济公仿佛背后长眼,轻轻一歪头,毒镖擦着耳朵飞过,“噗”地一声,正钉在孔贵坐的椅子背上!距离孔贵的后背只有一寸!
孔贵吓得“妈呀”一声,从椅子上直接蹦起来!连声念道:“无量佛!无量佛!吓死贫道了!”
济公一拍桌子:“好个华云龙!你敢暗算和尚!陆通!把他腿攒住!别让这球囊的跑了!”
陆通在窗外大吼一声:“攒住了!”一把抱住华云龙的腿!
华云龙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求饶。孔贵赶紧拦住济公:“师父!您要拿他,哪里都能拿,千万别在我这庙里拿!这要是送官,在我庙里抓的人,我也得跟着吃官司!求您慈悲慈悲!”
杨明也劝:“师父,看在我们的面上,饶他这次吧!”
济公沉吟片刻,说:“也罢!看在你等面上,和尚我今天不拿他。陆通!你攒着这球囊的腿,把他隔着墙扔出去!外面是山涧,扔出去喂狼吧!”
陆通是个实心眼的浑人,只听命令。他真就抱着华云龙的腿,抡圆了,“嗖”地一下,把华云龙从院墙上扔了出去!墙外果然是深不见底的山涧!只听华云龙一声惨叫,由近及远,渐渐消失……也不知是摔死了,还是侥幸逃生。
陆通扔完华云龙,回到西配房。他瞪着一双大眼,上下打量济公。只见济公一脸泥垢,头发乱糟糟有二寸长,破僧衣又短又烂,腰系一条疙瘩瘩的丝绦,光脚穿着草鞋……怎么看都不像个得道高僧。
杨明提醒陆通:“快给师父行礼!”
陆通嘟囔:“这……这不像师父啊……”
济公把眼一瞪:“好小子!敢说我不像师父?”说着,把僧袍往头上一蒙,突然对着陆通“哇”地一声怪叫!
陆通吓得“妈呀”一声,扭头就跑!被杨明一把拉住:“你跑什么?”
陆通惊魂未定:“吓……吓死我了!师父会变脸!”
杨明把他推回来:“快给师父磕头!”
陆通这才跪下行礼。济公问他:“还怕不怕?”
陆通老实回答:“怕了!师父您别再喊了!”
济公哈哈大笑。众人重新坐下喝酒。喝着喝着,济公忽然放下酒杯,长叹一声。
杨明问:“师父为何叹气?”
济公面色凝重,扫视杨明、雷鸣、陈亮、孔贵、陆通五人,缓缓道:“我观你五人脸上,气色晦暗,印堂发黑,一月之内,必有血光之灾!性命堪忧啊!”
五人大惊失色!他们深知济公未卜先知,言出必验!连忙起身跪求:“求师父救命!”
济公扶起他们,郑重嘱咐:“若要避此大难,你五人须谨记:从今日起,一月之内,万万不可离开这蓬莱观!只要不出此观,可保平安!若是踏出观门一步,必有杀身之祸!到时,和尚我也救不了你们!切记切记!”
五人连忙发誓:“谨遵师命!一月之内,绝不出观!”
济公点点头:“如此甚好。和尚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说罢,起身告辞。
众人送济公出观,济公在观门外又再三叮嘱一遍,这才顺着山坡下山而去。
济公回到龙游县城,刚走到十字街口,就见前面闹哄哄围着一群人。几十个官兵押着两个人,正是柴元禄和杜振英!两位班头被铁链锁着,垂头丧气。
济公掐指一算,心中已然明了。他嘿嘿一笑,摇着蒲扇凑了过去……
这柴、杜二位班头,为何会被官兵锁拿?济公又将如何解救?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东配房里,济公、柴元禄、杜振英三人刚安顿下来。柴头想起白天在酒馆听到的命案传闻,忍不住又问济公:“师父,您说那南门外高家花园死的叶半仙,还有北门外钱铺门口死的刘二混,到底是谁杀的?您肯定知道!”
济公盘腿坐在炕上,抠着脚丫子,懒洋洋地说:“你这柴头,怎么又来了?白天在酒馆不是说了吗?少管闲事!”
柴头赔着笑:“师父,这不是在客店嘛,就跟自己家一样,说说无妨。”
济公斜了他一眼,忽然用手指着窗外,压低声音:“别吵!你看,凶手来了!”
柴头、杜头吓了一跳,赶紧凑到窗前,掀开窗帘一角往外瞧。只见院门处,一个身材异常高大的和尚,正迈步走进来!
这和尚身高九尺开外(约两米八),头大如斗,脖子粗短,披散着头发,额上束着一道金箍。面如重枣,赤红似血,一双环眼炯炯放光,如同两盏小灯笼!身穿青布僧衣,肋下佩着一口戒刀,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煞气逼人!
店伙计一见这和尚,连忙迎上去,满脸堆笑:“大师父您回来了!酒菜都给您预备好了,在北上房热着呢!”
那凶僧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声,径直走进北上房,“砰”地关上了门。
柴头吐了吐舌头,对济公说:“师父!您瞧见没?这和尚长得也太凶了!跟庙里的金刚似的!”
济公不以为然:“管他凶不凶!和尚我饿了,叫伙计上酒菜!”
三人要了酒菜,吃喝起来。酒足饭饱后,济公对伙计招招手:“伙计,你过来。”
伙计凑过来:“大师父有何吩咐?”
济公掏出一块二两多重的银子,在手里掂量着:“你去告诉所有住店的客人,就说我们这东配房住着一位大师父(指自己),两位在家人(指柴、杜)。我这位大师父脾气不好,睡觉时,别的屋里不许哼哼,不许咳嗽!谁要是吵了我,我就上谁屋里去咳嗽一夜!”
伙计瞪大眼睛:“这……这话我怎么说啊?客人还不骂死我?”
济公把银子塞到他手里:“不白说!给你银子!”
伙计摸着沉甸甸的银子,立刻眉开眼笑:“得嘞!大师父您放心!我这就去说!”说完,伙计跑到院里,扯着嗓子喊:“各位客官听真喽!东配房这位大师父有令:各屋睡觉都老实点!不许哼哼!不许咳嗽!谁要吵了大师父睡觉,大师父就上谁屋里咳嗽一宿!”
各屋客人听了,议论纷纷。有胆小的赶紧叫伙计:“快!给我换间房!我气管不好,可爱咳嗽了!”
伙计安慰道:“没事儿!您睡您的!那大师父是有点疯病,我说这话是为赚他银子,您别当真!”
济公在屋里听见,又把伙计叫回来,又掏出一块银子:“你再出去说:各屋客人睡觉都本分点!要是男男女女挤在一个屋里凑合,我和尚知道了,也上他们屋里凑合着睡去!”
伙计吓得直摆手:“这话我可不敢说!说了非挨揍不可!”
济公又加了一块银子:“再加钱!去说!”
伙计看在银子的份上,硬着头皮又出去喊了一遍。这下可好,各屋客人更炸锅了!有骂街的,有偷笑的,有赶紧检查门闩的……店里顿时热闹非凡。
柴头看着济公大把撒银子,心疼地说:“师父!您这银子是大风刮来的?这么糟蹋!”
济公嘿嘿一笑:“和尚我愿意!花着痛快!”
夜深人静,二更天左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济公枕着个茶壶睡得正香,忽然一翻身,“啪嚓!”茶壶碎了,茶水淌了一炕!济公猛地坐起来,扯着嗓子大喊:“了不得啦!杀人啦!快救命啊!”
这一嗓子,把整个店的人都惊醒了!掌柜的、伙计连滚爬爬跑过来,敲门问:“大师父!怎么了?谁杀人了?”
济公打开门,揉着眼睛说:“我要出恭(上厕所)。”
伙计气得直翻白眼:“您出恭就出恭,喊什么杀人啊?吓死我们了!”
济公理直气壮:“我不喊杀人,你们能起来吗?你,打着灯笼,陪我去茅房!”
伙计不乐意:“茅房就在后院,您自己去呗!”
济公又摸出五两银子:“不白陪!给五两银子!”
伙计一见银子,立马换了笑脸:“哎哟!大师父您早说啊!等着,我这就点灯笼!”
伙计点好灯笼,陪着济公来到后院茅房。济公吩咐:“你在外面站着,灯笼举高点!不许偷看!偷看一眼,五两银子没收!”
伙计连连答应:“您放心!我绝不偷看!”
济公钻进茅房,四下看看,施展法术,身形一晃,悄无声息地越墙而出,直奔蓬莱观方向而去!留下伙计傻乎乎地举着灯笼在外面干等。
济公施展缩地成寸的法术,很快来到蓬莱山下的树林里。正好看见陆通拿着棍子,在打华云龙丢下的英雄氅(外衣)。济公灵机一动,用僧袍蒙住头,突然从树后跳出来,对着陆通“嗷”地吼了一嗓子!
陆通正全神贯注打衣服,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吓,脚下一滑,“咕咚”摔了个大跟头!他爬起来,只见一个蒙着头的身影在眼前一晃,又消失在树林另一边。陆通以为是妖怪,吓得撒腿就往蓬莱观跑!济公在后面暗中引导,三面制造动静,让陆通觉得被包围了,只能往道观方向逃。这才有了陆通慌慌张张闯进蓬莱观的一幕。
等陆通进去,观里闹腾了一阵后,济公才不紧不慢地走到观门前,拍门高喊:“借光!华云龙在里头吗?”这才引出了观内华云龙吓得躲藏,杨明等人出门迎接的情节。
蓬莱观西配房内,济公被众人迎进来,在靠北墙的椅子上坐下,面朝南。杨明赶紧斟酒奉上。孔贵是个矮个子,见济公坐下,他也想坐对面的椅子。那椅子比较高,孔贵使劲一蹿,才蹦上去坐下。
济公抬头看着他,笑眯眯地问:“这位道友,贵姓啊?”
孔贵赶紧又蹦下来,躬身回答:“弟子姓孔,名贵,江湖朋友送个绰号‘矮脚真人’。”
济公摆摆手:“坐下坐下,别客气。”
孔贵又费劲地蹦上椅子。刚坐稳,济公又问:“道友,出家几年了?”
孔贵只好再蹦下来:“弟子是半路出家,有七八年了。”
济公:“坐下说。”
孔贵再蹦上去。济公接着问:“庙里有几位徒弟啊?”
孔贵又得蹦下来:“有四个小道童。”
如此反复几次,孔贵蹦上蹦下,累得气喘吁吁。陈亮在一旁看得直乐,对孔贵说:“孔二哥,你就坐着说吧!师父是故意逗你玩呢!看你个子矮,蹦来蹦去好玩儿!”
济公哈哈大笑:“好你个陈亮!把我这‘海里蹦’的戏法给说破了!没意思了!”
孔贵这才明白过来,哭笑不得:“师父!咱都是一家人,您就别瞧我这‘海里蹦’了!来,喝酒喝酒!”
此时,躲在院里的华云龙,正央求陆通把英雄氅还给他。华云龙对陆通磕头作揖:“陆贤弟!好兄弟!把衣服还我吧!我冷!”
陆通是个直心肠,见华云龙磕头,心软了,把衣服递给他:“给你就给你!别再使坏了!”
华云龙穿上衣服,又生歹念。他对陆通说:“陆贤弟,你蹲下,我踩你肩膀,扒窗户瞧瞧那疯和尚在干嘛?”
陆通蹲下:“你看一眼就下来!不然我摔死你!”
华云龙踩着陆通肩膀,扒着西配房后墙的窗户往里偷看。只见济公背对着窗户,正和杨明等人说话。华云龙恶向胆边生,暗想:“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给他一镖,送他上西天,就再没人追拿我了!”想到这,他掏出毒镖,瞄准济公的后脑勺,抖手就是一镖!
说时迟那时快!济公仿佛背后长眼,轻轻一歪头,毒镖擦着耳朵飞过,“噗”地一声,正钉在孔贵坐的椅子背上!距离孔贵的后背只有一寸!
孔贵吓得“妈呀”一声,从椅子上直接蹦起来!连声念道:“无量佛!无量佛!吓死贫道了!”
济公一拍桌子:“好个华云龙!你敢暗算和尚!陆通!把他腿攒住!别让这球囊的跑了!”
陆通在窗外大吼一声:“攒住了!”一把抱住华云龙的腿!
华云龙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求饶。孔贵赶紧拦住济公:“师父!您要拿他,哪里都能拿,千万别在我这庙里拿!这要是送官,在我庙里抓的人,我也得跟着吃官司!求您慈悲慈悲!”
杨明也劝:“师父,看在我们的面上,饶他这次吧!”
济公沉吟片刻,说:“也罢!看在你等面上,和尚我今天不拿他。陆通!你攒着这球囊的腿,把他隔着墙扔出去!外面是山涧,扔出去喂狼吧!”
陆通是个实心眼的浑人,只听命令。他真就抱着华云龙的腿,抡圆了,“嗖”地一下,把华云龙从院墙上扔了出去!墙外果然是深不见底的山涧!只听华云龙一声惨叫,由近及远,渐渐消失……也不知是摔死了,还是侥幸逃生。
陆通扔完华云龙,回到西配房。他瞪着一双大眼,上下打量济公。只见济公一脸泥垢,头发乱糟糟有二寸长,破僧衣又短又烂,腰系一条疙瘩瘩的丝绦,光脚穿着草鞋……怎么看都不像个得道高僧。
杨明提醒陆通:“快给师父行礼!”
陆通嘟囔:“这……这不像师父啊……”
济公把眼一瞪:“好小子!敢说我不像师父?”说着,把僧袍往头上一蒙,突然对着陆通“哇”地一声怪叫!
陆通吓得“妈呀”一声,扭头就跑!被杨明一把拉住:“你跑什么?”
陆通惊魂未定:“吓……吓死我了!师父会变脸!”
杨明把他推回来:“快给师父磕头!”
陆通这才跪下行礼。济公问他:“还怕不怕?”
陆通老实回答:“怕了!师父您别再喊了!”
济公哈哈大笑。众人重新坐下喝酒。喝着喝着,济公忽然放下酒杯,长叹一声。
杨明问:“师父为何叹气?”
济公面色凝重,扫视杨明、雷鸣、陈亮、孔贵、陆通五人,缓缓道:“我观你五人脸上,气色晦暗,印堂发黑,一月之内,必有血光之灾!性命堪忧啊!”
五人大惊失色!他们深知济公未卜先知,言出必验!连忙起身跪求:“求师父救命!”
济公扶起他们,郑重嘱咐:“若要避此大难,你五人须谨记:从今日起,一月之内,万万不可离开这蓬莱观!只要不出此观,可保平安!若是踏出观门一步,必有杀身之祸!到时,和尚我也救不了你们!切记切记!”
五人连忙发誓:“谨遵师命!一月之内,绝不出观!”
济公点点头:“如此甚好。和尚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说罢,起身告辞。
众人送济公出观,济公在观门外又再三叮嘱一遍,这才顺着山坡下山而去。
济公回到龙游县城,刚走到十字街口,就见前面闹哄哄围着一群人。几十个官兵押着两个人,正是柴元禄和杜振英!两位班头被铁链锁着,垂头丧气。
济公掐指一算,心中已然明了。他嘿嘿一笑,摇着蒲扇凑了过去……
这柴、杜二位班头,为何会被官兵锁拿?济公又将如何解救?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