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观大殿,阴森肃杀。十六名手执金锁提炉的道童分立两侧,香烟缭绕,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与戾气。五殿真人高踞法座之上,门下各路妖道、江湖匪寇分列两旁,形形色色,面目狰狞,俨然一座魔窟朝堂。
姚殿光、雷天化被反绑双臂,推搡至殿前。二人虽身陷囹圄,却昂首挺立,怒视着法座上那位披着道袍、野心勃勃的魔头——赤发灵官邵华风。
邵华风面皮微紫,一双鹰眼扫视殿下,口念“无量寿佛”,声音带着一种故作威严的沙哑:“姚殿光、雷天化,尔等休要执迷不悟!山人奉佛祖牒文,玉帝敕旨,降世临凡,为的是拯黎民于水火。大宋气数已尽,山人乃应天顺人,举起义旗。看你二人与山人有一段宿缘,乃是佛前护法临凡,特来辅佐山人,共成大业。待他日山人面南称孤,尔等便是开国元勋,裂土封侯,岂不远胜于江湖漂泊?”
这番蛊惑之词,听得姚殿光血脉偾张,他“呸”了一声,厉声骂道:“邵华风!你这妖道,枉披道袍,不修道德,反而妖言惑众,聚众为匪,图谋不轨!我兄弟二人,顶天立地,岂能与你等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雷天化亦破口大骂:“狗妖道!朝廷天兵不日即到,定将尔等碎尸万段,铲平妖窟!爷爷今日既落你手,皱一皱眉头不算好汉!”
二人骂声洪亮,响彻大殿,两旁站立的妖人中有不少面露惭色或不安。邵华风被骂得脸色铁青,哇呀呀一阵怪叫,拍案而起:“好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左右,与我推出去,枭首示众!”
话音刚落,匪徒中闪出一人,乃是单刀太岁周龙,他狞笑道:“祖师爷,此等狂徒,一刀杀了岂不便宜?不如细细处置,以儆效尤!”
邵华风余怒未消,正要说话,旁边又转出一位老道,正是投奔而来的董太清。他因昔日陷害王安士未成,反毁了自家庙宇,对官府及正道人士恨之入骨。此刻他阴恻恻地道:“祖师爷,此二人乃玉山县三十六友中人,与那雷鸣、陈亮是结拜兄弟。那雷鸣杀我师兄张太素,此仇不共戴天!恳请祖师爷将这两个小子交给贫道,待我细细剐了,既正观规,也报我师兄之仇!”
邵华风闻言,点头道:“既如此,便交由你处置,务必做得干净利落!”
“且慢!”又一位老道出列,却是刘妙通。他对着邵华风和董太清稽首道:“董道兄,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贫道与那玉山县的人亦有深仇。那济颠和尚害我师父华清风,其同伙又毁我师兄张妙兴之道观。此二人既是他们一党,贫道愿助董道兄一臂之力,亲手刃之,以泄心头之恨!”
董太清见刘妙通主动请缨,不疑有他,反而觉得多了个帮手,便道:“刘道兄既有此心,你我同去便是!”
于是,几个小喽啰抬起被捆得结实的姚、雷二人,董太清与刘妙通紧随其后,一行人穿过几重院落,来到西侧一座僻静的跨院。此处显然是行刑之地,墙角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渍。
董太清命人将姚殿光、雷天化扔在地上,狞笑着抽出明晃晃的宝剑,对刘妙通道:“刘道兄,且看贫道先取这厮心肝祭我师兄!”说罢,他踏步上前,举剑便向姚殿光心口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董太清宝剑将落未落之际,紧跟在他身后的刘妙通眼中寒光一闪,手中剑如毒蛇出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一声,血光迸现!董太清那颗大好头颅竟被齐颈削断,滚落在地,脸上还凝固着惊愕与难以置信的神情,无头尸身晃了两晃,扑倒在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押解的小喽啰们目瞪口呆,僵立当场。刘妙通更不迟疑,剑光连闪,精准地挑断了捆绑姚、雷二人的绳索,低喝道:“不想死就快跟我走!”
姚殿光、雷天化虽不知这救命恩人是谁,但此刻也顾不得多想,挣脱绳索,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脚,紧随刘妙通向后山疾奔。刘妙通似乎对路径极为熟悉,三拐两绕,避开巡逻哨卡,来到那段高耸的界墙之下。他低喝一声“上!”,三人各展轻功,翻墙而出,沿着陡峭的山坡一路向下,直抵后山江岸。
万幸,那只接应的小船仍泊在岸边。船上的水手见是三位从观中出来的人,并未起疑。刘妙通低促道:“快开船!”小船立刻离岸,向江北疾驰。
直到船至江心,回头已望不见慈云观轮廓,姚殿光和雷天化才松了口气,双双跪倒在船板上,对刘妙通抱拳道:“多谢仙长救命之恩!敢问仙长尊姓大名?为何要冒险救我等?”
刘妙通扶起二人,叹道:“贫道刘妙通,原在五仙山祥云观修行。我师兄张妙兴不走正道,被济公长老惩戒,乃是咎由自取。我师华清风亦非良善,遭了天谴。贫道虽入玄门,尚知是非。那慈云观乃虎狼之穴,邵华风倒行逆施,贫道早想离开,苦无时机。今日见二位英雄受难,又是玉山县三十六友的好汉,故冒死相救。我有一好友,名叫圣手白猿陈亮,不知二位可认得?”
姚殿光惊道:“陈亮乃是我们八拜之交的兄弟!”
刘妙通笑道:“如此说来,更非外人了!此处非久留之地,我等速速离去再叙。”
原来,刘妙通斩杀董太清之事,很快便被发现。邵华风闻报暴跳如雷,立即派出精通邪法的七星道人刘元素、八卦真人谢天机率众追赶。幸亏刘妙通机警,带着姚、雷二人下船后,立刻施展遁术,远远逃开,方才摆脱追兵。
三人不敢停留,一路疾行,进入常州府地界。刚进城,便听得市井百姓纷纷传言,说是有位济公活佛正在知府衙门,拿了慈云观的几个探子,要协助知府老爷剿灭那伙无法无天的妖人。
刘妙通闻言喜道:“果然是济公长老来了!此事非他老人家出手不可!二位,我们何不去拜见圣僧?”
姚殿光、雷天化面露惭色:“不瞒道长,前番因华云龙之事,我二人曾无意中开罪过圣僧,心下甚是愧疚惶恐。”
刘妙通道:“济公长老胸怀宽广,岂会记挂些许小事?正好借此机会赔罪。”
于是三人来到知府衙门,向门差说明来意,求见济公。不一会儿,雷鸣、陈亮迎了出来,故人相见,自是一番惊喜。陈亮拉着刘妙通的手道:“刘道兄,你怎么也到此地?还和姚、雷二位兄长在一起?”
刘妙通简略说了经过,众人唏嘘不已,一同入内。见到济公,刘妙通、姚殿光、雷天化连忙上前行礼。姚、雷二人更是躬身请罪。
济公摇着破蒲扇,嘻嘻一笑:“起来起来,过去的事,和尚早忘了。你们来得正好,和尚正缺人手跑腿。”
知府顾国章见又来了几位江湖豪杰,心中稍安,但对剿匪之事仍忧心忡忡:“圣僧,贼势浩大,尤其是那五百只截江战船,甚是棘手,官兵素不习水战,如之奈何?”
济公笑道:“大人莫急,船到桥头自然直。先破了他们的船,再调官兵进剿不迟。” 说罢,他向顾国章要过纸笔,写下一封书信,又取出一颗丹药,递给姚殿光、雷天化:“你二人速去陆阳山莲花坞,请金毛海马孙得亮、火眼江猪孙得明、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四位好汉前来相助。他们水性精熟,破贼船非他们不可。然后,你们依我信上所言,再去办另一件事。”
姚、雷二人双手接过书信和丹药,慨然应诺:“谨遵师命!” 顾国章欲设宴饯行,二人婉拒道:“军情紧急,不敢耽搁,告辞!” 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济公又对刘妙通道:“妙通,你脚程快,速去八卦山松阴观,务必请坎离真人鲁修真出山。那邵华风曾是他的弟子,乾坤子午混元钵亦是盗自他处,此事非他前来,难以彻底了结。”
刘妙通深知责任重大,稽首道:“弟子明白,这就动身!” 说罢也匆匆离去。
顾国章见济公运筹帷幄,心中稍定,但望着窗外,仍不禁喃喃:“只望这几位壮士能早日请得高人到来……”
济公却自顾自拿起酒葫芦喝了一口,眯着眼笑道:“快了,快了,等那四位水上豪杰一到,慈云观的好日子就到头喽!”
数日后,衙役匆匆来报:“启禀大人、圣僧,外面有四位好汉求见,说是从陆阳山而来。”
济公哈哈一笑,对顾国章道:“如何?破敌的先锋到了!且看和尚如何用这帮奇人,去会会那慈云观的水寇!”
        姚殿光、雷天化被反绑双臂,推搡至殿前。二人虽身陷囹圄,却昂首挺立,怒视着法座上那位披着道袍、野心勃勃的魔头——赤发灵官邵华风。
邵华风面皮微紫,一双鹰眼扫视殿下,口念“无量寿佛”,声音带着一种故作威严的沙哑:“姚殿光、雷天化,尔等休要执迷不悟!山人奉佛祖牒文,玉帝敕旨,降世临凡,为的是拯黎民于水火。大宋气数已尽,山人乃应天顺人,举起义旗。看你二人与山人有一段宿缘,乃是佛前护法临凡,特来辅佐山人,共成大业。待他日山人面南称孤,尔等便是开国元勋,裂土封侯,岂不远胜于江湖漂泊?”
这番蛊惑之词,听得姚殿光血脉偾张,他“呸”了一声,厉声骂道:“邵华风!你这妖道,枉披道袍,不修道德,反而妖言惑众,聚众为匪,图谋不轨!我兄弟二人,顶天立地,岂能与你等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雷天化亦破口大骂:“狗妖道!朝廷天兵不日即到,定将尔等碎尸万段,铲平妖窟!爷爷今日既落你手,皱一皱眉头不算好汉!”
二人骂声洪亮,响彻大殿,两旁站立的妖人中有不少面露惭色或不安。邵华风被骂得脸色铁青,哇呀呀一阵怪叫,拍案而起:“好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左右,与我推出去,枭首示众!”
话音刚落,匪徒中闪出一人,乃是单刀太岁周龙,他狞笑道:“祖师爷,此等狂徒,一刀杀了岂不便宜?不如细细处置,以儆效尤!”
邵华风余怒未消,正要说话,旁边又转出一位老道,正是投奔而来的董太清。他因昔日陷害王安士未成,反毁了自家庙宇,对官府及正道人士恨之入骨。此刻他阴恻恻地道:“祖师爷,此二人乃玉山县三十六友中人,与那雷鸣、陈亮是结拜兄弟。那雷鸣杀我师兄张太素,此仇不共戴天!恳请祖师爷将这两个小子交给贫道,待我细细剐了,既正观规,也报我师兄之仇!”
邵华风闻言,点头道:“既如此,便交由你处置,务必做得干净利落!”
“且慢!”又一位老道出列,却是刘妙通。他对着邵华风和董太清稽首道:“董道兄,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贫道与那玉山县的人亦有深仇。那济颠和尚害我师父华清风,其同伙又毁我师兄张妙兴之道观。此二人既是他们一党,贫道愿助董道兄一臂之力,亲手刃之,以泄心头之恨!”
董太清见刘妙通主动请缨,不疑有他,反而觉得多了个帮手,便道:“刘道兄既有此心,你我同去便是!”
于是,几个小喽啰抬起被捆得结实的姚、雷二人,董太清与刘妙通紧随其后,一行人穿过几重院落,来到西侧一座僻静的跨院。此处显然是行刑之地,墙角还残留着暗红色的血渍。
董太清命人将姚殿光、雷天化扔在地上,狞笑着抽出明晃晃的宝剑,对刘妙通道:“刘道兄,且看贫道先取这厮心肝祭我师兄!”说罢,他踏步上前,举剑便向姚殿光心口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董太清宝剑将落未落之际,紧跟在他身后的刘妙通眼中寒光一闪,手中剑如毒蛇出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一声,血光迸现!董太清那颗大好头颅竟被齐颈削断,滚落在地,脸上还凝固着惊愕与难以置信的神情,无头尸身晃了两晃,扑倒在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押解的小喽啰们目瞪口呆,僵立当场。刘妙通更不迟疑,剑光连闪,精准地挑断了捆绑姚、雷二人的绳索,低喝道:“不想死就快跟我走!”
姚殿光、雷天化虽不知这救命恩人是谁,但此刻也顾不得多想,挣脱绳索,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脚,紧随刘妙通向后山疾奔。刘妙通似乎对路径极为熟悉,三拐两绕,避开巡逻哨卡,来到那段高耸的界墙之下。他低喝一声“上!”,三人各展轻功,翻墙而出,沿着陡峭的山坡一路向下,直抵后山江岸。
万幸,那只接应的小船仍泊在岸边。船上的水手见是三位从观中出来的人,并未起疑。刘妙通低促道:“快开船!”小船立刻离岸,向江北疾驰。
直到船至江心,回头已望不见慈云观轮廓,姚殿光和雷天化才松了口气,双双跪倒在船板上,对刘妙通抱拳道:“多谢仙长救命之恩!敢问仙长尊姓大名?为何要冒险救我等?”
刘妙通扶起二人,叹道:“贫道刘妙通,原在五仙山祥云观修行。我师兄张妙兴不走正道,被济公长老惩戒,乃是咎由自取。我师华清风亦非良善,遭了天谴。贫道虽入玄门,尚知是非。那慈云观乃虎狼之穴,邵华风倒行逆施,贫道早想离开,苦无时机。今日见二位英雄受难,又是玉山县三十六友的好汉,故冒死相救。我有一好友,名叫圣手白猿陈亮,不知二位可认得?”
姚殿光惊道:“陈亮乃是我们八拜之交的兄弟!”
刘妙通笑道:“如此说来,更非外人了!此处非久留之地,我等速速离去再叙。”
原来,刘妙通斩杀董太清之事,很快便被发现。邵华风闻报暴跳如雷,立即派出精通邪法的七星道人刘元素、八卦真人谢天机率众追赶。幸亏刘妙通机警,带着姚、雷二人下船后,立刻施展遁术,远远逃开,方才摆脱追兵。
三人不敢停留,一路疾行,进入常州府地界。刚进城,便听得市井百姓纷纷传言,说是有位济公活佛正在知府衙门,拿了慈云观的几个探子,要协助知府老爷剿灭那伙无法无天的妖人。
刘妙通闻言喜道:“果然是济公长老来了!此事非他老人家出手不可!二位,我们何不去拜见圣僧?”
姚殿光、雷天化面露惭色:“不瞒道长,前番因华云龙之事,我二人曾无意中开罪过圣僧,心下甚是愧疚惶恐。”
刘妙通道:“济公长老胸怀宽广,岂会记挂些许小事?正好借此机会赔罪。”
于是三人来到知府衙门,向门差说明来意,求见济公。不一会儿,雷鸣、陈亮迎了出来,故人相见,自是一番惊喜。陈亮拉着刘妙通的手道:“刘道兄,你怎么也到此地?还和姚、雷二位兄长在一起?”
刘妙通简略说了经过,众人唏嘘不已,一同入内。见到济公,刘妙通、姚殿光、雷天化连忙上前行礼。姚、雷二人更是躬身请罪。
济公摇着破蒲扇,嘻嘻一笑:“起来起来,过去的事,和尚早忘了。你们来得正好,和尚正缺人手跑腿。”
知府顾国章见又来了几位江湖豪杰,心中稍安,但对剿匪之事仍忧心忡忡:“圣僧,贼势浩大,尤其是那五百只截江战船,甚是棘手,官兵素不习水战,如之奈何?”
济公笑道:“大人莫急,船到桥头自然直。先破了他们的船,再调官兵进剿不迟。” 说罢,他向顾国章要过纸笔,写下一封书信,又取出一颗丹药,递给姚殿光、雷天化:“你二人速去陆阳山莲花坞,请金毛海马孙得亮、火眼江猪孙得明、水夜叉韩龙、浪里钻韩庆四位好汉前来相助。他们水性精熟,破贼船非他们不可。然后,你们依我信上所言,再去办另一件事。”
姚、雷二人双手接过书信和丹药,慨然应诺:“谨遵师命!” 顾国章欲设宴饯行,二人婉拒道:“军情紧急,不敢耽搁,告辞!” 随即转身大步离去。
济公又对刘妙通道:“妙通,你脚程快,速去八卦山松阴观,务必请坎离真人鲁修真出山。那邵华风曾是他的弟子,乾坤子午混元钵亦是盗自他处,此事非他前来,难以彻底了结。”
刘妙通深知责任重大,稽首道:“弟子明白,这就动身!” 说罢也匆匆离去。
顾国章见济公运筹帷幄,心中稍定,但望着窗外,仍不禁喃喃:“只望这几位壮士能早日请得高人到来……”
济公却自顾自拿起酒葫芦喝了一口,眯着眼笑道:“快了,快了,等那四位水上豪杰一到,慈云观的好日子就到头喽!”
数日后,衙役匆匆来报:“启禀大人、圣僧,外面有四位好汉求见,说是从陆阳山而来。”
济公哈哈一笑,对顾国章道:“如何?破敌的先锋到了!且看和尚如何用这帮奇人,去会会那慈云观的水寇!”